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节练习
(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4、声音从水中传入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将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6、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以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以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察觉快艇启动的先后是
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8、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了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9、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看到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10、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进行交谈,这是因为( )
A.月球上尘埃太多 B.月球上温度太低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月球上没有空气
11、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A. 手指 B. 琴弦 C. 空气 D. 弦柱
12、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
A .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
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 挡住无法听到。
C .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3、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此事实说明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1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膜,鼓膜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 )。
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鼓膜停止了振动; D、以上原因都有。
15、甲同学在一根18米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
2、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 可以产生声音。
3、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面振动____________,锣声消失。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形成 。人讲话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总是要遇到障碍物的,即总是要产生回声的。不同的情况,人对回声的听觉不一样。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则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短于这个时间,回声与原声就混在一起,使原声 。
5、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
6、秧歌队表演时,很远就能听到传来的敲锣声,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7、小军同学在一座山崖前,大喊一声“我成功了”,经过2.5s后,他听到了回声,则小军离山崖有_________ m(声速为34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8、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_______有关,还与介质的_______有关。
9、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
10、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
三、实验探究(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条件 现象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