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难点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46085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难点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本文档共2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在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0的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则(  ) A.滑片P向左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滑片P向左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D.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2、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甲、乙两个元件电流与电压的数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据图像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电路中的总电压是2V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1.2W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现用另一定值电阻R3替换R2,替换后电流表的示数再次变小。若故障只可能发生在电阻R1、R2、R3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可能断路 B.R2可能断路 C.R2一定断路 D.R3可能断路 4、如图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部分装置示意图,其中是定值电阻,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和滑杆相连,滑杆带动滑片可绕固定轴转动,滑杆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若油量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且当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测量(  ) A.电源电压 B.定值电阻的电压 C.电源和的电压 D.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5、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A.碳棒、人体、大地 B.水银、铜丝、铁块 C.陶瓷、干木、塑料 D.石墨、橡胶、酸碱盐溶液 6、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不属于导体的是(  ) A.人体 B.塑料 C.石墨 D.大地 7、如图是甲、乙两电阻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电阻之比是1∶2 B.甲、乙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之比为1∶1 C.甲、乙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功率之比为1∶2 D.将甲、乙电阻串联在6V 的电路中电压之比为1∶2 8、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棒 B.铅笔芯 C.玻璃棒 D.塑料尺 9、如下图所示是小明研究定值电阻和小灯泡时画的U-I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阻值为10Ω B.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3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压为10V 10、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宇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汽车油量表的工作原理图,油量表是由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的,已知R'为定值电阻,R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量表是由电压表改装的 B.油量表的“0”刻度线一定与改装前的电表原“0”刻度线重合 C.当油箱内的燃油减少时,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小 D.当油箱内的燃油增多时,油量表的示数变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____Ω。 2、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_______来判断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分析比较图情景,可得初步结论:_______;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可换用_______重复实验。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移至一端,使其连入电路中的阻值_______。 3、如图是油量表的工作原理图,R是一段弧形电阻。闭合开关S,当油量增加的过程中,弧形电阻R的阻值________,电压表V示数_______,电压表V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1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阻为______Ω。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24日嫦娥5号搭载采样剖面测温仪、岩芯钻探机和机器取样器等多种有用载荷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于12月1日成功选定着陆点后,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平稳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并取回2kg月壤,这在全世界是第一次。 (1)如图甲所示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关于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C.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2)发射“嫦娥5号”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采用液态氢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______大。“嫦娥5号”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其内能______,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3)探测车在采集月球表面月壤样本时,机械臂简化图如图乙所示,OB=4OA,不计自身重力,当采集重力为1N的月壤时,在A点至少需要施加______N的拉力; (4)小明想到为确保“嫦娥5号”正常工作而搭载剖面测温仪。为此他设计了一款智能测温报警器,智能测温报警电路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12V,报警器(电阻不计)通过的电流超过20mA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Ω,热敏电阻RT其阻值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 ①要求:当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50℃时,系统报警,按照下列步骤调试电路: a.电路接通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b端,再将电阻箱调到______Ω; b.将开关S向c端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报警,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______Ω; 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S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②用①中调试好的报警电路进行测温,测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30℃,此时该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mA。 ③若小明采用的电源是干电池,随时使用时间的增长,将会导致报警温度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为此,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选填“a”或“b”)移动才能达到预设效果。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图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当只闭合S1、S2时,电压表示数为2V;当只闭合S2、S3时,电压表示数为4V,求: (1)R1的阻值为多少Ω? (2)电源电压U为多少V? (3)R2的阻值为多少Ω? 2、学校食堂内普遍使用高温高压蒸气消毒柜对餐具消毒。图(甲)为自动测定消毒柜内温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0为定值电阻,A为温度指示计(其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60A的电流表),Rx为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 (1)若柜内温度t1为50℃时对应的电流为0.20A,柜内温度t2为75℃时对应的电流为0.40A.求电源电压U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 (2)若柜内温度t3为125℃时对应电流为0.60A,求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滑片P滑到ab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 4、在公园有一种测量瞬间打击力的游戏机,其原理示意图如图(a)所示,游人手戴拳击手套,击打可水平移动的A装置,A通过压杆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R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可反映出打击力的大小。已知电阻R0=120Ω,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4000N。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在某次游戏过程中,游人用2000N的力击中装置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毫安? (2)电源电压是多少? (3)当装置A不受打击力作用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5、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8安,电阻R2为10欧,电阻R1为15欧,求: (1)电源电压U。 (2)电流表A的示数I。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电阻R0和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AB.如果滑片P向左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D.如果滑片P向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乙元件中电流与两端电压图像不是过原点直线,说明乙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乙元件不是定值电阻,故AB错误;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由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可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均为0.2A,由图像可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U甲=1V、U乙=2V,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甲、乙两元件总电压 故C错误;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路中,根据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均为2V,由图像可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分别为I甲=0.4A,I乙=0.2A,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故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R1、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若R1断路,则仅R2接入电路,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用另一定值电阻R3替换R2,若R3阻值比R2大,则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替换后电流表的示数再次变小。故A正确; BC.若R2断路,则仅R1接入电路,总电阻为R1,用另一定值电阻R3替换R2,则R1、R3并联,则总电阻小于R1,总电流会变小,替换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与提干要求不符合,故BC错误; D.若R3断路,则没有用电阻R3替换R2之前,R1、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的示数不会变小,与提干要求不符合,故D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当油量增加时,滑片向下滑动,电阻R接在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所以要想当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 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A.碳棒、人体、大地都属于导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银、铜丝、铁块都是金属,都属于导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陶瓷、干木、塑料都属于绝缘体,故C符合题意; D.石墨和酸碱盐溶液属于导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在通常情况下,人体、石墨和大地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导体;而塑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AB.甲、乙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由图可得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3A,通过乙的电流为0.6A,所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由欧姆定律可得甲、乙两电阻之比 故AB错误; C.根据P=UI可得甲、乙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功率之比 故C正确; D.将甲、乙电阻串联在6V的电路中,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生活中常见的导体有: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自然界的水等;生活中常见的绝缘体有绝缘:橡胶、塑料、玻璃陶瓷、干燥的木棒、干燥的空气等。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干电池的碳棒是导体,故B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A.乙的图像为曲线,所以乙为小灯泡的U-I图像,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是定值电阻,阻值不是10Ω,故A错误; B.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是定值电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不能求出小灯泡的电阻,故B错误;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由图可知,流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1A,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3A,故C正确;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根据串联电阻电压规律可得,电路中的总电压为6V,故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油量表是串联在电路中,由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判断,油量表是由流表改装的。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当油箱内燃油耗尽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即此处应标油量表的零刻度线。故B错误; C.由图知,当油箱内的燃油减少时,浮标下沉,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故C错误; D.当油箱内的燃油增多时,浮标上浮,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根据知,电路中电流增大,油量表的示数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2819 【解析】 【详解】 如图是旋转式电阻箱,图中千位上为 “2”,表示2000Ω,百位上为“8”,表示800Ω,十位上为“1”,表示10Ω,个位上为“9”,表示9Ω,故此时接入的电阻为2819Ω。 2、 高度差 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其它液体 最大 【解析】 【详解】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探头所处的液体的深度不同,则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也不同,所以可以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 [2]由图示知,探头处于同一液体的深度越深,则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所以可得: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应换用其它液体再重复实验。 [4]在连接电路进,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 增大 增大 不变 【解析】 【详解】 [1][2]由图可知,R0和R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当油量增加的过程中,滑片向下移动,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串联分压可知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示数变大。 [3]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压表V示数变化量等于R0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由欧姆定律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等于R0的阻值,R0的阻值不变,则电压表V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4、 20 5 【解析】 【详解】 [1]由图像可知,当U=2V时,对应的电流IR=0.1A,由欧姆定律得电阻R的阻值为 [2]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1V的电源两端,由图可知:通过R的电流是0.05A,通过L的电流是0.15A,由于并联在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I=IR+IL=0.05A+0.15A=0.2A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5、 C 热值 增加 做功 4 100 500 15 偏高 a 【解析】 【详解】 (1)[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火箭的发动机是热机,热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ABD错误;故C正确。 故选C。 (2)[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相同质量液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其他的多,故主要液氢的热值大。 [3][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嫦娥五号”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自身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3)[5]由图乙知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由图乙知 故 由杠杆平衡条件所以 (4)[6]直接由图像丁可知,温度为50℃时,RT=100Ω;由题知,当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50℃时,系统报警;所以为使报警电路可正常使用,应先让电阻箱调到热敏电阻达到设定温度时的电阻值100Ω。 [7] 由图像丙知,将开关向c端闭合(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串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为报警电流I=20mA=0.02A,报警器报警,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8]由图丁知,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T是一次函数关系,设关系式为 将(20℃,400Ω)和(50℃,100Ω)上式得 -------Ⅰ -------Ⅱ 综合分析Ⅰ、Ⅱ得 k=-10Ω/℃ 所以关系式为 当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8][9]若小明采用的电源是干电池,随时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电压降低,当电路中的电流为报警电流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报警时总电阻减小,RT的阻值减小,由图像可知,会导致报警温度偏高;为使报警温度减小为原来的温度值,则RT的阻值会增大,而报警时总电阻是减小的,根据电阻串联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将滑片向a端移动才能达到预设效果。 三、计算题 1、(1)10Ω;(2)8V;(3)5Ω。 【解析】 【详解】 解:(1)只闭合S1、S2时,R1与L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 (2)由图象知,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流为0.6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通过R1的电流也为0.6A,R1两端电压为 U1′=IR1=0.6A×10Ω=6V 所以电源电压 U=UL+U1′=2V+6V=8V (3)当只闭合S2、S3时,R2与L串联,电压表仍测灯泡两端电压,灯泡两端电压为4V,由图象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8A,由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 I2=IL=0.8A R2两端的电压 U2=U-UL′=8V-4V=4V 由欧姆定律可得R2的阻值 答:(1)R1的阻值为10Ω; (2)电源电压U为8V; (3)R2的阻值为5Ω。 2、(1) 12V, 10Ω;(2) 10Ω 【解析】 【详解】 解:(1)由乙图知道,当柜内温度为时,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为;当柜内温度为时,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为。由欧姆定律知道 即 ---① 即 ---② 联立①②可得 (2)当柜内温度为时,设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为。由欧姆定律知道 解得 答:(1)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2)若柜内温度为时对应电流为,求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3、(1)3V;(2);(3) 【解析】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与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则电源电压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滑片P滑到ab中点c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答:(1)电源电压为3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3)滑片P滑到ab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4、(1)12.5mA;(2)6V;(3)1V 【解析】 【详解】 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 (1)用力2000N的力击中装置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则电路中的电流 (2)由b图可以看出当压力为2000N时,对应的电阻 由可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 (3)由图象可知,当装置A不受打击力时 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则电压表的示数 答:(1)游人用2000N的力击中装置A时,电路中电流为12.5mA; (2)电源电压为4.5V; (3)当装置A不受打击力作用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V。 5、(1)12V;(2)2A。 【解析】 【详解】 解:(1)由图可知,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源电压 U=U1=I1R1=0.8×15Ω=12V (2)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2两端的电压 U2=U=12V 通过R2的电流 电流表A的示数 I=I1+I2=0.8A+1.2A=2A 答:(1)电源电压是12V; (2)电流表A的示数是2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