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样,一道儿白,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
2、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B“结冰”是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冰”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2、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3、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1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
3、体温约为37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冬天水面结冰是凝固现象B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现象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升华现象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感到凉快是液化现象5、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第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2、注射新冠肺炎疫苗时,医生先用酒精擦拭消毒
4、,这时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会_(填物态变化名称),要吸收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_(选填“升高”或“降低”)。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现象,河水结冰是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5、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如图所示。艺人先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的内能_(选填“增大”或“减小”)。艺人要趁糖未完全硬化时对糖画进行塑形,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冷却一段时间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则糖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三、简答
5、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如图所示,生活中,我们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是否会沸腾?请简要叙述原因。2、夏天,一位同学发现自己家的自来水管在“出汗”,就是在水管外有许多小水珠,这位同学认为是他家的水管破了,向外渗水,你认为这种解释对吗?如果不对,请你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_3、冬天,身穿防护服的白衣天使们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请你判断“雾气”在护目镜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形成的原因。4、如图所示,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这
6、样做的目的和依据。5、高级宾馆的卫生间里安装着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不需用毛巾擦拭(公用毛巾不卫生),只需将手放到干手器下方,它就自动吹出热风,一会儿手就干了,说明这种干手器使手干得快的物理原理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小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加热时问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2)当水温接近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热_;(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选填“A”或“B”
7、)图;(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2、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用图甲所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将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好处是 _,等冰充分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乙所示,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a、b,则 _(填“a”或“b”)为沸腾时的情况。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熔化和沸腾共同特征:_,_。(2)司组的小同学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
8、。一段时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原因是 _。(3)戊图中a图像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像,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在戊图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对应错误图线是 _(选填“b”或“c”或“d”)。3、某小组在做“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装置应按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而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浸没在水中进行实验是为了让海波_;(2)图甲温度计示数为_;小组成员每隔相等时间记录下温度并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发
9、现海波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min;(3)如图乙,在第3min时海波处于_(选填“固”或“液”)态;若在第10min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则此时海波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熔化。4、小明在探究晶体熔化规律时,他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冰块放入一个大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浸泡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中,同时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1)实验开始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块的温度为_;(2)给冰加热时烧杯中的水面应_(选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冰的上表面,用这种方法给冰块加热的好处是_;(3)小明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记录了下来,并绘制成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则:在第
10、8min时,冰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的熔点_,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_min,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小明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的错误之处是:_。除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_。(2)小红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_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小明和小红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_不同。(4)取走酒精灯
11、,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4)。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 _(填“晶体”或“非晶体”)。(5)如图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将三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_。(填字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详解】A“雪”的形成过程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B“结冰”是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热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正
12、确;D“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D错误。故选C。2、A【详解】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3、D【详解】A人觉得舒适的室温大约23,所以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23,故A不符合题意;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略高于0,约为2,故B不符合题意;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38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4、A【详解】A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正确;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
13、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D错误。故选A。5、D【分析】【详解】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0【详解】1在物理学中,我们定义“温度”这个物理量,用来表示物体
14、的冷热程度。2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它的玻璃泡中一般装的测温液体有煤油、酒精、水银;当测量更高的温度时,测温液体就会受热膨胀,使得液柱上升,示数变大;反之,测温液体就会遇冷收缩,使得液柱下降,示数变小。3 摄氏温标是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其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2、 蒸发(汽化) 降低【详解】1 2酒精在常温下容易挥发,从液态变为气态,即发生汽化现象,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其周围温度将低,所以会有冰凉的感觉。3、【详解】如图所示,温度计每大格为10,平均分成10小格,
15、即分度值为1,示数向上越来越小,表明0在上方,液柱所在温度在0以下,故读数为。4、 凝华 凝固【详解】1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了固态,故是凝华现象。2河水结冰是将水变为固态,故是凝固现象。5、 增大 晶体【详解】1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吸收热量,内能增大。2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糖在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糖是晶体。三、简答题1、见解析【详解】开始加热时,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2、见解析【详解】该同学这种解释是错误的;理由
16、:夏天气温较高,水管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的水管表面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珠。3、见解析【详解】雾气在护目镜内侧,因为呼吸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护目镜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护目镜上。4、见解析【详解】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这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以防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遇冷液化产生水雾而使镜面模糊看不清牙齿。5、热风干手器自动打开,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热风干手器能吹出温度较高的热风,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
17、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四、实验探究1、 68 吸 温度不变 A 不可行【详解】(1)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每大格表示10,平均分成10小格,即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68。(2)23如图乙所示,当水温达到97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故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4水沸腾前,由于烧杯上部的温度要低一些,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气泡会由大变小,沸腾时,上下温度相同,但上部的压强小一些,气泡会由小变大,故A图是沸腾时的情形。(4)5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当液体上方气压不变时,沸点不变,故不可行。2、 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
18、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a 继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虽然达到沸点但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b【详解】(1)1为了能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法,若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还可以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这样不仅能够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数据。2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则图中a是水沸腾时的变化。34由图丙所示的曲线知道,熔化和沸腾共同特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5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
19、的水的温度一样,但是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3)6若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水的沸点会不变,加热时间加长;若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的沸点升高,水的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所以水温度升高的快慢是相同的;若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温度升高得速度减慢,但沸点降低。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对应错误图线是b。3、 自下而上 受热均匀 41 7 固 不会【详解】(1)1实验中酒精灯要用外焰加热,装有海波的试管要水浴加热,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于海波中并且不能与试管底或者侧壁接触,所以要按自下而上顺序进行安装。2装有海波的试管
20、浸没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与热水充分接触,让海波受热均匀。(2)3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1。4由图乙可知,海波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2min全部熔化为液体,共用时7min。(3)5由图乙可知,在第3min时海波的温度还没有到达熔点,处于固态。6由图乙可知,在第10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正在熔化,当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时,空气温度低于海波的熔点,海波不能由空气中继续吸热,不会继续熔化。4、 -14 高于 使冰受热均匀 固液共存态 0 10min 晶体【详解】(1)1实验开始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零刻度线在温度计内液柱液面上方,所以此时
21、冰块的温度为-14。(2)23为了给冰全部加热,所以加热时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冰的上表面,用这种方法给冰块加热的好处是使冰受热均匀。(3)4小明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记录了下来,并绘制成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则在第8min时,冰处于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即熔化过程中,所以冰处于固液共存态。5由图丙知,冰熔化时温度为0,所以冰的熔点0。6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7由图丙知,冰熔化过程中有确定的熔点,所以冰是晶体。5、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秒表 (a) 质量 固液共存 晶体 C【详解】(1)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其原因是容器底和容器壁
22、的温度和液体的温度不同。2 实验过程中,要记录的物理量是温度和时间,故实验中还需要秒表。(2)3图2中的(b)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漸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图2中的(a)气泡在沸腾时体积逐渐变大,这些气泡到达水面会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会散发到空气中,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3)4小明和小红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由图3知,初温、末温都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根据得,因为质量不同,所以都沸腾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即加热时间不同。(4)56由图4和图5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已经达到固定的温度(即熔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它正处在熔化过程中,故海波是固液共存态,而且说明它是晶体。(5)7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小试管中的水也达到沸点,但是如果大试管和小试管中水温相同,小试管中的水不能从大试管中的水继续吸热,小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AB图中大试管和小试管水上方气压相同,水的沸点也相同,即小试管中水不能沸腾;而C图中大试管水上方密封,气压会比小试管水的上方气压大,即大试管中水的沸点比小试管的水沸点高。故C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