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答题时间:20分钟)
1. 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Q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M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内有相同的位移
C. t时间内,P的位移较小
D. 0~t,P比Q的速度大,t以后P比Q的速度小
2.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 加速度大小不变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3.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 甲、乙同时出发
B. 乙比甲先出发
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4.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6. 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 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
B. 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7.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哪一辆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1. AC 解析:A. 由图可知,两物体的位置随时间都均匀增加,故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 M点时两物体的位置相同,但两物体的起点不同,故两物体经过的位移不同,故B错误;
C. 由图可知,t时间内P物体经过的位移较小,故C正确;
D.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Q物体的图象斜率一直大于P物体的,故Q的速度一直大于P物体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AC。
2. BC
3. ACD 解析: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故A正确B错误。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的出发点在坐标原点,而乙物体在出发时离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0,故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故C正确。由于甲物体在t1~t2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未变,即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在t3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置相同,即甲追上了乙,故D正确。故选A、C、D。
4. BD 解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即为速度方向。由图象知,在t=2 s前,速度为负,物体沿负方向运动,2 s后速度为正,物体沿正方向运动,A是错的,B是正确的。物体的位置由起点及运动的位移决定。取起点为原点则位置由位移决定。在v-t图象中,位移数值是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由图象可知t<2 s时物体的位移为负,t=2 s时绝对值最大。t=2s后,位移为负位移与正位移的代数和,绝对值减小,所以t=2 s时位移绝对值最大即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所以D正确,C错,所以选B、D。
5. AD 解析:由图看出,速度均为正值,说明a、b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正确,B错误。由图读出,在t1时刻,b的速度比a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
6. C
7. 解:由题可知这三辆汽车的初、末速度相同,它们发生的位移相同,而题中并不知乙、丙两车在各阶段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我们只能分析它们的一般运动,即变速直线运动,这样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无法求解这一问题,如果我们利用图象法,即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这三辆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乙车到达下一个路标的时间最短,即乙车最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