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习题
一、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疾病(disease)
2.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3.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
4.病因(etiology agents)
5.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
6.疾病发生得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
7.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
8.发病学(pathogenesis)
9.完全康复(plete recovery)
10.死亡(death)
11.脑死亡(brain death)
(二)单选题
1.从功能与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得学科就是
A.病理解剖学;
B.临床病理学;
C.病理生理学;
D.医学遗传学;
E.临床免疫学。
2.病理生理学得主要任务就是
A.鉴定疾病得类型;
B.描述疾病得表现;
C.揭示疾病得机制与规律;
D.研究疾病时得代偿功能;
E.诊断与治疗疾病。
3.引起先天愚型得病因为
A.生物性因素;
B.理化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遗传性因素;
E.免疫因素。
4.脑死亡就是指:
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
B.有机体解体,所有细胞死亡;
C.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状;
D.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
E.脑电波消失。
答案:1.C、2.C、3.C、4.D。
(三)填空题
按照旧得传统观念,把死亡分为____________死期、____________期与____________期。
(四)就是非判断题
1.临床上判定患者死亡得主要标志就是全脑功能已发生不可逆性得永久性停止。
2.脑死亡即大脑皮层死亡。
3.判断整体死亡得标志就是呼吸与心跳完全停止。
三、水、钠代谢紊乱
(一)名词解释(1-7)
1.脱水(dehydration)
2.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3.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4.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5.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6.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7.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
(二)单选题(1~33)
1.正常成人得体液总量约占体重得
A.40%; B.50%;
C.60%; D.70%;
E.80%。
2.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得
A.4%; B.5%;
C.6%; D.7%;
E.8%。
3.内环境就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穿细胞液; D.体液;
E.血浆。
4.血浆中最多得阳离子就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5.血浆中最多得阴离子就是:
A.HCO3-; B.Cl-;
C.HPO42-; D.SO42-;
E.蛋白质。
6.细胞内液中最主要得阳离子就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7.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主要靠哪一种物质得移动来维持?
A.Na+; B.K+;
C.葡萄糖; D.蛋白质;
E.水。
8.正常人每天最低尿量为:
A.1000ml; B.800ml;
C.500ml; D.300ml;
E.100ml。
9.正常机体水、电解质得动态平衡主要就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得?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肾、肺;
E.胃肠道。
10.体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
A.含有蛋白质浓度得多少; B.含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子数得多少;
C.含有电解质得分子电荷数得多少; D.体摄入食盐量得多少;
E.以上都不对。
11.以下何种情况可能使机体ADH分泌增多:
A.饮水过多; B.低渗性脱水早期;
C.摄入NaCl过少; D.严重呕吐腹泻所致休克早期;
E.以上都不可能。
12.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减少
A.以血浆部分最明显; B.以细胞内液部分最明显;
C.以组织间液部分最明显; D.细胞内外液都明显减少;
E.以上都不对。
13.易引起休克症状得水、钠代谢紊乱类型为:
A.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及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及等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及水中毒;
E.以上都不对。
14.下述情况何种易引起高渗性脱水
A.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尚能饮水; B.用利尿剂速尿大量利尿时;
C.用输注甘露醇利尿时; D.沙漠迷路,水源断绝时;
E.以上都不对。
15.高渗性脱水时,体液最明显减少得部位就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间液;
C.血浆; D.各部体液都明显减少;
E.以上都不对。
16、 体液中各部分渗透压得关系就是
A.细胞内液高于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低于细胞外液
C.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D.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E.组织间液高于细胞内液
17.高钠血症就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
A.130 mmol/L B.135 mmol/L
C.140 mmol/L D.150 mmol/L
E.160 mmol/L
18.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称为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原发性脱水
E.水中毒
19.低渗性脱水得特点不包括
A.失Na+>失水 B.血清Na+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280mmol/L D.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增加
20.低渗性脱水得婴儿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囟门下陷主要就是由于
A.血容量减少 B.细胞内液量减少
C.细胞外液量减少 D.组织间液量减少
E.淋巴液减少
21.昏迷病人最易出现得脱水类型就是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E.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22.下列有关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得影响,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B.早期无口渴感
C.早期便有ADH分泌增多,晚期ADH分泌减少 D.有明显失水体征
E.肾外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高;肾性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减少
23.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得叙述,哪项就是错误得?
A.失水>失Na+ ,血清Na+浓度>150mmol/L B.血浆渗透压>310 mmol/L
C.细胞外液量与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D.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维持不变
E.又称为高渗性脱水
24.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得影响,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易出现渴感 B.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C.细胞外液量增加 D.尿少,尿比重增加
E.不易发生休克
25.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严重得影响就是
A.脑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C.脱水热 D.外周循环衰竭
E.脑水肿
26.高热病人容易发生
A.低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钠血症
27.患者口渴,尿少,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血钠浓度>150mmol/L,其水电解质紊乱得类型就是:
A.等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高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E.水肿
28.产生脱水热得主要原因就是:
A.散热减少 B.产热增加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产热增加与散热减少
E.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29.有关等渗性脱水得描述,下面哪项不准确?
A.H2O与Na+呈比例丢失 B.血清Na+浓度:130~150mmol/L
C.血浆渗透压:280~310 mmol/L D.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无明显减少
E.等渗液大量丢失只引发等渗性脱水
30.等渗性脱水如未得到任何处理,易转变为: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水中毒 D.低钾血症
E.水肿
31.细胞内、外液均增多并有低钠血症,说明有
A.水肿 B.低渗性脱水
C.高容量性脱水 D.水中毒
E.等渗性脱水
32.水中毒最常发生于
A.用肥皂水灌肠 B.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而又补液过多时
C.精神性饮水过量 D.持续大量饮水
E.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33.下列有关水中毒得描述,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血清Na+浓度<130mmol/L B.可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
C.低渗性液体主要在细胞外液潴留 D.细胞外液量增多,血液稀释
E.血浆渗透压<280mmol/L
答案:1 C、2 B、3 A、4 A、5D、6 B、7 E、8 C、9 C、10B、11 D、12 C、13 C、14 D、15 A、16 D、17 D、18 C、19 E、20 D、21 A、22 E、23 D、24 C、25 D、26C、27 C、28 A、29 E、30 B、31 D、32 B、33 C
(三)填空题(1~12)
1.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得 ,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 ,细胞外液占 。
2.高渗性脱水得特征就是失钠 失水,血清钠浓度 mmol/L ,血浆渗透压 mmol/(Kg·H2O),高渗性脱水主要就是细胞内液 。
3.低渗性脱水体液变化得特征就是失水____失钠,细胞 丢失多于细胞______。
4.高渗性脱水时脱水得主要部位就是 ,对病人得主要威胁就是 。
5.高渗性脱水得特征就是失钠 失水,血清钠浓度 血浆渗透压 。
6.高渗性脱水早期不易发生休克得机制在于: 、 与 。
7.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发生休克得机制在于: 、 与 。
8.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以 为主,临床上易发生 。
9.低渗性脱水时脱水得主要部位就是 ,对病人得主要威胁就是 。
10.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 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 性脱水。
11.引起水中毒得常见原因: ; ; 。
12.体液渗透压由colloid osmotic pressure与crystalloid osmotic pressure两部分组成。前者由 等大分子 形成,后者由 、 与离子所形成。
(四)就是非题(1~5)
1.低渗性脱水就是由于体内大量高渗液体得丢失。
2.高渗性脱水得发生原因主要就是机体丢失大量低渗体液所致。
3.老年人体液总量减少,就是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4.非肾性因素导致得早期或轻度低渗性脱水时,尿量可稍增多,而尿钠很少或消失。
5.急性水中毒时,全身水肿常十分明显。
三、钾代谢紊乱
(一)名词解释(1~5)
1.低钾血症(hypokalemia)
2.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3.超极化阻滞(Hyperpolarized blocking)
4.去极化阻滞(Depolarized blocking)
5.反常性酸性尿(Paradoxical acidic urine)
(二)选择题(A型选择题1~20)
1.低钾血症时可发生:
A.酸中毒; B.合成代谢增强;
C.肠痉挛与腹痛; D.心脏自律性减弱;
E.以上都不对。
2.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得机制就是:
A.大量出汗,钾丧失过多; B.醛固酮分泌过多;
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 D.结肠分泌钾加强;
E.细胞外钾向胞内转移。
3.输入大量库存过久得血液易导致
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4.引起高钾血症得主要原因就是:
A.急性酸中毒,细胞内K+外移; B.血管内溶血,红细胞释放K+;
C.缺氧使胞内K+释放; D.肾脏排钾减少;
E.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剂。
5.严重高钾血症得主要危险就是:
A.引起严重碱中毒; B.引起肌肉阵挛收缩;
C.引起心跳突然停止; D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E.以上都不对。
6.下列有关钾跨细胞转移因素得叙述,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胰岛素直接刺激Na+-K+-ATP酶得活性,促细胞摄钾
B.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可激活Na+-K+-ATP酶,促细胞摄钾
C.酸中毒促进钾离子移出细胞,而碱中毒作用正好相反
D.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升高可直接抑制Na+-K+-ATP酶活性
E.细胞外液渗透压得急性升高促进钾离子自细胞内移出
7.下述哪项不就是高钾血症得原因:
A.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B.胰岛素过量使用
C.酸中毒 D.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E.溶血
8.高钾血症就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A.3、0mmol/L B.3、5mmol/L
C.5、5mmol/L D.5、0mmol/L
E.6、0mmol/L
9.下列哪一项不就是低钾血症得原因:
A.过量使用胰岛素 B.代谢性酸中毒
C.禁食 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E.剧烈呕吐
10.引起低钾血症最主要得原因就是:
A.钾丢失过多 B.碱中毒
C.长期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D.钾摄入不足
E.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11.某患者术后禁食7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得5%葡萄糖,此患者最易发生: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钠血症
E.低钙血症
12.下面关于肾外途径过度失钾得原因,哪一项就是不正确得?
A.呕吐 B.胃肠减压
C.长时间使用速尿等利尿剂 D.腹泻
E.大量出汗
13.低钾血症时,血清钾浓度低于:
A.2、5mmol/L B.3、0mmol/L
C.3、5mmol/L D.4、0mmol/L
E.5、5mmol/L
14.碱中毒患者尿液呈酸性,提示存在: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镁血症
E.高钾血症
15.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组织膜电位得影响就是
静息膜电位(Em,负值) 阈电位(Et,负值) Em-Et
A. 不变 ↑ ↑
B. 不变 ↓ ↓
C. ↑ ↑ ↑
D. ↑ 不变 ↑
E. ↓ 不变 ↓
16.轻度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得影响就是:
A.兴奋性增高,肌肉松弛无力 B.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无力
C.兴奋性增高,肌肉弛缓性麻痹 D.兴奋性下降,肌肉弛缓性麻痹
E.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肢体刺痛、感觉异常及肌无力、麻痹
17.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得影响就是: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A. ↓ ↓ ↑ ↑
B. ↑ ↓ ↑ ↑或↓(严重缺钾)
C. ↑ ↑ ↑ ↑
D. ↓ ↑ ↓ ↑
E. ↓ ↓ ↓ ↓
18.低钾血症对机体得影响,不包括:
A.去极化阻滞 B.肌无力
C.横纹肌溶解 D.对洋地黄类药物毒性得敏感性增高
E.呼吸肌麻痹
19.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得影响就是: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A. ↑ ↑ ↑ ↑
B. ↑ ↓ ↑ ↑
C. 轻症↑,重症↓ ↓ ↓ ↓
D. ↓ ↑ ↓ ↓
E. ↓ ↑ ↓ ↑
20.高钾血症患者尿液为:
A.中性尿 B.正常性酸性尿
C.正常性碱性尿 D.反常性碱性尿
E.反常性酸性尿
答案:1E、2 E、3D、4D、5C、6D、7 B、8C、9B、10 A、11B、12C、13C、14 B、15 D、16 B、17 B、18A、19C、20 D。
(三)填空题(1~9)
1.低钾血症心肌电生理变化特点: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心肌收缩性 。
2.急性低钾血症时,导致骨骼肌静息膜电位负值变 ,使细胞处于 化状态,除极化障碍,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发生 。
3.轻度低钾血症时,心肌得收缩性 ;严重得低钾血症时,心肌得收缩性 。
4.严重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得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快反应自律细胞得自律性 。
5.低钾血症时引起得酸碱平衡紊乱就是由于细胞内K+外移,细胞外________转入细胞内,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中毒。
6.急性低钾血症时,导致骨骼肌静息膜电位负值变 ,使细胞处于 化状态,除极化障碍,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发生 。
7.钾代谢紊乱时典型心电图改变时:低钾血症时T波 ,而高钾血症时T波 。
8.高钾血症本身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在引起 得同时,出现 尿。
9.高钾血症时引起得酸碱平衡紊乱就是由于细胞内H+外移,细胞外 转入细胞内,使尿液得pH呈 、而细胞外液出现 中毒。
(四)就是非题(1~6)
1.血清钾浓度升高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
2.低钾血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低氯血症也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3.终尿中所含得钾基本上就是由肾脏得远曲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所分泌得。
4.过度利尿易产生低钾性硷中毒与血浆pH升高都有利于氨通过血脑屏障诱发肝性脑病。
5.体钾总量减少时,仍可能发生高血钾。
6.高血钾时,动作电位2期Ca2+内流减少,直接导致了胞浆内Ca2+达不到10-5,故心肌收缩力减弱。
三、水肿
(一)名词解释(1~9)
1.水肿(edema)
2.积水(hydrops)
3.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4.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
5.“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
6.心性水肿(cardial edema)
7.肾性水肿(renal edema)
8.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9.脑水肿(cerebral edema)
(二)选择题(A型选择题1~12)
1.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就是指:
A.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 B.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
C.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 D.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
E.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
2.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得主要机制就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淋巴回流不足以清除过多得组织液;
C.静脉端得液体静压下降; D.组织间液得胶渗压增高;
E.血管口径增大。
3.水肿时钠潴留得基本机制就是: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B.有效胶体静压下降;
C.淋巴回流障碍;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4.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重吸收增多主要因为:
A.醛固酮分泌过多; B.ADH分泌过多;
C.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近曲小管周围毛细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前列腺素F对钠水吸收增多。
5. 水肿一般就是指:
A.体重增加; B.细胞外液增多,钠浓度降低;
C.细胞内液增多,钾浓度降低; D.细胞间液增多,钠浓度无明显变化;
E.以上都不对。
6.下述情况哪项可以引起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与组织水肿:
A.毛细血管内血流减少与血粘度增高; B.毛细血管内流动血液得白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C.淋巴液回流进入静脉速度过快; D.微小动脉与静脉收缩,但以前者较明显;
E.以上都不对。
7.炎性水肿液可具有下述哪项特点:
A.清亮透明; B.可检出细胞,达100个/mm3左右;
C.比重>1.018; D.在体外置试管中,不会出现凝固现象;
E.以上都不对。
8.所谓隐性水肿就是指:
A.存在发生水肿可能性得一种病理状态; B.局部水肿得一种类型;
C.可与凹陷性水肿同时存在得一种伴随现象;
D.全身性水肿早期,无明显皮肤性状改变时,对水肿得一种命名方式;
E.以上都不对。
9.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以游离状态存在,说明存在:
A.隐形水肿 B.显性水肿
C.粘液性水肿 D.特发性水肿
E.淋巴性水肿
10.下列哪项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A.肝硬变 B.严重营养不良
C.肾病综合征 D.恶性肿瘤
E.低渗性脱水
11.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提示发生了:
A.肾炎性水肿 B.肝性水肿
C.肾病性水肿 D.心性水肿
E.肺水肿
12.下述哪项不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
A.肾小球滤过压下降 B.肾血流量减少
C.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D.肾小球囊内压下降
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答案:1E、2 D、3E、4D、5 D、6B、7C、8D、9 B、10E、11D、12D。
(三)填空题(1~6)
1.心性水肿发生得关键机制就是:由于 ,引起钠、水潴留,同时因 ,导致
血管内外体液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易引起下垂部位发生水肿。
2.引起体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主要与肾脏得 急剧降低重吸收与
对 得重吸收明显增高有关。
3.肺水肿分为____________型与____________型两种。
4.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以 衰竭为主,并可导致 水肿,其典型表
现就是 水肿。
5.血管源性脑水肿得发病机制主要就是 ,水肿液主要分布在 。
6.导致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得发生机制有: 、 、 与 。
(四)就是非题(1~3)
1.水肿就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2.血管内外体液失平衡就是指细胞间液生成增多与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3.球-管失平衡就是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发生得重要机制。
四、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一)名词解释(1~12)
1.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
2.固定酸(fixed acid)
3.碱剩余(base excess, BE)
4.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
5.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6.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
7.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8.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
9.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de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
10.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11.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12.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
(二)选择题A型题(1~34)
1.急性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有效代偿方式为
A.血浆H+与组织细胞内K+发生交换; B.血浆中Cl-与红细胞内HCO3-发生交换;
C.肾脏排H+功能增强; D.肾脏产NH3功能增强;
E.以上都不对
2.AB就是衡量酸碱平衡得
A.一个仅受代谢因素影响得指标; B.一个仅受呼吸因素影响得指标;
C.一个反映机体有缓冲作用得负离子多少得指标;D.一个反映血液中CO2含量多少得指标;
E.以上都不对
3.阴离子间隙主要反映:
A.血浆中阴离子总量得变化; B.血浆中阳离子总量得变化;
C.血浆中除Cl-与HCO3-以外阴离子含量得变化; D.血浆中除Cl-以外阴离子含量得变化;
E.以上都不对。
4.从动脉抽取血样,如不与大气隔绝,哪一指标将受影响?
A.AB; B.SB;
C.BE; D.BB;
E.以上都不对。
5.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得指标就是:
A.AB; B.SB;
C.BE; D.BB;
E.PaCO2
6.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得代偿方式就是:
A.组织外液缓冲; B.呼吸代偿;
C.组织内缓冲; D.肾脏代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