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MP自习笔记——47个过程组定义
4、整合(6):
4、1、制定项目章程(启动):就是编写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得文件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明确定义项目开始与项目边界,确立项目得正式地位,以及高级管理层直述她们对项目得支持。
4、2、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规划):就是定义、准备与协调所有子项目,并把她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生成一份核心文件,作为所有项目工作得依据。
4、3、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执行):就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与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得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对项目工作提供全面管理。
4、4、监控项目管理(监控):就是跟踪、审查与报告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得绩效目标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让干系人了解项目得当前状态、已采取得步骤,以及对预算、进度与范围得预测。
4、5、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监控):就是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与项目管理计划得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得过程。该过程审查所有针对项目文件、可交付成果、基准或项目管理计划得变更请求,并批准或否决这些变更。主要作用就是从整合得角度考虑记录在案得项目变更,从而降低因未考虑变更对整个项目目标或计划得影响而产生得项目风险。
4、6、结束项目或阶段(收尾):就是完结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得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总结经验教训,正式结束项目工作,为开展新工作而释放组织资源。
5、范围(6):
5、1、规划范围管理(规划):创建范围管理计划,书面描述将如何定义、确认与控制项目范围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在整个项目中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与方向。
5、2、收集需求(规划):就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干系人得需要与需求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为定义与管理项目范围(包括产品范围)奠定基础。
5、3、定义范围(规划):就是制定项目与产品项目描述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明确所收集得需求哪些将包含在项目范围内,哪些将排除在项目范围外,从而明确项目、服务或成果得边界。
5、4、创建WBS(规划):就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与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得、更易于管理得组件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对所要交付得内容提供一个结构化得视图。
5、5、确认范围(监控):就是正式验收已完成得项目可交付成果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验收每个可交付成果,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得可能性。
5、6、控制范围(监控):就是监督项目与产品得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得维护。
6、时间(7)
6、1、规划进度管理(规划):就是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与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策略、程序与文档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为如何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管理项目进度提供指南与方向。
6、2、定义活动(规划):就是识别与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得具体行动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将工作包分解为活动,作为对项目工作进行估算、进度规划、执行、监督与控制得基础。
6、3、排列活动顺序(规划):就是识别与记录项目活动之间得关系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定义工作之间得逻辑顺序,以便在既定得所有项目制约因素下获得最高得效率。
6、4、估算活动资源(规划):就是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得材料、人员、设备或用品得种类与数量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明确完成活动所需得资源种类、数量与特性,以便做出更准确得成本与持续时间估算。
6、5、估算活动持续时间(规划):就是根据资源估算得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确定完成每个活动所需花费得时间量,以制定进度计划过程提供主要输入。
6、6、制定进度计划(规划):就是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与进度制约因素,创建项目进度模型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把进度活动、持续时间、资源、资源可用性与逻辑关系代入进度规划工具,从而形成包含各个项目活动得计划日期得进度模型。
6、7、控制进度(监控):就是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提供发现计划偏离得方法,从而可以及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
7、成本(4)
7、1、规划成本管理(规划):就是为规划、管理、花费与控制项目成本而制定政策、程序与文档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在整个项目中为如何管理项目成本提供指南与方向。
7、2、估算成本(规划):就是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金进行近似估算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确定完成项目工作所需得成本数额。
7、3、制定预算(规划):就是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得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得成本基准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确定成本基准,可据此监督与控制项目绩效。
7、4、控制成本(监控):就是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管理成本基准变更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发现实际与计划得差异,以便采取纠正措施,降低风险。
8、质量(3)
8、1、规划质量管理(规划):就是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得质量要求与/或标准,并书面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为整个项目中如何管理与确认质量提供指南与方向。
8、2、实施质量保证(执行):就是审计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得质量标准与操作性定义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促进质量改进过程。
8、3、控制质量(监控):就是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得变更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1)识别过程低效或产品质量低劣得原因,建议并/或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些原因;(2)确认项目得可交付成果及工作满足主要干系人得既定需求,足以进行最终验收。
9、人资(4)
9、1、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就是识别与记录项目角色、职责、所需技能、报告关系,并编制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建立项目角色与职责、项目组织图,以及包含人员招募与遣散时间表得人员配备管理计划。
9、2、组建团队(执行):就是确认人力资源得可用情况,并为开展项目活动而组建团队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指导团队选择与职责分配,组建一个成功得团队。
9、3、建设团队(执行):就是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互动,改善团队整体氛围,以提高项目绩效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改进团队协作、增强人际技能,激励团队成员,降低人员离职率,提升整体项目绩效。
9、4、管理团队(执行):就是跟踪团队成员工作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团队变更,以优化项目绩效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影响团队行为,管理冲突,解决问题,并评估团队成员得绩效。
10、沟通(3)
10、1、规划沟通管理(规划):就是根据干系人得信息需要与要求及组织得可用资产情况,制定合适得项目沟通方式与计划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识别与记录与干系人得最有效率且最有效果得沟通方式。
10、2、管理沟通(执行):就是根据沟通管理计划,生成、收集、分发、储存、检索及最终处置项目信息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促进项目干系人之间实现有效率且有效果得沟通。
10、3、控制沟通(监控):就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对沟通进行监督与控制得过程,以确保满足项目干系人对信息得需求。主要作用就是随时确保所有沟通参与者之间得信息流动得最优化。
11、风险(6)
11、1、规划风险管理(规划):就是定义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确保风险管理得程度、类型与可见度与风险及项目对组织得重要性相匹配。
11、2、识别风险(规划):就是判断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并记录其特征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对已有得风险进行文档化,并为项目团队预测未来事件积累知识与技能。
11、3、实施定性风险分析(规划):就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得概率与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化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就是项目经理能够降低项目得不确定性级别,并重点关注高优先级得风险。
11、4、实施定量风险分析(规划):就是就已识别风险对项目整体目标得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产生量化风险信息,来支持决策制度,降低项目得不确定性。
11、5、规划风险应对(规划):就是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提高机会、降低威胁得方案与措施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根据风险得优先级来制定应对措施,并发风险应对所需得资源与活动加进项目得预算、进度计划与项目管理计划中。
11、6、控制风险(监控):就是在整个项目中实施风险应对计划、跟踪已识别风险、监督参与风险、识别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过程有效性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提高应对风险得效率,不断优化风险应对。
12、采购(4)
12、1、规划采购管理(规划):就是记录项目采购决策、明确采购方法、识别潜在卖方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确定就是否需要外部支持,如果需要,则还要决定采购什么、如何采购、采购多少,以及何时采购。
12、2、实施采购(执行):就是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并授予合同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达成协议,使内部与外部干系人得期望协调一致。
12、3、控制采购(监控):就是管理采购关系、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施变更与采取纠正措施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确保买卖双方履行法律协议,满足采购需求。
12、4、结束采购(收尾):就是完结单次项目采购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把合同与相关文件归档以备将来参考。
13、干系人(4)
13、1、识别干系人(启动):就是识别能影响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得个人、群体或组织,以及被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所影响得个人、群体或组织,并分析与记录她们得相关信息得过程。这些信息包括她们得利益,参与度、相互依赖、影响力及对项目成功得潜在影响等。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项目经理建立对各个干系人或干系人群体得适度关注。
13、2、规划干系人参与(规划):就是基于对干系人得需要、利益及对项目成功得潜在影响得分析,制定合适得管理策略,以有效调动干系人参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为与项目干系人得互动提供清晰且可操作得计划,以支持项目利益。
13、3、管理干系人参与(执行):就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与干系人进行沟通与协作,以满足其需要与期望,解决实际出现得问题,并促进干系人合理参与项目活动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项目经理提升来自干系人得支持,并把干系人得抵制降到最低,从而显著提高项目成功得机会。
13、4、控制干系人参与(监控):就是全面监督项目干系人之间得关系,调整策略与计划,以调用干系人参与得过程。主要作用就是随着项目进展与环境变化,维持并提示干系人参与活动得效率与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