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术讨论—胸部体格检查(含心脏).ppt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4189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讨论—胸部体格检查(含心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术讨论—胸部体格检查(含心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术讨论—胸部体格检查(含心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术讨论—胸部体格检查(含心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术讨论—胸部体格检查(含心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湘潭市三医院(yyun)ICU lika胸部(xin b)(xin b)体格检查(心脏)第一页,共三十一页。录录胸部体格检查1 心脏体格检查2Contentsm目目第二页,共三十一页。第1章胸肺部体格检查第三页,共三十一页。操作前准备(zhnbi)1、器具齐备(qbi):工作服、听诊器、手表、笔。2、评估环境:房间温度、湿度、光线适宜,适合做胸肺体格检查。3、和患者沟通: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对床号、姓名及告知、病人体位第四页,共三十一页。1、视诊主要骨骼(gg)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腋窝)2、视诊

2、内容:胸壁、胸廓形态、呼吸运动。(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视诊第五页,共三十一页。胸壁:检查者手掌前部分别触压胸廓左、右、上、中、下三部位,拇指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的中下部,询问受检者有无压痛。乳房:由外上象限外下内下内上中央。用手指掌面轻轻扪摸,勿用掌心,且忌重按,挤捏搓。注意和肋软骨炎(Tietze病)区别。区域淋巴结触诊(ch zhn)(腋窝、锁骨上)触诊(ch zhn):胸壁、乳房第六页,共三十一页。检查者双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而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被检查者

3、作深呼吸,观察(gunch)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触诊:前胸廓(xingku)扩张度第七页,共三十一页。检查者将两手平置于患者背部,约于第十肋水平,手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yndng),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触诊后胸廓(xingku)扩张度第八页,共三十一页。检查者用手掌或两手尺侧缘放置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运作,有无胸膜(xingm)摩擦感。触诊(ch zhn)胸膜摩擦感检查第九页,共三十一页。顺序:前胸壁侧胸壁-后胸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双手位置: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置于被检查者胸壁的对称部位感觉语音震颤后再交叉放置

4、比较。发音:嘱病人用同样的强度重复发“一、二、三”音,或拖长音“一”音。表述:感觉并比较两侧语颤的异同、增强(zngqing)或减弱。触诊(ch zhn)语音震颤第十页,共三十一页。1、直接叩诊法: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2、间接叩诊:中指1-2指关节为叩诊板;另一手中指指端为叩诊锤;板指与肋骨平行;垂直叩击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活动;叩击动作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在同一部位连续(linx)叩击2-3下,避免不间断地连续(linx)地快速叩击。叩诊(ku zhn)叩诊手法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12 顺序

5、正确:首先检查前胸(qin xin),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叩诊(ku zhn)叩诊顺序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站在后外侧,将板指放在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先向外,再向内,由清音变为浊音时翻转板指,在叩诊部位做标记(bioj),测量内外两标记(bioj)之间的宽度即肺尖的宽度叩诊(ku zhn)肺上界叩诊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嘱被检查者平静呼吸;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jinji)

6、下角线自上而下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为肺下界,但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时,应继续扣至浊音变实音时为肺下界。叩诊(ku zhn)肺下界叩诊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jl)即为肺下界移动度。叩诊肺下界(xi ji)移动范围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1、听诊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两侧及背部,由内而外,左右对称部位

7、进行对比听诊。2、听诊方法:被检查者作平静而均匀的呼吸(hx),必要时作深呼吸(hx)或咳嗽几声后立即听诊。3、听诊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4、胸膜摩擦音:听诊器放置于前下侧胸壁,嘱被检查者深呼吸或将听诊器体件加压可使其增强,屏住呼吸则消失。听诊(tngzhn)肺部听诊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顺序:前胸壁侧胸壁-后胸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双手位置: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置于被检查者胸壁的对称部位感觉语音震颤后再交叉放置比较(bjio)。发音:嘱病人用同样的强度重复发“一、二、三”音,或拖长音“一”音。表述:感觉并比较(bjio)两侧语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8、触诊(ch zhn)语音震颤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顺序:前胸壁侧胸壁-后胸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双手位置: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轻平置于被检查者胸壁的对称(duchn)部位感觉语音震颤后再交叉放置比较。发音:嘱病人用同样的强度重复发“一、二、三”音,或拖长音“一”音。表述:感觉并比较两侧语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触诊(ch zhn)语音震颤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第2章心脏(xnzng)的体格检查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yu c)。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视诊第二十页,共三十一

9、页。(1)触诊手法;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触诊时手掌按压(ny)力度适当。(2)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触诊(ch zhn)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1)叩诊手法: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2)心脏叩诊顺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

10、(wi xin)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间接(jin ji)叩诊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cling)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间接(jin ji)叩诊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听诊顺序:二尖瓣听诊区 肺主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第

11、2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xnyn)、心音(xnyn)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听诊(tngzhn)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从前(cngqin)至后后背部分(b fen)胸-肺;视-触-叩-听前胸部分胸-肺-心脏;视-触-叩-听(全部(qunb)完成后协助翻身)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LOREM IPSUM DOLOR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12、 magna aliqua.Ut enim ad minim veniam,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胸部体格检查相关(xinggun)知识点汇总:1.胸廓形态:正常人胸廓前后径:横径=1:1.5。2.肺下界叩诊:一般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进行,正常人肺下界分别为6、8、10肋骨水平。3.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人上下移动度为68cm。如小于4 cm即为肺底活动减弱,见于COPD、肺硬变、膈肌粘连、膈肌麻痹,也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

13、。4.肺部听诊包括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檫音及语音共振(gngzhn)。支气管呼吸音分布于喉部、胸骨上端、背部6、7颈椎及1、2胸椎附近;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布于胸骨角、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右锁骨上、下窝;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布区,余均为肺泡呼吸音。罗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可分为干罗音(分为鼾音及哨笛音)和湿罗音(分为大、中、小三种)。胸膜摩檫音见于干性胸膜炎。5.心前区隆起: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伴右室增大及心包积液患者。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6.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详见前7.左心室增大使心脏浊音界呈靴形,最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但也可见于高心病。通常将靴形心称

14、为主动脉瓣型心脏。左心房与肺动脉扩大使心脏浊音界呈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通常将梨形心称为二尖瓣型心脏。双侧心界扩大,见于全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积液。积液时,心脏向两侧扩大,呈三角烧瓶形,由于心包腔内积液随体位移动,所以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gibin)而变化,心底部在坐位时明显增宽。8.心脏听诊的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附加音、杂音及心包摩檫音。9.心脏各瓣膜的听诊顺序,传统的顺序是按瓣膜病变的好发部位的次序进行,即二尖瓣区(心尖区)、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三、第四肋间)、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

15、偏左处);亦可按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的顺序进行听诊。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10.心脏震颤没有(mi yu)功能性的,均为器质性病变。心脏震颤的临床意义见下时 间部 位疾 病收缩期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心室间隔缺损舒张期心尖部二尖瓣狭窄连续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其附近区域动脉导管未闭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内容(nirng)总结1。3、和患者沟通: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乳房:由外上象限外下内下内上中央。垂直叩击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活动。在同一部位连续叩击2-3下,避免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2、听诊方法:被检查者作平静而均匀(jnyn)的呼吸,必要时作深呼吸或咳嗽几声后立即听诊。(2)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3.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人上下移动度为68cm。谢谢 聆听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