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题解题要点:诗歌鉴赏题解题要点:1、初步读懂:四读三切入、初步读懂:四读三切入2、知识储备:、知识储备:看制胜锦囊或语文看制胜锦囊或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基础知识手册,逐渐积累逐渐积累答题术语答题术语3、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逐渐积累逐渐积累答题套路,答题套路,规范作答规范作答如何读懂诗歌如何读懂诗歌四读三切入四读三切入题目:写作的题目:写作的时间、地点、对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题材。象、事件、主旨、题材。作者的主体情感作者的主体情感:哭哭晁卿衡晁卿衡诗歌主要内容诗歌主要内容:送送沈子福归江东沈子福归江东1 1、读诗题、读诗题 演练体悟演练体悟试读下面
2、的诗歌题目,看看能试读下面的诗歌题目,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读出哪些重要信息?(1)残春旅舍残春旅舍2015全国全国2卷。答:卷。答:_答案答案交代了交代了写作时间写作时间(残春残春)交代了交代了写作题材写作题材(旅舍旅舍)羁旅诗羁旅诗不同的作家其人生道路、所处时代不同的作家其人生道路、所处时代等不同,因而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感情,等不同,因而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感情,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同,这就为我们鉴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同,这就为我们鉴赏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赏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 2、读诗人(作者):知人论世、读诗人(作者):知人论世 根据题目的根据题目的时代提示时代提示和和作者的名字作者的名
3、字,猜测诗歌写作的背景及内容。猜测诗歌写作的背景及内容。逐渐积累逐渐积累著名诗人的特点李李白白:孤傲狂放,洒脱浪漫:孤傲狂放,洒脱浪漫杜杜甫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苏苏轼轼:豪迈奔放,豁达开朗:豪迈奔放,豁达开朗柳柳永永:缠绵离别,哀婉凄切:缠绵离别,哀婉凄切陶陶潜、王维潜、王维:闲适自得,宁静恬谈,热爱自然:闲适自得,宁静恬谈,热爱自然陆游、辛弃疾陆游、辛弃疾:渴望收复中原,感叹壮志难酬:渴望收复中原,感叹壮志难酬 李清照前后期不同李清照前后期不同,前:闺中怀人,前:闺中怀人后:忧国忧民后:忧国忧民积累一积累一 鸟鸣涧鸟鸣涧 王维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夜
4、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通过对作者对作者的的了解了解,你知道这首诗的哪些,你知道这首诗的哪些信息?信息?比如:比如:山水诗山水诗 诗人内心闲静诗人内心闲静 意境宁静幽美意境宁静幽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语言清新自然语言清新自然 例例2、辛夷坞辛夷坞P3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你知道这首诗的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你知道这首诗的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意境:意境:手法:手法:情感:情感:诗歌诗歌以动写静以动写静,用,用“发发”、“开开”、“落落”等动词等动词写写花开花落,何花开花落,何其自然,以动衬静,其自然,以动
5、衬静,表现表现出山林的出山林的幽静幽静气氛,使山林显得越发气氛,使山林显得越发清幽清幽。写景写景是为了表达诗人淡泊尘世的情怀。是为了表达诗人淡泊尘世的情怀。3 3、读注释、读注释 命题者在试题中作注释,或命题者在试题中作注释,或注释词注释词语,或介绍作者和背景语,或介绍作者和背景以此降低难以此降低难度。度。4 4、读诗句、读诗句(三抓)(三抓)1 1)抓意象()抓意象(两种)两种)抓典型意象:抓典型意象:生活中的物象在古诗词生活中的物象在古诗词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被作者赋予了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被作者赋予了特定的象征特定的象征意义意义。了解。了解典型意象的象征典型意象的象征以有利于我们分析以有利于
6、我们分析理解诗词。理解诗词。识记:识记:制胜锦囊制胜锦囊P129P129中国古代诗歌常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见的100100种意象种意象 古典诗歌中的特殊意象古典诗歌中的特殊意象一、送别:一、送别:南浦、长亭、西楼、渡头、杨柳南浦、长亭、西楼、渡头、杨柳二、植物意象:二、植物意象:芳草:芳草:离愁别恨;芭蕉、梧桐:凄苦忧愁离愁别恨;芭蕉、梧桐:凄苦忧愁梅兰竹菊梅兰竹菊:高洁高雅;松柏:孤直耐寒;:高洁高雅;松柏:孤直耐寒;三、动物意象:三、动物意象:乌鸦: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不祥的鸟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不祥的鸟杜鹃:杜鹃: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叫声最容易触动人
7、们的乡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叫声最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愁乡思;蝉:蝉:高洁的象征;高洁的象征;猿啼:猿啼:象征悲伤的感情象征悲伤的感情大雁、青鸟:大雁、青鸟:传书的信使,表达思乡念友之情传书的信使,表达思乡念友之情鹧鸪: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四、其他:四、其他:羌笛、胡笳:二者的羌笛、胡笳:二者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表达征夫征戍之苦及思乡之情。泪下,表达征夫征戍之苦及思乡之情。将四季的景物与意象有较为熟练的认知。以下是学生归纳出来的:春:柳絮、乱红、燕子、百花、东风、早莺、新燕、梨花、桃花、纸鸢、水暖、踏青、秋千、杜鹃、雪融
8、、沙暖、发芽、雁归、浅草夏:荷花、芭蕉、熟梅、竹笋、蜃气、枇杷、布谷、黄莺、白鹭、蛙声、葵花、石榴、玉簟、蔷薇、暑气、蝉鸣、树阴秋:落叶、红叶、雁南、菊黄、流萤、寒塘、清溪、寒蝉、霜露、桂香、枯藤、蟋蟀冬:梅、雪、除夕、狐裘、锦衾、冰河、白草、银装、素裹、破袄、寒衣、冰坚学生在熟知季节意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情感就更加容易了。组合意象:组合意象:捕捉诗歌的捕捉诗歌的景物景物形象,形象,联想画联想画面面,品味品味意境意境,揣摩思想,揣摩思想感情感情找景找景构境构境寻情寻情例、例、2014年新课标卷年新课标卷1阮郎归阮郎归词的上阕词的上阕一开始就一开始就写写春风吹雨,残红满春风吹雨,残红满地地,
9、寒池渌水寒池渌水,给人以给人以掩抑低回、冷清凄掩抑低回、冷清凄凉凉之感;之感;接下来写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抹上了一层暗淡暗淡的暮色,更增的暮色,更增压抑愁闷压抑愁闷之之感,奠定全词感,奠定全词悲凄的情感悲凄的情感基调。基调。识记:五类意境特点(抄背)识记:五类意境特点(抄背)意象、意境意象、意境特点特点1 1、“冷冷”色调:荒凉破败色调:荒凉破败 萧瑟凄清萧瑟凄清 孤寂冷清孤寂冷清 冷清冷清幽寂幽寂 悲凉凄恻悲凉凄恻(1)经典诗句)经典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
10、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杜甫蜀相蜀相)。)。(2)相关意象)相关意象:残月、古道、残花、败木、黄昏、:残月、古道、残花、败木、黄昏、夕照、寒风、细雨、浓雾、夕照、寒风、细雨、浓雾、梧桐、杜鹃鸟(子规鸟)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芭蕉等 2 2、“明明”色调:明媚绮丽色调:明媚绮丽 明净绚丽明净绚丽 明丽优明丽优美美 生机勃勃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春意盎然(1)经典诗句经典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白居易忆江南忆江南)(2)相关意象)相关意象: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鸟语、嫩芽等鸟语、嫩芽等 3 3
11、、“宁静宁静”类:类:恬静安谧恬静安谧 清新优美清新优美 清幽恬静清幽恬静 空旷寂静空旷寂静 空灵幽静空灵幽静(1)(1)经典诗句:王维经典诗句: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山水田园(、山水田园(2 2)相关意象:相关意象: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空山、空山4 4、“雄壮雄壮”类:类:雄浑壮阔雄浑壮阔 雄雄奇奇壮美壮美 高远阔大高远阔大 悲壮苍凉悲壮苍凉 苍茫沉郁苍茫沉郁(1 1)经典诗句:)经典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2)相关意象:大漠、)相关意象:大漠、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江、长风等 5
12、 5、“朦胧朦胧”类:类:暗淡朦胧暗淡朦胧 朦胧凄清朦胧凄清 凄婉迷离凄婉迷离 迷惘惆怅迷惘惆怅 柔和清冷柔和清冷(1 1)经典诗句:寒蝉凄切)经典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骤雨初歇.念去去千念去去千里烟波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暮霭沈沈楚天阔(2 2)相关意象:冷风细雨、烟雾等)相关意象:冷风细雨、烟雾等 2)抓情语)抓情语诗词中那些诗词中那些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的句子,最能表现的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及态度,揣摩情语可以使我们更作者的情感及态度,揣摩情语可以使我们更快地理解诗歌。快地理解诗歌。标志性词语:泪、愁、恨、标志性词语:泪、愁、恨、嗟叹、孤、独、苦、闷嗟叹、孤、独、苦、
13、闷.例例1:陈子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后两句后两句直抒胸臆直抒胸臆,作者面对,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下,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下,写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的感慨例例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点出直抒胸臆点出诗人最喜爱美好的大自然,最喜欢这自由自在的场景。诗人最喜爱美好的大自然,最喜欢这自由自在的场景。例例3:蝶恋花: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明月不谙离恨苦:点出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点出主人公无法排遣的(无人
14、倾诉)的离愁别恨(无人倾诉)的离愁别恨例:例:1 1、秦观、秦观鹊桥仙鹊桥仙“两情若是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2 2、贺铸、贺铸青玉案青玉案结尾处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时雨”,采用采用博喻博喻的手法,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的手法,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
15、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间长和难以断绝,化虚为实,意味深长,化虚为实,意味深长,3 3、苏轼定风波末句、苏轼定风波末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也无晴。”一句话以小见大,一语双关道出了词人的一句话以小见大,一语双关道出了词人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4 4、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末联末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
16、何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事更相疑”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共同表达自己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共同表达自己离尘脱俗、淡泊宁静离尘脱俗、淡泊宁静的心态。的心态。堂上练习:堂上练习:20142014年新课标年新课标1 1阮郎归第二题阮郎归第二题关注末句(联):抒情言志关注末句(联):抒情言志3 3)抓关键词:)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词(否定的词(否定副词、副词、程度程度副词、副词、疑问疑问副词副词)。)。注意两个原则:注意两个原则:变性(活用的)变性(活用的)变序:林表明霁色变序:林表明霁色例例1 1、关注动词:孟浩然的、关注动词:孟浩
17、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的“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一“蒸蒸”一一“撼撼”力重千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例例2 2、关注形容词:、关注形容词:孟浩然孟浩然宿建德江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新。野旷天野旷天低低树,江清月树,江清月近近人。人。一个一个“新新”说明日暮之际,诗人又增添了新的愁思;说明日暮之际,诗人又增添了新的
18、愁思;三四句未着一个三四句未着一个“愁愁”却无处没有羁旅之愁,一个却无处没有羁旅之愁,一个“低低”字寄寓了诗人沉闷抑郁的愁思,一个字寄寓了诗人沉闷抑郁的愁思,一个“近近”暗含暗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整首诗写尽羁旅愁思。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整首诗写尽羁旅愁思。例例3 3、关注副词:、关注副词:1 1)苏轼定风波)苏轼定风波2 2)辛弃疾鹧鸪天)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壮岁旌旗拥万夫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
19、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却将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5 5、从题材切入、从题材切入 识记:制胜锦囊识记:制胜锦囊P128P128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的1010种类型种类型 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具有具有同一性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对的,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稳定性。鉴赏时,抓住题材切入,便不会离谱背鉴赏时,抓住题材切入,便不会离谱背弦。弦。诗诗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句间关系)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句间关系)近体诗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 句抒情句抒情(第四句最
20、重要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律诗:前四句写景,(次次)后四后四 句抒情句抒情(主主)古古古体诗古体诗包括歌、行、吟、引;五言、七言、杂言包括歌、行、吟、引;五言、七言、杂言等。等。转载转载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一人物形象代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一人物形象代近体诗近体诗律诗律诗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一韵到底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一韵到底(格律诗)(格律诗)绝句绝句绝句其音韵、平仄的要求与律诗相绝句其音韵、平仄的要求与律诗相似,不要求对仗。似,不要求对仗。诗诗词词(小令、中调、长调)(小令、中调、长调)词对句式、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词对句式、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歌歌曲(散曲)曲
21、(散曲)“曲曲”在形式上接近词,但比在形式上接近词,但比“词词”灵灵活,活,短至一二字,长至二三十字。短至一二字,长至二三十字。例例1雨霖铃雨霖铃柳永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22、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首句:首句: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上片上片主句:主句:写景写景尾句:尾句:过渡过渡下片:下片:抒情抒情写作思路:起承转合写作思路:起承转合起:起:开篇。开篇。首句(联),往往会破题,有首句(联),往往会破题,有统帅全诗、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的作用 承承:对起句的承接拓展:对起句的承接拓展,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作用的作用 转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为由物及人、
23、由由景及情、由事及理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合:合: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合句合句(联联)是我们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例例2分析杜甫分析杜甫蜀相蜀相的思路的思路起:起:首联首联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借
24、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借“柏森森柏森森”写写出武侯祠的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肃穆寂寞历史悠久和肃穆寂寞。承:承:颔联颔联进一步进一步写丞相祠堂寂静冷清的环境写丞相祠堂寂静冷清的环境,表,表达诗人追怀诸葛亮的寂寞之心。达诗人追怀诸葛亮的寂寞之心。转:转:颈联笔锋一转,颈联笔锋一转,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合:合:尾联直抒胸臆,尾联直抒胸臆,抒写自己对诸葛亮一生遭际抒写自己对诸葛亮一生遭际的沉痛感慨。的沉痛感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
25、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8、从问题切入、从问题切入有时有时诗歌设问诗歌设问会流露出一些信息,这些会流露出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成为我们理解诗歌的切入点。信息成为我们理解诗歌的切入点。只要我们仔细审题,善于发现,融会贯只要我们仔细审题,善于发现,融会贯通,就不难找到理解诗歌的突破口。通,就不难找到理解诗歌的突破口。例例1:38套第套第5套:此曲前五句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套:此曲前五句是如何借景抒情的?题干信息:点明了手法,重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题干信息:点明了手法,重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例例2 2、王国维说
26、:、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著一闹闹 字而境界全出。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讲讲参考此说,讲讲蜀相蜀相颔联里哪两个字跟此闹字最为相近,为什么?颔联里哪两个字跟此闹字最为相近,为什么?题干信息:题干信息:1 1)与闹字作用一致)与闹字作用一致概括全句意境概括全句意境的两个字;的两个字;2 2)炼字型)炼字型套路套路参考:参考:“自自”“”“空空”跟此境界最密切。碧草映阶,跟此境界最密切。碧草映阶,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象却因游人罕至,只能自为春色;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象却因游人罕至,只能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也因无人倾听只得空作好音。黄鹂隔叶也因无人倾听只得空作好音。二字写出了二字写
27、出了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诗人的万千感慨由此而发。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诗人的万千感慨由此而发。“对祠堂荒凉、世人逐渐冷落前贤之慨叹,对哲人对祠堂荒凉、世人逐渐冷落前贤之慨叹,对哲人远逝、荒庙空存之怅惘远逝、荒庙空存之怅惘”皆因皆因“自自”“”“空空”二字而二字而跃然纸上。跃然纸上。小结:如何读懂诗歌小结:如何读懂诗歌四读:四读:一读一读诗题诗题,了解主要信息,了解主要信息二读二读作者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三读三读注释注释,帮助理解,帮助理解四读四读诗句诗句,三抓三抓不能少不能少三切入:三切入:题材、结构章法、问题题材、结构章法、问题三点建议三点建议多诵读:多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多联想:多联想: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多积累:多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