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度〞训练题
一、选择题
1、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响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响,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响速率 B、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响速率
C、高温度能提高反响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响速率无影响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响条件而改变。
C.可逆反响只是代表少数反响。
D.化学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时,正反响速率与逆反响速率相等。
3.在以下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响是
A.2NO+O2 2NO2 B.N2O4 2NO2
C.Br2(g)+H2 2HBr D.6NO+4NH3 5N2+3H2O
4、铝与稀硫酸的反响中,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假设不考虑反响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那么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响速率是
A、0.02 mol/(L•min) B、1.8mol/(L•min) C、1.2 mol/(L•min) D、0.18 mol/(L•min)
5、100 mL 6mol/L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响,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响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响物中参加适量的
A、碳酸钠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烧碱溶液
6、在以下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响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高温度 ②参加正催化剂 ③增大反响物浓度 ④将固体块状反响物磨成末⑤增大压强
A、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7、在反响2SO2+18O2 2SO3中,其中氧气用18O标记上,其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SO2 B、SO2O2SO3C、O2SO3 D、SO2SO3
8.通常A、B是五色溶液,产物AB是白色沉淀,那么以下各条件下发生的反响:A+B=AB,最先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常温下,20mL中含有A、B各0.003mol·L-1的溶液
B.在标准状况下,100mL中含A、B各0.05mol·L-1的溶液
C.常温下,0.1mol·L-l的A、B溶液各10mL相混合
D.在标准状况下,0.1mol·L-1的A、B溶液各lOmL相混合
9.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响X(g)+2Y(g)2Z(g) 一定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 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在10℃时某化学反响速率为0.1 mol/(L•s),假设温度每升高10℃反响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为了把该反响速率提高到1.6 mol/(L•s),该反响需在什么温度下进行〔 〕
A、30℃ B、40℃ C、50℃ D、60℃
11、在m A + n B p C的反响中,m、n、p为各物质的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B每分钟减少1.5a mol/L,A每分钟减少0.5a mol/L,那么m:n:p为
A、2:3:2 B、2:3:3 C、1:3:2 D、3:1:2
12.可逆反响N2+3H22NH3的正、逆反响速率可用各反响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以下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响已到达平衡状态的是
A、 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13、空气中煅烧硫铁矿可以产生SO2和氧化铁。为了提高生产SO2的速度,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 把块状矿石碾成粉末 B、增大O2压强,向炉内喷吹空气
C、添加氧化铁作催化剂 D、降低温度并降低SO2浓度
14、温度为500℃时,反响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3mol,那么此反响的平均速率(x)为
A、〔O2〕=0.01mol/〔L•s〕 B、〔NO〕=0.08mol/〔L•s〕
C、〔H2O〕=0.003mol/〔L•s〕 D、〔NH3〕=0.002mol/〔L•s〕
二、填空题
15.可逆反响aA(g)+bB(g)cC(g)+dD(g),取amolA和b mol B置于V L容器内1 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 mol·L-1,这时B的浓度为,C的浓度为,这段时间内反响的平均速率假设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
5
4
3
2
1
0
1
2
3/分钟
C
A
B
物质的量/mol
16.某可逆反响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响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列图。那么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响开始至2分钟,能用C表示反响速率吗〔填“能〞或“不能〞〕,原因。
三、实验题
17.实验室里常见到右图所示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带有一根玻璃短柄。该仪器可进行多项实验。当玻璃管内装有碘晶体时,用此仪器可进行碘升华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没有污染,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1〕用此仪器不能反复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
B.KMnO4晶体受热分解
C.白磷和红磷一定温度下互相转变
D.无水CuSO4和胆矾的互变实验
〔2〕当玻璃管内装有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时,亦可反复进行反响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是。
〔3〕如果玻璃管内装有大量红色溶液,加热时溶液颜色变浅,冷却时恢复红色,该溶液可能是,如果玻璃管内封有少量无色溶液,加热溶液时,溶液变红,冷却后恢复无色。此溶液可能是。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过氧化钠跟水等物质的反响,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水,直至气体不再放出,参加稀释,将所得溶液平均盛放在七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半分钟内红色褪去;另六支试管中分别参加少量二氧化锰、氧化铜、土豆泥、生锈的铁钉、新鲜动物肝脏或用波长为320~380 nm的光照射后,又有气体放出,待气体放出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持久不褪色。请写出:
〔1〕过氧化钠跟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参加二氧化锰等后溶液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响中二氧化锰、氧化铜、土豆泥、生锈的铁钉、新鲜动物肝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鲜动物肝脏的提取液稀释10倍与原溶液实验效果根本相同,这说明新鲜肝脏对该反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稳定性
三、计算题
19.在合成氨时,将1体积氮气和3体积氢气混合后通过合成塔中的催化剂,假设从塔中导出的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12%,求N2和H2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1、解析:压强、温度、催化剂都能改变反响速率,压强降低,体积增大,反响物浓度减
小,反响速率降低。选B。
2、物质发生化学反响,化学键要断裂和重新生成,所以一定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度与条件有关,随反响条件条件而改变。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是正反响速率与逆反响速率相等。大多数反响为可逆反响。选C。
3、符合题目条件的应是前后体积相等的反响,选C。
4、解析:C 铝与稀硫酸的反响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在溶液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那么硫酸铝的浓度增加,所以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响速率是0.02 mol/(L•s)= 1.2 mol/(L•min),应选C。
5、解析:BC 加水可以减小硫酸的浓度从而减缓反响速率,参加硫酸钾溶液由于硫酸钾不与锌和硫酸反响,其作用与参加水的作用相同。而碳酸钠和烧碱溶液都能与硫酸反响,会减少生成氢气的总量,因而AD不能选。
6、选D。
7、18O首先进入SO3,含18O的SO3再分解,生成的SO2中也有18O,选B。
8、C中温度最高,浓度最大,所以选C。
9、根据化学平衡特征选C。
10、解析:C,根据题意,反响速率提高为原来的16倍,即24,所以温度应该提高40℃,也就是提高到50℃。
11、解析:C,对于同一反响,用不同的反响物或生成物来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的比值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所以m:n:p=a:1.5a:0.5a=1:3:2。此题应选C。
12、解析:C,当正向反响速率等于逆向反响速率时,可逆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中NH3和H2的计量关系,2v正〔H2〕= 3v正〔NH3〕,所以当2v正〔H2〕=3v逆〔NH3〕时,NH3的正、逆向反响速率相等。
13、解析:AB,把块状矿石碾成粉末增大了固体反响物的外表积、增大O2压强可以增大O2浓度都能加快反响速率。硫铁矿燃烧本身有氧化铁产生,添加氧化铁对反响没有影响,降温和降低SO2的浓度都不能提高反响速率。此题应选AB。
14、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那么H2O增加了0.45mol,NH3和O2分别减少了0.3mol和0.375mol。所以,用反响中各气态的反响物和生成物表示的该反响的化学反响速率分别为:
〔NH3〕==0.002mol/〔L•s〕 〔O2〕==0.0025mol/〔L•s〕
〔NO〕==0.002mol/〔L•s〕〔H2O〕==0.003mol/〔L•s〕
可见,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D。
15、mol·L-1, mol·L-1, mol·L-1·min-1
16、2A+B 2C,不能,因为体积为未知数。
17.〔1〕B;〔2〕将该装置浸入冰水中,颜色变浅,再取出,擦干水,放在酒精灯上烘烤,颜色变深。
〔3〕稀氨水和酚酞的混合溶液;被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提示:①气体和液体都处在同一个封闭体系中,受热时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减小而从水中逸出,冷却后气体又溶于水,回复到加热前的状态。②氨水的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受热时平衡向左移动,逸出NH3气,溶液中[OH-]降到一定值时酚酞不显色,溶液褪为无色。被SO2漂白了的品红溶液在受热时SO2从水中逸出,品红恢复红色,冷却后SO2溶于水又将品红漂白。〕
18、〔1〕a.2Na2O2+2H2O=4NaOH+O2↑
催化剂
b.Na2O2+2H2O=2NaOH+H2O2
〔2〕2H2O22H2O+O2↑ 催化剂
〔3〕C
19、解析:设有x体积氮气转化为氨气,那么:
N2 + 3H2 2NH3
起始体积 1 3 0
转化 x 3x 2x
导出气体〔1-x〕 3-3x 2x
由题意得:2x/〔4-2 x〕=12%
解得:x =0.78 所以 N2 22% , H2 6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