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试卷【A4可打印】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 .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1500mm B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 .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km/h D .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N
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5.7cm B .5.65cm C .3.65cm D .3.6cm
3、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
A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 B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
C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0°C D .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3.9mm、24.0mm、24.0mm,若以cm 为单位记录最终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2.39cm B .2.397cm C .2.40cm D .2.4cm
5、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重约50N B .人体的密度约为1kg/m3
C .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为1.5m D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唯一办法 B .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 .我们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D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7、下列物理量的数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普通的鸡蛋质量约为100g B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C .正常说话的声音强度约为130dB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8、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39℃ B .雾霾颗粒的直径约为1cm
C .一颗鸡蛋质量约为500g D .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4.5A
9、下列人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体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为37℃ B .人的密度大约为1g/cm3
C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8m/s D .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59mm
10、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体重约为 B .我们用的物理课本宽约为
C .庄河市夏季最高气温约为 D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用字母表示)
1. (1) 你的手指甲的宽度约9 ;
2. (2) 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
2、如图甲所示,弹簧秤的读数是 N。如图乙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cm。
3、新冠状病毒 COVID-19 的直径约为100nm= m;“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 , 即为 g/cm3;G7772高铁7:34由铜陵站发车,8:43到达合肥南站,需要的时间为 h。
4、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乙图中停表的示数是 s。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①18km= m; ②15min = h= s;③ 0.7×103kg/m3= g/cm3
6、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有两卷合金丝,其中一卷的标签显示它的直径是0.6mm,而另一卷的直径比它细,但不知道是多少。如果只有两只完全相同的铅笔而不用其它的任何测量工具,你能较准确地弄清楚较细合金丝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合金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2、某同学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7.82cm、17.8cm、17.81cm、17.28cm、17.81cm,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多少?(写出理由和计算步骤)
3、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刘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6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17.72cm;17.61cm;17.70cm;17.18cm;17.71cm;17.7cm 她这次的测量中所用该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量结果应该记为多少?
4、找出图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的二处错误.
5、小明前后四次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哪一个?为了减小误差,小明该如何处理剩余的数据呢?请你帮他把计算过程及结果写下来。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读数、画图题.
(1) 如图甲所示,一重为G的均匀木棒,可绕O点转动,若让木棒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和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2) 如图乙的物体的质量是 g.
(3) 如图丙物体的长度是 cm.
2、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 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图所示,图甲读数为 cm,图乙读数为 s。
(2) 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AB间距离sAB=40.0cm,AC间距离sAC=80.0cm,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A到C所用时间tAC=3s,则AB间平均速度vAB= m/s,AC间平均速度vAC vAB(选填“>”、“=”或“<”),小车做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 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