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卷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8岳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2(2018烟台)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3(2018长沙)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水中倒立的花样
2、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4(2018锦江区模拟)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速度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又发声的响度相同5(2018临沂模拟)在电视剧中,双目失明的武林高手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A他有特异功能B他是根据回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C他的眼睛根本没有失明D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判断声波传来的方位6(2018和平区一模)小虎用黄瓜,
3、苹果做成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准7(2018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8(2018溧水区二模)“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小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9(2018江岸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使之发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振动产生的B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C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D当塑料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
4、,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它,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声音的响度太小10(2018淮安)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11(2018绵阳)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12(2018宜昌)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13(2018邵阳)清
5、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全国上下要燃放大量鞭炮,气氛甚是热烈!据报道由此引发的大大小小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国家提倡要改良。今年小军同学放假回家,先到网上下载了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mp3到U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随身听上播放,呵呵!这电子鞭炮声效果妙极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B可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C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D使声能转化成电能14(2018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5(2018宜宾)如图在飞机旁
6、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防止嗓声的产生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D防止风吹到头部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18吉林)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17(2018西宁)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 不同。18(2018临沂模拟)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 能够传声。19(2018绥化)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
7、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 减弱噪声。20(2018南充二模)手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不仅能为我们提供通讯联络、存储信息、上网外,它还能录音。那么,手机录音的信号,和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从“声现象”角度“录音信号和真人说话一样”,指的是 和 不变。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1(2018青岛)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过程结论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8、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22(2018罗庄区模拟)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这说明了 。(2)如图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4)如图所
9、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 。四计算题(共2小题)23(2017秋成安县期末)一艘捕鱼船在海上利用声呐装置探测鱼群,当向鱼群发出超声波后6s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求鱼群当时离渔船有多远?(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24(2017秋即墨市校级期末)有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向山洞驶去,在莫位置鸣笛一声,经过5s中听到有山洞返回来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听到回声处到山洞的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A;2B;3B;4A;5D;6A;7D;8A;9D;10D;11D;12A;13D;14B;15C;二填空题(共5小题)16传播过程中;振动;17振动;音色;18振动;液体(水);19响度;声源处;20音调;音色;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1振动;振幅;频率;2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空气;铃声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四计算题(共2小题)2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