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背诵默写的形势分析与解决策略【摘 要】背诵默写板块因分值较低、考查形式单一而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边角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立足于高考语文背诵默写出现的新变化,结合高考最新得分数据进行分析,尝试总结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对高考背诵默写未来的考查趋势进行预测。【关键词】高考背诵默写;情境默写;记忆规律;板块界限;趋势分析【作者简介】王坚,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基金项目】厦门市第十一期中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20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测评的高中语文背诵默写复习策略研究”(XMZXXD202011004)高考背诵默写属于古诗文阅读考查板块,分值为6分。相较于该板块的其
2、他两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和文言文阅读,背诵默写复习通常只是作为“边角料”,插在其他知识板块轮换的罅隙中,几乎没有设置专题复习,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高考分值较低;二是大多数师生认为其只是简单机械的识记知识,多记多背就好,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事实果真如此?高考背诵默写真容易获得满分?根据笔者所在省份2019年的高考数据,高考背诵默写全省平均分为3.89分,各地市平均分最高为4.39分,距离满分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高考背诵默写并非背一背、记一记即可,它既跟考生的认知规律和遗忘规律有关,同时又存在诸多新变化。当前,高考背诵默写已经打破了以识记为主的考查格局,开始着重考查理解、应用与探究能力,难度进一步加大。
3、一、高考背诵默写考查的新变化笔者通过研究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发现,高考背诵默写的考查方式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总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容量有所增加高考背诵默写考查篇目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进行了调整。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新高考在背诵默写篇目上发生了变化:由64篇变成72篇,删去了初中古诗文,只保留了勸学师说阿房宫赋等11篇高中古诗文,补充了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种树郭橐驼传等传统非背诵篇目和黄冈竹楼记毛诗序与元九书等全新篇目。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新高考过渡时期语文学科背诵篇目说明,为了适配新高考的精神与要求,在过渡时期根据不同省份的落实进度,在
4、背诵篇目上也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笔者所在省份恢复到原来的64篇,初中部分篇目有了细微调整,2020年与2019年保持一致。(二)聚焦价值引导随着教育部考试中心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一文的发布,以“一体四层四翼”为核心的高考评价体系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表示高考必须服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而高考试题便是这一价值导向的最佳载体,作为考查内容之一的背诵默写也不例外。如2020年全国卷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使考生进一步认知与了解古代服饰“上衣下裳制”的典雅之美;2019年全国卷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引导考生了解劳动者奋斗的精神内涵,“浊酒一
5、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帮助考生树立家国情怀;2018年全国卷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考生明白学习的方法与意义;2018年全国卷的“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教给考生品格与尊严;2017年全国卷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则专注于考生的道德修养,让考生明白行善的价值与意义。(三)凸显理解能力的考查传统的背诵默写题通常以直接挖空的形式呈现,即给出上句或下句,让考生写出另外一句,以识记考查为主,能力层级为A。自2015年开始,高考背诵默写题一改以往机械的挖空形式,为默写的诗句设置了理解情境,需要考生通过提炼并理解句中引导语来精准定位,从而写出正确答案,能力层级从A上升到B。在具体情
6、境中考查知识与能力的应用,这与当前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一脉相承,尝试变程序性记忆为陈述性记忆。如2020年全国卷“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多顾虑,原因在于_,_”一题,需要考生对全诗有整体性的理解,明白“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我欲乘风归去”之间的因果关联;又如2019年全国卷“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绵延不尽的乐声之美”一题,便要求考生抓住题目中的“婉转悠长、绵延不尽的乐声之美”一句回顾文章,体味文意,思考答案。(四)呈现板块整合趋势当前,高考背诵默写还出现了跨板块考查的新形式,如与诗歌鉴赏整合,间接考查背诵默写。以2015年全国卷的
7、第8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为例,这是一道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对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但进行比较阅读的前提是熟悉两首诗歌的文本,而在考题中并未提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文本,这潜在要求考生背诵默写。相同类型的题目在2019年全国卷再次出现。二、高考背诵默写的复习策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复习背诵默写时会陷入诸多困境:文章反反复复地背,可是考试时还是想不起来;有些句子明明会背诵,但是默写时总是出现错字、别字;文章能够倒背如流,但是默写时总是写不对;对一些篇目缺乏信心,总是觉得记得不够牢等。显然,在高考背诵默写的复习中,学生仅通过简单机械地背诵
8、并不能轻松过关。那么,如何实现背诵默写复习的高效化与科学化?总体说来,有以下三条复习路径。(一)尊重记忆规律,合理分配篇目识记是高考背诵默写的能力基础,记住文本是考生解题得分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师对考生记忆规律的研究十分必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速度并不是匀速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后逐渐缓慢。此外,识记内容的多寡以及难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遗忘速度。因此,在高考64篇必背篇目的背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考生的记忆规律,科学设计背诵篇目的前后顺序和难易搭配,达成最佳的记忆效果。基于此,根据文本的篇幅长短或者生僻等难易程度,笔者将高考64篇必背篇目分为难、中、易三
9、个等级。如最难的篇目有离骚逍遥游琵琶行赤壁赋出师表等8篇;中等难度的篇目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论语十则曹刿论战鱼我所欲也等16篇;较容易背诵的篇目有登高使至塞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40篇。按照高三背诵复习的正常轮次,大概每两个月(八周)为一个复习周期。在每个复习周期中,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适度调整,确保每周能够完成“一难+二中+五易”的背诵任务(见表1);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度调整篇目安排的顺序,比如把离骚逍遥游等难度大、重要程度高的篇目安排在考前一到两周复习。(二)注重文意理解,杜绝别字错句虽然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但学生未必能在考场上获得分数,因为在记忆向实践转换层面,学生通常容易出
10、现同音别字、句末漏字、理解错句等错误。同音别字是默写时最容易出现的一种错误。学生出现此类错误,其原因在于记忆文本时以语音记忆为主,而非语义记忆。如将“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写成“双”、“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写成“见”等。解决此类问题必须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适时总结,提前将篇目中的同音易错字点出;二是要立足文意,廓清两个字之间的内涵,从语义上进行区分。如阿房宫赋第一段。六王毕,四海一(统一、非依),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数量词,非贰)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楼阁,非隔);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古代建筑特征,非勾
11、)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漩涡,非窝),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蒙,非瞑)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句末漏字多为将句末语气词遗漏。该类错误容易出现在古文默写中,其原因有二:一是缺乏文章的朗读经验,学生通常以默读默记为主;二是缺乏句末语气词的语法知识储备,无法从语义上进行记忆与识别。要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在常规复习中有意引导学生改变默读默记习惯,大声朗读课文,因声求气,利用文本既有的韵律特点进行潜意识的记忆。此外,在重点篇目中,针对句末语气词高频出现的文本,学生应特别予以标识,如劝学
12、第二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理解错句是指所填写的句子虽然在记忆上没有错误,但不符合题目所设置的情境要求,内容上不匹配,这是情境类默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错误类型。其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对题目的情境解读出现偏差,审题失误;二是对文意的理解较为模糊,缺乏对篇章内容的理解和整合,只是死记硬背。为避免对题目解读的偏差,学生要反复读题,对题目进行细致审读。为确保答案的唯一性,命题者在命制题目时,通常会在题干中对情境
13、的设置给予明晰的提示。因此,学生解题时要善于抓住提示语,进行精准定位,如2018年全国卷中“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修养”一题,“文末”“文章爱好”“儒学修养”等均是解题的提示语。在文意的理解与记忆上,学生要及时转变观念,认识文本背后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因此,在复习期间,教师应对高考必背篇目,尤其是初中时就学习了的、间隔时间较久的篇目予以简单地回顾与讲评,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大意,精准领悟篇目的艺术精华。(三)打破板块界限,提升古文素养除了传统的默写形式,高考背诵默写还在诗歌鉴赏的题目中间接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程度,
14、呈现出跨板块的特点,这符合当前从“专门教育”走向“跨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考背诵默写与其他古诗文材料,乃至与文学类、实用类阅读材料进行整合,这是未来高考考查的新方向。因此,在高考背诵默写的备考复习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默写这个局促的空间里,还要将其放置在提升学生古文素养的视野里。一方面要大力挖掘高考必背篇目的学习价值,如古文常见实词的积累、古文常见句式的分析、送别诗的常见表达方式、诗歌常见意象的解读等,将高考必背篇目作为古文学习的素材和语料;另一方面要打破其与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界限,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如笔者所做的几个思考案例。1.思考劝学师说两篇文章所蕴含的议论文思维。2.探究出
15、师表背后的说服艺术。3.如果把观刈麦写成一篇小说,你会选择谁来作为讲述者?三、高考背诵默写的趋势分析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试题,高考背诵默写的分值虽然只有6分,但呈现出不少新的变化,而且几乎是一年一变。那么,接下来的高考背诵默写题将会在哪些方面求新求变?笔者尝试从识记、理解和应用探究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识记层面:打破篇的限制,加強横向联系识记是高考背诵默写考查的基础,但当前通常以单篇考查为主,一道题一般只会涉及单个篇目,但今后的考查很有可能打破传统篇的限制,加强作品的横向联系,实现关联学习,这也正好契合了“四翼”中的“综合性”原则,如以下两道例题。1.请找出高考必背篇目中杜甫的诗歌,尝试写出诗歌
16、的第三联,写出三处即可。2.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坚信中华儿女定能风雨同舟,共克时艰。请从“风雨同舟”中选出一字来做飞花令,从高考必背篇目中选出相应句子,写出三处即可。(二)理解层面:从内容走向结构,聚焦结构性默写情境类默写聚焦理解能力的考查,不再满足于以往单纯的识记考查。虽然当前情境类默写的设置大多以内容为主,较少涉及文章结构,但是结构性的考查才是对考生思维水平这一关键能力的有效检测。如以下考题。1.阿房宫赋一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验证_,_这句话,那么杜牧是如何验证的?请结合文章简单分析。2.律诗强调起承转合,登高一诗,_,_是“转”,诗人是如何“转”的?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三
17、)应用层面:创设开放、真实的生活情境情境类默写虽然设置了具体情境,着重诗文的文意理解,但所设置的情境基本为文本情境,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尚有一定距离。笔者认为,在未来的高考试题中会更加注重应用层面的考查,即创设开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诗歌真正走进考生的生活,从而实现学以致用,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如以下考题。1.你的好朋友即将出国读书,离别之际,想写一句诗给他,你会选择_,_,通过这句诗,你想给他传达什么呢?2.新型冠状病毒正在神州大地上肆虐,你想向湖北人民略表爱心,送上一点物资,请你挑选一句诗来作为祝福语:_,_。请简单解释一下你的祝福。针对上述三个层面的考查形式,教师在开展备考复习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打破篇的限制,加强横向联系;基于思维水平的发展,聚焦文章的结构性理解;创设开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责任编辑:周彩珍 助理编辑:蒋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