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2、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0.8m/s B1.0m/s C0
2、.96m/s D1.2m/s3、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A5.233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4、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灯号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行距离为5mC从开始刹车后1s,车速为5m/sD从灯号转为红灯
3、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15m5、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飞行员本人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7、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4、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10、运动会上某运动员百米赛的成绩为10秒。市内公交车正以30千米/时的速度运行,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以20米/秒的速度奔跑,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为
5、:A、公交车、运动员、羚羊; B、羚羊、运动员、公交车;C、运动员、羚羊、公交车; D、公交车、羚羊、运动员.11、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ms和3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ms,向南 B5ms,向北 C1ms,向南 D1ms,向北12、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1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
6、断,正确的是(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14、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物体的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15、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
7、,又可在水面滑行的实用飞翼船,在以100kmh的速度飞行时开始记时,经0.25h完成了40km的航行,速度达180ms,那么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kmh。2、按精确测量要求,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mm,若以厘米为单位,则为 cm,若以米为单位,则为 。3、在日常生活中,若测量不要求很精确,可根据所测长度末端 来读取数值。物理实验中,长度的测量往往要求精确些,读数时必须估读到 。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写出数字,还必须写明 ,否则记录是无用的。4、某同学坐在汽车上,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这位同学是以_为参考物的。5、小明去校医务室测量身高,医生给他写了个数据:身高1.59,但没有写单位。
8、这个数据后面的单位是 。6、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8.24厘米、18.23厘米、18.25厘米、18.23厘米,则接近该物体真实长度的是_毫米7、现有10米、米、1厘米、毫米、1微米六个长度值,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分硬币的厚度最近近于_,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_ ,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_。8、十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的(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的(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的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9、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
9、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0.8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1s,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cm/s。 1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 时:分:秒”),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SAB=cm,VAC=m/s 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1)测量小车运
10、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 (2)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 实验原理是_。(3)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_。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_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 m/s. 2、怎样从一张比例尺为1:600万的中国地图上估算出京广线(北京广州)实际铁路的长度,写出所需器材及主要步骤3、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
11、加速下滑;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原因是 (3).若图中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
12、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由静止开始下滑。 (5)vBC_vAC(填“”、“”或“”)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选填“A”或“B”) 5、图中物体B的长度是_cm。-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C4、答案:B5、答案:B6、答案:D7、答案:C8、答案:A B C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B14、答案:A15、答案: A二、填空题1、答案:160kmh2、答案:34.9,3.49,0
13、.03493、答案:靠近的刻度,分度值的下一位,单位4、答案:车5、答案:米6、答案:182.47、答案:1毫米,1厘米,米8、答案:静止的,运动的,爸爸(或者是车内其他的物体)9、答案:小;2010、答案:小;4.00;0.03 三、实验探究1、答案:(1)刻度尺;秒表(2)v= s/t(3)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4)0.18;0.15 2、答案:解: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则需测京广线的图上距离,则选择细线、刻度尺;步骤:用细线和地图上的铁路相重合,作下记号,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再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铁路的长度3、答案:(1)v=s/t;刻度尺;停表 (2)小;便于测量时间 (3)0.12m/s;小于 4、答案:(1)v=s/t;时间 (2)40.0;25.0 (3)小 (4)同一位置(同一高度) (5) (6)B 5、答案: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