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配餐作业(四十五)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a和平面α,那么a∥α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存在一条直线b,a∥b且b⊂α
B.存在一条直线b,a⊥b且b⊥α
C.存在一个平面β,a⊂β且α∥β
D.存在一个平面β,a∥β且α∥β
解析 在A,B,D中,均有可能a⊂α,错误;在C中,两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平面,故C正确。
答案 C
2.已知直线l和平面α,若l∥α,P∈α,则过点P且平行于l的直线( )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C.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
D.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α内
解析 过直线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因为点P在平面α内,所以这条直线也应该在平面α内。故选B。
答案 B
3.(2017·福州模拟)已知直线a,b异面,给出以下命题:
①一定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α使b⊥α;
②一定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α使b∥α;
③一定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α使b⊂α;
④一定存在无数个平行于a的平面α与b交于一定点。
则其中论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对于①,若存在平面α使得b⊥α,则有b⊥a,而直线a,b未必垂直,因此①不正确;对于②,注意到过直线a,b外一点M分别引直线a,b的平行线a1,b1,显然由直线a1,b1可确定平面α,此时平面α与直线a,b均平行,因此②正确;对于③,注意到过直线b上的一点B作直线a2与直线a平行,显然由直线b与a2可确定平面α,此时平面α与直线a平行,且b⊂α,因此③正确;对于④,在直线b上取一定点N,过点N作直线c与直线a平行,经过直线c的平面(除由直线a与c所确定的平面及直线c与b所确定的平面之外)均与直线a平行,且与直线b相交于一定点N,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故选D。
答案 D
4.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α,n∥α,则m∥n
B.若m∥n,n⊂α,则m∥α
C.若m∥α,m∥β,则α∥β
D.若α∥β,α∥γ,则β∥γ
解析 借助正方体模型逐一判断。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A1B1,B1C1都与底面ABCD平行,但这两条棱相交,故A不正确;在正方体中AB∥A1B1,A1B1⊂平面A1B1BA,而AB在平面A1B1BA内,故B不正确;正方体的棱B1C1既平行于平面ADD1A1,又平行于平面ABCD,但这两个平面相交,故C不正确;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可知D正确。
答案 D
5.(2016·海淀模拟)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l,且m⊥α,则l⊥α;
②若m∥l,且m∥α,则l∥α;
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
④若α∩β=m,β∩γ=l,γ∩α=n,且n∥β,则l∥m,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①正确;②中也可能直线l⊂α,故错误;③中三条直线也可能相交于一点,故错误;④正确,所以正确的命题有2个。故选B。
答案 B
6.(2017·囊阳模拟)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BC1,CD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与CC1垂直 B.MN与AC垂直
C.MN与BD平行 D.MN与A1B1平行
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C1D,BD,则MN∥BD,而C1C⊥BD,故C1C⊥MN,故A、C正确,D错误,又因为AC⊥BD,所以MN⊥AC,B正确。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
7.在四面体A-BCD中,M,N分别是△ACD,△BCD的重心,则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平行的是________。
解析 如图,取CD的中点E,连接AE,BE,则M∈AE,N∈BE。
则EM∶MA=1∶2,
EN∶BN=1∶2,
所以MN∥AB。
所以MN∥平面ABD,
MN∥平面ABC。
答案 平面ABD与平面ABC
8.(2016·全国卷Ⅱ)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
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解析 对于命题①,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
如图,不妨设AA′为直线m,CD为直线n,ABCD所在的平面为α,ABC′D′所在的平面为β,显然这些直线和平面满足题目条件,但α⊥β不成立。
命题②正确,证明如下:设过直线n的某平面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l,则l∥n,由m⊥α知m⊥l,从而m⊥n,结论正确。
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及线面平行的定义知命题③正确。
由平行的传递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
答案 ②③④
9.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是正方形的直四棱柱叫正四棱柱)中,E,F,G,H分别是棱CC1,C1D1,D1D,C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动点M在四边形EFGH上及其内部运动,则M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N∥平面B1BDD1。
解析 因为HN∥BD,HF∥DD1,所以平面NHF∥平面B1BDD1,故线段FH上任意点M与N相连,都有MN∥平面B1BDD1。(答案不唯一)
答案 M∈线段FH
三、解答题
10.如图,ABCD与ADEF均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
(1)求证:BE∥平面DMF;
(2)求证:平面BDE∥平面MNG。
证明 (1)连接AE,则AE必过DF与GN的交点O,
连接MO,则MO为△ABE的中位线,所以BE∥MO,
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
所以BE∥平面DMF。
(2)因为N,G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DEF的边AD,EF的中点,所以DE∥GN,
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
所以DE∥平面MNG。
又M为AB的中点,
所以MN为△ABD的中位线,所以BD∥MN,
又MN⊂平面MNG,BD⊄平面MNG,
所以BD∥平面MNG,
又DE,BD⊂平面BDE,DE∩BD=D,
所以平面BDE∥平面MNG。
11.(2016·石家庄模拟)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C=∠ACD=90°,∠BAC=∠CAD=60°,E为PD的中点,F在AD上,且∠FCD=30°。
(1)求证:CE∥平面PAB;
(2)若PA=2AB=2,求四面体P-ACE的体积。
解析 (1)证明:∵∠ACD=90°,∠CAD=60°,
∴∠FDC=30°。
又∠FCD=30°,∴∠ACF=60°,
∴AF=CF=DF,即F为AD的中点。
又E为PD的中点,∴EF∥PA。
∵AP⊂平面PAB,EF⊄平面PAB,
∴EF∥平面PAB。
又∠BAC=∠ACF=60°,
∴CF∥AB,可得CF∥平面PAB。
又EF∩CF=F,
∴平面CEF∥平面PAB,而CE⊂平面CEF,
∴CE∥平面PAB。
(2)∵EF∥AP,AP⊂平面APC,EF⊄平面PAC,
∴EF∥平面APC。
又∠ABC=∠ACD=90°,∠BAC=60°,PA=2AB=2,
∴AC=2AB=2,CD==2。
∴VP-ACE=VE-PAC=VF-PAC=VP-ACF=××S△ACD·PA=×××2×2×2=。
答案 (1)见解析 (2)
(时间:20分钟)
1.(2016·全国卷Ⅰ)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α∥平面CB1D1,α∩平面ABCD=m,α∩平面ABB1A1=n,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解析 因为过点A的平面α与平面CB1D1平行,平面ABCD∥平面A1B1C1D1,所以m∥B1D1∥BD,又A1B∥平面CB1D1,所以n∥A1B,则BD与A1B所成的角为所求角,所以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故选A。
答案 A
2.(2016·河南三市联考)如图所示,侧棱与底面垂直,且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1,M,N分别在AD1,BC上移动,始终保持MN∥平面DCC1D1,设BN=x,MN=y,则函数y=f(x)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 过M作MQ∥DD1,交AD于Q,连QN。
∵MN∥平面DCC1D1,MQ∥平面DCC1D1,
MN∩MQ=M,∴平面MNQ∥平面DCC1D1,
又QN⊂平面MNQ,∴NQ∥平面DCC1D1,
∴NQ∥DC。∵AQ=BN=x,DD1=AA1=2,AD=AB=1,∴MQ=2x。在Rt△MQN中 ,MN2=MQ2+QN2,即y2=4x2+1,∴y2-4x2=1(x≥0,y≥1),∴函数y=f(x)的图象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上支的一部分。故选C。
答案 C
3.(2017·大连模拟)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3的菱形,∠ABC=60°。PA⊥面ABCD,且PA=3。F在棱PA上,且AF=1,E在棱PD上。
(1)若CE∥面BDF,求PE∶ED的值;
(2)求二面角B-DF-A的大小。
解析 (1)解法一:过E作EG∥FD交AP于G,连接CG,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FO。
∵EG∥FD,EG⊄面BDF,FD⊂面BDF,
∴EG∥面BDF,
又EG∩CE=E,CE∥面BDF,EG,CE⊂面CGE,
∴面CGE∥面BDF,
又CG⊂面CGE,∴CG∥面BDF,
又面BDF∩面PAC=FO,CG⊂面PAC,∴FO∥CG。
又O为AC的中点,
∴F为AG中点,∴FG=GP=1,
∴E为PD的中点,PE∶ED=1∶1。
解法二:取BC中点G,连接AG,
∵四边形ABCD是∠ABC=60°的菱形,∴AG⊥AD,
又PA⊥面ABCD,∴分别以,,为x轴、y轴、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如图所示。
则D(0,3,0),B,C,F(0,0,1),P(0,0,3),
∴=(0,-3,1),=,设面BDF的一个法向量n=(x,y,z),则由可得
不妨令z=3,解得x=,y=1,
∴n=(,1,3)。
设=λ=(0,3λ,-3λ),则=+=,
∵CE∥面BDF,∴n·=0,
即--+3λ+9-9λ=0,解得λ=。
∴PE∶ED=1∶1。
(2)由(1)解法二,显然面PAD的一个法向量m=(1,0,0),∴cos〈m,n〉==,
∴二面角B-DF-A的大小为arccos。
答案 (1)1 (2)arcco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