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德尔遗传第一节 分离规律 一、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分离现象的解释二、分离现象的解释三、表现型和基因型三、表现型和基因型四、分离规律的验证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六、分离规律的应用六、分离规律的应用孟德尔定律:孟德尔定律: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一、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1、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2、单位性状: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未各个单位作研究对象,这些被区分开得每一个性状为单位性状叫单位性状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由此可见红花与白花比例接近由此可见红花与白花比例接近3:13:1
2、。孟德尔还曾反过来白花()红花()杂交,所得结果与前一组杂交完全一致,红花与白花比例还是接近3:1。结论:1、第一代所有性状的表象型都是一个亲本的性状。此 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2、第二代植株在性状表现出两种亲本的性状。即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着种现象叫性状分离现象。孟德尔所选七对相对性状:孟德尔所选七对相对性状:二、分离现象的解释二、分离现象的解释F1自交图:三、表现型和基因型三、表现型和基因型 表现型表现型2 2、基因型、基因型如红花基因R与白花基因r,相互为等位基因。个体的基因组合就称为基因型四、分离规律的验证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1 1、测交法、测交法2 2
3、、自交法、自交法3 3、花粉鉴定法、花粉鉴定法如,水稻有糯稻和非糯稻之分。糯稻的米粒多含可溶性淀粉,遇碘液呈红褐色非糯稻的米粒多含不溶性淀粉,遇碘液呈蓝色。不仅米粒如此,水稻的花粉粒的内含物也有两种类型:含可溶性淀粉的和不含可溶性淀粉的。遗传学实验表明,非糯性是显性,糯性是隐性。让它们杂交,F1个体都表现非糯性,F2的分离是非糯性:糯性=3:1。如果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约一半的花粉粒呈蓝色,另一半呈红褐色,明显地分离成两种类型。玉米、高粱等也都有类似的花粉分离现象。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五、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1、研究的生物是二倍体2、F1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
4、是相等或者相近的,并且两种配子的生活力是一样的,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3、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和大致同样的存活率4、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显性表现是完全的5、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分离比出现满足条件1、研究的生物是二倍体2、F1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或者相近的,并且两种配子的生活力是一样的,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3、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和大致同样的存活率4、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显性表现是完全的5、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六、分离规律的应用六、分离规律的应用1、品种鉴定2、杂交育种3、良种繁育等 例如指导杂交育种(1)、从杂交后代中选择隐性纯种:选择亲本杂交直接从杂交或自交后代中选取 (2)、选育显性纯种:选择亲本杂交F1自交F2,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性状连续多次自交直到所需性状不再发生性状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