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教学重点] 1、掌握强、弱电解质得概念及弱电解质得电离平衡。
2、了解电解质强弱与导电能力得一般关系。
[重点讲解]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一)电解质
1、定义:凡就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得化合物
实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得离子得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研究范畴均就是化合物。
(2)某些化合物溶于水后其水溶液能导电但不一定就是电解质。例:SO3溶于水后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2SO4而导电,但SO3为非电解质。
(3)离子化合物呈固态,共价化合物呈液态虽然就是电解质但不导电,因为没有自由移动得离子。
(4)电解质与电解质得水溶液不同,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
2、中学常见得电解质
酸、碱、大多数盐(中学所学)均就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
(1)原因:形成自由移动得离子。
(2)导电能力:相同条件下与溶液中得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NaHCOO3=Na++HCO3-
NaHSO4=Na++H++SO42-
溶质微粒 离子 分子为主,离子为辅
实例 强酸:HCl,HNO3,H2SO4 弱酸:HF,HClO,HCOOH,H2CO3
HBr,HI等
CH3COOH, ,H2S,
H2SO3,H2SiO3,H2O,H3PO4等
强碱:KOH,NaOH,Ba(OH)2 弱碱:NH3·H2O,Al(OH)3
Ca(OH)2 等不溶性碱
大多数盐:NaCl BaSO4 AgCl等
注意:强弱电解质得判断依据就是,该电解质溶解后电离就是否完全而不就是该溶液中得离子浓度大小。例:BaSO4虽难溶于水,但溶解得部分完全电离,所以就是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得电离平衡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得电离速率与结合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叫做电离平衡状态。
(2)特点:等,V电离=V结合;
定,离子浓度与分子浓度不变;
动,动态平衡;
变,条件改变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电离为吸热过程。
(3)影响电离平衡移动得因素:因为电离平衡就是动态平衡,其规律仍遵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①浓度:改变浓度电离平衡向削弱该改变得方向移动。加水,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离子浓度均减小。
②温度:因为电离过程就是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弱电解质得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大于第二步电离,第二步电离远大于第三步电离……,例如,0、1mol/L H2S溶液中各步电离[H+]为:
[H+]=1×10-4mol/L
[H+]=1×10-13mol/L
电离难得原因为:a、一级电离出H+后,剩下得酸根阴离子带负电荷,增加了对H+得吸引力,使第二个H+离子电离困难得多;b、一级电离出得H+抑制了二级得电离。
[例题讲解]
1、把0、05mol NaOH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得导电能力变化不大得就是( )
A、自来水 B、0、5mol/L 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氯化铵
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该溶液中得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就越强,导电能力变化不大,说明该溶液中在加入NaOH前后离子浓度无显著变化。A选项中自来水中加入NaOH后离子浓度发生显著变化。C选项中醋酸为弱电解质,反应前离子浓度较小,加入NaOH后发生CH3COOH+NaOH=CH3COONa+H2O反应后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a,离子浓度显著增大。故A、C不选。B、D选项中原溶液中本来就就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后显然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溶液仍然就是强电解质得溶液,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故符合题意。
答案:B、D
2、硫化氢得水溶液中有如下得动态平衡关系:
,在浓度为0、1mol/L得H2S溶液中下列各离子浓度间得关系正确得就是( )
A、[H+]=[HS-]+2[S2-]+[OH-]
B、2[H+]=2[HS-]+[S2-]+2[OH-]
C、[H+]=[HS-]+[S2-]
D、[S2-]+[HS-]+[H2S]=0、1mol/L
分析:在有关弱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关系得分析中多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①电量守恒,电解质溶液不显电性,故应正,负电荷所带电量总量应相等。本题中阳离子只有H+,H+所带正电荷数应与该溶液中得阴离子(OH-,S2-,HS-)所带电荷数之与相等,所以A正确。②质量守恒,可以就是某种元素不同状态得微粒之与在平衡前后守恒,所以达到平衡后三者之与应为0、1mol/L。
答案:(A、D)
3、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就是1mol/L得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③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得NaOH溶液得体积就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分析:消耗NaOH得量取决于溶液中能电离得H+得物质得量,H+得物质得量减少;③中加CH3COONa会与HCl发生反应;CH3COONa+HCl=CH3COOH+NaCl,但能电离出得H+得物质得量不变,加入NaOH后,OH-与CH3COOH电离出得H+反应,使向右移动,直到全部电离,所以消耗NaOH得体积与③一样大,故选C。
参考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得就是( )
A、稀硫酸 B、熔融氢氧化钠 C、乙醇 D、HCl溶液
2、下列物质容易导电得就是( )
A、熔融得氢氧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3、某1∶1得盐酸vmL,与锌完全反应产生H2标准状况下为mmL,但反应速率太快,若要降低反应速率,使vmL盐酸仍产生mmL H2,应加入
A、NaOH B、蒸馏水 C、NaCl晶体 D、CH3COONa
4、在氢硫酸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下列物质:①O2 ②Cl2 ③SO2 ④CuSO4,能使溶液中得[H+]增大得就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只有①
5、甲酸得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就是弱电解质得就是( )
A、1mol/L甲酸溶液得[H+]约为1×10-2mol/L
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得导电性比强酸溶液得弱
6、在物质得量浓度相等得两种一元弱酸得钠盐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得CO2,发生如下反应:
NaR+CO2+H2O=HR+NaHCO3
2NaR'+CO2+H2O=2HR'+Na2CO3
则HR与HR'电离出H+能力大小比较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AB (3)BD (4)B (5)A (6)HR'<H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