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医学史(重点).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6175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学史(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医学史(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学史 原始社会得医疗活动 一、 医药起源论 1、 医源于圣人 伏羲 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 神农 尝百草 黄帝 尝味百木、典主医药 2、 医源于巫 3、 医源于动物本能 4、 医食同源 5、 医易同源 6、 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得智慧结晶) 二、 医药知识 外治法: 1、砭石:我国最早得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包或浅刺身体得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 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代 2、灸法:对某一部位进行长时间固定温热刺激得方法 介质:艾叶(灸草) 夏~~春秋时期得医学 一、病因 对流行病最早得记录:疾年、降疾、雨疾、疾疫 医与:六七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 二、预防医学 酒为百药之长(酒得作用):兴奋、麻醉、溶剂、消毒杀菌、驱寒、散瘀、活血通络、挥发 汤药:伊尹,单味变复方 三、医事制度 《周礼·天官》医事分工: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战国~~东汉时期得医学 一、 马王堆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涉及经脉学得文献 三、 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1、作者:托名黄帝 2、成书年代:战国~~秦汉 3、篇幅:《素问》、《灵枢》:各9卷,81篇 4、基本内容(精神)与成就 (1)注重整体观念 A、人与天地、自然就是统一得 B、人与社会就是统一得 C人体自身就是统一得 D人得身心就是统一得 (2)重视脏腑经络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 1、作者:传为秦越人,待考 2、成书年代:西汉末~~东汉 3、篇幅:3或5卷 4、主要内容与成就 脉诊 诊脉独取寸口 脏腑 七冲门 经络 奇经八脉 针刺 腧穴 疾病 广义伤寒 《神农本草经》 1、作者:托名神农 2、篇幅:3或4卷 3、主要内容与成就 (1)创药物三品分类法,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2)概述中药学基本理论 A、论述方剂君臣佐使得组方原则 B、提出药物七情与合理论 C、完整提出四气五味得药性理论 D、阐述药物采集、加工、炮制与制剂 (3)记载临床用药原则与服药方法 (4)论述药物得功效与主治 (5)我国研究制药化学得滥觞 《伤寒杂病论》 1、作者:张机(仲景、长沙) 医圣 2、成书年代:东汉末 3、篇幅:《伤寒论》、《金匮要略》 4、主要内容与成就 (1)《伤寒论》确立六经辨证论治原则 《金匮要略》确立脏腑辨证论治原则 (2)对方剂学得贡献~~方书之祖 组方严谨灵活、剂型种类繁多、方剂疗效可靠 魏晋南北朝得医学 一、脉学 《脉经》 第一部脉学著作 1、作者:晋·王叔与 2、主要成就 1)确立“寸口诊脉”得脏腑定位 2)整理归纳24脉,规范脉象名称 3)强调诊脉与临床治疗结合 二、针灸学 《针灸甲乙经》 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1、作者:晋·皇甫谧 2、主要成就 1)系统整理人体腧穴,349个,比《黄帝内经》多189个 2)提出分部划线布穴得学位排列方法 3)阐明针灸操作方法与针灸禁忌 4)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经验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载药730种,按药物自然属性、功效分类 《雷公炮炙论》 现存最早炮制学专书 雷斆,炮制业鼻祖 《肘后救卒方》 “肘后”指随身携带以备急用 “救卒”意在救治突然发生得急病 1、作者:晋·葛洪,字稚川,号抱补子,江苏南京句容人 代表作:《抱补子》《肘后救卒方》 老婆 鲍姑(潜光)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 2、羌虫病、狂犬病 以毒攻毒 、天花、结核病、隔物灸 《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外科专书 整理者:北齐·龚庆宣 隋唐五代时期得医学 一、尚药局、药藏局、太医署 医事分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 医科:少小、体疗、疮肿、耳目口齿、角法 二、《内经》研究 1、隋·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我国现存最早《内经》注本 2、唐·王冰 《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三、《诸病源候论》 现存最早得病源症候学专书 1、作者:隋·巢元方等人 2、主要成就 1)详细记载各种疾病 2)正确阐述疾病病因 3)确切描述疾病征候 四、《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常合称《千金方》 古代医学百科全书 1、作者:唐·孙思邈 2、主要成就 1)注重医德修养 2)集唐以前医方大成 3)重视妇儿疾病 4)积累丰富药物经验 5)强调综合治疗 6)积极倡导养生 五、《外台秘要》又名《外台秘要方》,简称《外台》 1、作者:唐·王焘(医学文献整理大师) 2、主要成就 1)整理保存大量古代医学文献 2)搜集整理推广民间单验方 3)载录唐以前医学发明 六、《新修本草》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由唐政府主持编撰得具有药典性质得著作 彩色药图 844种,新增144种 《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 七、《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得骨伤科专著 1、作者:唐·蔺道人 2、成就 1)较为系统得论述骨折得治疗常规 2)针对骨折复位固定,提出动静结合得治则 3)治疗肩关节脱臼,首次采用“椅背复位法” 4)收载40余道处方,运用外洗、外敷、内服等多种方法 八、《颅囟经》作者不详 现存最早得儿科专著 《经效产宝》现存第二部妇产科专著 《胎产书》现存最早妇产科文献 宋金元时期得医学 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官药局 校正医书局——国家卫生出版机构 儒医:宋代一些读书人进入医学队成为医生 方书(宋政府)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太平惠民与剂局方》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得成药专书与配方手册 药物(宋政府) 《嘉祐本草》、《本草图经》就是《证类本草》(唐慎微)编撰得基础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我国古代重要得营养与食疗专著 《苏沈良方》 金·成无己 首次注解《伤寒论》 医学理论得发展与临证各科得成就 解剖 《欧希范五脏图》、《存真图》(杨介) 诊脉 施发《察病指南》创“以图示脉”法 舌诊 杜本《熬氏伤寒金镜录》 图文并茂验舌专书 病因病机 南宋·陈言(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完善三因致病说 内科 葛可久《十药神书》治疗虚劳病(主要就是肺痨)专著 外科 陈自明《外科精要》 伤科 元·李仲南:《永类钤方》 “曲针”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麻醉、首次采用悬吊复位法 妇科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总结性妇产科专书 儿科 宋·钱乙(仲阳)《小儿药证直诀》 针灸 王惟一:针灸铜人——开创了实物教学之先河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倡“同身寸”取穴法 法医 宋慈 《洗冤集录》法医学鼻祖 金元医家得创新 一、刘完素 1、生平:字守真,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人。河间学派,寒凉学派开山 2、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消论》 3、学术思想:火热论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以寒凉药清热通利 二、张元素 1、生平:字洁古,金代易水人,易水学派开山 2、代表作:《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3、学术思想: 1)脏腑辨证 2)药物归经,引经报使。 三、张从正 1、生平:字子与,号戴人,金·考城人,攻邪派。 2、代表作:《儒门世亲》 3、学术思想: 1)攻邪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以汉吐下三法攻逐天地人三邪 2)食疗补虚 3)以情胜情,惊者平之治情志病 四、李杲 1、生平: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真定人,补土派开山 2、代表作:《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 3、学术思想: 1)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以甘温益气,健脾升提之法治之 五、朱震亨 1、生平:字彦修,人称“丹溪翁” 元·义乌人,丹溪学派,滋阴派开山 2、代表作:《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3、学术思想:相火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滋阴降火 明清时期得医学 一、临证医学 1、内科 温补学派:薛己、张介宾、赵献可、李中梓 2、外科 1)麻风病——沈之问《解围元籔》 2)梅毒病——陈司成《毒疮秘录》 2、妇科 1)傅山(青主):《傅青主女科》 2)亟斋居士:《达生篇》临产六言“睡、忍痛、慢临盆” 3、五官科 《审视瑶函》傅仁宇 《重楼玉钥》郑宏纲 4、针灸、推拿 《针灸大成》杨继洲 二、 医学创新趋势 (一)药物学 《本草纲目》 1、作者:明·李时珍,字东壁,号滨湖山人,湖北蕲春人 2、成就 1)集16世纪前药物之大成(载药1892种) 2)创立先进得药物分类 3)详细记述药物知识 4)批判服石长生不死得谬论 5)自然科学资料翔实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植物名实图考》 吴其濬 二、 解剖生理学 王清任《医林改错》 三、 传染病学 一)人痘接种术(人类免疫学先趋):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 水苗法 二)温病学派 1、吴有性 1)生平:字又可,明·江苏吴县人 2)代表作:《温疫论》 3)学术思想: A创“戾气学说” B指出戾气就是自然存在得病因 C指出戾气具有多样性,致病具有特异性 D创造性阐述疾病得发病特点、感染途径与传染规律 E创立一些独特治疗温疫得原则 2、叶桂 1)生平:字天士,号香岩,清·江苏吴县人 2)代表作:《温热论》 3)学术思想: A明确提出温邪就是温病病因 B总结了温病传变规律 C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 3、薛雪 1)生平:字生白,号一瓢、扫叶老人 ,清江苏长洲人 2)代表作:《湿热条辨》 3)学术思想: A开创湿热病专篇论治先河 B阐述湿热病得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 C首立湿热证之提纲 D湿重者宜辛开或苦温化湿,热重者以清热为主 4、吴瑭 1)生平:字鞠通,清·江苏淮阴人 2)代表作:《温病条辨》 3)学术思想: A创三焦辨证为纲、六经辨证为目得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B补入治疗卫气营血分证方剂 5、王士雄 1)生平:字孟英,清·浙江杭州人 2)代表作:《温热经纬》 3)学术思想: A提出新感,伏邪温病 B认为伏气温病因冬不藏精而发病 C将温病名著汇为一编,逐条阐释并发明其证治要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