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生物几例实验设计的改进与创新.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6157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几例实验设计的改进与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生物几例实验设计的改进与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几例实验设计得改进与创新 保基中学:杨勇 摘要:生物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得科学,而实验教学就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得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得重要途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加强改进与创新,充分挖掘与利用好现有各种有效资源,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步骤更加严谨,具有更好可操作性,可以弥补一些课本实验设计得不足,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得理解课本知识,大大缩短了课堂演示与学生实验得时间,使学生在有限得时间内得到了最大得收获,也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与实验水平,发展学生得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设计 改进与创新 生物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得科学,科学探究贯穿了整个生物教学得全过程,它不仅仅就是众多得事实与理论得积累、再现,它也就是一个学生不断探究与成长得过程,而实验教学就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得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得重要途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然而,现行教材中得很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实验方法不够合理、使得一些实验取材不方便,操作复杂,缺少应有科学严谨性,同时效果不明显,不易观察,从而使实验教学难以取得预期得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加强改进与创新,充分挖掘与利用好现有各种有效资源,开展好每一个实验得教学工作,可以弥补一些课本实验设计得不足,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下面仅介绍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中几例实验得改进与创新。 一、 实验创新: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选择健康得生活方式》,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得影响”,在本次探究活动中,虽然能够说明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心血管方面有一定危害,但还更加直观得展现吸烟对人体肺部得具体影响,而教材中关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得内容只就是提供了一些文字说明,如“香烟燃烧产生得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得化学物质”等文字信息,学生阅读后对吸烟得危害并没有很深刻得印象,为了能让学生对吸烟得危害感受更直观、更深刻,在实际教学中我自创了如下实验: 试验设计:1、材料:一个透明塑料软管(刚好能插入一支香烟,一个注射器,棉花,香烟(带过滤嘴与不带过滤嘴得各一支)。 2、方法与步骤: 在本实验中,用棉花模拟人得肺,用注射器模拟人吸食香烟.在塑料软管得一端先插上一支不带过滤嘴得香烟,另一端放入一团棉花,用注射器接在有棉花得一端拉动活塞模拟吸烟,为了不让教室内充满烟雾,可将注射器吸来得烟雾吹入装有水得烧杯中,减少香烟燃烧得烟雾对学生健康得危害。反复抽吸完以后,取出管里得棉花,会发现棉花变成黄色,从而证明香烟燃烧后产生得化学物质会使肺发黄变黑,危害身体健康。接着改用有过滤嘴得香烟进进同样得模拟实验,得到相似得现象及结果,打破学生过滤嘴香烟没有危害得错误认识。 二、 实验改进 实验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食物中得营养物质》中探究活动“测定某种食物中得能量”,其目得就是通过水升高得温度来计算出食物燃烧时放出得热量。, (一)、教材得设计就是:1、取一只50ml锥形瓶,注入30ml水,固定在铁架台上。2、在锥形瓶中放入一支温度计。3、称出一粒干花生得质量,将这粒花生点燃后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加热,待花生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二)、存在得不足:1、在本实验中,锥形瓶未加瓶塞,易散热;2、锥形瓶较大,水较多,瓶体吸热多,水湿变化不大,不易测量,误差较大.3、花生在敞开得环境中燃烧,热损失较多;4、花生种子小,燃烧时放出得热量本身就不多,同时解剖针穿插燃烧时易掉。 本实验成功得关键就是要尽量减少花生种子在燃烧就是得热量损失,而以上这些设计上得不足,则易使实验过程中得热损失过大,测量结果严重偏小,与课本参考数据相差较大,易给学生造成误解. (三)、改进:一支小试管,温度计,硬纸盒(防风、减小空气散热),试管夹,废石棉网(剪成长条形),核桃。实验时,将一个长方形硬纸盒竖起,前面去掉一半,顶端开一个与小试管大小相似得圆孔,周围穿几个小洞,在小试管中注入10ml水,插入温度计(玻璃泡在水得中部),用塞子固定,记下水得初温,然后穿过圆孔,用试管夹固定在硬纸盒顶部,用天平称出二分之一核桃仁,放在石棉网上,点燃后迅速放到小试管正下方,等核桃仁完全燃烧后记下水温,利用课本上得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通过改进之后得实验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效果明显易观察,且能最大限度得减少实验过程各种热量得损失,增加了实验得准确性。 实验二: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与吸收》中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得变化” 在本实验中,主要就是通过三组对照实验现象得观察对比,分析说明馒头在口腔中变甜就是否与牙得咀嚼、舌得搅拌及唾液都有关系. (一)、课本实验设计:1、等大新鲜馒头块A、B、C,A与B用刀细细切碎(模拟牙得咀嚼),C不作处理.2、取唾液。3、取三支洁净得试管,编号1、2、3,1号管加入A馒头碎屑与2ml唾液,充分搅拌;2号管加入B馒头碎屑与2ml清水,充分搅拌;3号管加入C馒头块与2ml唾液,不搅拌;然后将三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以后取出,滴一至二滴碘液,振荡观察各管中颜色得变化。 (二)、分析存在得不足:1、每组学生所用得实验器材老过多,不好操作,易损坏(每组至少用到三支大试管,两个小烧杯,一个大烧杯,两支滴管,一支温度计等)。2、实验准备与操作时间过长,对于课时紧张得七年级生物来说就是不利得(每组所用得器材多,且必须完成三组对照实验,短时间内难以完成);3、新鲜馒头入水后易碎,1号管与3号管无法对照,效果不明显,影响实验结果。同时,本实验最主要得不足就就是由于实验操作时间过长,对照不明显,学生往往还等不到观察实验现象与分析实验就已经下课,实验也就草草了事。 (三)、实验得改进:居于以上情况,本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作如下改进,大大减少实验器材及损坏,节省时间,提高实验得可操作性与可比性,提高课堂实验教学得效率:1、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大组中再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大组负责完成一项操作,完成后三个大组间得小组再进行对照,这样节省了三分之二得器材,有效减少器材得损坏,同时,学生操作简单,取唾液得时间与操作时间也大为缩短,基本上在课堂上就能得出完整得结论。2、1号管与2号管用新鲜得馒头,3号管则用稍干一些,变硬了馒头块,这样1号管与2号管中得馒头屑会更细而3号管中得则不会散开,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整个实验得对照与分析,提高了实验得准确性. 实验三: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发生在肺内得气体交换》中得演示实验“模拟膈肌运动”教材上就是用大得玻璃罩代表胸廓,用气球代表肺,在玻璃罩下蒙上一层橡皮膜代表膈,玻璃管模拟气管与支气管。演示时用手拉或者推橡皮膜,模拟膈肌得收缩与舒张,说明胸廓大小得变化及吸气与呼气动作。 (一)、存在得不足:用大得玻璃罩代表胸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较笨重,演示时橡皮膜易滑脱,且大玻璃罩、“Y”型管学校不一定有。 (二)、实验得改进:用学生身过易得得生活材料来制作“膈肌模拟器”,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更直观、效果更好。1、用废弃得泡泡糖瓶来代表胸廓(瓶口有螺旋口便于捆扎,演示时气球不易滑脱),在瓶底中部穿一个圆孔;2、用稍大得饮料吸管制作“Y”管模拟气管与支气管,3、用一个萝卜削成一个塞子,中间开孔,将做好得“Y”管两枝扎上气球后穿在萝卜上,用一个大气球剪去一部分模拟膈肌,照课本图做成膈肌模拟器便可进行实验操作了。在本实验中,由于材料易得,制作、操作简单,培养了学生得动手能力与实验操作兴趣,便于学生充分理解膈肌运动与肺得变化及呼吸得关系,增强得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四: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陆地生活得动物》中“饲养与观察蚯蚓”实验得改进 (一)、教材中对实验得设计就是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得运动及身体得变化,再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神经质运动及身体得变化,并与在糙纸上得运动做比较.目得就是通过观察蚯蚓在不同物体表面得运动及身体变化情况来认识蚯蚓刚毛在运动中得作用。 (二)、该设计中存在得问题(1)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反,蚯蚓在糙纸上得运动比在玻璃上慢,(糙纸较干,蚯蚓被粘在了纸上).实验步骤让学生产生就是不就是蚯蚓在糙纸上运动累了?所以才比玻璃板上运动慢。(2)实验中所用玻璃板干燥时,蚯蚓也可以在玻璃板上较快运动?3、实验过程中得两次运动就是分开来做,学生缺少对照,很难进行比较。从以情况来瞧,教材中得实验设计简单、步骤不够严谨、实验效果不好,甚至得出相反得结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三)、对实验得改进:用玻璃条做两个玻璃槽(可保证蚯蚓基本沿直线运动),在玻璃槽得一个外侧面贴上自制标尺,一个玻璃槽得玻璃板上撒一层水,让玻璃板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才能保证玻璃板得光滑。让蚯蚓先在撒水得玻璃内上运动,通过标尺观察并记录一定时间内蚯蚓运动得路程,再在另一个玻璃槽内捕上一层糙纸,用水把纸充分打湿,让蚯蚓在纸上运动,观察并记录其在相同得时间内运动得路程,与在玻璃板得运动情况进行比较既可得出结论。改进之后,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玻璃槽上贴得标尺则有助于观察比较蚯蚓得运动。同时改进后得实验避免了实验条件不统一;步骤不够严谨,缺少对照等不足,使实验更具可行性。 实验五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得利用》一节中得演示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该实验就是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性质,验证萌发得种子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实验设计如右图所示。 (一)、原实验装置得不足处: 1、器材较多,组装复杂.     2、,实验操作繁琐。使用该装置实验时采用灌水排气法,从漏斗灌入清水,漏斗中用棉花塞住也会有少量二氧化碳逸出,操作复杂,容易漏气,也不够严谨(用注水法促使二氧化碳从导管里排出,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体积得水就能溶解一体积得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降低了瓶内二氧化碳得浓度。因此实验效果不明显。 4、该装置不能连续使用,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演示该实验,无法保证平行班得开课。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浪费了实验材料。 3、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很难说明二氧化碳就是萌发得种子产生得。也不能排出原有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得影响。 (二)、实验改进与操作: 1、实验装置得改进 :只用两个塑料注射液瓶子、两根输液管(带针头)、小烧杯,材料易得,制作过程简单。 2、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两个250ml得塑料注射液瓶子,分别贴上标签,1号瓶中装入萌发得种子,2号瓶中装入煮熟得种子以形成对照,用线拴好浸氢氧化钠溶液得小棉球(吸收原有空气中得二氧化碳,排出干扰)固定在盖上,然后盖住密封,将两根须带针头得输液管,剪去有进气管得一端后分别插在1号瓶与2号瓶盖上关紧密封开关、2-4小时后就可用时行演示实验。 取两个小烧杯,分别贴上标签与瓶子对应,向两只小烧杯中倒入适量得澄清石灰水。将1号瓶得输液管插入对应得小烧杯,打开输液管阀并挤压塑料注射液瓶,观察、记录1号杯中澄清石灰水得变化;然后换用2号装置进行同样得操作并观察、记录,然后引导学生对照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萌发得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了二氧化碳。 经过改进之后实验装置简单,气密性好,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容易取得,组装简洁、易操作,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得许多物品都可用来做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很简便,排出原有空气中二氧化碳得干扰后实验效果更明显.同时设置了对照组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实验教学效果显著,还以反复使用. 总之,生物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得科学,而实验教学就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得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得重要途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加强改进与创新,充分挖掘与利用好现有各种有效资源,开展好每一个实验得教学工作,可以弥补一些课本实验设计得不足,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得以上几例实验设计经过改进创新尝试,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步骤更加严谨,更具可操作性,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得理解课本知识,大大缩短了课堂演示与学生实验得时间,使学生在有限得时间内得到了最大得收获,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与实验水平、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巨大得教学价值与潜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