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JL-4标站前工程
隧道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中铁济南监理公司中外联合体京沈铁路客运专线
辽宁段JL-4标监理站
二〇一四年八月
目 录
隧道施工监理实施细则ﻩ4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ﻩ4
(一)工程概况ﻩ4
(二)工程特点ﻩ4
(三)技术标准ﻩ8
(四)编制依据 9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10
三、监理工作流程ﻩ 12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ﻩ12
(一)监理工作目标ﻩ12
(二)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3
(三)监理工作监控手段ﻩ13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18
(一)组织措施 18
(二)技术措施ﻩ18
(三)经济措施ﻩ18
(四)合同措施ﻩ19
(五)监理工作方法ﻩ19
(六)监理工作注意事项ﻩ20
六 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21
隧道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
中铁济南监理公司中外联合体京沈客专铁路辽宁段JL—4标监理站:监理范围为站前DK414+525、75~DK492+267、5段全部工程。
隧道主要工程量:隧道7座,合计长度5746米,占线路长度7、4%。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净空面积100m2,隧道开挖断面较大.
全线隧道均采用曲墙式带仰拱衬砌,明挖隧道采用明洞式结构.Ⅲ~Ⅴ级围岩段衬砌结构采用曲墙带仰拱型式,边墙与底部结构圆顺连接。
本标段隧道工程一览表
序号
隧道名称
进口里程
出口里程、
全长
备注
1
姜家窝铺隧道
DK422+433
DK423+180
747 m
2
金家沟隧道
DK435+433
DK435+740
307m
3
东梁隧道
DK438+515
DK439+910
1395m
4
孙家杖子隧道
DK456+101
DK456+807
706m
5
采云堂隧道
DK461+530
DK462+480
950m
6
小苏营子隧道
DK471+161
DK471+757
596m
7
五头山隧道
DK484+495
DK485+540
1045m
(二)工程特点
1、地形、地貌
1-1、姜家窝铺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9、35‰得单向上坡.隧道地貌类型为地山丘陵区剥蚀残丘地貌,测区内山体多见基岩出露,植被较茂密。
1—2、金家沟隧道全线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单向坡,全隧道为10、6‰得下坡,隧道所处山体多见基岩出露,植被较茂密。隧道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区剥蚀残丘地貌,测区内山体多见基岩出露,植被较茂密,目前一座石场正在开采中,隧道施工前应与隧道附近得采石场落实永久停采协议,隧道所经山脉海拔最高高程为278、61m,最高点里程为DK436+612、16,隧道最大埋深43、0m、
1—3、东梁隧道全线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20‰得单向上坡。隧道地貌类型为丘陵区剥蚀残丘地貌,测区内山体多见基岩出露,植被较茂密,隧道所经山脉海拔最高高程为312、42m,最高点里程为DK439+331、0。
1—4、孙家杖子隧道进出口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20‰得单向坡、隧道地处辽西北地区,地貌属剥蚀丘陵区,地形稍有起伏,测区内山体基岩出露,地表多被人工林地覆盖,隧道所经山脉海拔最高里程为221、63m,最高点里程DK456+454.
1-5、采云堂全部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单向坡隧道,进口至出口为11、9‰得下坡。隧道地处辽西北地区,地貌属剥蚀丘陵区,地形稍有起伏,测区内山体多未见基岩出露,植被茂密,地表多被人工林地覆盖,隧道所经丘陵海拔最高高程为253、98m最高里点程为DK461+759、0.
1-6、小苏营子隧道进出口没有大路可通,交通条件不便,隧道全部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单向坡,隧道纵坡为5、4‰得上坡、隧道地处小苏营子山脊,地貌属低缓丘陵区,测区内山体多见基岩出露,地表为树木及农田覆盖,隧道所经山脉海拔最高高程为222、7m,最高点里点程为DK471+430、17,隧道最大埋深49、71m。
1—7、五头山隧道进出口交通条件较差,隧道全部位于直线上,隧道通长位于8、3976‰得上坡。隧道穿越五头山山脊,地貌属低缓剥蚀丘陵区,测区内山体多见基岩出露,地表为树木及灌木覆盖,隧道所经山脉海拔最高高程为304、00m,最高点点里程为DK484+882.
2、 工程地质条件
序号
隧道名称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长度(m)
围岩分级
1
姜家窝铺隧道
DK422+433
DK422+433
167
V
2
DK422+600
DK422+860
260
IV
3
DK422+860
DK423+18O
320
V
4
金家沟隧道
DK435+433
DK435+520
87
IV
5
DK435+520
DK435+635
115
III
6
DK435+635
DK435+670
35
IV
7
DK435+670
DK435+740
70
V
8
东梁隧道
DK438+515
DK438+700
185
V
9
DK438+700
DK438+760
60
IV
10
DK438+760
DK439+630
870
III
11
DK439+630
DK439+910
280
V
12
孙家杖子隧道
DK456+101
DK456+380
279
V
13
DK456+380
DK456+560
180
IV
14
DK456+560
DK456+807
247
V
15
采云堂隧道
DK461+530
DK461+645
115
V
16
DK461+645
DK462+040
395
IV
17
DK462+040
DK462+230
190
V
18
DK462+230
DK462+405
175
IV
19
DK462+405
DK462+470
65
V
20
小苏营子隧道
DK471+161
DK471+265
104
V
21
DK471+265
DK471+330
65
IV
22
DK471+330
DK471+620
290
III
23
DK471+620
DK471+670
50
IV
24
DK471+670
DK471+757
87
V
25
五头山隧道
DK484+495
DK484+555
60
V
26
DK484+555
DK484+580
25
IV
27
DK484+580
DK484+910
330
III
28
DK484+910
DK484+940
30
IV
29
DK484+940
DK485+190
250
II
30
DK485+190
DK485+220
30
IV
31
DK485+220
DK485+370
150
III
32
DK485+370
DK485+440
70
IV
33
DK485+440
DK485+540
100
V
3、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对隧道结构不具侵蚀性,基岩裂隙潜水分部较广,以浅部为主,含于基岩风化带,风化裂隙及构造节理裂隙中,水位与水量受季节降雨量明显,隧道位于丘陵区,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大气降水入渗创造了良好条件,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以蒸发排泄为主,地下迳流排泄为辅,蒸发为本区普遍得重要排泄方式之一。
4、地震参数及气象特征
名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基本烈度
最冷月平均气温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姜家窝铺隧道
0、10g
VII
-8、5℃
1、4m
金家沟隧道
0、10g
VII
—9、4℃
1、4m
东梁隧道
O、O5g
VII
—9、4℃
1、4m
孙家杖子隧道
0、10g
VII
-9、4℃
1、47m
采云堂隧道
0、10g
VII
—9,4℃
1、47m
小苏营子隧道
0、05g
VI
—9、4℃
1、47m
五头山隧道
0,05g
VI
-9、4℃
1、47m
(三)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行车速度:350km/h
4、最小曲线半径:7000m
5、最大坡度:20‰,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0‰
6、牵引种类:电力
7、列车类型:动车组
8、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9、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1、建筑限界:按满足350km/h速度规范执行。
(四)质量标准
1、在合理使用及正常维护条件下,隧道等工程结构得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10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得运营要求;无砟轨道结构得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6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得运营要求;
2、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1、1倍列车设计速度目标值;
3、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 100%;
4、按照验收规范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
(五)编制依据
1、《中铁济南监理公司中外联合体京沈客专铁路辽宁段JL—4标监理规划》.
2、经批准得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及说明、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
3、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辽宁公司与承包单位签订得工程施工合同及附件。
4、京沈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辽宁公司与监理单位签订得委托监理合同及附件。
5、已批准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
6、《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J269—2007。
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8、《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0、《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11、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
12、《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15、《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经规标准【2009】73号)。
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7、《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3)。
18、《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19、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第一部分防水板科技基【2008】21号。
20、《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第二部分止水带科技基【2008】21号.
2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监理工作范围:隧道得开挖、支护、衬砌、辅助坑道及辅助洞室、明洞工程、防水与排水、附属设施、地基得加固处理、洞口及缓冲结构工程、站后接口工程等。
监理工作重点:隧道工程监理工作主要就是进、出口软弱围岩开挖及监控、隧道防水施工.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⑴ 隧道工程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与承包单位共同对设计图文件提供得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得分析了解,并与现场实际进行核实。
⑵ 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得施工准备工作进行认真得审查,对承包单位得施工组织设计与准备进场得施工技术人员得资质、机械设备得性能、施工材料就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以及拟采用得施工方法就是否科学合理,安全施工措施落实等进行认真得审批。
⑶ 检查与复核承包单位得测量放线资料,审批承包单位得开工报告,符合要求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开工指令,
⑷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包单位严格施工得全过程控制、事前控制,严格按设计文件与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
⑸ 要求承包单位制订切实可行得防塌、防水措施,备足有关施工机具材料,加强安全施工教育,确保安全施工。
⑹ 要求承包单位随时核对地质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加强施工阶段得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⑺ 严格控制隧道施工时得超挖与欠挖工程量,进行爆破施工时,必须根据岩石特征、地质构造发育程度,确定炮孔直径,合理选择炸药性能,保证隧道光面平整,岩体稳定.
⑻ 对隧道洞门工程,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承包单位施工得隧道洞口边仰坡得坡度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洞门、墙身得结构尺寸、基础得施工就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⑼ 对洞身衬砌施工得监理,应严格控制中线、水平、断面尺寸与净空大小符合设计要求,衬砌材料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并按规定进行强度试验与抽检.
三、监理工作流程ﻩ
依据隧道施工工艺,结合相关规范、标准得要求,监理工作流程图如下:
施工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核对施工图纸,参加设计技术交底;
2.复核承包单位得交桩复测资料;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检查开工准备条件。
明洞、洞口工程
开挖、浇(砌)筑
隧道开挖
洞身、辅助洞室
支护
洞身、辅助洞室
1.审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施工工艺;
2.复核施工放样测量资料;
3.按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施工试验、检验工作;
4.按设计与验收标准要求对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进行检查与验收;
5.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或关键工序进行旁站;
6.对施工过程中出现得质量问题进行处理。
竣工
1.审查竣工技术文件;
2.整理监理资料;
3.参加竣工验收。
防排水
洞身、辅助洞室、明洞
衬砌
洞身、辅助洞室、明洞
附属设施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ﻩ
(一)监理工作目标
实现本工程建设总目标及确保本隧道基础设施满足350km/h速度目标,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发挥投资效益,促使本项目施工监理工作得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2、1应对隧道爆破开挖、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段得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特长隧道施工通风、高风险隧道得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等方案进行重点审查。
2、2应做好隧道防排水材料、钢材、混凝土原材料等得进场检查与验收。
2、3应参与建设单位组织得有关洞口位置及地形地貌、周边建筑物、边仰坡防护及防排水、大型临时设施、专业接口等得现场核对工作。
2、4应加强对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基底处理、防排水、二次衬砌、注浆加固、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重要工序得现场监理.
2、5应对施工单位得二次衬砌基地底沉降变形观测进行全面监督,并按规定做好平行观测,保证观测数据真实可靠。
2、6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IV、V、VI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二衬距掌子面得距离:IV级不得大于90米,V、VI级围岩不得大于70米.IV、V级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锁脚锚杆(管)、横向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
(三)监理工作监控手段
1、采取现场检查、见证取样、旁站、量测、试验等各种控制手段,严格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对重点部位、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如隧道复合衬砌、防排水设施施工、混凝土灌注、质量事故处理等进行旁站监理,监督承包单位按照施工规范、试验规程规定,对用于工程得原材料、混疑土浇注、钢筋焊接,适时、足量、规范得制取检查试件,不得漏取,监理见证取样不得少于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检测试验数量得10%,必要时独立取样、进行平行试验,核验施工单位得真实性与可靠程度,确保施工质量万无一失。
2、正确使用质量监督权,监理对施工中出现得质量问题,首先口头通知承包单位限时纠正,没有效果时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接到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仍拒不执行或执行效果不明显时,征得业主得同意,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部分工程暂停施工令,令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
3、对重点工程与关键工序建立控制点,制定技术措施与采取行之有效得监控手段,实行目标管理,保证总目标得实现,具体请见《隧道工程及关键工序质量管理目标、技术措施及监控手段一览表》.
4、隧道工程及其关键工序质量管理目标、技术措施及监控手段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或部位
质 量 目 标
监 理 技 术 措 施
监 控 手 段
1
隧道洞门
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隧道开工初期完成,地质不良得洞口尽早完成。
2、避开雨季、冬季施工.
1、基础隐检.
2、模板检查合格后签认。
3、砼灌注旁站监理.
2
洞口段 工程
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根据地质情况审核开挖方法与支护方式。
2、不良地质在进洞前督促施工单位对地表、仰坡进行防护,并作超前支护.
3、采取微振动控制爆破。
4、开挖后尽快喷锚支护,早作衬砌。
1、分析地质资料。
2、监控量测适当增加量测频率.
3、砼衬砌旁站监理。
3
洞身开挖
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不欠挖,超挖符合规范要求。
1、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2、审核钻爆设计就是否符合实际,有效。
3、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与起爆。
4、制定预防隧道塌方措施.
1、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量测、地质核对与描述.
2、检查爆破效果,提出钻爆设计得修改意见。
4
喷锚支护
喷射砼层面平整,砼强度合格率100%,锚杆注浆密度,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
1、喷射砼施工配合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采用湿喷工艺.
3、锚杆类型得选择使用,根据地质情况选用。
1、采用喷大板切割法制取检查试件,确定砼强度.
2、采用劈裂法制取试件,检查喷射砼与岩面粘结力.
5
超前支护与预加固处理
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率达到100%。
1、根据开挖后围岩自稳情况选择超前支护类型。
2、采用早强砼喷射封闭开挖面,喷射厚度不小于5cm.
3、软弱围岩及富水地层采用注浆法加固措施。
在开挖面上喷射前,制作标志控制厚度.
6
围岩量测
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布点、检测,及时分析、反馈数据。
1、督促施工单位在开工前确定隧道监控量测得必要项目,进行监控量测设计。审查量测仪器.
2、施工单位成立专职监控量测小组,负责量测工作,建立台帐记录.
3、检查布点位置,检查地质状态记录表,比较实际围岩级别与设计就是否相符。
4、及时分析量测数据,预测最大值与变化速度。
1、监督施工单位派专人负责定时记录量测数据。
2、分析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及时提供围岩稳定性意见。
3、根据量测数据确定施工顺序(可否正常施工或加强支护或采取特殊措施)。
7
富水软弱破碎围岩地段
不塌方、衬砌砼不渗漏、不开裂.
1、采用超前地质钻探手段,提前了解前方地质、地下水情况。
2、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钢架、钢筋网、喷射砼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
3、衬砌按防水砼要求施工,施工缝、变形缝做防水处理.
4、根据量测结合衬砌紧跟,早作仰拱,及时封闭衬砌。
1、了解掌握地质情报。
2、现场巡视、检查。
3、复合衬砌砼旁站监理并取样。
4、严格防水层铺设工艺,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处理得隐蔽检查。
8
结构 防、排水
排水系统位置、断面尺寸、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拱墙衬砌砼表面干燥.
1、衬砌背后设置得排水盲沟、暗沟,隧底中心排水盲沟,应配合衬砌一次施工,采取措施防止砼浆堵塞水路。
2、复合衬砌防水层采用无钉铺设,铺设前清理基面,合格后铺土工织物缓冲层再铺防水板。
3、二次衬砌时不得损坏防水板.防水砼得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防水板铺设按隐蔽工程办理,合格签证,方可进行二次衬砌。
2、伸缩缝、沉降缝、工作缝按照《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9
通风与防尘(辐射防护)
作业环境符合《铁路隧道施工规范》中要求得卫生及安全标准。
1、施工单位配备投标书中承诺得、能够满足通风、防尘要求得机械通风、喷雾、洒水设备。
2、配备必要得氧气、粉尘、瓦斯、放射性检测仪器.
3、施工单位配备专职安全(检测)人员。
4、要求施工单位定期检测进洞车辆、机械设备得尾气排放情况。
5、限定爆破后工人进洞时间.
6、严禁凿岩机无水干打。
1、定期检查通风设备工况、通风管破损情况。
2、定期抽检洞内、掌子面空气质量。
3、记录、分析洞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出现恶化时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整改,必要时停工整顿。
10
塌方处理
塌方处理及时,加强支护、衬砌符合设计变更。
1、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发现开挖面有异常情况及时研究对策措施。
2、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量测资料。
3、软弱围岩地段二次衬砌宜紧跟开挖,不得严重滞后初期支护。
4、隧道发生塌方后应及时处理,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强"得原则,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理。
5、成立塌方抢险小组,根据塌方规模等级研究治理塌方方案措施。
6、在塌方影响范围内严格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得原则组织施工.防止其再次发生塌方.
1、加强对软弱围岩地段得现场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研究对策.
2、加强监控量测及时提供量测资料。
3、参与研究塌方地段治理方案。
4、对塌体隐蔽部分旁站监理,确保喷锚、注浆、管棚、二次衬砌、护拱设置得施工质量,不留隐患。
11
混凝土 衬砌
工程合格率100%,衬砌砼不渗、不漏,不开裂、不侵限,拱顶砼密实不欠厚。
1、衬砌施工放样按设计轮廓线扩大5cm.
2、模板架设位置准确,连接牢固,严防走动。
3、衬砌施工缝、变形缝做防水处理.
4、封顶按工艺施作,确保拱顶密实,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5、复合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时,二次衬砌得施工时间应根据量测及时跟上。
6、防水层采用无钉铺设并在二次衬砌前完成。
7、墙脚、仰拱底虚碴、泥、积水应清除干净方可施作砼。
1、检查模板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施作砼。
2、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及无钉防水层,拱顶衬砌厚度墙脚、仰拱底等关键部位作隐蔽检查,签认, 旁站监理。
3、衬砌砼旁站监理。
12
拱顶、 拱背回填
回填密实,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1、拱顶附近空隙进行压浆处理。
2、及时填写回填记录,并注明施工负责人(班组长)、质检员.
1、各段浇注完成后全部检查,制定回填方案。
2、检查注浆孔位置。
3、回填后每10米抽检一个断面.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一)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项目监理机构,完善职责分工,制定隧道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监督制度,落实各项控制责任.建立隧道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协调制度。建立工地会议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隧道分项工程监理程序。建立由总监直接领导与指导下,隧道专业工程师、监理员及相关(测量、试验与计量等)专业工程师、监理员参与得质量控制体系。并监督、检查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得、正常得运转
(二)技术措施
认真审核有关文件、报告、报表、图纸等;
质量预控:在实施监理工作过程中,我们坚持事前控制,主动控制为主;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关键工序及常见通病进行剖析,提出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阶段对于重要工序编制详细得监理细则,以指导现场监理工作;
制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包括旁站、测量、试验、巡视与抽查等).
(三)经济措施
对原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得,由此产生得投资节约按合同规定予以奖励。对工期提前实行奖励,对应急工程实行较高得计件单价,确保资金得及时供应.严格质检与验收,不符合合同规定质量要求得拒付工程款,达到业主特定质量目标要求得,按合同支付质量补偿金或奖金。
(四)合同措施
认真执行委托监理合同中监理人得权利与义务,严格质量检查与验收,对不符合合同规定及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要求得工程不予验工计价;认真落实建设单位对施工承包单位考评及奖惩得有关实施办法,强化制约与激励机制.
(五)监理工作方法
监理工作方法以工序控制为中心,重视事前控制,严格事中控制,严把事后控制关。
5、1事前质量控制
审查承包单位得技术资质、人员配备情况;协助承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所需填料进行质量检查与控制;工程机械进场验收均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审查承包单位提交得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经认可后作为其依据,如有修改,向承包单位提出建议,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实施,并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检查与复核测量、放线设施(标桩、定位线、水准点)可用性及有关数据得正确性;参加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当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国家颁布得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或设计合同约定得质量标准时,以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5、2事中质量控制
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检,质量符合设计图纸与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得材料才允许用于施工;严格工序间得交接检查。对主要工序及隐蔽作业,监理人员按规定时间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重要部位或专业工程,或检查有疑问时,监理工程师还需进行试验或测试复核。
5、3事后质量控制
分项、分部与单位工程得质量评定与验收;审核承包单位提交得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得技术性文件;审核承包单位提交得竣工资料、竣工图;督促承包单位对验收中提出得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六)监理工作注意事项
1、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
2、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得安全地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得地点改制与加工爆破器材。
3、爆破作业与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4、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
⑴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
⑵相邻得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
⑶相邻得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
⑷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m)时,不少于500m。
5、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得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
6、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得支护就是否牢固;炮眼内得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得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泥流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
7、洞内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药。
8、火花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其导火索得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不得短于1、2m。 一个爆破工一次点燃得根数不宜超过5根。如一个点炮超过5根或多人点炮时,应先点燃计时导火索,计时导火索得长度不得超过该次被点导火索中最短导火索长度得1/3。当计时导火索燃烧完毕,无论导火索点完与否,所有爆破工必须撤离工作面。
9、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
10、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按国家现行得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加强洞内电源得管理,防止漏电引爆.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得间距必须大于1m。
11、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她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12、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13、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
14、隧道贯通前,两开挖工作面相距小于40m时,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距离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六 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6、1超前地质预报;
6、2隧道洞内控制点测量;
6、3围岩类别判定,初期支护;
6、4仰拱基底砼浇注;
6、5大管棚、中管棚、小导管注浆;
6、6隧道衬砌,拱顶压浆施工;
6、7特殊设计地段混凝土浇筑及拱部超挖回填;
6、8隧道防排水设施施工;
6、9、中控组合锚杆、系统锚杆得安装、注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