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泡沫-EPS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pdf

上传人:ho****t 文档编号:43609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泡沫-EPS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泡沫-EPS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泡沫-EPS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2 年 第 4 期 (总 第 2 7 0 期 ) Nu mb e r 4 i n 2 0 1 2 ( To ml No 2 7 0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实用技术 P RACTI CAL TECHN0L0GY d o i : 1 0 3 9 6 9 8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2 0 4 0 4 1 泡沫一 E P S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研究 吴月月 。倪修全 ,王德明 (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摘要: E P S 混凝土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保温隔热材料, 广泛应用

2、于屋面及外墙保温系统。 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良, 将 E P S颗粒表面由 憎水性转换变为亲水性。 设计了正交试验 , 根据试验结果及因素极差分析和功效系数法得出了最优配合比。 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加发 泡剂降低其干表观密度 , 通过对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研究出轻质高强的泡沫 E P S 轻骨料混凝土。 关键词: E P S 混凝土;正交试验;配合比;抗压强度;干表观密度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3 5 5 O ( 2 O 1 2 ) 0 4 0 1 3 1 0 3 Ex pe r i me nt al s t udy

3、on mi x t u r e r a t i o a nd pe r f or man c e of f o am-EPS l i g ht wei gh t c on cr e t e W U Yu e - e , NTXi u - qu an , W ANG De - mi n g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a i n a n 2 3 2 0 0

4、1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P o l y s t y r e n e c o nc r e t e wh i c h h a s ma n y e x c e l l e n t p e r f o r ma nc e i s a k i nd o ft h e r mal i n s u l a t i o n a n d h e a t i n s u l a t i o n ma t e r i a l , i t i s wi d e l y u s e d i n r o o fand t h e rm a l i n s u l a t i o

5、 n s y s t e m Th r o u g h i mp r o ving c o n s t r u c ti o n t e c h no l o gy , ma k i n g the h y d r o p h o bi c i ty o f EPS s u r f a c e c o n v e t o b y - d r o p h i l i c i t yDe s i g ns the o h o g o nal e x p e rime n t a n d g e t s the b e s t mi x t u r e r a t i o in the l i g

6、h t o f t e s t r e s u l t , r a n g e a n a l y s i s o f th e f a c t o r s an d e ffi c a c y c o e ffic i e n t me tho d Ba s e d o n the be s t mi x t u r e r a t i o, the e x p e r i me nt r e d u c e s d r y a p p a r e n t d e ns i t y o f ma t e r i al b y a d ding f o a m a g ent Ac c o r

7、 d i n g t o e x p e ri me n o f me c h ani c a l a n d p h y s i c a l p e r f o rm anc e the the s i s wo r k s o u t foam - E P Swi m l o wd e n s i tyandh i gh s tr e n g t h Ke y wo r d s : p o l y s t y r e n e c o n c r e t e ; o r t h o g o n al e x p e ri me n t ; mi x t u r e r a t i o ; c

8、 o mp r e s s i o n s t r e n g t h ; d r y a p p are n t d e n s i ty 0 引言 E P S轻集料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结料, 原生或再生 E P S颗 粒作为骨料, 陶砂 、 膨胀珍珠岩砂 、 浮石砂等作为细集料, 经搅 拌、 成型、 养护而制成的轻质混凝土, 因此, 具有密度低、 导热系 数小、 隔声、 抗震、 造价低 、 节能利废,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保温 隔热材料 , 广泛应用于屋面及外墙保温系统。 但是, E P S颗粒因 其表面憎水性, 与无机胶凝材料不湿润, 黏结效果差, 而且其密 度小, 用普通的搅拌和成型方法容

9、易出现E P S颗粒上浮的现象 , 会大大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 本试验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良, 将 E P S表面由憎水性转换 变为亲水性, 大大增强了E P S颗粒与无机胶凝材料间的黏结性 能 , 并按照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大量试验 , 根据试验结果 及因素极差分析和功效系数法得出了最优配合比, 在最优配合 比的基础上掺加泡沫剂降低其干表观密度, 通过对其进行物理 力学性能试验, 研究出轻质高强的泡沫 E P S 轻骨料混凝土。 1 主要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1 1 主要原材料 ( 1 ) E P S颗粒: 采用粒径为 1 - - 4 m l n的再生 E P S颗粒 , 堆积 密度为 3

10、5 k g m3 0 ( 2 ) 水泥: P C 4 2 5 级水泥, 淮南市舜岳水泥厂生产。 ( 3 ) 粉煤灰: 采用淮南市平圩电厂生产的I 级粉煤灰。 ( 4 ) 陶砂 : 堆积密度为 5 8 6 k g m 3 , 吸水率 1 2 9 , 由淮南市 收稿 日期 :2 0 1 1 - 1 0 - 3 0 金瑞建材厂生产。 ( 5 ) 普通砂: 本地河砂, 细砂。 ( 6 ) 泡沫剂 : 采用由山东东营广贸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的混凝 土发泡剂 G C F 1 。 ( 7 ) 搅拌水: 自来水。 1 2 试 验 方 法 ( 1 ) 抗压强度 : 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低, 为满足精度 要

11、求, 采用 YA W- 6 0 0 C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 混凝土 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厂 删 按式( 1 ) 计算: = ( 1 ) 式 中 : F 极 限荷载 , N; 受压面积, 1 I l l 2 。 ( 2 ) 干表观密度 : 将试块烘干至恒重 , 冷却至室温并用天平 称量出试块的质量 ( g ) 。 用游标卡尺量出试块的尺寸( 每边测 量上、 中、 下三处 , 取其平均值 ) , 并计算 出其体积 V ( c r n 3 ) 。 按 式( 2 ) 计算出干表观密度P : p V ( 2 ) p L z 2混凝土施 工工艺及 配合 比设 计 2 1 混凝 土施 工工 艺 本试

12、验为将 E P S颗粒表面由憎水性转换变为亲水性, 增强 了E P S颗粒与无机胶凝材料间的黏结性能, 特改良了混凝土的 l 31 施工工艺 : 先将 E P S颗粒预处理, 通过喷洒预湿再撒人一定量 水泥干粉搅拌并静停 2 h , 使 E P S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硅酸盐“ 外 壳” , 表面转变为亲水性 , 再将余下的水泥、 水与陶砂、 普通砂及 粉煤灰搅拌, 搅拌均匀后装入试模中( 不可用振捣棒插捣混凝 土) , 在振动台上振动成型。 2 2配合 比设 计 本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确定最优配合比, 由于 是轻骨料混凝土, 在设计配合 比时采用的是松散体积法 , 以水 泥用量 、 总

13、用水量、 陶砂与总体积之比及总体积这四个因素, 每 个因素三个水平, 设计了正交试验表 ( 3 ) , 混凝土各部分用量 如表 l 所示。 分析第一阶段的试验结果 , 选出 E P S轻骨料混凝土 的最优配合 比, 第二阶段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加泡沫剂降 低其干表观密度, 通过对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选出轻质高 强的泡沫 E P S轻骨料混凝土。 表 1 粉煤灰掺 量为 2 0 的水平效应与因素极差分 析表 3 试验结果及 比较分析 3 1 第一阶段试验结果及分析 ( 1 ) E P S颗粒的密度很低, 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 变形, 骨料 自身的强度很低, 使其在混凝土中基本上起不到骨

14、 架的作用, 就如图 1 所示的混凝土宏观堆聚结构中的“ 漂浮” 集 结型, E P S如同“ 漂浮” 在水泥砂浆基体中一样, 因此 E P S轻集 料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 自于水泥砂浆的强度 , 利用水泥水化作 用产生的水化产物将轻骨料黏结在一起, 从而形成强度。 ( 2 ) 表 2计算 出了各因素各水平的极差值 , 由极差值的大 小可以确定各因素对于考核指标的影响, 即极差值大的因素对 考核指标的影响较大 , 而极差值小的因素对考核指标的影响较 图 1 “ 漂浮” 集结型 小, 由表中可以得出A B D C, 说明水泥用量对考核指标影响 最大, 且最好的水平为 A2 B 2 C 3 D ,

15、即基准配合比J Z 一 5 。 表 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 ( 3 ) 在一定范围内, 试块的抗压强度随着干表观密度的增 加而呈非线性增长, 混凝土越密实 , 干表观密度越大, 抗压强度 也越大。 这是因为,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 当水灰比适中, E P S 颗 粒用量较少, 而陶砂与普通砂的用量较大时, 对混凝土强度起 决定作用的水泥砂浆较多, 骨料之间的空隙更充分得到填充, 因 而强度变高 。 ( 4 ) 我们要求的是轻质高强的混凝土 , 但是混凝土的两个 考核指标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强 度高的保温材料密度大 , 密度小的保温材料强度低 , 因此在给 每一个指标赋予功

16、效系数时, 抗压强度越高越好 , 而干表观密 度越低越好 , 根据功效系数法计算这两个指标的功效系数以及 总功效系数 , 如表 3所示。 从表中可以得出, 在基准配合 比J Z 5 下试块的总功效系数最大, 这与因素极差分析结果相一致, 因此 1 32 以基准配合比 J z 5作为最优配合比。 3 2 第二阶段试验结果及分析 为了研制出轻质高强的 E P S混凝土, 根据第一阶段的试验 结果, 选择基准配合比 J Z 5 作为最优配合比, 在这个配合比下,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 但此时的干表观密度相对较大 , 因此 在此基础上通过掺加 G C F 1 混凝土泡沫剂来降低其干表观密 度, 从中

17、选择出干表观密度较小而抗压强度较高的 E P S轻集料 混凝土, 不同泡沫剂掺量的测试结果如表 4所示。 本试验引入气泡的方式是边搅拌边发泡, 即将称量好的 发泡剂倒人 E P S颗粒预处理后余下的混凝土拌合用水中, 混 合均匀后按照余下的施工工艺进行搅拌 , 利用搅拌机的高速 叶片边搅拌发泡边与水泥砂浆拌合 , 搅拌完成后装模及振动 成型 。 表 3 正交试验分析表 时 = 、 疆 4 0 9 6 0 9 8 0 1 00 0 1 0 2 0 1 0 4 0 l 0 6 0 干表观 密度 ( k g m ) 图 2 基准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千表观密度 的关 系 表 4 不 同泡沫剂掺量的测试结

18、果 混凝土 泡沫剂 量 ( k g m ) 图 3 混凝 土泡沫剂掺量与抗压 强度之 间的关 系 一 1 0 5 0 1 0 0 0 9 5 o 熏9 o 0 8 5 0 0 0 2 0 4 0 6 0 8 1 0 混凝土泡沫剂量 ( k g m ) 图 4 混凝土泡沫剂掺量与干表观密度之间的关系 ( 1 ) 在混凝土中引入发泡剂 , 会在水泥砂浆中产生大量微 小的气泡 , 这些气泡会 占用水泥砂浆以及 E P S颗粒的体积, 随着 泡沫剂掺量的增加, 气泡数量也会增加, 使得水泥砂浆的体积 相对越来越小 , 由表 4可以看出, 泡沫剂的掺量越大, 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及干表观密度越小。 ( 2

19、 ) 混凝土搅拌完成装模时, 不可用振捣棒插捣以防止混 凝土中的气泡及 E P S颗粒破裂, 这是因为 , 气泡破裂会使原先 的气泡体积被水泥砂浆或 E P S 颗粒填充, 而 E P S 颗粒破裂会使 水泥砂浆进入 E P S 颗粒内部, 造成表观密度的增大和 E P S 颗粒 外部水泥砂浆的减少, 从而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 3 ) 由图 3和图 4可以看出, 在混凝土中泡沫剂掺量为 0 1 0 k g m 范围内, 随着泡沫剂掺量的增加,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 表观密度始终呈下降的趋势 ,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具体要求来选 择合适的泡沫剂掺量来达到理想的结果。 4结 论 通过将 E P S颗

20、粒预处理, 将 E P S表面由憎水性转换变为亲 水性, 增强了E P S颗粒与无机胶凝材料间的黏结性能; E P S轻集 料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 自于水泥砂浆的强度, 利用水泥水化作 用产生的水化产物将轻骨料黏结在一起 ; i S t 计正交试验表并通 过极差分析得出水泥用量是影响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 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表观密度的增加而呈非线 性增长, 混凝土越密实, 干表观密度越大 , 抗压强度也越大; 利 用功效系数法确定基准配合比J Z 5 为最优配合比。 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掺加 GC F 1 混凝土泡沫剂来降 低其干表观密度, 混凝土泡沫剂掺量为 0 - 1

21、 0 k g m3 范围内, 随着 泡沫剂掺量的增加,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始终呈下降的 趋势, 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搅拌完成装模时, 不可用振捣棒插捣以防 止混凝土中的气泡及E P S颗粒破裂, 造成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 文献 : l 赵晓艳 , 田稳苓, 周明杰, 等 E P S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 研究 J 混凝土, 2 0 0 9 ( 2 ) : 5 9 6 2 2 彭家惠, 陈明凤, 张建新E P S 表面改性及其保温砂浆的耐候性与抗 裂性 J 重庆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 o 0 2 ( 1 ) : 2 4 2 7 3 】付殿武 , 李凤起, 王祥, 等E

22、P S 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破坏理论的研究阴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O L O ( 5 ) : 4 6 9 - 4 7 3 4 曾珍, 张雄 泡沫 E P S保温砂浆的最佳配合比及其性能研究l J J 新型 建筑材料, 2 0 0 5 ( 1 2 ) : 1 8 2 1 【 5 】姜德民, 杜明军, 潘大林 , 等 提高 E r , s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研究J J 建筑技术 , 2 0 0 9 ( 1 ) : 2 7 2 9 6 16 李俊, 尹健, 周士琼, 等基于正交试验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研究叨 土木工程学报, 2 0 0 6 ( 9 ) : 4 3 4 6 7 】王正权,

23、 龚延风 E P S 保温砂浆配合比试验分析 J 建筑材料学报 , 2 0 0 5 ( 4 ) 8 李继业, 刘福胜 新型混凝土实用技术手册 M _ E 京: 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 0 0 5 【 9 】 J G J 5 1 2 o 0 2 ,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s 】 E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 1 9 9 0 作者简介: 吴月月( 1 9 8 5 一 ) , 女, 硕士, 研究方向 : 节能保温轻型墙板和 楼板研制。 联系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舜耕中路 1 6 8 号 安徽理工大学校 本部( 2 3 2 0 0 1 ) 联 系电话 : 1 3 7 2 1 1 2 7 7 6 2 1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