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一、填空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我们用(羊角锤)拔钉子,用(拧螺丝刀)拧螺丝钉,用(撬棍)撬动大石块,用(小刀)从木头中取出图钉,用(木板)把重油桶很轻松地移上汽车,升旗杆上用到了(定滑轮)。
二、判断
1、使用工具时要注意不伤到自已就行。 (× )
2、用铅笔刀削铅笔也是在使用工具。 (√ )
3、小学生太、小不能制作工具。 (× )
三、简答
1、如何正确使用合适工具帮助我们呢?
答1、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加省力、方便。
2、不同的工具能有不同的作用,同样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杠杆的科学
一、填空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2、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3、钉锤, 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杠杆)
二、问答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填空
1、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杠杆是否省力,主要是由它的3个点(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的位置决定的。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杠杆。
2、小杆秤就是一个(杠杆)工具。小小秤砣压千斤是利用了杠杆(省力)的作用。
3、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提绳距离重物点(阻力点)越近,就能称起越(重)
的东西,提绳距离重物点(阻力点)远一些,就只能称(轻)一些东西。
4、轮轴的秘密
一、填空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轮轴有(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板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等
二、选择
1、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C )。
A、天平 B、剪刀 C、扳手
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A )。
A、剪刀 B、螺丝刀 C、方向盘
3、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C )。
A、自行车的车把 B、拧螺丝的螺丝刀 C、缝纫机踏板
三、判断
1、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 )
2、轮轴用力在轮上才能省力 (√ )
3、在使用螺丝刀时,拿在柄上要比拿在刀尖上更省力 (√ )
5、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填空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不能省力,但可改变了力的方向)。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二、选择
1、下列机械属于定滑轮的是( A )
A、旗杆顶部的滑轮 B、方向盘 C、塔吊车
2、动滑轮能起( A )作用。
A、省力 B、改变用力方向 C、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3、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B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一、填空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升重物相当于坡度(90)度,用力最(大)。
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二、判断
1、直接上山和盘山公路上山相比,前者费力但走的路程短,后者省力但走的路长。( √ )
2、使用斜面都能省力。( √ )
3、螺丝刀是只应用了斜面的原理制成的。( × )
4、一块木板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就可以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 )
5、螺丝钉是应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制成的。( √ )
三、选择
A B C
1、上面( C )最省力。
2、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
头时( B )。A、越费力 B、越省力 C、难以判断
3、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C )。
A、跷跷板 B、扳手 C、购物商场的楼梯式电梯
4、人们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是为了。(B )
A、费力 B、省力 C、少移动距离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一、填空
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转动速度变(慢)。
2、自行车是依靠(链条和两个齿轮)和人的力量前进的。
二、判断
1、自行车只利用了一种简单机械的原理。( × )
2、自行车中不存在滑轮原理。( √ )
3、只要使用轮轴都能省力。( × )
4、杠杆的支撑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时越省力。( √ )
三、选择
1、“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话是( B )说的。 A、牛顿 B、阿基米德 C、亚里士多德
2、下列有关支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支点必须在力点、重点之间 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一端
C、支点可以在力点、重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的作用点之间
3、( A )是把杠杆、滑轮、轮轴组合起来的机械。
A、带鱼线轮的钓竿 B、手摇钻 C、羊眼钉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一、填空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厚度)和(立着放)可以大大增强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判断
1、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成正比。( × )
2、梁平放比立放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 )
3、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 )
三、选择
1、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C )。
A、只与材料厚度有关B、只与材料宽度有关 C、与材料宽度和厚度都有关
2、材料的厚度和宽度,材料( B )地影响抵抗弯曲的能力。
A、同样程度 B、厚度更多 C、宽度更多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一、填空
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二、判断
1、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这是一种好办法。(× )
2、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 )
3、大小相同的同一种纸,做成不同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是不同的。( √ )
3、拱形的力量
一、填空
1、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在做“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 的实验时,我们是用(对比)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需要改变因素是(纸的宽度),不变的因数是(纸的厚度)、(纸的长度)。我们的结论是(增加宽度可以增加杭弯曲能力)。
二、答问
解释西瓜皮拱为什么不挎呢?
因为西瓜皮拱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紧密。所以西瓜皮拱不会挎。
4、找拱形
一、填空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3、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足弓)、(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二、判断
1、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 )
2、管状的葱,既结实又轻巧。( √ )
3、圆顶形的贝壳,主要是让它变得更加漂亮。( × )
三、选择
1、安全帽承载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 B )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2、国家大剧院的形状类似于( B )。
A、扇形 B、 拱形 C、塔形
3、下面( C )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圆顶屋顶 B、赵州桥 C、金字塔
5、做框架
一、填空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它的优点是(既省材料又坚固)。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四边形)。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拉和推的作用)。
二、判断
1、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
2、三角形的结构比较容易倒。( × )
3、三角形框架与正方形框架相比,具有省材料、更坚固的优点。( √ )
6、建高塔
一、填空
1、(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2、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抗风能力强)。
3、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做到(结实不变形), 还要保持(直立不倒)。
二、判断
1、风阻力小的容易倒。( × )
2、一个物体只要上小下大就不容易倒。( × )
3、上轻下重的物体肯定不容易倒。( × )
)
三、选择
1、底部( B )的物体,不容易倒。
A、越大越轻 B、越大越重 C、越小越轻
2、容易倒塌的结构是( C )。
A 、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 、上重下轻
3、( C )的物体最容易倒。
A、上小下大 B、上下一样重 C、上大下小
7、桥的形状和结构
一、填空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它的结构是(吊桥),特点是增大了桥的(跨度)
三、选择
1、拱桥的桥面与桥拱的位置关系可以是( C )。
A、桥面全在桥拱上 B、桥面全在桥拱下 C、桥面可在桥拱上、中、下
2、桥面的跨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 、跨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大 B、跨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大
C 、跨度大小与抗弯曲能力无关
3、长江上的江阴大桥属于( B )。
A、平桥 B、拉索桥 C、拱桥
8、用纸造一座“桥”
一、填空
1、根据建造桥的材料分,有(木)桥、(石)桥等;根据桥梁的结构分,有
(拱) 桥、(梁) 桥等。(拉索桥、浮桥)
2、我们可以用(增加材料的厚度) 、(增加材料的宽度) 、(改变材料的形状)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3、桥塔的作用是(降低拉力)。
二、判断
1、设计制作桥最重要的是考虑桥能够承重,不会弯曲。( √ )
2、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 √ )
3、两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 )
第三单元 能量
1、电和磁
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使指南针(磁针转动)。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二、判断
1、丹麦奥斯特实验中发现电与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 )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 )
3、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就断开时间不能长。( √ )
三、选择
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 )。
A、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B、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2、指南针静止后,指针指示方向是( B )。
A 、指向西北 B、指向南北 C 、指向东西
四、简答题
1、通电导线和指南针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答: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2、电磁铁
一、填空
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3、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二、选择
1、电磁铁与一般的磁铁不同的是( A )。
A、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B、没有南北极 C、不能指示方向
2、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C )。
A 、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C 、增加线圈的圈数
3、只改变电磁铁电流的方向,电磁铁( A )。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3、电磁铁的磁力(一)
一、判断
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大。( √ )
2、电池数量相同,电磁铁线圈越多磁力越小。( × )
3、研究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时所用电池数量应一样。( √ )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能改变的。( √ )
二、选择
1、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是( B )。
A、增加电池节数 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C、增加线圈缠绕圈数
2、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C )。
A 、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C 、增加线圈的圈数
3、只改变电磁铁电流的方向,电磁铁( A )。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4、电磁铁的磁力(二)
一、填空
1、(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圈数少磁力小, 圈数多磁力大。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 电池多则磁力大。
二、判断
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大。( √ )
2、电池数量相同,电磁铁线圈越多磁力越小。( × )
三、选择
1、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是( B )。
A、增加电池节数 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C、增加线圈缠绕圈数
2、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是( B )。
A 、线圈的多少、电池的多少 B、线圈的多少、铁芯的大小
C 、电池的多少,铁芯的大小
3、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A )。
A、电池的多少 B、线圈的多少 C、铁芯的大小
5、神奇的小电动机
一、填空
1、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2、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二、判断
1、小电动机里的转子铁芯上绕了很多线圈。( √ )
2、小电动机的转子相当于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 √ )
3、小电动机的转子上只有两组线圈。( × )
三、选择A B C D E
1、可以加快小电动机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A )。
A、用两个磁铁 B、减少线圈的圈数 C、减少电池的数量
2、小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 C )无关。
A 、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转子磁铁的磁极 C 、增加线圈缠绕的圈数
四、简答题
6、电能和能量
一、填空
1、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发光、发声、发热、变成磁、动力……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2、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3、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其中风和流水具有(机械)能,电具有(电)能,汽油具有(化学)能。
二、判断
1、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能量的世界做每件事都和能量有关。( √ )
2、有些物体工作是不需要能量的。( × )
3、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
三、选择
1、激光可以像电钻和刀一样打孔或切割材料,说明激光( A )。
A、具有能量 B、很硬 C、锋利
2、下列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是( C )。
A 、食物 B、电 C 、流水
3★手电筒中的电池使用时输出能量的形式是( B )。
A、化学能 B、电能 C、光能
7、电能从哪里来
一、填空
1、运动的物体也具有能,叫(动能),如流水、风、运动的车辆等。
2、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3、(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二、判断
1、电能只能由光能转化而来。( × )
2、转动小电动机不能点亮小灯泡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 × )
3、用小磁针和绕圈组成的电流检测器可以检测小电动机有没有发出电来。( √ )
三、选择
1、小发电机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 C )。
A、机械能 B、热能 C、电能
2、蓄电池放电时把( A )。 A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C 、电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3、核电厂生产的电能是由( C )转化而来的。
A、机械能 B、热能 C、原子能
8、能量与太阳
一、填空
1、(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2、(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5、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核能)、(潮汐)等。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一、填空
1、我们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太阳),我们已经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2、在我们现在使用的能量中,(石油) 、(煤)、(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源。
3、根据不少的证据推测,煤是由古代的(植物)慢慢变成的;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类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二、判断
1、我们在观察生物时,不可以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 )
2、校园里的动植物四季都是一样的。( × )
3、观察校园生物时要边观察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
4、在调查动物时,对经常飞来的鸟类没有必要记录下来( × )
3、多种多样的植物
一、填空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家把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两大类。
3、在已经发现的(40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二、判断
1、所有植物的花繁殖后代时都需要昆虫帮忙传粉。( × )
2、菌类也属于植物。( × )
3、樟树它属于不开花植物。( × )
三、选择
1、下列植物叶子有香味的是( C )。
A、柳树 B、梧桐 C、樟树
2、下列植物属于喜阴植物的是( A )。
A 、苔藓 B、凤仙花 C 、棕榈树
3、下列植物属于开花植物的是( A )。
A、松树 B、蕨类 C、苔藓
8、下列植物不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A )。
A、雪松 B、狗尾草 C、凤仙花
四、简答题
比较蕨类植物与开花植物有哪些不同?
答:蕨类植物不会开花,一般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
开花植物会开花结果,各种环境下都有生长。
4、种类繁多的动物
一、填空
1、(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2、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二、判断
1、蜈蚣、蜜蜂、蝗虫都属于昆虫。( × )
2、我国的动物种类很多,我们不需要保护它们。( × )
3、鸟类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 × )
三、选择
1、下列动物属于杂食动物的是( B )。 A、蚜虫 B、蚂蚁 C、蝴蝶
2、下列动物濒临灭绝的是( C )。 A 、海豚 B、麻雀 C 、东北虎
3、下列动物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 )。 A、蚯蚓 B、燕子 C、鸽子
4、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C )。A、母鸡 B、蛇 C、兔子
5、相貌各异的我们
一、填空
1、要描述一个人的相貌,我们可以从(脸型)、(眼型)、(眼皮)和(眉毛)等方面进行描述。
2、我知道的脸型有(瓜子脸)、(国字脸)等形状;我知道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我知道的耳垂有(有耳垂)和(无耳垂)。
二、判断
1、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 )
2、在同一棵树上,你能找到许多相同的叶子。( × )
3、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 √ )
4、我们发现,有些特征人与人之间有明显区别,但有些差别不大,甚至是一样的。( √ )
5、世界上很难找到与你一模一样的人。( √ )
6、原来是相关联的
一、填空
1、植物按它的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2、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环境)相适应,骆驼的驼峰可以储存水分和养料,是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3、许多生物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鸟类外翅膀,骆驼的(驼峰),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松树的(叶子),鸭的(脚),猫的(爪),蒲公英的(种子),鱼的(鳃)等
二、判断
1、鸭的脚上有蹼,拨水时能增强水的反作用力。( √ )
2、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状,其目的是为了缩小叶子的表面积,从而有助于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 √ )
3、热带的植物的叶子面积都比较大,多数呈圆形,其目的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从而进行光合作用。( √ )
三、选择
1、以下不属于昆虫的特点的是( B )。
A、身体分头、胸、腹 B、用鳃呼吸 C、2对翅3对足
2、关于仙人掌的叶子,松树的叶子,香蕉树的叶子的名称,正确的是( A )。
A 、叶刺、针叶、阔叶 B、阔叶、叶刺、针叶 C 、刺叶、针叶、阔叶
3、金鱼的身体呈( C ),游泳时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A、长方形 B、椭圆形 C、纺锤形
7、谁选择了它们
一、填空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2、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二、判断
1、每一种动物都有一定的栖息环境。( √ )
2、动物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 × )
3、自然选择能改变生物的特征,而人工选择不能改变生物的特征。( × )
三、选择
1、生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动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 A )。 A、大 B、小 C、差不多
2、( B )不是大雁飞行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目的。 A 、减少阻力 B、飞得更高 C 、防御敌害
3、适合生活在冰雪世界的狐狸体形是( A )。
A、圆形 B、方形 C、三角形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一、填空
1、(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2、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3、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二、判断
1、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 )
2、每种生物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爱护它们。( √ )
3、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 )
三、选择
1、每年的(C)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2、下列不属于我国珍稀生物的是( C )。 A 、藏羚羊 B、珙桐 C 、香樟
3、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是( B )。A、红树林 B、珙桐 C、鸭嘴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