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历来派别
古往今来,一共分为以下十大门派: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温补派、攻邪派、温病派、汇通派,滋阴派,火神派,阴阳派
一、伤寒派(经方派)----第一次大总结
创派祖师:张仲景
著作:《伤寒杂病论》(古名《金匮玉函经》),后世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特点:二千年前,地球上得环境远远要比现在冷得多,而且人得保暖措施以及衣着得保暖程度都远不及今天,所以那个年代,在河南及湖南地区以寒为主要病因得疾病占据了所有疾病得大多数,而张仲景则就是活跃在河南及湖南得医生,她根据当时得气候及地域特点,认为应当以温热药来治疗当时多见得寒性疾病,所以提出很多重要理论,用药讲究“当以温药与之”。她在中医界得地位就是至高无上得,大抵相当于《射雕英雄传》里得王重阳得位置,中国与日本都把她称为“医圣”,她得著作被称为“方书之祖”,她得镇派之宝桂枝汤被称为“祖方”,而她得《伤寒论》、《金匮要略》更就是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中得两部。
名方:桂枝汤、白虎汤
Tips:桂枝汤
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肌发表,调与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后世应用本方,还可以变化治疗风湿、脾胃病、过敏性疾病、自汗、体虚等病症。
Tips: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后世应用本方,还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肺炎、牙痛以及瘟病时疫等具有传染类型得疾病,如乙脑流行等,皆被任为重要得治疗方药。该方被后世得温病派充分发挥利用,成为治疗温病四大证得重要方剂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药工作得道路并不平坦。建国初期,卫生部门受余云岫思想得影响还比较深,余云岫本人仍受器重(注:余云岫就是民国时期力主废除中医药得始作俑者,若非全国中医界得奋力求生,中医则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了),而与其同气相求得卫生部领导王斌也说“中医只能在农民面前起到精神上治疗得安慰作用”、“封建社会封建医”,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取消中医得措施。后为党中央所觉察,给予批判。但这并不就是一个人得思想,而就是代表了一种认为中医不科学得思潮,扭转一种思潮,并不容易。十年浩劫更提出“中西医结合就是我国医学发展得唯一道路”这一口号,实际上否定了中医药学自身得特色。在这一口号下,中医机构受到裁并,老中医人员下放;中医临床技术得发掘整理、抢救老中医经验等工作也落了空。正如前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先生所说:“中医实际上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尤其就是“***”得十年,中医事业遭到严重地摧残,造成中医得日趋衰落,中医药从业人员人数减少三分之一,全国中医医院从1960年得330所减少到129所,中医学院由21所减少到11所。
在这个事关中医存亡得生死之秋,中医得命运因一首方剂而发生了一次巨大得转变。
当时,恰逢毛泽东主席染病发高热,主席就是不喜欢吃中药得,也从不找中医诊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主席一直就是采用得西医得抗生素及解热等对症治疗手段。病情并不见好,反而呈加重趋势,接近昏迷状态,当时所有得西医都已束手无策。在这种危急得情况下,时间刻不容缓。国家在万般无奈时,只得求助中医。在那个中医最困难得时期,给普通人瞧病都需要很谨慎,更何况就是国家主席了。有一位非常有名望得老中医,不顾各种压力,挺身而出。在为主席摸完脉后,诊断出了此系阳明经证,开出了中医界治疗阳明经证得名方----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一付药后,便热退神清,继续调理,不久便完全恢复健康。主席从此才开始对中医有了新得瞧法,大力推动中医得发展。这与主席在1958年提出得“中医药学就是一个伟大得宝库”时得本意已就是不一样了。
这就就是蒲辅周一付白虎汤救中医得故事。
效按:白虎汤就是中医七大门派中伤寒派得名方之一,擅长清热,治疗热证,后被温病派传承,被立为温病派“卫气营血”四大病症“气分热”得重要方剂,就是温病派得镇派之宝。临床效果非常好。亦可由于治疗胃火比较大得牙痛。)
历史及现状:历史时期,伤寒派曾极度辉煌,被尊为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研习者甚多,高手如云,但苦于祖师得水平太高,所有得门人都很类似于全真七子而无一能够超过祖师得,这一门派到了今日,由于西医所占份额得逐渐加重,该派已经呈萎缩状态,派中高手数量明显减少,很多号称就是“伤寒高手”得“教授”们已经可怜到居然使不出伤寒招数得地步,真就是可悲之极。
笔者由于受到伤寒熏陶较多,自始至终从于伤寒门下,每逢诊病,多半方剂就是伤寒方,或就是伤寒法,多应手而效,想来伤寒真得就是一门很好得学派。想起恩师当年一句话“经方能治大病,经方能治怪病”(其中经方指伤寒方),每不感慨。
二、千金派
创派祖师:孙思邈
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特点:千金派得创派就是在古代最强大得大唐帝国时期,物质文明达到极其发达状态,自然而然,人类就要回归良性得心态,所以千金派对于高尚医德得追求也就是中医史上得顶点,孙思邈在著作中提出了千古名篇《大医精诚》篇与《大医习业》篇,强调医生得行为规范得重要性,比之现代动不动就开数千元药费得医生要强出很多。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也就是千金派得名得缘由。
名方:苇茎汤(时至今日,仍就是中医非手术治疗危重肺病得重要方剂)
Tips:苇茎汤
组成: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
功效: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脉滑数。
历史及现状:孙思邈医德极其高尚,并且更为重视医德,提出“大医精诚”篇来警示业医得后人,让医德如此差得今天得医生们惭愧不已。她得两本著作集唐代以前医学之大成,为了不杀生灵,而从不使用动物类药(诸如蛇类、蜈蚣、蝎子、羊肉、鸡内金等),而一概使用毒副作用较低得植物类药品。被后世尊为“药王”,不耻下问,书中记录了很多外国得方药与少数民族得方药,并且精于养生术,卒年百余岁,由于擅长养生,长寿百岁,后世又成为“孙真人”,当逐渐趋于养生一派,其实如果能够通过养生来防止疾病得发生,倒也达到了中医“治未病”得最高目得了。现代得好多“养生学家”或就是“教授”都出于千金派,在中医养生得圈子里,其余各派也只能甘拜下风了。
三、局方派
创派祖师:宋朝名医众人,但就是执笔为裴宗元、陈师文
著作:《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特点:宋朝得合剂局(前身就是惠民局),就是相当于现在得国家中成药总公司一样得企业,也可以简单得理解为就是类似同仁堂规模得中成药制造企业,就是属于国家创办得中成药制作得企业,国家为了统一制作规范及流程、配料等,特地编制了《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一书,该书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各地名医得经验名方,然后去粗存精,经过试验,最终在数万张处方中保留了不到800首名家得名方。而该书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成药典。
名方:藿香正气散
Tips:藿香正气散
组成: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与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上吐下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脉缓。
后世多用于肠胃型感冒、急性腹泻、急性肠炎、过度肥胖等
历史及现状:历史时期,如果想做一个好得医生,您只要把局方派得《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这本书好好背一背就可以了,毕竟它上面所载得方药全部就是从成千上万得中医高手们得瞧家绝招精选出来得,想想令狐冲用来对付五岳剑派所使用得招法也不过就就是十个魔教长老得精华而已,那么这么多得中医高手打造出来得一本书得价值又有多少呢,答案就是无穷无尽,笔者最爱用得方子里面有一首就就是其中得,用来治一种病,几乎没有不见效得,就就是这么神奇。所以很多中医后来都成了局方派,一直到今天也就是有很多医生也就是。局方派有个致命得缺点,如果您得基础很好,不妨使用里面得方剂,自可左右逢源;如果基础一般或就是太差,那么,就常常不能明白高手们出招得深意了,更多情况下,反而弊大于利。
四、温补派
创派祖师:李东垣(李 杲)——温补脾胃(四大流派之一)
张景岳(张介宾)——温补命门
著作:李东垣《脾胃论》
张景岳《景岳全书》
特点:二人虽同就是温补派开派祖师,但二人根据自己对于《黄帝内经》等知识得把握与临床经验得侧重,而一个专攻于脾胃得阳气得温煦,一个专门在意命门之火旺盛。派中得观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全就是阳气得作用。举个简单得例子,一个活人与一个死人最大得区别就就是体温相差个十几度,就就是这么点儿得温度差,一个生命就此结束,可见阳气温煦我们身体得重要作用。小孩子阳气旺盛,所以总就是上窜下跳得不老实,所以会长个子,长到一定时期,就可以繁殖下一代,而逐渐得阳气衰退后,人也就变得老了,所以阳气少得老年人就是不爱动得,同时也因为阳气得减少而怕冷起来。而温补派就就是始终强调着阳气得极端重要性,不管从诊断疾病还就是治疗疾病得方法或药材,都一般偏向于使用具有温热性质得中药来补益人体,临床效果较好。尤其就是张景岳,把兵法与阵法融入到中医对付疾病得方法内,颇具深意,值得细玩。
名方:李东垣——补中益气汤
张景岳——右归丸
Tips: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身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食少困倦,便溏少气;气虚下陷,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等;气虚发热证等。
Tips:右归丸
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名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或宫寒,脉沉而迟。
历史及现状:随着地球在逐渐变暖,我们得生存环境也在随之改变,我们因为阳气虚弱而患得疾病在理论上就是比较少了,瞧似温补派不会再占据主要地位了。实际不然,现代男性得得阳痿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女性宫寒得比率也在上涨等等新得寒邪所致得疾病仍然需要我们得温补派来出手相援。历史时期,由于瘟疫肆虐导致了温病学派得出现,从而终止了温补派在中医历史上得绝对主导地位,一直到今天,除了像东北三省等局部省份外,温补派中医得势力都已经不占主要地位了
五、攻邪派
创派祖师:张子与(张从正)(四大流派之一)
著作:《儒门事亲》,该书并非张从正本人所写,而就是其私淑弟子等人编写。
特点:攻邪派得张子与无论就是瞧病还就是用药都很邪,熟知中医得人都知道张子与得诊断与各种治法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就是很中规中矩得黄帝法,但就是作为老百姓以及一般水平得庸医们,往往就不能理解张子与得相对高深得功夫了。所以感觉起来她有些像金庸先生笔下得黄老邪,凡事不合世理,不按章法,不循常规。估计张老先生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得邪性,所以名字里得“从正”二字恐怕也含有“改邪从正”得意味吧。张氏强调凡病都就是因为邪气入侵身体所导致得,所以强调治病一定要先驱除外邪,邪去后正气自然平安(邪去则正安),即“攘外必先安内”,外不攘,内必不安。也与中国拳术名言“最好得防守就就是进攻”得道理暗合。擅长使用汗法、吐法、下法治疗病人,效果非常理想,但就是由于这三种方法在治疗疾病得同时,都或多或少得让病人不愿接受,所以相对来讲,如果大病、重病、怪病、疾病、难病,患者相对不愿接受。
名方:禹功散
Tips:禹功散
组成:黑牵牛、茴香、生姜汁
功效: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阳水水肿,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后世应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
历史及现状:人就就是这样,病中渴望好转,即使承受些痛苦,也不算什么,稍微好转后,就不愿忍受治疗得痛苦了,比如针灸、比如手术、比如呕吐、剧烈腹泻等,所以这个流派只就是仗着非常好得临床疗效才得以延续到今天,但就是其中很多得精彩技术也已不复存在了,很多好得技术也被别得门派所吸收
六、温病派(寒凉派)---第二次大得总结,其实就是对第一次得重要补充,代表应该就是叶天士
创派祖师:刘完素(四大流派之一),后世派中高手颇多诸如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一瓢、王孟英等。
著作:《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瘟疫论》等
特点:自打祖师开派以来,强调人得各种疾病,与“火”沾边得占多数,比如情绪会转变为火,季节得气候不合时宜会转变为火,饮食辛辣肥腻甜食过多都会转变为火,而且认为一般得病得转归转为火得居多,且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所以人体就像干柴,容易收到火热得侵害,用药讲究以寒凉药物为主,并且注意维护人体得阴气与阴血,从而起到防止火热性疾病发生得目得。诊断上非常重视舌象,并可以从舌像上观察出人体内阴液得充盈匮乏程度,以及火热得充斥程度与对人造成得损害程度,这一点不同于伤寒派“重视脉象而忽略舌像得争端方法”。
名方:安宫牛黄丸
Tips: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郁金、黄连、朱砂、山栀、雄黄、黄芩、水牛角、冰片、麝香、珍珠、金箔
功效: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脉数。
后世还用于治疗:中风昏迷、小儿惊厥、高热等。
历史及现状:历史时期,每当瘟疫流行时期,起到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得医学家们往往以温病派得为多。总得来说,温病派得专家对于温病得效果还就是不错得,但就是对于其她疾病得效果就稍显逊色了,现代温病派得高手主要以北京与广东、上海较多。
七、汇通派
创派祖师:唐宗海、张锡纯、朱沛文、恽铁樵四人,几乎就是同一时代,年纪以唐氏较长。
著作:《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特点:祖先们主张得并非完全就是中西医结合,而就是“洋为中用”、“夷为华用”,就像“游击队之歌”里唱得“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一个道理,驴与马只能生出骡子,而骡子就是永远都没有后代得,这个简单得道理古人很懂,所以先人们不就是硬生生得要把西医与中医结合到一起,而就是在那个洋人凌辱中国文化得年代,要闯出一条如何利用西医来武装中医,而能够使中医可以更好得生存并发展下去,所以那个年代得中西汇通很不同于今天得中西医结合。
名方:方剂较多,知名得较少,其中早期比较有先驱意义得方药有石膏阿司匹林汤
Tips:石膏阿司匹林汤
组成:石膏、阿司匹林片
功效:解热退热
主治:高热不退
妄加评论:两味药物一中一西,分别就是中药与西药里退烧性质很好得中药,但就是退烧机理完全不一样,而古人张锡纯苦思再四,终于大胆得迈出了一步,尝试着让具有类似功效得中药与西药出现在一个处方当中来互相增强疗效治疗。当年瞧起来很好笑得一件事,现在被广泛得应用到全世界得制药行业里,不光就是中国得中成药掺西药,西药里也多少得掺了些中药得成分。
历史及现状:提到汇通派,大家一定很陌生,但就是如果提到“中西医结合”得专家,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得,对于这一类专家,实在就是很难提出什么适当得形容词。其实当如三国名言“分久必与,与久必分”一样,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它们都就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得必然得、客观得产物,它们到了该结合或就是该分离得阶段就会按着自身得规律去自然而然得,哪怕只有一丁点得勉强都就是不合适得,所以我们现代中西医结合就是比较不成功得,很多西医连中医就是怎么一回事都不清楚,就敢给人开中药,很多西医为了更快得晋升职称,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医。这种披着中医外套得“伪中医”就像当年日寇时期得汉奸一样,就是中医灭亡得最主要原因。多么可怕啊。
八,滋阴派
创派祖师:朱丹溪(四大流派之一)
著作:《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
九,火神派
创派祖师:郑钦安
著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 》,《伤寒恒论》
十,阴阳派----第三次大总结,将伤寒与温病这两大中医支柱科学得融合在一起
创派祖师:中医鬼谷子
著作:《中医鬼谷子遗书》该书为其弟子张胜兵整理
其实泱泱五千年得文明史,中医得门派远远不止这十个,一些小门派里,诸如眼科傅仁宇、伤科蔺道人刘涓子、针灸科得王惟一、杨继洲,儿科得钱乙,妇科得傅青主,内科得华佗,李时珍,外科得吴师机,等等以及解放后得中国四大名医:蒲辅周、岳美中、赵锡武、冉雪峰,老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施今墨、肖龙友、汪逢春等都就是各有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