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扩建二期北院
基坑监测工程技术方案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2015年7月
目 录
(一) 监测实施方案 1ZROAGVO。DAQEKGV。
1 工程概况 1IH875QG。RSDUGCX。
1.1 基坑支护形式概况 1qAD1uwX。P4s6yDP。
1.2 周边环境工程概况 5SCatldb。nB8HD4i。
1.2.1 周边建筑物 5hsHLJXq。QCxEGsd。
1.2.2 周边道路及管线 8bRZNzg4。3tk5AJ2。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97u9zh1G。fHZnZhL。
1.3.1 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 99pHBAJV。KEMLWGs。
1.3.2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2FFQMVgK。Cb2vmV7。
1.3.3 浅层地基土的渗透性 12j3QUT6m。B2BK71s。
1.3.4 场地水文条件 13TIZc1Ms。feQK1FF。
2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4AJ7QTDK。4F605VG。
3 监测目的 15UC96ZMU。1EXUSVY。
4 监测工作项目 15LLBTA8L。FMTUZCO。
5 工程风险分析、监测工作重点及监测措施 175L6MMRO。XZXXIPS。
5.1 工程监测等级 17nCq3EsL。nvzQj4u。
5.2 工程风险分析 17Ueq8YmM。2ZYznED。
5.3 各施工阶段监测工作重点 19Jnq1xMP。VGm6q4c。
5.4 监测措施 2259wXiXS。jcJ0nod。
5.4.1 加强重要周边环境现场监测及巡视 221kGlO59。RBk6MFT。
5.4.2 加强对工程自身监测及现场巡视 22coBZOvV。D2in2ps。
5.4.3 加强监测作业控制 23Mskq1Yc。jZjQ1Zw。
6 基坑监测方案实施 24BQNN0YP。TSNFFGL。
6.1 基准点布设和复核 24y1C6yf0。wlGh75c。
6.1.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24ob6bOjj。YUzGEEn。
6.1.2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8baTLxez。WU7chIe。
6.1.3 基准点的复核 31fNw5y2H。9uwqImB。
6.2 监测点的布设与复核 31ZMmPUlH。t3XXR1N。
6.2.1 地连墙墙顶竖向和水平位移监测 31tOXRoSQ。FNypfPE。
6.2.2 地连墙墙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35FBkPOJJ。ZzDurxo。
6.2.3 支撑轴力监测 38kGRgBXS。4pSjlQu。
6.2.4 支撑系统水平位移监测 405iQCHyz。M9qWLWb。
6.2.5 支撑系统挠度监测 41XF5jMuz。aM0Sy2H。
6.2.6 支撑立柱竖向位移监测 4216uQ3xJ。pgYcviQ。
6.2.7 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 43kECRGCs。oVmrIdr。
6.2.8 周边建筑物倾斜监测 43gjfjWkA。UAeanlo。
6.2.9 周边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 46LPg0rDb。QQZcDx2。
6.2.10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及裂缝监测 468dn6dzR。PqZyeY6。
6.2.11 周边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48v0eYs42。be5yaME。
6.2.12 坑外潜水及承压水水位监测 51aEJsQGR。eFbAcBF。
6.2.13 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巡视方法 52zS0nHAL。HFSZsy9。
6.3 信息化数据采集与传递 53sI2ru8t。2IylCab。
6.3.1 初始值采集时间 53von9Cr0。3U5HaB7。
6.3.2 监测数据采集频率 54kSH7OSl。bGLV3Do。
6.3.3 数据采集与传递实施 56pyyjwmg。7xQnoP1。
6.4 自动化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58gPdKvZw。FXenCGx。
6.4.1 系统结构 595e4SkhA。2VT1nQT。
6.4.2 系统功能 59ToMYTF9。2NbbICj。
6.5 监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62Rq8bHIU。Wi0UcrW。
6.5.1 监测数据整理 62K6aixSy。hxTklUm。
6.5.2 监测数据分析 63mj0Cp61。K4e2NDd。
6.5.3 监测成果报表报告 65I6uUd9X。gWFZHvA。
6.6 异常数据自动报警 66s9xI5lv。UxTEtqv。
6.6.1 警戒值的控制标准 66vN5gNRT。c4A5nLw。
6.6.2 异常数据自动报警实施 67vwiIXf9。JaaNyW4。
6.7 安全预警信息发布 68cbteGaz。l6INzke。
6.7.1 安全情况下的信息反馈 68gKC8RjI。N0SH3I5。
6.7.2 预警状态下的信息反馈 69pKwkql1。koQpSSo。
6.8 拟投入的组织机构、人员 72Wh1Vy5z。qyj9RI4。
6.8.1 项目组织机构 72J3VoUlf。fJRFJ3n。
6.8.2 项目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72UXjeP73。yZ4ymkZ。
6.8.3 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73uOViQpF。0cdU7JF。
6.8.4 项目副负责人岗位职责 73uu2HpNO。zGMzZNG。
6.8.5 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73eYozpQ9。N8JZFDX。
6.8.6 外业监测及巡视组组长岗位职责 74NP25k7q。9Z5tavI。
6.8.7 内业分析组组长岗位职责 75cKeYcCs。6Hk2b4K。
6.8.8 计划财务及后勤保障组组长岗位职责 75vZxyMAI。oAYx0iK。
6.9 拟投入监测仪器 753FYvTG7。1eLiVKm。
7 基坑监测的过程控制措施 77GEOIXYB。TJRZYIU。
7.1 质量保证措施 77FYt9Ky3。wrgkJor。
7.1.1 质量方针及目标 77G0KWjAg。q9abrvN。
7.1.2 质量控制流程 77ud5i9VT。kxCjtk7。
7.1.3 质量保证分工及职责 78iRmj9XW。7ZaM1Hr。
7.1.4 质量保证制度 78QnLuYPj。zQ3cp0P。
7.1.5 各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79chhIabq。xZtffMP。
7.2 安全保障措施 80xHUt4ic。L7ocVvC。
7.2.1 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 80vXpYGfh。Fd8Lgi6。
7.2.2 主要安全影响因素 80EU1387D。kV9EL27。
7.2.3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803m22NwW。t2kvJNp。
7.2.4 安全管理措施 81Zysz4pf。ylw81Av。
7.2.5 测量作业安全保障措施 82FJ327tS。GAUYa1Z。
7.3 进度保障措施 84GO2EW2j。gBndlAD。
7.3.1 组织机构及人员的落实 84Qv4tswe。oEUCZpA。
7.3.2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管理 84Kfo2IQ7。iWhymPC。
7.3.3 分项工程进度保障措施 85LeqypE8。vsejwTf。
7.3.4 雨季、夏季、冬季监测计划保证措施 86AK3U7I9。sC0Bgsd。
7.3.5 异常情况下的监测预案 87Z3M1TyW。dPwm6Gc。
8 部分报表形式 88FIJJTCG。JAHKTB0。
(二) 技术标附表 92XRRXZUM。KVFJD58。
B-1承担本项目的组织机构 92ARyumfe。nx6uhl3。
B-2拟投入本项目监测人员情况汇总表 93O2qbQ43。ViR3wqX。
B-3拟派本项目的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94Pivz1OQ。3UsbqqF。
B-4拟派本项目监测人员简历表 97qmKbeak。lV48q2t。
B-5投入本监测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表 131BgtAB2Y。eYDceIY。
(一) 监测实施方案
1 工程概况
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开发建设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扩建二期北院基坑监测工程位于河西区卫津南路以东、环湖西路以西、宾水道以北区域,即天津市肿瘤医院院内西南侧。基坑周长约400m,面积约10000㎡,普遍开挖深度约为21.1m,最大开挖深度为23.1m,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设地下4层,地上10层,总建筑面积为79387平方米。wmoG1Sh。GDZfjT3。
图1-1本工程位置示意图
1.1 基坑支护形式概况
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TRD水泥土连续墙的支护形式,地下连续墙作为结构外墙,TRD水泥土连续墙作为基坑止水帷幕;其中基坑南侧地连墙厚1200mm,其余三侧墙厚1000mm,TRD水泥土连续墙厚700mm;东侧地连墙有效墙深56m(兼作主体承重结构),其余三侧有效墙深40m;水泥土连续墙有效墙身54m。基坑形状呈规则的矩形,竖向设置四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支撑平面整体采用两个大环梁+中间对撑的形式。jEPYM6B。OaB2dIA。
土方开挖及支撑体系施工步骤如下:
基坑挖土按先撑后挖的原则分层、分块、对称开挖。
第一步:施工TRD水泥土连续墙和地连墙导墙,待TRD水泥土连续墙强度满足地连墙成槽保护要求后,施工地连墙、支承柱及降水井等。F29i6RO。nCn2IZh。
第二步:地连墙位置挑槽开挖至设计标高-1.950m,施工帽梁。
第三步:待地连墙和第一层支撑系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降水试验和渗漏检测,对疑似渗漏部位进行有效封堵后方可进行大面积降水和土方开挖。UJm8Dze。bnugigV。
第四步:分布、均匀开挖至第二层水平支撑系统底标高,施工第二层水平支撑系统
第五步:待第二层水平支撑系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分步、均匀开挖至第三层水平支撑系统底标高,施工第三层水平支撑系统。BCLXvZi。JkUZxB9。
第六步:待第三层水平支撑系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分步均匀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施工第四层水平支撑系统。
第七步:待第四层水平支撑系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分步均匀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局部深坑须严格按照结构图纸控制其深度和范围,严禁超挖,深浅坑交接处应在浅坑开挖完成后放坡形成。akF2JB0。4WjD4Gk。
第八步:立即施工基础结构至设计标高-19.050m,待基础底板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第四层水平支撑系统。Q5vfcRG。vZyPfVr。
第九步:继续施工地下四层主体结构至设计标高-14.000m,待地下四层主体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第三层水平支撑系统。KGGoqoR。SiYWFoQ。
第十步:继续施工地下三层主体结构至设计标高-10.100m,待地下三层主体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第二层水平支撑系统。2SWsj4N。pQyaNO1。
第十一步:继续施工地下二层主体结构至设计标高-6.200m,待地下二层主体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第一层水平支撑系统。XEGnmWe。dkYe5t4。
第十二步:继续施工其余主体结构。
图1.1-1 支撑支护剖面图
图1.1-2 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1.2 周边环境工程概况
1.2.1 周边建筑物
经现场实地调查,该项目周边建筑物情况如下:东侧为天津肿瘤医院B楼-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南侧为宾水道且紧临地铁肿瘤医院车站,西侧为天津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北侧为天津肿瘤医院A楼-住院部和天津市肿瘤医院研究所。具体院内平面布置图如图1.2-1所示:h8LvmUP。NHvTvaY。
图1.2-1 肿瘤医院院内平面布置图
基坑周边建筑物情况及其与基坑的相对位置关系如表1.2-1所示。
方向
建筑物名称
建筑物与基坑边线最小距离(m)
建筑物基础形式
建筑物最高层数
东侧
天津肿瘤医院B楼-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
12.1
桩基
14
西侧
天津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
11.9
天然地基
1
北侧
天津肿瘤医院A楼-住院部
2.6
桩基
19
北侧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
5.9
桩基
9
表1.2-1 周边建筑物情况一览表
图1.2-2 基坑东侧B楼乳腺癌防治中心
图1.2-3 基坑西侧放射治疗中心
图1.2-4 基坑北侧A楼住院部
图1.2-5 基坑北侧肿瘤研究所
图1.2-6 基坑南侧肿瘤医院地铁站现状
1.2.2 周边道路及管线
项目东侧为环湖西路,地下室外墙距离可用地界线中部最近处约62m;南侧为宾水道,目前正在施工地铁5/6号线肿瘤医院站;西侧为卫津南路,地下室外墙距离可用地界线最近处约66m;北侧为环湖南道,地下室外墙距离可用地界线最近处约175m,基坑四周道路距离地下室外墙较远,均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外。基坑周边管线布置图甲方尚未提供,待甲方提供后予以补充。WOFlMvV。0tI2O4A。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1.3.1 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
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按力学性质进而分为19个工程地质亚层。按地质年代、成因及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分述之:VjbFQSU。oMh6pZy。
①人工填土层(Qml)
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1.70~3.40m,底板标高为1.79~-0.1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O0xKwQ4。3QpLlky。
第一亚层,杂填土(地层编号①1):厚度各处变化较大,一般为0.40~2.20m,2号孔附近厚度较大为3.10m,呈杂色,松散状态,组成成分杂乱,主要由砖块、砼渣、废土等组成,表层20~50cm砼路面。其中在18、J14、J15号孔附近缺失该层。O1wPkE0。AgGnOGy。
第二亚层,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厚度一般为1.00~2.60m,呈褐色,软塑状态,无层理,粘土、粉质粘土质,含砖渣、石子,属中(偏高)压缩性土。其中在2、10、20号孔附近缺失该层。人工填土填垫年限一般大于十年。fNRS7E9。FXFkfJ6。
②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
厚度2.10~3.80m,顶板标高为1.79~-0.1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④1):厚度一般为0.50~2.20m,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其中在2号孔附近缺失该层。JoDqBE7。n5CjBYJ。
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④2):厚度一般为0.90~2.60m,呈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otlDiF1。CqSfAoz。
本层土粉质粘土(④1)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局部受人工挖掘影响缺失,分布不甚稳定;粉土(④2)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尚稳定。Z0kZs6V。gUFf91w。
③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
厚度7.70~8.50m,顶板标高为-2.01~-2.86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土(地层编号⑥3):厚度一般为2.20~3.10m,呈灰色,中密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砂性大粉质粘土透镜体,其呈软塑状态。LYgbu6b。cQd9YaQ。
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⑥4):厚度一般为4.90~6.20m,呈灰色,流塑~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上部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透镜体、下部局部夹粉土透镜体。STn7OBD。J1sfRO6。
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尚稳定。
④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
厚度1.30~2.20m,顶板标高为-10.18~-11.04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⑦)组成,呈黑灰~浅灰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有机质、腐植物,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UypYMSL。7QM0000。
⑤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
厚度3.00~3.60m,顶板标高为-11.51~-12.99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⑧1)组成,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caYXTwQ。aXiGTBW。
⑥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
厚度11.50~12.50m,顶板标高为-15.01~-16.27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⑨1):厚度一般为9.70~11.00m,呈黄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粘土透镜体。pJI9fOY。QQGHIHk。
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⑨2):厚度一般为1.00~2.60m,呈黄褐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稳定。lDfUHnI。qJBNSLq。
⑦上更新统第四组滨海潮汐带沉积层(Q3dmc)
厚度2.00~3.50m,顶板标高为-27.49~-28.67m,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粘土(地层编号⑩1)组成,呈灰色,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9VezAoe。LDboqTh。
⑧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Q3cal)
厚度15.80~21.30m,顶板标高为-29.94~-31.01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4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⑪1):厚度一般为2.40~7.50m,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XRWU2V0。rnuRnfv。
第二亚层,粉砂(地层编号⑪2):厚度一般为6.00~11.00m,呈褐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CKMNxVV。TF6VNKm。
第三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⑪3):厚度一般为1.00~4.10m,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仅在J13、J14、J15、J5、18、19号孔附近揭示。zlXEis8。zT9HJXj。
第四亚层,粉砂(地层编号⑪4):厚度一般为2.30~6.50m,呈褐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其中在18、19号孔附近缺失该层。本层粉质粘土(⑪1)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底板局部有起伏,分布尚稳定;粉砂(⑪2)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但顶板有所起伏,厚度各处有变化,分布尚稳定;粉质粘土(⑪3)土质尚均匀,仅局部分布,厚度较小,分布不稳定;粉砂(⑪4)土质较均匀,局部缺失,分布不甚稳定。D0Nzn9D。5a0yFIM。
⑨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层(Q3bm)
厚度10.20~14.70m,顶板标高为-46.30~-51.24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
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⑫1):厚度一般为1.00~7.20m,呈灰色,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o7z6Nfl。POVBclh。
第二亚层,粉砂(地层编号⑫2):厚度一般为4.00~10.50m,呈灰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GS1CY94。fVPFg0y。
本层粉质粘土(⑫1)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其顶、底板均有一定起伏,分布尚稳定;粉砂(⑫2)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其顶、底板均有一定起伏,分布尚稳定。⑩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Q3aal)。2WFBd7m。sqzwz5I。
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24.50m,顶板标高为-57.50m~-61.44m,其中65.00m深度范围内主要分布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⑬1),呈灰黄色,硬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zWgSlfK。SIxr0RO。
1.3.2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地层编号
岩 性
fak (kPa)
①2
素填土
100
④1
粉质粘土
120
④2
粉土
130
⑥3
粉土
130
⑥4
粉质粘土
110
⑦
粉质粘土
130
⑧1
粉质粘土
150
⑨1
粉质粘土
160
⑨2
粉土
180
⑩1
粉质粘土及粘土
160
⑪1
粉质粘土
170
⑪2
粉砂
240
⑪3
粉质粘土
170
⑪4
粉砂
240
⑫1
粉质粘土
190
⑫2
粉土
260
⑬1
粉质粘土
200
⑬2
粉土
260
表1.3-1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3.3 浅层地基土的渗透性
根据各土层性质结合室内渗透试验结果,提供埋深60.00m以上各层土的渗透系数及渗透性如下表所示
地层编号
岩性
垂直渗透系数kV(cm/s)
水平渗透系数
kH(cm/s)
渗透性
①2
素填土
1.00×10-7
1.00×10-7
不透水
④1
粉质粘土
5.99×10-6
2.45×10-6
微透水
④2
粉土
1.84×10-4
3.97×10-4
弱透水
⑥3
粉土
3.09×10-4
2.12×10-4
弱透水
⑥4
粉质粘土
1.68×10-6
6.25×10-6
微透水
⑦
粉质粘土
1.90×10-7
1.49×10-7
微透水
⑧1
粉质粘土
9.17×10-6
1.48×10-6
不透水
⑨1
粉质粘土
7.55×10-7
1.45×10-6
微透水
⑨2
粉土
3.55×10-4
8.55×10-4
弱透水
⑩1
粉质粘土及粘土
1.00×10-8
3.70×10-7
不透水
⑪1
粉质粘土
3.06×10-6
6.85×10-6
微透水
⑪2
粉砂
2.32×10-4
3.12×10-4
弱透水
⑪3
粉质粘土
5.28×10-6
8.49×10-6
微透水
⑪4
粉砂
3.02×10-4
4.19×10-4
弱透水
⑫1
粉质粘土
1.05×10-6
2.48×10-6
微透水
⑫2
粉土
3.56×10-4
5.17×10-4
弱透水
表1.3-2 地基土的渗透系数及渗透性
1.3.4 场地水文条件
根据地基土的岩性分层、室内渗透试验结果,场地埋深55.0m以上可划分为3个水文地质岩组:
1、潜水含水岩组
主要指埋深约13.5Om以上人工填土(Qml)、上部陆相冲积层(Q43al)、海相沉积层(Q42m)。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0.50~1.00m左右。本次勘察期间测得潜水地下水水位情况如下:2elWbtb。nmolb3a。
初见水位埋深1.30~1.70m,相当于标高1.51~1.23m。
静止水位埋深0.80~1.10m,相当于标高2.03~1.73m。
2、相对隔水层
埋深约13.50~29.00m段粉质粘土(⑦)、粉质粘土(⑧1)、粉质粘土(⑨1)可视为潜水与下部微承压含水层粉土(⑨2)的相对隔水层;埋深约31.50~40.00m段粘土(⑩1)、粉质粘土(⑪1)可视为微承压含水层粉土(⑨2)与粉砂(⑪2)的相对隔水层。FKEKxMP。s002CMo。
3、微承压含水层
埋深28.50~30.50m段粉土(⑨2)透水性强,其上覆相对隔水层,为第一微承压含水层;埋深40.00~53.00m段粉砂(⑪2、⑪4)透水性强,上覆相对隔水层将其与其他含水层隔断,为第二微承压含水层;埋深55.00~65.00m段粉砂(⑫2)透水性强,为第三微承压含水层,因第二、三承压含水层间隔水层局部厚度较小,两承压含水层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P6d9gyp。1OUf1b5。
因场地条件限制本工程抽水试验未能开展,本次根据场地南侧地铁5/6号线肿瘤医院站的抽水试验报告(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3年完成)提供承压含水层水头如下:FPtHKHd。0adJsMD。
第一承压含水层承压水水头可按大沽标高-1.86m考虑;第二承压含水层承压水水头可按大沽标高-1.98m考虑;第三承压含水层承压水水头可按大沽标高-2.82m考虑。KKrhOp5。e4IjWfx。
2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²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扩建二期北院基坑监测工程招标文件》
² 《天津市建筑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统一规定》(【2000】建质设42号)
² 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的相关文件指导书
²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²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²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²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²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²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²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
²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²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²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²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²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²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²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²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² 《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² 《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林宗元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能可靠地反映开挖及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在基坑开挖和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技术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实际情况与理论上常常有出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监测工作,对于保证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是很重要的。OW087lo。1BalgbJ。
监测的目的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
及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体系的工作性状及对工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确保基坑稳定安全。TFVAfNx。UpmKQGR。
(2)验证设计、指导施工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结构内部及周边土体及周围环境的实际变形(化),用于验证设计与实际符合程度,并根据变形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pbOcziN。1DfL852。
(3)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施工工作,对于保证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保障业主利益及相关社会利益。fQRYDa7。Zwr068X。
(4)分析区域性施工特征
通过对围护结构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解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区域性施工特征,为类似工程累积宝贵经验。8AqFUbq。kHySsJq。
4 监测工作项目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及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我方具体的监测项目如下:
(1)地连墙墙顶垂直和水平位移监测;
(2)地连墙墙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3)支撑轴力监测;
(4)支撑系统水平位移监测;
(5)支撑系统挠度监测;
(6)支撑立柱竖向位移监测;
(7)周围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
(8)周围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
(9)周围建筑物倾斜监测;
(10)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及裂缝监测;
(11)周边管线竖向位移监测;
(12)基坑外潜水水位及承压水水位监测;
(13)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巡视监测。
结合工况监测元件埋设进度计划如下表:
施工阶段
埋设元件
桩基(地连墙)施工阶段
结合地连墙槽段图,待墙体钢筋笼焊接完成时埋设测斜管。地连墙墙体施工前完成周围建筑物沉降、水平位移及倾斜监测点埋设;完成周边地表、管线沉降监测点埋设;
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阶段
该项目共设有四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每道支撑完成钢筋绑扎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埋设钢筋应力计,并随着基坑开挖进行监测原件埋设和测试。待各道支撑混凝土浇筑后,埋设地连墙墙顶、支撑立柱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点。
表4-1 监测元件埋设计划表
注:依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坑相关设计图纸及说明要求,基坑场地南侧在建的肿瘤医院地铁站主体结构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监测。后期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结合项目工况建议增加宜测监测项目,我方将予以配合。1CxFDzo。WHlpDL7。
5 工程风险分析、监测工作重点及监测措施
5.1 工程监测等级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工程监测等级确定应综合考虑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及周围环境风险等级等影响因素。符合下表情况之一的为一级基坑r1VwfTf。gL9oYQW。
基坑的等级划分
肿瘤医院项目基坑工况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基坑东侧地连墙墙身56m,墙体底部嵌固于持力层,将作为主体承重结构
(2)开挖深度大于10m
该项目基坑普遍挖深21m
(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基坑北侧、西侧、东侧距离基坑边线均在1倍基坑挖深范围内,且南侧临近地铁站。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基坑周边临近管线
表5.1-1 基坑等级划分表
结合上表所述,本工程基坑开挖最大开挖深度为23.1米,为超深基坑,主要影响区内(0.7倍开挖深度即16.2米)有多栋高层建筑物、西侧1F放射治疗中心为天然地基,存在基础变形隐患,正在施工中的地铁肿瘤医院站对控制变形要求极高,综上所述确定本基坑工程监测等级为一级。06GdjgK。FheYPEw。
5.2 工程风险分析
基坑工程施工对周围岩土体的扰动范围,扰动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邻近基坑地段的岩土体受扰动程度最大,由近到远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根据对招标文件以及设计图纸的深入解读,并结合现场踏勘的情况,我方把该基坑工程风险划分为基坑自身的风险、基坑周边环境的风险两部分。7SxjG7e。IyhPmYF。
(1)基坑围护结构自身风险
本基坑开挖深度相对较大,普遍区域基坑开挖深度21.0米,局部电梯井深坑最深达23.1m。在开挖过程中,水土压力的动态变化受到施工工序、分段开挖、围护形式、施工机械布置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复杂,这就大大增加了基坑开挖可控程度带来的风险。由于天津市属于软土地区,土层的不均匀性和流变性难免是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较大;在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如若地连墙各测点的水平位移均出现位移速率突然增大的现象,说明此时基坑围护结构外侧水土压力作用使基坑周围土体产生较大的塑性区,引起基坑变形的加速进行最终导致基坑围护变形过大导致报警甚至坍塌的风险。c9MwR6A。jMRIeTt。
由于本工程布设四道水平支撑,开挖深度较大。主要的施工过程包括止水帷幕施工、地连墙施工、降水、土方开挖、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浇筑和拆除等,施工工序复杂,地处闹市区施工作业空间有限,施工难度大。由于施工工序复杂,很难确保各工序搭接及时、对称开挖、随挖随撑、减少暴露时间,易忽略“时空效应”。施工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坑边堆载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增加了基坑变形较大甚至威胁基坑安全的风险。XbCRPJb。7Lbd172。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信息得知该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潜水水位埋深约1.5m埋深较浅,下部有三层承压含水层,埋深分别为28.50~30.50m段、40.00~53.00m段、55.00~65.00m段,且第二、第三两承压含水层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随着基坑挖深的逐渐加深,势必增加帷幕渗漏的风险。如若坑内挖土卸荷、坑外水土压力及承压水水头压力等因素导致渗漏水量较大最终会导致坑外地表变形较大甚至导致基坑围护结构失效等危险状况。nN3adSC。VdvEc3F。
(2)基坑周边环境风险
基坑桩基施工、降水和土方开挖等工序难免导致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发生变形。本项目基坑位于闹市区且在天津市肿瘤医院院内,周边环境较为复杂、人流量大,基坑西侧天津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为1F天然地基,抗变形能力弱,易发生倾斜和不均匀沉降、南侧地铁5/6号线肿瘤医院站临近基坑,作为重要公共交通设施,对变形极为敏感。一旦发生较大变形,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eG2zsYZ。3Kxft5K。
(3)监测点保护风险
深基坑监测,需要长期连续的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分析处理,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必须具有稳定的监测点。由于基坑工程属于地下施工作业、施工空间有限、施工工序复杂且周边环境复杂多变、人流车流量大 ,该项目属一级基坑,涉及监测项目较多,施工作业易造成桩顶位移监测点、测斜管、支撑轴力监测点等监测元件的掩埋甚至破坏,导致测量数据的不完整、不连续,从而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0kKQHJl。it9sY6r。
(4)人员及仪器安全风险
安全工作贯穿始终,该项目挖深大工期长,由于基坑监测工作的特殊性在进行支撑系统水平位移、挠度、轴力监测、支撑立柱竖向位移监测时,我方监测人员须到支撑系统上部测量,在确保自身安全风险源识别和学习的基础上,还需各方的协调配合,故人员仪器的风险必将作为风险分析的重点工作。dOZ7AXu。UKMbQL7。
5.3 各施工阶段监测工作重点
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技术资料后,在实地踏勘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工程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划分,并对各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并加强重点监测,具体各施工阶段的监测重点分析如下表:NKcncwu。YNnJDpi。
主要工况
风险类别
风险基本状况描述
监测重点
地连墙及止水帷幕施工
环境风险
地连墙及止水帷幕施工中可能对周边地表挤压变形破坏土体结构,造成地表隆起或沉降。
加强地表沉降观测
基坑降水
环境风险
基坑降水可能引起周围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导致地面和周围建筑物沉降。
加强坑外潜水及承压水井观测,判断止水帷幕止水效果。加强对地表及周边已建建筑沉降观测。
基坑开挖小于10米
自身风险
基坑开挖后在侧向水土压力作用下造成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支撑受力过大。可能导致支护结构破坏整体失稳。
重点对支护结构的测斜,立柱沉降的监测。同时加强巡视关注围护结构裂缝发展。
环境风险
开挖中变形过大会造成止水帷幕出现裂缝,可能会引起漏水,涌水现象,造成地面大量沉降。地表沉降过大同样导致管线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严重时导致管线破裂及建筑物开裂。
重点对坑内外水位观测,加强对主要影响区域内的地表土体及建筑物沉降观测。
基坑开挖大于10米至底板浇筑完7天
自身风险
基坑开挖深度越深,支护结构变形也越大,开挖越深承压水层上部覆土越薄,可能会导致坑底突涌。且深处地连墙容易发生渗漏从而导致地表沉降过大,且深处地连墙封堵困难。
加强对开挖面处地连墙的巡视,观测结构裂缝及渗漏水情况。加强对支护结构测斜及立柱沉降的监测,加强坑外水位观测。
环境风险
随着开挖面加深,影响范围也逐渐加大,沉降槽深度加大。地表沉降过大会导致地下管线破裂及建筑物开裂。
重点对坑外承压水水位观测,加强对基坑开挖主要影响区域内地表土体及建筑物沉降观测。
支撑拆除阶段
自身风险及环境
拆撑处变形较大。上部支撑轴力变大,特别是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拆除中,靠地表附近地连墙变形过大会造成主体结构施工不能顺利进行,且对周边地表影响较大。
重点加强对桩顶水平位移及测斜观测,加强坑边地表管线及建筑物沉降及倾斜观测。加强对地表的巡视。
表5.3-1 各施工阶段监测重点分析一览表
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