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49650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绪论1. 扁鹊是世界上最早的耳鼻咽喉科医师2. 明.薛已编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耳鼻咽喉科专著口齿类要3. 清.郑梅涧重楼玉钥白缠喉(白喉),创立养阴清肺汤耳应用解剖:外耳 :耳郭、外耳道(外耳道的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较狭窄,称外耳道峡部)外耳道峡部: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2.5-3.5cm,为一略呈“S”型弯曲的管道,其外1/3为软骨段,内2/3为骨段,两端交接处较狭窄,称之。较大异物常嵌于此。KyKILAa。Y6nTGYp。A68wwiK。中耳:鼓室(上,下,内,外,前,后,六壁)、咽鼓管、鼓窦、乳突鼓室毗邻-六面壁 上鼓室盖/中颅窝 下颈静脉球体 内内耳外壁 外鼓膜 前咽鼓管鼓

2、室口 后鼓窦 内容听骨链qFjmriz。iOfNPCf。keFSktw。内耳:又称迷路。外层为骨迷路(耳蜗,前庭,鼓半规管),内层为膜迷路(蜗管,椭圆囊与球囊,膜半规管)。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含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含内淋巴液。gDqU9r3。HaxUoEx。hHWbctU。1. 外壁:大部分分为鼓膜,鼓膜为8mm9mm的椭圆形,灰白色的半透明薄膜,厚约0.1mm,呈漏斗状,凹面向外,鼓膜与外耳道底约45角,婴儿斜度更大MRQ90SV。CHTOQF3。vBOUUa8。2. 咽鼓管:成人咽鼓管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是沟通鼻咽腔和鼓室的管道,也是中耳感染的主要途径。咽鼓管口位

3、于鼓室前壁,然后向前下、内通入鼻咽部侧壁。咽鼓管的鼻咽端口在静止状态是闭合的,在张口,吞咽,歌唱或哈欠等动作时开放,空气趁进入鼓室,以保持鼓室内外的气压平衡(易患中耳炎)t35dzP7。8Zv9ElT。LhL85qa。3. 囊斑:为重力和直线加速度运动平衡的外周感受器4. 膜半规管:为角加速度感受器5. 蜗管底壁为基底膜,由支柱细胞,内、外毛细胞和胶状盖膜构成螺旋器(柯蒂氏器),是听觉末梢感受器。6. 前庭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耳石)(重力和直线加减速感受器)听觉的产生: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外淋巴液内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挺中枢3iXkSG4。S4gnwnR。2Jpclc4

4、。前庭系统由前庭、半规管、前庭神经组成。使用耳外用药应注意:净、留、畅。耳的生理功能:1司听觉,闻五音 2主平衡,辩体位耳与脏腑的关系:肾生理上:1.肾藏精上通于耳为听。肾精充沛,耳得所养则听觉聪明 2.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生髓充骨汇于脑。髓海充足,骨质坚实思维敏捷,步履稳健。 3.肾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温煦形体,蒸化水液。 病理上:1.肾精肾阴亏损,耳窍失于濡养,耳聋失聪,髓海空虚,骨质松脆,脑转耳鸣。耳鸣、耳聋、眩晕、耳内长期流脓。2.肾阳不足温煦失司,蒸化失职耳窍失于温煦,水湿泛溢上泛于耳。甚则耳内流脓缠绵难愈,晕旋不定,耳鸣耳窍失聪等。 AiNPmbh。dcF64tH。yfnX4p1

5、。心生理上:1.心藏神,耳司听觉,受心主宰。2.心主血脉,心血上奉濡养耳窍。3.心阳温煦肾精,心火肾水互相调和。病理上:1.心虚血耗或瘀阻脉络:耳失所养;耳鸣、耳聋、眩晕。2.心肾不交:耳鸣耳聋、失眠。3.心火上攻,邪热内陷心包:耳痛流脓,耳聋眩晕;邪热内陷心包则致黄耳伤寒。肝胆:生理上:1.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木动有常。2.肝肾精血同源,肾精肝血濡养耳窍。病理上:1.肝郁气逆:耳聋突发,耳鸣耳聋,风动不定,头晕目眩。2.肝肾阴虚:耳失濡养;肝阳上亢、耳聋耳鸣。3.肝火上炎:肝胆为实证耳病之源,肝胆火热循经上犯, 耳痛耳肿、耳聋暴发、耳流脓。脾生理上:1.脾生化气血,濡养耳窍为听。2.运化水湿

6、,升举清阳,助耳为听。病理上:1.脾气虚弱,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耳。2.升降失常,水湿停滞致耳窍失去“清空”纳音,以致耳胀耳闭、耳流脓、耳眩晕。肺生理上:1.肺主气,肺气贯耳。肺主声,令耳闻声。 2肺司耳咽管开合,保耳清灵。病理上:1.外邪侵袭,肺气闭郁,耳失清灵。2.肺气虚弱,耳脉空虚,窍道壅滞,清阳不升,听觉失聪。 可致耳胀、耳闭、耳聋耳鸣、旋耳疮等病。 耳的经络循行特点:直接循行于耳的经脉多属阳经(5条) : 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 手少阳三焦经:同上至目锐眦。 足阳明胃经:绕口唇从颊车上耳前。 手太阳小肠经:沿颈上颊,从目锐眦入耳中。 足太阳膀胱经:从巅至耳上角。 F2CX

7、9zR。WcLdzIP。g92VQbD。 主要症状辨证:常见的症状有: 痛、脓、聋、晕 常见的体征有:鼓膜异常(色泽、位置、穿孔、动度) 内治法:1祛瘀法:常用于耳鸣耳聋、耳外伤、肿瘤等。 2补益法:常用于耳聋耳鸣日久、耳眩晕等病。 3通窍法:常用于耳胀耳闭、耳眩晕等4排脓法清热解毒排脓、散瘀排脓、托毒排脓三法。 常用于脓耳、耳部的疮疡疖肿。 外治法:1.清洁法 2.滴耳法 3.涂敷法4.穿刺法 5.冲洗吸引法 6.手术法(注意保持引流通畅) 重点章节:1.耳胀耳闭 ( 耳胀) 定义:特征:卒然耳聋,胀闷堵塞感,以胀为主或兼胀痛或伴耳鸣。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

8、炎、渗出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XkZoqbd。Scnasm2。EfFfRYL。病因病理外感风邪:侵袭肺经由肺及耳,耳窍经气痞塞不宣、气道受阻;营卫运行失调;侵袭少阳肝胆之气,水湿积聚于耳 导致耳胀 Fv622Cj。UUKCjyB。91CBC1t。现代医学认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内一种非化脓性病变,以耳鸣耳闷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其病理改变以渗出性为主。 7MAK36T。gA7APdF。rAtGudi。病因:咽鼓管通气及排液功能障碍 诱发因素: 上感 鼻咽部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 气压变化飞机、潜水导致鼓室内负压 变态反应UwVSGVC。LQA9r3O。PdtBzcp。 二、诊断要点 病

9、史:近期内有感冒史,如伤风、鼻塞、流涕及全身不适等 主要症状与体征 局症状: 1、耳胀闷阻塞感 2、卒然耳聋 自听过响(自声增强) 3、耳痛发热 局体征: 1、鼓膜 内陷(初期):锤骨短突突出,锤骨柄变短,光锥缩小、变形、分节、消失等 2、鼓室鼓室积液 液平面或汽泡 气过水声 鼓室外凸 3、音叉检查呈传导性耳聋 4、鼻咽部儿童腺样体肥大 三、辩证施治 内治 分二型 1、风邪外袭,经气痞塞 局症状与体征:除卒然耳聋,耳胀闷阻塞感外 特点:鼓膜轻度充血松弛部及锤骨柄周围; 穿刺可有清稀积液 治法: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方药:风热重-银翘散合通气散+菊花、石菖蒲、夏枯草 风寒重-荆防败毒散 2、肝胆湿

10、热,上蒸耳窍局症状与体征:除卒然耳聋,耳胀闷阻塞感外,特点:鼓膜内陷,轻度充血;穿刺可有黄色粘稠积液 治法:清泻肝胆,利湿通窍方药:龙胆泻肝汤外治 原则:保持耳窍气道通畅 措施:1、咽鼓管吹张术:捏鼻鼓气法;金属导管法;波氏球吹张法 n 注意:鼻腔内涕较多时,暂忌使用此法。 2、滴鼻剂:收缩肿胀的鼻咽部粘膜,使咽鼓管咽口水肿消除,以利通气。(1%呋麻滴鼻剂) 3、鼓膜按摩术:指按耳屏,随压随放,压力忽高忽低,振动鼓膜活动 4、鼓膜穿刺术:前下或后下象限。 (耳闭)定义:此病大多见于耳胀病后,由于脏腑虚损(肺脾肾虚),邪毒滞留清窍,以致引起听力障碍,司听失聪之疾病,病程较长vNJRoxC。GpB

11、vlie。9QzCvjh。 特征:耳胀闷阻塞感,以阻塞感为主,耳鸣、耳聋日久不愈耳内胀闷,如物隔阻,司听失聪,闻声失真,伴有蝉鸣。ZCv5aND。QClZH86。wKIz7ei。 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二、诊断要点 病史:一般多有耳胀的病史,反复发作。 主要症状与体征 局症状:1、耳鸣时有时无,低音调 2、耳聋渐进性 3、闭塞感较耳胀重,日久不愈 n 局体征: 1、鼓膜(6点) 内陷;外凸;增厚; 萎缩;粘连; 钙质沉着; 2、鼓室 鼓室积液,反复穿刺不愈,多数较粘稠,色灰或黄 粘连鼓室腔缩小 3、听力(音叉试验):传导性耳聋 内治 1、运化失职,湿聚耳窍 局症状:一般

12、的症状(耳鸣、耳聋、闭塞感) 特点:耳窍内压迫感较重,听力渐差 局体征:鼓膜:內陷,混浊,增厚; 鼓室:积液多,长期不吸收(黄褐色 液,穿刺暂缓,日后复发); 听力:传导性耳聋 治法:健脾化浊,利湿通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 2、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局症状:一般的症状(耳鸣、耳聋、闭塞感) 特点:耳聋闭塞感较重,听力减退明显,耳鸣如蝉不休 。局体征:鼓膜:內陷,混浊,增厚,石灰沉积斑或萎缩,菲薄如纸(吹张术、气压剧变易破),晚期甚或粘连,活动差或固定;uyxExIA。xFbGptC。uu3pdSo。 鼓室:由于粘连,鼓室腔明显变小; 听力:传导性耳聋(较重)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开闭方药:通窍活血

13、汤n 外治 原则:保持耳窍气道通畅 措施: 1、咽鼓管吹张术:1-2次/天; 2、鼓膜按摩术:3-5次/天; 3、滴鼻剂:1%呋麻滴鼻剂; 4、排液引流: 鼓室穿刺术,可反复进行,1次/周2次/周; 鼓室内注射:粘-糜蛋白酶,有稀释作用; 稀-透明质酸酶或醋酸可的松 鼓膜切开:适用于上二法无效或胶粘样积液(桃浆样、半干的胶水) 放置引流管:鼓膜前或后下方切口 鼓室积液是鼻咽癌的早期体征之一。 脓 耳 定义:脓耳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位深,病情较重,有别于外耳道耳疖、耳疔之溃脓。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化脓性中耳炎”。zb0DyyS。VlMQeps。B4jlZWO。 特征:鼓膜穿孔,

14、耳内流脓(鼓室内、中耳内) (1) 实 证 脓 耳(急性脓耳) 定义:由实热邪毒所引起的一种脓耳邪毒入里,病位较深,脓液破膜而出 特征:耳痛,耳内有脓或流脓,伴有发热,听力下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症状与体征: 局症状: 1、耳痛 2、耳内流脓 3、听力下降n 体征: 1、外耳道:流脓或有或无,有则色黄, 2、鼓膜: 轻-未穿孔,鼓膜充血淡红,正常标志消失; 重-充血严重,鼓膜红赤、鲜红外凸,甚至紧张部穿孔(中央性)闪光性搏动(灯塔现象) 3、鼓室:积脓色黄 4、听力:传导性耳聋 5 、偶可出现眩晕、恶心等内耳受刺激所致 三、辨证施治 内治 1、外邪侵袭,壅遏耳窍 局症状:1

15、、耳痛:跳痛、刺痛、胀痛 2、甚则流脓 3、听力下降 体征:1、外耳道:无脓或有脓黄稠、微腥或不臭 2、鼓膜:充血潮红,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 (孔小闪光性搏动) 3、鼓室:积脓黄色 4、听力:传导性耳聋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加减 2、肝胆湿热,熏蒸耳窍 局症状:1、耳痛剧烈,痛连头部 2、流脓突然发生,量多 3、听力下降 体征:1、外耳道:脓液量多黄稠,腥臭或夹血丝 2、鼓膜:红赤外凸,弥漫性充血,表面标志消失,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或闪光性搏动;穿孔 3、鼓室:积脓(严重) 4、耳后乳突部红肿压痛 5、听力:传导性耳聋 治则:清肝泻火,利湿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 外治1、清

16、洗脓液为治疗脓耳成败的关键之一。 2、滴耳解毒 3、切开排脓 4、外敷消肿 虚 证 脓 耳(慢性脓耳) 定义:凡脾肾虚损,余邪滞留不去所引起的脓耳,属虚证脓耳。 特征:耳内常年流脓,缠绵难愈,听力减退 虚证脓耳虽以脾肾虚损为主,实际上多见虚实夹杂的症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症状与体征: 局症状: 1、耳内流脓:间断或持续,反复发作,缠绵日久 2、听力下降 体征: 1、外耳道:脓液清稀量多或秽浊恶臭,呈豆腐渣样 2、鼓膜:穿孔紧张部、松弛部 3、鼓室:脓液;可见肉芽或听小骨的腐蚀、缺损(息肉) 4、听力:轻传导性耳聋;重(后期)混合性耳聋 现代医学临床分型 1、单纯型:病变局限

17、在中耳粘膜 2、骨疡型:病变累及骨质及听骨 3、胆脂瘤型:已形成骨质破坏 1、内治法 脾虚湿困型(类似单纯型或骨疡型的早期) 局症状:1、流脓日久不愈,量多清稀无臭味, 湿热重则黄 2、听力下降 体征:1、外耳道有脓液 2、鼓膜紧张部穿孔 3、鼓室:多量脓液,无臭; 可有听骨链缺损,如锤骨柄缺损 4、听力:传导性耳聋(轻度) 治则: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肾元亏损型(类似于骨疡型后期,胆脂瘤型) 局症状:1、流脓经年累月,脓液量少,粘稠或脓中夹有豆腐渣样物,恶臭2、听力下降较重,可伴耳鸣 体征:1、外耳道:潮湿有脓,量少粘稠,恶臭; 严重者,可见外耳道壁塌陷 2、鼓膜:紧张部

18、中央性大穿孔; 或后上边缘性穿孔; 或松弛部穿孔 3、鼓室: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恶臭; 或见有红色肉芽组织; 听小骨缺损 4、听力:混合性耳聋 治则:补肾培元,化湿祛腐 方药:肾阴虚知柏地黄丸;肾阳虚肾气丸 外治: 1手术根治:适应症骨质破坏,胆脂瘤形成 手术指征虚证脓耳病史;松弛部穿孔,豆腐渣样脓,恶臭;乳突摄片() 手术作用:彻底清除病灶 手术方式: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 2听力重建(中耳成形术) 单纯鼓膜修补术 a、烧灼法 b、贴补法 c、移植法 烧灼法与贴补法简便易行,往往两者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鼓室成形术:针对听骨链中断或缺损者 听力重建者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耳蜗及耳蜗后机能良

19、好 咽鼓管通畅 耳流脓停止36个月(即炎症消失 )次重点: 定义:脓耳变证是指由脓耳病情变化而产生的新病症。是在脓耳的基础上,邪毒炽盛或失治误治或正虚无力与邪毒抗争邪毒久蕴,侵蚀耳骨,脓汁毒邪溢散于邻近组织而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属危重症候。一经确诊,应积极抢救治疗。属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kZskGCV。qUM8t4C。5CVYNzZ。 一、耳后附骨痈(耳后骨膜下脓肿) 定义:发生于耳后完骨部的痈肿。 特征:耳后完骨部红肿压痛,甚则溃破流脓为主要症状体征。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的合并症耳后骨膜下脓肿。 主要症状与体征 局耳后完骨部红肿压痛甚则溃破流脓脓耳表现耳后附骨痈与耳疖如何鉴别?耳疖

20、:尤其是位于外耳道后上壁的耳疖 外耳道、鼓膜;牵拉耳廓,疼痛加重 。张嘴疼痛与否 。耳后沟存在与否二、脓耳面瘫(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定义:脓耳失治误治,邪毒入耳部脉络,引起经脉闭塞,肌肉萎僻而致口眼喎斜,称为脓耳面瘫。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面瘫)。OHSo9Lg。j2DJzyy。Be46TOA。诊断要点:有脓耳病史主要症状与体征:脓耳面瘫常为单侧性,从神经受损位置来看,属周围性面瘫。三、脓耳眩晕 定义:由于脓耳失治、误治,邪毒流窜内耳所引起相当于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迷路炎。四、黄耳伤寒(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定义:由于脓耳邪毒壅盛,入于营血,扰乱心神或引动肝风而致的病证,称黄耳伤寒,

21、是脓耳失治误治而变生的又一重症,属现代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颅内并发症的危重阶段。Hy2gnjT。12yrIjO。yhYgZsc。 耳鼻喉科有三大危证:急性喉梗阻;气管异物;颅内并发症(黄耳伤寒)。 主要症状与体征 局症状:脓耳表现,以虚证脓耳肾元亏损型为多见 特征:流脓日久或突然流脓减少 流脓臭秽、黑腐、豆腐渣样 体征:脓耳表现,以虚证脓耳肾元亏损型为多见,因局部表现无特殊性,故往往易忽视而误诊。 全身情况: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突出):壮热寒战,头痛剧烈,呕吐心烦或神昏谵语,或项强抽搐。鼻生理解剖:外鼻 鼻腔:鼻前庭;固有鼻腔:内壁、外壁、顶壁、底壁;鼻腔黏液 :嗅区黏液、呼吸区黏液 鼻窦(上颌

22、窦,最大的;筛窦;额窦;蝶窦)(4对,8个 ): 辅助鼻腔发挥生理功能 减轻颅骨重量 固有鼻腔:内壁(利特尔区:鼻中隔前下部粘膜血管丰富,汇聚成网。最易出血的部位);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丛区称克氏区,为易出血区。rrDuUBQ。g2dweSW。K1dWzTw。 外壁 :上鼻甲和上鼻道中鼻甲和中鼻道下鼻甲(为鼻甲中最大者)和下鼻道;顶壁;底壁 即硬腭外壁:上中下三块鼻甲及上中下三个鼻道 鼻甲 a、骨性鼻甲 b、膜性鼻甲:鼻甲粘膜厚,有丰富的海绵状血管窦,血管舒缩可使鼻甲体积迅速变化,影响通气,以下鼻甲最为明显 鼻道 上鼻道后组筛窦、蝶窦; 中鼻道前组筛窦、上颌窦、额窦; 下鼻道为鼻泪管开口,外侧壁为

23、上颌窦穿刺冲洗部位agtpa0Y。FzlSUHk。zswNh6N。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其窦口均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者窦口在蝶筛隐窝,开口于上鼻道。cG8BjI5。ylVX08A。yHzgds9。上颌窦前壁中央最薄并略凹陷称“尖牙窝”,上颌窦手术多经此进入。鼻与脏腑的关系:其中与肺、脾、肝胆、肾、心、胃等脏腑的关系比较密切肺所属关系:鼻为肺之官,之窍,之外候。生理上:呼吸之门户,司呼吸,助发音。司嗅觉有赖于肺气的通调和平,肺气肺阴的不断上输而濡养。病理上:肺失宣降,鼻窍壅阻,通气不畅为病;反之鼻窍阻塞,肺气上逆,氧分压下降

24、,气急 。诊断上:察鼻知肺之病。脾所属关系:医学心悟“鼻准属脾土”,指出了鼻尖部属脾脏。 生理上:鼻得脾则健。病理上:脾病则肺病。 胆生理上:间接与鼻相联系。病理上:胆热上犯,移热于脑,下犯鼻窍则鼻流浊涕。肾生理上:肾之纳气,助鼻通畅。 肾藏精以养肺润鼻。 病理上:肾病及鼻。心生理上:助肺辨香臭。心主血脉,鼻为血脉多聚之处。 病理上:心苦不应,鼻窍不利。辩证施治: 一、鼻塞: 1、部位:单侧或双侧鼻息肉、鼻鼽 双侧交替性鼻窒、鼻槁 2、发作性:阵发性、持续性、季节性、时轻时重、渐进性 3、时间性:初起;日久 二、鼻涕 1、部位:单侧虚证鼻渊,鼻内异物;双侧鼻窒,鼻鼽,伤风鼻塞2、性质:清稀伤风

25、鼻塞或鼻鼽; 脓血出血性鼻息肉,肿瘤; 稠黄脾经火热上蒸; 黄而量多(胆)脾经湿热; 稠粘脾虚痰浊凝聚; 黄绿胶结有臭气鼻渊或鼻藁内治:疏风宣肺 适:鼻病初起,风邪在表,如伤风鼻塞 方:银翘散风热之邪 荆防败毒散风寒之邪芳香通窍用轻清芳香通散之药物,祛散壅阻鼻窍之邪 适:邪毒滞留鼻窍之鼻病。鼻为清窍,邪滞即发病。 代表方:苍耳子散苍耳子、辛荑花、薄荷、菊花 注意点:多与他法配合应用 清热解毒 适:火热邪毒壅盛之症,如鼻疖 方:银花解毒汤 排脓除涕 适:湿热之邪上蒸之症,如鼻渊、鼻疳 方:二陈汤 理气活血 适:气血滞留,经络壅塞之症,如鼻窒重症 方:通窍活血汤 补肺固表 适:肺脾气虚之虚寒性鼻病

26、,如鼻鼽、鼻窒轻症 方:肺气虚为主玉屏风散;脾气虚为主四君子汤加减(附子、川芎 、黄芪等) 凉血止血 适:脏腑蕴热,血热上攻之症;如鼻衄 方:十灰散、四生丸 补脾益气 适:脾气虚弱,鼻窍虚弱之浊涕长流或反复不愈之慢性鼻病,如虚证鼻渊,鼻癌 方: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 滋补肺肾 适:肺肾阴虚之鼻病,如鼻鼽、鼻藁 方: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 外治: 滴鼻 蒸气吸入 吹药将药物吹入鼻腔 塞鼻 外敷重点: 1鼻鼽 定义: 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过敏性鼻炎 病因病机: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2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3肾阳亏虚,温煦失职 4肺经郁热,

27、上犯鼻窍诊断要点病史:过敏史和家族史主要症状与体征 局症状: 1、鼻痒 2、喷嚏 3、鼻塞 4、大量清涕 5、嗅觉减退(多为暂时)阵发性突然发作,可轻可重(症状),可长可短(时间),病后如常态 GEcMnwJ。H6oBBI2。Y1IOyDY。体征: 1、鼻甲肌膜(粘膜) 发作期:淡白、苍白或暗灰色,水肿,表面湿润,以下甲为甚; 间歇期:正常(轻);反复发作,病史较长,反应剧烈者,可见鼻甲息肉样(重) 2、鼻道(总鼻道)清水涕 发作期:大量清水涕; 间歇期:正常(轻),息肉样变(重) 全见辨证施治鉴别:鼻鼽、伤 风 鼻 塞 病史:过敏史;传染接触史 症状:发作快,消失快,历时数小时,过后如常 ;

28、起病渐起,消失亦慢,历时数天 。全身:无恶寒发热 ;全身症状重,恶寒发热、头痛等(小儿更明显 )鼻粘膜:苍白水肿;充血红肿 涕:清稀 ;清稀粘脓(黄色) 三、辩证施治 内治 1、肺气虚寒,卫气不固患病初起多见此型 局特点:鼻窍奇痒,喷嚏频频,继则大量清涕 治则: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方药:温肺止流丹或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2、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此型小儿多见 局特点: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而多或粘白;双下甲肿胀较重,苍白或灰黑,甚则呈息肉样变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或参苓白术散3、肾阳亏虚,温煦失职反复发作者多见于此型 局特点:发病多为长年性,持续时间较长;清涕难敛,早晚较甚

29、;鼻甲肌膜苍白水肿或息肉样变治则:温补肾阳,固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4、肺经郁热,上犯鼻窍属于邪热内伏的类型 局鼻粘膜暗红;喷嚏频作,流清涕;鼻甲肌膜水肿明显治则:清宣肺气,通利鼻窍 方药:辛夷清肺汤加减2鼻窒定义:鼻窒是以鼻塞,嗅觉失灵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鼻病。属常见病、多发病其鼻塞可表现为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病情较久较重者往往出现嗅觉失灵。属现代医学的慢性鼻炎ScHnEe8。XW7RJaW。KBCUSkG。病因病机: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 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3邪毒久留,血瘀鼻窍诊断要点 (一)病史:有伤风鼻塞史(急性鼻炎)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 n 局部症状

30、: 1、鼻塞日久 特点:间歇性 交替性 持续性 2、流涕:粘、稀 3、嗅觉减退 n 局部体征: 1、鼻甲肌膜肿胀或肥厚,以下甲为甚 2、总鼻道内见清粘涕 3、不同程度嗅觉减退(三)鉴别诊断 1、伤风鼻塞:属急性过程,起病快,病程短 2、鼻息肉、鼻腔异物 3、鼻渊 (急慢性鼻窦炎)n 三、辨证施治(一)内治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慢性单纯性鼻炎)局症状: 鼻塞呈交替性或间歇性,较轻 流涕鼻涕色黄量少 鼻腔干燥有灼热感局体征: 鼻甲肌膜肿胀色红,以下甲明显,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弹性 涕少难出治则:清热散邪,宣肺通窍 方药:黄芩汤菊花、白蒺藜、蔓荆子等或用辛夷清肺散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慢性单纯性鼻炎) 局症状: 鼻塞呈交替性、间歇性,较轻 流涕鼻涕清稀或粘稀,遇寒加重 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