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sd地理科学地质地貌学期中试卷(1)地质学基础一. 选择题(在正确答案号码上画上)10分1花岗岩属于-(1)中性浅成侵入岩;(2)、酸性深成侵入岩;(3)、基性深成侵入岩2.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不同在-。(1)有无海沟存在;(2)有无岛弧存在;3)大陆架的宽与窄3.岩浆的喷发强度与-关系最大。(1).地壳活动;(2)围岩掉入量;(3)岩浆粘度4.科马提岩最重要的鉴定标志是-。(1).化学成分;(2)矿物成分;(3)鬣刺结构(构造)5.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发育的火山岩是-。(1)流纹岩;(2)安山岩;(3)花岗岩6.地震波中-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1).纵波(P
2、波);(2)横波(S波);(3)面波(L波)7世界上规模最大、强度最大的地震带是-。(1).洋中脊带;2)地中海-印尼带;(3)环太平洋带8地壳中,硅镁层的成分相当于-。(1).安山岩;(2)花岗岩;(3)玄武岩9.提出地幔对流说的学者是-。(1).魏格纳;(2)毕乌夫;(3)霍尔姆斯10从动物进化阶段看,古生代泥盆纪又称为( )。(P354)(1).三叶虫时代;(2).菊石时代;(3).鱼类时代二.是非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10分1 年代地层单位中统与统之间的生物在科、目范围内有显著的变化。( )2 片麻岩矿物组成特点是长石含量大于石英。( )3 莫霍面是岩石圈与地幔的分界面。( )
3、4 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主要埋藏在裂隙断裂中。( )5 由于寒武纪软体动物菊石类繁盛,所以寒武纪又称为菊石时代。( )6 层理是岩石沿水平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层状构造。( )7. 变质作用中,静压力的主要作用是使变质反应的温度升高。( )8. 穹隆构造在平面上呈现中心为年轻岩层,四周为老岩层的特点。( )9. 根据地震波探测资料分析,地球内部从地幔到地核都完全是液态熔融的。( )10.确定岩层走向之后,便可推断其倾向。( )三.填空(每空1分,20分)1 中生代划分为(白垩纪)、( 侏罗纪)和( 三叠纪)三个阶段。2 现代毕乌夫带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是(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的场所。3
4、距洋中脊越远,洋底玄武岩年龄越( 老)。4 板块边界主要有(洋中脊)、(俯冲带)、(转换断层)三种。5 倾斜褶皱中,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6 预报地震的三要素是时间、地点和(震级)。7. 断层的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盘)等。8. 季候泥在夏季形成时纹层颜色(浅),颗粒较(粗);冬季形成的纹层颜色(深),颗粒较(细)。9 大陆型地壳结构包括( 玄武质层)和(花岗质层)两个部分。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总12分)1 安山岩线:环太平洋大陆及岛屿火山喷发的岩石为安山岩,大洋内部则为玄武岩,二者界线称为安山岩线2 地质构造:地球表层的岩层和岩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呈
5、现复杂的空间组合形态即地质构造。3 地层层序律:如果地层没有受到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称之地层层序律。4 沉积相:各种沉积物和沉积环境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五.简述题(总28分)1 简述地震的深度分类和成因分类(8分)(1)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千米;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深源地震深度300700千米(2)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是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火山地震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冲击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到地下水长
6、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又称塌陷地震。水库地震某些地方原来没有地震或很少发生地震,后来由于修了水库,经常发生地震,成为水库地震。2,3,4题中任选2题,每题10分2 简述地球内部层圈构造及主要界面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即为地壳。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的地球内部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间的地球内部称为地核。根据次一级界面,还可以把地幔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把地核进一步划分为外核、过渡层及内核。在上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主要界面: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低速面
7、拜尔勒面雷波蒂面古登堡面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莫霍面的深度(自海平面算起)全球平均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仅为7km。古登堡面:这一界面位于地下2885km的深处。3 简述地层接触关系的主要类型和特征连续沉积的一套不同时代地层的接触关系,叫整合接触。上下地层连续,无间断,岩性和所含化石一致或渐变,产状基本一致。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即两套地层间缺少了一部分地层,这种地层接触关系叫不整合接触。它反映了一个地区长期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两套地层间的沉积间断面叫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上下地层的产状关系及其反映的构造运动特征,不整合分为: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反映整体上
8、升。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反映不均匀升降运动或水平运动,使地层褶皱或倾斜,新地层与不整合面平行,而老地层却与之斜交。4 论述沉积岩层理构造概念以及主要层理类型概念: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如水)的流向、流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有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布偶那个,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 类型:根据形态,层理可以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斜层理,在一个层内的纹层比较平直,并与层面平行,称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是
9、纹层呈波状起伏,但总的方向平行层面的层理;如果层内的纹层呈直线或曲线形状,并与层面斜交,则称斜层理,根据沉积物的颗粒粗细分异情况,可以分为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递变层理是在一个层内颗粒由上向下由粗逐渐变细的层理;块状层理是层内物质均匀或者没有分异现象、层理不很清楚的一种层理,这种层理常因沉积物快速堆积而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中试卷(2)地质学基础一.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的号码,如a)10分1. 燕山构造阶段属于( )a. 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2.海洋沉积作用最主要的场所是( )。b. 滨海区 b浅海区 c.半深海区3.岩浆的喷发强度与( )关系最大。a.地壳
10、活动 b围岩掉入量 c岩浆粘度4.基性岩与酸性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a. 形成深度 b.矿物成分 c.结构构造。5.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发育的火山岩是( )。a.流纹岩 b安山岩 c花岗岩6.地震波中( )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a.纵波(P波) b横波(S波) c面波(L波)7.下列预示可能发生地震的现象,( )属于宏观前兆。a.地应力变化; b.地磁异常; c.地下水异常;d.地形变化8.矽卡岩是( )的代表性产物。a动力变质作用;b、热接触变质作用;c、接触交代变质作用9提出地幔对流说的学者是( )。a.魏格纳 b毕乌夫 c霍尔姆斯10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倾角大
11、小不等的褶皱称为( )。a直立褶皱; b. 倾斜褶皱; c. 倒转褶皱; d. 翻卷褶皱二.是非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10分1. 喷出岩中含有许多富含水及富含挥发成份的矿物。( )2. 干旱气候中的湖泊,当其进入硫酸盐沉积阶段时,则标志着盐类沉积的最后阶段。( )当硫酸盐析出和湖水进一步浓缩后,湖水几乎成为卤水时。氧化物便可发生沉淀。首先是氧化钠沉淀、然后是氧化镁和氧化钾沉淀。它是标志盐类沉积的最后阶段。3. 莫霍面是岩石圈与地幔的分界面。( )4. 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主要埋藏在裂隙断裂中。()(P438、P442)5. 宁静式喷发大多以酸性(花岗岩)喷发为主,含气体多,岩浆温度较低。(
12、)6. 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7. 从植物进化角度看,中生代又称为被子植物时代。( )8.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貌现象被称为地形倒置。( )9. 矿物的假色是因矿物中所含杂质成分引起的。( )10. 波痕、雨痕、干裂和生物痕迹是岩浆岩和变质岩特有的构造。( )三.填空(每空1分,20分)1 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和( 地震 )等作用。2三叠纪初期的联合古陆北方的称为( 劳亚)古陆,南方的称为(冈瓦纳)古陆。3 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 压力)、和(化学因素)。4由于地层划分目的、根据和适用范围不同,地层划分系统可有2类,即(岩石地层)分
13、类系统和(年代地层)分类系统。(P317)5 按形成时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 剪节理)两类。6 预报地震的三要素是(时间)、(地点)和(震级)。7 断层的要素包括(断层面)、(断层盘)等。8 季候泥在夏季形成时纹层颜色(浅),颗粒较粗;冬季形成的纹层颜色(深),颗粒较细。9古生代的构造阶段包括早古生代的( 加里东构造阶段)和晚古生代(海西构造阶段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总20分)1风化壳:地壳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一层薄的残积物外壳,成为风化壳,它不连续地覆盖于基岩之上。(P110)2三叶虫:三叶虫是比较高级的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形体大小不一,一般常数厘米,大部分游移于浅海
14、底,以其他动物或其尸体为食料。其躯体各部分结构已经分化得很好,可以横分为头、胸、尾三部,又可纵分为中轴和左右三部分,所以叫三叶虫。(P341)3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P38)4逆掩断层:逆掩断层指的是断层面倾角小于45的逆断层。(P208)5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成为地震烈度。(P244)五.简述题(总40分)1简述地壳的类型及其基本特点(20分)地壳可分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是主要分布在大陆上和被海水淹没的大陆部分(大陆架、大陆坡和内海)的地壳。它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岩
15、层、硅铝层和硅镁层所组成,但很不均一。在构造稳定地区厚度较小,而在构造活动地区厚度则急剧增大。高山区最厚.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是分布于大洋盆地之下的地壳。它的结构总是比大陆型地壳更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缺失硅铝层。2,3,4题中任选2题,每题10分2简述地球内部层圈构造及主要界面。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即为地壳。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的地球内部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间的地球内部称为地核。根据次一级界面,还可以把地幔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把地核进一步划分为外核、过渡层及内核。在上地幔上部存在
16、着一个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主要界面: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低速面拜尔勒面雷波蒂面古登堡面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莫霍面的深度(自海平面算起)全球平均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仅为7km。古登堡面:这一界面位于地下2885km的深处。3简述历史比较法的基本概念。“以今证古”的研究方法,根据目前的地质过程和方式推断过去的地质的过程和方式,从而恢复地质时代历史的方法。但现代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均变论的观点是片面和机械的。地球演变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现在并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前进性。因此,在运用历史比较法时,必须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思想作指
17、导,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将今论古”,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5 沉积岩成岩作用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先成岩的破坏风化作用:物理、化学、生物风化;剥蚀作用:机械、化学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机械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进行的机械搬运作用;化学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压固作用、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中试卷(3)地质学基础一.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选择序号)每题1分,10分1早古生代寒武纪又称为( )a、笔石时代;b、菊石时代;c、三叶虫时代;d、腕足类时代。2. 下列国家中,发生破坏性地震概率最小的国家是(
18、)。a、日本;b、冰岛;c、罗马;d、蒙古。3. ( )是通过真溶液质方式搬运、沉积的。a.灰岩 b粉砂岩 c浊积岩4. 常见的波痕类型中,( )的不对称程度最高。a. 流水波痕; b. 浪成波痕;c 风成波痕;d. 静水波痕5.在我国大别山榴辉岩中发现的超高压矿物是( )。a.蓝闪石 b.柯石英 c. 斯石英6. 大陆地壳主要由( )组成。a、硅铝层和铁镁层;b硅铝层和硅镁层;c、橄榄层和镁铁层;d、硅铁层和变质层。7. 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的褶皱叫作( )。a. 倒转褶皱 b. 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8。断面近直立、断面上擦痕近水平的断层叫作( )。 a. 平移断层 b. 正断层 c.逆
19、断层9. 下列动物属于新近纪典型代表的组合的是( )(P388)a. 原始貘,两栖犀,石炭兽,古猪兽(古近纪);b. 三趾马,板齿犀,大唇犀,长颈鹿 ;c.披毛犀,猛犸象,剑齿虎,肿骨鹿。10. ( )是从猿到人的一个过渡类型,是人类最早的祖先。(P401)a. 腊玛古猿;b.爪哇猿人;c.北京猿人;d.南方古猿。二.是非题(在括号内写“”或“X”)每题1分,共10分1. 递变层理形成于水介质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可用来确定地层的顶底。( )2. 从植物进化角度看,中生代又称为蕨类植物时代。(X )3. 在地质年代学中,相对年代是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距今的时间。( X )4. 新生代中国和亚
20、洲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相当于欧洲的新阿尔卑斯运动。( )(P372)5. 太平洋中的平顶海山群是地幔柱热点作用的产物。( )6. 世界上的黄土物质全部来源于干旱荒漠由风力吹扬的沙漠物质。(X )7. 矿物的假色是因矿物中所含杂质成分引起的。(X )8. 碳酸钙鲕粒是在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在深仅几米的浅水海域中形成的。( )9. 节理两侧的岩块有明显滑动。(X )10.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貌现象被称为地形倒置。(X )三.填空(在括号内写正确的答案)每空1分,20分1. 引起沉积物固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新矿物生长。2. 我国学者把中国第四纪黄土地层划分为下
21、更新统的(午城黄土)、中更新统的(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的(马兰黄土)。3.中生界由( 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三个地层段所组成。4.两断层的共同仰侧称为(地垒),两断层的共同俯侧称为(地堑)。5. 地壳的物质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元素、矿物和岩石,元素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岩石构成(地壳)及上地幔。6.根据海水运动的特点,滨海可分为三个带,它们是(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7在地质时代单位中,形成一个宇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称为(宙),形成一个界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称为(代),形成一个系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称为(纪),形成一个统的地层所占的时间称为(世)。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
22、20分)1.类质同像:指在结构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P45)2.总鳍鱼:总鳍鱼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晚古生代后期,由于地壳运动剧烈,环境多变,许多地方海退,使得总鳍鱼具有坚硬的鳍,内有和陆上四足动物相似的骨骼,可以勉强用鳍代替四肢在陆上移动,同时,它们平时可以在水里呼吸,进而,逐渐演化成两栖类。(P355)3.碎屑结构:母岩风化和剥蚀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胶结而成的岩石叫做碎屑岩,碎屑岩的结构叫做碎屑结构。(P120)4.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是晚期直立人的代表,生活于中更新世早期,生活时代距今约2450万年。(P401-402)五.叙述题(第1题必做,第2,3,4题任
23、选两题,共40分)1. 论述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特点(10分)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 固体地球包括最外层的地壳、中间的地幔及地核三个主要的层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地质学的研究特点:(1)地质学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2)地质现象具有多因素互相制约的复杂性、(3)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2. 论述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概念、依据与方法(15分)地层划分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的岩层进行划分,建立地层层序的工作。一般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首先根据岩性、岩相特征进行岩石地层划分,然后根据系统采集的化石进
24、行生物地层划分,进而建立年代地层顺序。在划分一个地区的地层时,必须充分参考邻区已经建立的地层划分方案,便于地层对比。地层对比是把不同地区的地层单位,根据岩性、古生物化石等特征作地层层位上的比较研究,进而证明这些地层单位是否在层位上相当,在时间上相近。决定地层造成的先后顺序可以按照火成岩侵入的关系,风化侵蚀和不整合、断层的切割、地层的上下顺序位置,或其它的地质关系来确定。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主要方法有地层层序律法、岩石地层学方法、化石层序律法、构造学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法等。 比较化石是否相同,是地层对比最初利用也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也大致相同。3. 论述岩相分析的主要依据和
25、岩相分析的原则(15分)岩相是随时间的发展和空间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岩相的变化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观察。同一岩层在水平方向的相变反映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即沉积环境)的差异,在垂直岩层剖面方向上的相变则反映了同一地区但不同时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而自然地理环境的重大改变则往往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1、 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2、时间因素3、沉积物的后生变化4. 叙述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演化关系(15分)三大类岩石分别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也称岩浆岩。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变质岩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