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42582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中无电离辐射的是(c) A、CT和PET B、超声和CT C、超声和MRI D、CT和MRI E、PET和MRI 2.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b) A、X线B、被照体C、增感屏D、胶片E、照片 3.X线胶片特性曲线组成,不包括(d) A、趾部B、直线部C、肩部D、顶部E、反转部 4.摄影时,可以人为控制的运动模糊是(a) A、 呼吸 B、痉 挛C、胃蠕动D、肠蠕动E、心脏搏动 5.与散射线量产生无关的因素是(c) A、被照体厚度B、被照体密度C、被照体姿势D、照射野面积E、被照体体积 6.影响散射线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物体越厚,产生散射线越少B、管电压越高,产生散射线越多 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D、X线波长越短,产生散射线越多 7.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b) A、 密度B、对比度C、清晰度D、锐利度E、失真度 8.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需固定肢体B、缩短曝光时间 C、尽量缩短焦-片距D、将肢体尽量移近胶片 E、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 9.使用增感屏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影像颗粒性变差B、增加影像的清晰度C、增加影像的对比度D、减少X线照射量 E、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10.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e) A、屏-片系统B、影像增强器C、成像板(IP)D、荧光屏E、滤线栅 11.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a) A、失真度B、对比度C、颗粒度D、锐利度E、密度 12.胶片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关系的是(c) A、足部B、肩部C、直线部D、反转部E、全部 13.屏-片系统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是(a) A、X线B、胶片C、被照体D、增感屏E、显影液 14.下到哪个不是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c) A、胶片γ值B、X线质和量C、被照体形态D、增感屏的使用E、冲洗技术 15.X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a) A、X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B、被照物→X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线→被照物→检测→图箱像成→信号D、被照物→X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16.增感屏的核心结构是(b) A、基层B、荧光体C、保护层D、反射层E、吸收层 17.DSA的常用成像方式是(a) A、时间减影B、能量减影C、混合减影D、体层减影E、K-缘减影 18.不属于X线摄影条件选择参数的是(b) A、kV值B、被照体形态C、焦-片距D、曝光时间E、mA 19.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需固定肢体B、缩短曝光时间 C、尽量缩短焦-片距D、将肢体尽量移近胶片 E、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 20.消除散射线的最有效方法是(c) A、增加肢-片距B、减少曝光条件 C、使用滤线栅D、缩小照射野 E、固有滤过 21.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b) A、密度B、对比度C、清晰度D、锐利度E、失真度 22.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e) A、屏-片系统 B、影像增强器 C、成像板(IP)D、荧光屏 E、滤线栅 23.增感屏的作用,错误的是(d) A、减少X线曝光量B、提高影像的对比度C、可增加胶片的感光作用 D、提高X线照片的清晰度E、减少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 24.X线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不包括(e) A、密度B、对比度C、锐利度D、颗粒度E、失真度 25.X线胶片的基本结构,不包括(d) A、乳剂层B、片基C、荧光层D、底层E、保护层 26.下列两组织间产生最大X线对比度的是(d) A、肌肉与脂肪B、肌肉与空气C、骨与脂肪D、骨与空气E、骨与肌肉 27.CT中体素与像素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体素与像素的尺寸一致B、体素是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产物 C、矩阵中的一个小方格,被称为体素D、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 28.DSA的常用成像方式是(a) A、时间减影B、能量减影C、混合减影D、体层减影E、K-缘减影 29.CT成像的物理基础是(a) A、X线的吸收衰减B、计算机图像重建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 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 30.CT中体素与像素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体素与像素的尺寸一致B、体素是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产物 C、矩阵中的一个小方格,被称为体素D、体素是三维的概念,像素是二维的概念 31.亨斯菲尔德CT值标尺的范围是(d) A、+3071~-1001 B、+4095~-1001 C、+2000~-2000 D、+1000~-1000 E、+500~-500 32.CT的主要优点是(a) A、密度分辨率高B、可作三维重组C、射线剂量较常规X线少 D、主要用于人体任何部位的检查E、定位、定性准确性高于MRI检查 33.CT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突出的特点是(c) A、曝光时间短B、空间分辨力高C、密度分辨力高D、病变定位定性明确 E、适于全身各部位检查 34.TR是指(d) A、纵向弛豫B、横向弛豫C、回波时间D、重复时间E、反转恢复时间 35.CT的全称,正确的是(b) A、计算机扫描摄影B、计算机体层摄影C、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D、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 E、计算机横断面轴向体层摄影 36.与X线体层摄影比较,CT最主要的优点是(e) A、采用激光相机拍照B、病人摆位置较简便C、X线辐射剂量较小D、可使用对比剂增强 E、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重叠 37.CT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了(b) A、探测器的光电转换功能B、物质对X线的吸收衰减C、模数转换器的转换功能 D、计算机的图像重建速度E、激光相机的成像性能 38.亨斯菲尔德CT值标尺的范围是(d) A、+3071~-1001 B、+4095~-1001 C、+2000~-2000 D、+1000~-1000 E、+500~-500 39.质子密度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的是(a) A、组织中氢质子的含量的差别 B、组织密度差别 C、组织中原子序数的差别 D、组织弛豫的差别 E、组织中水分子弥散的差别 40.T1值是指90°脉冲后,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何种程度的时间(b) A、37% B、63% C、36% D、73% E、99% 41.MRI诊断关节疾病的优势主要是(c) A、时间分辨率高B、密度分辨率高C、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D、多参数成像E、多方向扫描 42.装有心脏起博器的病人不能进行下列哪种检查(a) A、MRI B、CT C、X线平片 D、SPECT E、PET 43.下列影像学方法,哪个可直接显示脊髓(e) A、超声 B、PET C、X线平片 D、CT E、MRI 44.质子密度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的是(a) A、组织中氢质子的含量的差别 B、组织密度差别 C、组织中原子序数的差别 D、组织弛豫的差别 E、组织中水分子弥散的差别 45.MRI诊断关节疾病的优势主要是(c) A、时间分辨率高B、密度分辨率高C、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D、多参数成像E、多方向扫描 二、 名词解释 1.半影: 由于X线管焦点是一个面光源,所以在X线成像时,影像上会显示出本影以外的影像逐渐变淡的部分,该部分称半影(模糊直径)。半影是一个不完美的,围绕在投影周围的不锐利的阴影。  2.有效焦点: 实际焦点在X线投射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称为有效焦点  3.计算机X线摄影: CR 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4.影像板: IP CR成像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载体。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5.栅比: 栅比(R)是铅条高度(h)与铅条间距(D)之比。 R=H(铅条高度)/D(铅条间距) 6.实际焦点: 阴极灯丝射向阳极的高速电子流,经聚焦后撞击在阳极靶面上的面积称为实际焦点。  7.数字X线摄影: DR 是指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线探测器直接把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8.像素: 又称像元,指组成图像矩阵中的基本单元。像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像素的大小可由像素尺寸表示。  9.窗口技术: 是显示数字图像的一种重要方法。即选择适当的窗宽和窗位来观察图像,使病变部位明显地显示出来。 10.窗位: WL 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放大的灰度范围的平均值,所放大灰度范围的灰度中心值,即显示器所显示的中心CT值。)  11.CT值: CT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对X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以水的衰减系数作为基准,CT值定义为将人体被测组织的吸收系数 与水的吸收系数 的相对值 12.体素: 代表一定厚度的三维空间的人体体积单元称为体素。体素是一个三维的概念。 1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是基于顺序图像的数字减影,其结果是在减影图像中消除了整个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使浓度很低的对比剂所充盈的血管在减影图中被显示出来,具有很强的对比度 14.窗宽: 表示数字图像所显示信号强度值的范围。(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所显示信号强度值的范围。) 15. T2WI: T2加权像 以横向驰豫(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为权重的磁共振图像。(信号强度主要由T2决定的MR图像即为T2WI。)  16. T1WI:以纵向弛豫时间T1为权重的磁共振图像。(信号强度主要由T1决定的MR图像即为T1WI) 17.回波时间: TE MRI中激发脉冲与产生回波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回波时间。(从90°RF脉冲开始至获取回波的时间间隔,即回波时间。) 18.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 以高速计算机为基础,以高速网络和通讯方式联接各种影像设备,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以数字的方法存储、管理、传送和显示医学影像与相关信息的系统。 三、简答题 1.医学成像技术的分类? 答:现代医学成像按其信息载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X线成像(2)磁共振成像(3)超声成像(4)核素成像(5)光学成像(6)红外、超声成像 2.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①管电流量②管电压③摄影距离④增感屏⑤被照体厚度及密度 ⑥胶片的感光度⑦照片冲洗因素 3.增感屏的作用? 答:①可提高胶片的感光能力  ②缩短暴光时间,减少被照体移动机会 ③减少X线管消耗,延长使用受命 ④可使用小焦点,使影象几何学的不锐利度降低 ⑤可提高小容量X线机的使用范围 ⑥增加影象对比度 ⑦减少对患者的照射量 4.简述常规CT扫描方式。 答:(1)单束平移-旋转方式: (2)窄扇形束平移-旋转方式: (3)宽扇形束旋转-旋转方式: (4)宽扇形束静止-旋转扫描方式: (5)电子束扫描: 5.CT图像与X线照片进行比较 答:CT图像与传统照片相比,主要区别为: (1)CT图像没有严重的散射线影响 (2)CT图像没有影像重叠 (3)CT图像出现的伪影及干扰源的影响较严重。 (4)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在某种情况下比传统的X线照片低 (5)影响CT图像质量因素多且复杂。 6.什么是磁共振成像: 答: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射频电磁波(脉冲序列)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用感应线圈检测技术获得组织弛豫信息和质子密度信息(采集共振信号),通过图像重建形成磁共振图像的方法和技术。 7.简述CR的四象限理论 答:影像信息采集(第一象限):CR系统的影像是通过一种涂在IP上的特殊物质—光激励发光物质来完成影像信息的采集。第一象限表示IP的X线辐射剂量与激光束激发的光激发发光(PSL)强度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在大于1:104范围是线性的,使CR系统具有高的敏感性和宽的动态范围。 影像信息读取(第二象限):储存在PSL物质中的影像信息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记录下来的,需使用激光扫描仪将其读出并转换成数字信号。随着激光束的扫描,IP上释放出的PSL被自动跟踪的集光器收集,经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强度的电信号,并被进一步放大,再由ADC转换成数字化的影像信号。扫描完一张IP,便可得到一幅完整的数字图像。第二象限表示输入到影像读出装置(IRD)的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影像信息处理(第三象限):影像处理装置(IPC)。经IPC处理,显示出适用于诊断的影像,可根据诊断要求施行谐调处理、频率处理和减影处理。 影像再现(第四象限):影像记录装置(IRC)。馈入IRC的影像信号重新被转换为光学信号以获得X线照片。IRC对CR系统使用的胶片特性曲线自动实施补偿,以使相对于曝光曲线的影像密度是线性的。第四象限决定了CR系统中输出的X线胶片的特性曲线。其特性曲线是依据X线剂量和成像范围自动改变的。 8.MRI成像的优缺点? 答: 优点:(1)、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和组织分辨力。(2)、可对任意方位的层面成像(3)、多参数、多序列成像(4)、可提供代谢、功能方面的信息(5)、多种特殊成像(6)、无电离辐射(7)、对比度增强(8)、流动测量 缺点: (1)、空间分辨力较低(2)、成像速度较慢(3)、具有较严格的禁忌症(4)、对于不含或少含氢质子的组织结构显示不佳(5)、血管的显示限度(6)、多种伪影因素(7)、价格相对昂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