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_T 3606—2023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3736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8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_T 3606—2023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23_T 3606—2023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23_T 3606—2023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23_T 3606—2023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23_T 3606—2023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140CCS A 00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6062023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2023-08-28 发布2023-09-27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T 3606-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福成、由天姝、孔鲁裔、王珣、高斯珈、曲菲、许美慧、任佰慧、王守萃、牟钰。DB23/T 3606-2

2、023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的调解原则、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受理要求、调解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为公众提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知识产权纠纷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相关的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权属纠纷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类型纠纷。3.2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知识产权纠纷发生后,经当事人申请,由调解服务组织通过沟通、疏导等方法,促使知识产权纠纷的当事人在平等协商、不违反法律和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活动。4调解原

3、则4.1自愿原则除法律规定强制调解的情形外,调解程序的启动应基于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调解协议的达成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4.2公平原则调解员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公平公正的开展调解工作,保障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平等协商。4.3中立原则调解员基于客观事实与证据,以公允的态度、公正的立场,为各方当事人搭建沟通桥梁,不干涉当事人自由。4.4保密原则DB23/T 3606-20232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对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及知识产权纠纷可能涉及的企业商业秘密、技术信息等负有保密义务。5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5.1机构5.1.1机构设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需求导向的原则建立、运行并配套相应的设施设备、服务团队

4、。5.1.2机构职责调解组织主要职责包括:a)调解知识产权纠纷;b)引导当事人履行和解协议、调解协议;c)通过宣传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预防纠纷发生;d)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5.2人员5.2.1人员要求调解员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备相关行业专业知识,且无不适合担任调解员的其他情况。5.2.2人员配置5.2.2.1调解组织配备的调解员应不少于三名,应清晰设置工作岗位及岗位职责,并对外公开。5.2.2.2对于个案的调解,可根据其难易程度对调解庭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调解庭一般由一至三名调解员组成。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纠纷案件,可适当增加调解员人数。6受理要求6.1调解对象

5、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6.2调解纠纷类型调解的纠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a)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合同纠纷;b)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侵权纠纷;c)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权属纠纷;d)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其他纠纷。6.3受理条件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及时受理调解并符合以下条件:a)有明确的被申请人;b)有具体的调解要求;DB23/T 3606-20233c)有提出调解申请的事实理由;d)属于调解的纠纷类型。6.4不予受理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及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解决纠纷的其他途径。7调解流程7.1接收纠纷7.1.1接收材料指导申请人填写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参见附录A

6、,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事项。7.1.2意向征询调解机构收到调解申请后,核实相关信息,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及时征询被申请人的调解意愿,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a)被申请人不同意调解、不予明确回复或者无法取得联系的,调解组织应及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对法院、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等委派、委托的调解案件,不予受理的决定应及时向其反馈;b)双方当事人均同意调解的,调解组织应予以受理,并填写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受理登记表参见附录 B,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确认,并告知双方当事人做好调解准备。7.2调解前准备7.2.1确定调解员7.2.1.1确定方式确定调解员的方式如下:a)当事人共同选定

7、调解员;b)当事人不能共同选定调解员的,宜由调解组织指定调解员进行调解;c)当事人对调解组织指定的调解员有异议的,应当及时提出异议。调解组织可另行指定,当事人对另行指定的调解员仍存异议的,视为拒绝调解。7.2.1.2调解员的回避调解员有下列可能影响调解公正的情形之一,应自行申请回避:a)与纠纷的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b)与纠纷有利害关系的;c)与纠纷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调解公正的;d)存在其他可能影响调解公正的情形。有上述四种情形之一,当事人亦有权对调解员申请回避。7.2.2调解前调查DB23/T 3606-20234确定调解员后,调解员应调查核实纠纷相

8、关情况,填写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调查记录参见附录C。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应分别向各方当事人询问纠纷的有关情况;b)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及理由;c)根据个案情况询问相关知情人;d)对涉案的知识产权进行检索分析、查明权属和法律状态、查阅案件相关法律适用、预设调解方案。7.2.3预设调解方案调解员可根据个案情形,研究预设调解方案,确定调解方式,采取有利于当事人达成和解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7.2.4调解前告知调解员应提前通知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地点、方式、调解员姓名等信息,按要求参加调解。7.3开展调解7.3.1核对身份调解员应核对当事人身份,除调解员、记录员外,其他人参加调解应征得当事人同意。7.3

9、.2告知义务调解员应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所遵循的原则、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调解协议的效力以及调解不成其他解决纠纷的合法途径等事项,并宣布调解纪律。7.3.3调解纠纷调解员应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可采取分别劝说、面谈协商、引入亲友辅助及专家咨询协助等方式,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化解纠纷。7.3.4专家咨询经当事人同意,调解员可根据个案情况,委托专家提供咨询意见,作为调解的参考。7.3.5鉴定对于需要鉴定的案件,经各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组织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由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7.3.6调解记录调解组织应填写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记录参见附录

10、D,记录调解过程,写明调解结果,并由当事人、调解员签字(盖章)确认。7.4调解终结7.4.1调解协议7.4.1.1调解协议的内容DB23/T 3606-20235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制作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书参见附录E,调解协议可载明如下事项:a)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基本信息;b)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c)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和期限;d)当事人违反调解协议的责任;e)调解协议书的生效时间;f)其他相关事项。注:调解协议应当由当事人及调解员签名(盖章),同时加盖调解组织公章。7.4.1.2调解协议的生效调解协议自当事人及调解员签名(盖章),加盖调解组织公章之日起生

11、效,对各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组织留存一份。7.4.1.3司法确认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当事人可共同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7.4.1.4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处理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调解组织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a)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内容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应督促其履行;b)当事人提出协议内容不当,或者调解组织发现协议内容不当的,经当事人同意,可再次调解变更调解协议内容;c)对经督促仍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变更或撤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约定仲裁事项的,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7.4.1.5回访

12、已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应对当事人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回访,并填写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回访记录参见附录F。7.4.2终止调解终止调解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a)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或者退出调解的;b)当事人分歧较大,经调解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提出通过仲裁、行政、诉讼等途径解决的;c)发生特定事由使调解不能进行的;d)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终止调解的其他情形。8服务评价与改进8.1服务评价8.1.1宜通过组织自评或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回访、网上调查、现场问卷等向服务对象开展调查。8.1.2评价内容应包括专业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当事人满意度等。DB23

13、/T 3606-202368.2服务改进8.2.1针对服务评价制定改进措施。8.2.2总结梳理工作成果,形成可输出或可复制的调解工作经验。DB23/T 3606-20237附录A(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A.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封面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封面样式参见表 A.1。表 A.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封面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申请人信息:姓名_性别_民族_年龄_职业或职务_联系电话_单位或住址_被申请人信息:姓名_性别_民族_年龄_职业或职务_联系电话_单位或住址_DB23/T 3606-20238A.2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内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内容样式参见表 A.2。

14、表 A.2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申请书内容纠纷简要情况:_当事人申请事项:1._2._3._XXX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已将申请人民调解的相关规定告知我,现自愿申请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申请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_年_月_日DB23/T 3606-20239附录B(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受理登记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受理登记表样式见表 B.1。表 B.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受理登记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受理登记表_年_月_日,XXX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依当事人申请(主动调解),经当事人同意,调解_、_之间的纠纷。纠纷类型:_案件来源:(1)当事人申请;(2)调解委员会主动调解纠纷简要情况:_当事人(签名)

15、_登记人(签名)_XXX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_年_月_日DB23/T 3606-202310附录C(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调查记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调查记录样式参见表 C.1。表 C.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调查记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调查记录时间_地点_调查人_被调查对象_调查记录:_调查人(签名)_被调查对象(签名)_记录人(签名)_DB23/T 3606-202311附录D(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记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记录样式参见表 D.1。表 D.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记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记录时间_地点_当事人_参加人_XXX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已将调解的相关规定告知更方当事人。调解记录:_

16、调解结果:1.调解成功;2.调解不成;3.有待继续调解。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_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_调解员(签名)_记录人(签名)_年_月_日DB23/T 3606-202312附录E(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书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书样式参见表E.1。表 E.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书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姓名_性别_民族_年龄_职业或职务_联系电话_单位或住址_当事人姓名_性别_民族_年龄_职业或职务_联系电话_单位或住址_DB23/T 3606-202313表 E.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书(续)纠纷主要事实、争议事项:_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_履行方式、时限_本协议一式_份,当事人、XXX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各执一份。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_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_调解员(签名)_记录人(签名)_(调解委员会印章)_年_月_日DB23/T 3606-202314附录F(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回访记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回访记录样式参见表F.1。表 F.1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回访记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回访记录当事人_调解协议编号_回访事由_回访时间_回访情况:_回访人(签名)_XXX 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_年_月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经济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