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1
2 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
2.1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的涵义 3
2.2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影响 3
3中小板上市公司概述 3
3.1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界定 3
3.2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3
3.2.1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发展 3
3.2.2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4
3.2.3中小板的业绩情况 5
4 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6
4.1样本的选取 6
4.2应收账款规模的分析 6
4.2.1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规模的分析 7
4.2.2各行业应收账款规模的分析 7
4.2.3各地区应收账款规模的分析 11
4.3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分析 13
4.3.1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回收速度的分析 13
4.3.2各行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分析 13
4.3.3各地区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分析 14
4.4应收账款质量改善情况的分析 15
4.4.1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质量改善情况的分析 15
4.4.2各行业应收账款质量改善情况的分析 16
4.4.3各地区应收账款质量改善情况的分析 19
4.5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21
5加强我国中小板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的建议 22
5.1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 22
5.2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22
5.3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22
5.3.1应收账款的抵押 23
5.3.2应收账款的保理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6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商品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买方市场。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或适当降低产品价格来增加销量,除此之外,赊销也被企业大量运用,这样应收账款就随之产生了。但是,由于我国信用交易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各企业信用状况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质量的管理不够规范,使得大量赊销给企业带来盈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强化对应收账款方面的内部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得其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小板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中小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应收账款数额较大,且逐年增长。目前国内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较多,通过对应收账款现状的分析,对分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是由于有些研究比较早,而且不同板块、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也会有差异。因此,本文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应收账款的质量管理进行研究,针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的建议,这对于加强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应收账款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以下:
(1)Ben J.Sopranzetti教授(1998)研究应收账款的保理问题,由于信用销售比起现金销售会给企业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应收账款,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也会减少。但是应收账款是具有一定信用的特殊流动资产,因此可以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通过与相关机构达成协议,把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金融商品进行交易。研究还发现卖方的应收账款的信贷质量,卖方的偿债能力,和卖家的信誉是影响保理业务的主要因素。
(2)James C.Van Home教授(2003)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的信贷政策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质量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可控控制,但是信贷政策的影响可以控制,信贷政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用期限、账户的质量、收账政策和方法等。这些主要因素的改变将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以及影响由于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成本。
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研究的情况来看,对企业应收账款和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中小板上市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研究很少。从国内有关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研究现状来看,有关应收账款的文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应收账款的实证分析研究;另一类是研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到目前为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1)王明虎,章铁生,顾银宽在2004年发表的论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计提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我国上市公司坏账准备计提不足;2)上市公司制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时没有合理的科学依据,也没有考虑政策的持续性;3)同一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计提比例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4)我国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政策在行业内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等。
(2)荀爱英(2007)通过对我国820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相关数据的描述统计和应收账款的相关性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整体现状和不同行业的现状,并针对分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除此之外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成长性,企业规模和企业业绩正相关。
(3)张子健,占慧莲,谢续朋在2009年发表了关于浅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管理的文章,文章以江西省1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这16家上市公司2007年应收账款质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普遍较低,并对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4)赖泳杏,冯绍金,王虹在2010年发表了关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的评价及优化的论文,文章以广西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从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应收账款改善情况等三个方面评价应收账款,分析得出应收账款的质量不高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并根据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现状给出了几点优化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建议。
(5)庞晓雪在2011年发表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管理问题研究的论文,文章以河南省随机选取的15家上市公司为例,针对其财务资料和内部控制情况,对应收账款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河南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应收账款数额较大;2)应收账款账龄老化较严重;3)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足;4)应收账款中关联交易比重较大。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管理完善的策略。
(6)潘丽萍,蔡香梅在2012年发表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问题探讨,文章通过对创业板中选取的110家企业2010年应收账款相关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分析得出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状况。针对分析出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2.1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的涵义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大量运用信用销售,使得应收账款也随之大量产生,而应收账款为企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企业增加了经营风险。因此,应收账款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赢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负担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赢利超过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
2.2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影响
应收账款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着积极地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赊销来减少存货,节约储存和管理费用等开支;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但是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企业采用赊销进行销售,账面利润会随之增加,但实际上现金流入并没有随之增加,而企业还要用现金支付由于销售所产生的流转税和所得税等,加速了现金的流出;第二,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在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下,赊销所产生的收入计入当期收入,但是应收账款有一定的坏账风险,因此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并不能代表实际收入;第三,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长期下去将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3中小板上市公司概述
3.1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界定
中小板块是流通盘1亿以下的创业板块,上市的基本条件与主板相同,中小板的建立是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创业板的前奏,中小板企业具有高成长、高收益和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特点,因此,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3.2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3.2.1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发展
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首批8家公司在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到2004年12月31日,中小板共有上市公司38家。2005年4月29日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小板上市公司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6年新增上市公司52家,上市公司属突破了100家。2007年新增100家,上市公司数达到了202家,2008年增至274家,股票市值曾一度突破万亿。截止2011年12月31日,中小企业板上市数已经达到648家,与2004年相比,2011年上市公司数是2004年的17倍左右。
图3.1 中小板上市公司数变化趋势图
3.2.2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的资料,统计出截止2011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各行业分布情况,具体分布状况见表3.1:
表3.1 中小板上市公司各行业分布状况
行业
企业数
占上市公司比重
机械设备
152
23.46%
石化塑胶
89
13.73%
金属非金属
68
10.49%
信息技术
59
9.10%
电子
57
8.80%
医药生物
34
5.25%
纺织服装
29
4.48%
食品饮料
28
4.32%
批发零售
23
3.55%
造纸印刷
21
3.24%
建筑业
17
2.62%
其他制造业
16
2.47%
社会服务
16
2.47%
农林牧渔
11
1.70%
采掘业
7
1.08%
木材家具
7
1.08%
运输仓储
6
0.93%
房地产业
6
0.93%
水电煤气
3
0.46%
金融保险
2
0.31%
传播文化
2
0.31%
综合类
1
0.15%
资料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从表3.1可以看出,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布于机械设备行业的最多,占总体上市公司的23.46%,其次是石化塑胶、金属非金属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3.73%、10.49%,这三个行业占总体比重为47.56%,也就是说几乎有一半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布于这三个行业。从行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资本规模要求较低的制造业,由于受行业准入政策的影响,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布于那些资本密集型高的垄断性行业的很少。
3.2.3中小板的业绩情况
中小板上市公司从2004年上市到2011,中小板上市公司连续八年整体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相比主板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表3.2可以看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8年度,公司业绩增长放缓,但绝对水平没有下降。2009年中小板上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较慢,同比增长了7.59%,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18%,2011年中小板业绩增长的速度相对放缓,但仍保持增长继续趋势,2011年净利润较上年增长11.02%。
表3.2 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净利润同比增长
23.19%
38.15%
4.76%
7.59%
32.53%
11.02%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8.96%
30.12%
21.43%
27.08%
33.29%
23.81%
总体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虽然有受到金融危机以及科技进步市场竞争形势的影响,但是业绩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中小板企业业绩的良好表现,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吸纳就业、便民利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4 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4.1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007—2011年的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7、2008、2009、2010、2011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近几年的应收账款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了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应收账款质量现状。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样本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1)剔除中小板上市时间低于五年的公司样本
(2)剔除金融保险类行业的公司
(3)剔除被标注ST的公司
基于以上原则,共有19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符合条件,分布于21个行业,其中,机械设备41家,石化塑胶23家,电子22家,金属非金属 20家,信息技术15家,纺织服装12家,医药生物12家,造纸印刷7家,其他制造业8家,社会服务8家,建筑业6家,食品饮料4家,农林牧渔3家,批发零售3家,房地产业3家,采掘业2家,运输仓储2家,木材家具1家,水电煤气1家,传播文化1家,综合类1家。这19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中,东北地区3家,华北地区14家,华东地区105家,华南地区44家,华中地区13家,西北地区6家,西南地区10家。
4.2应收账款规模的分析
4.2.1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规模的分析
该部分计算了中小板上市公司样本2007-2011年每年的应收账款均值,得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1:
表4.1 2007-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均值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应收账款(万元)
14292.70
17554.56
22350.95
29704.73
39057.80
24592.15
从表4.1和图4.1可以看出,应收账款2007-2011年的均值为24592.15万元,最近五年应收账款的平均值呈上升趋势,其中2007- 2009年的均值分别低于五年的均值,2010年、2011年的平均值高于五年的均值。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2007-2011年的均值为17.10%,说明应收账款的规模不是很小,从其最近五年的比重变化趋势看,该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2009年、2010年、2011年均高于五年的平均值,这说明了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中除了应收账款外其他部分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这与企业应收账款逐年的增加和存货比例的减少有关。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2007-2011年的均值为13.99%,这说明主营业务收入中,该部分存在有可能收不回的风险,该比重最近呢五年也基本呈上升趋势,除了2010年有所下降,其他年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了近五年中小板上市公司赊销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增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规模较大,而且近五年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的质量有待提高。
4.2.2各行业应收账款规模的分析
(1)各行业应收账款平均值的分析
该部分计算了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均值,得出不同行业的均值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2:
表4.2 2007-2011年各行业应收账款的平均值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建筑业
42514.33
60266
64750
77183.33
118150.12
72572.75
综合类
27314
15836
48406
53728
89123
46881.4
机械设备
19043.05
25628.98
31216.05
51963.37
69876.34
39545.56
批发零售
10505.33
15316.33
25766.66
53721.67
80433.33
37148.66
社会服务
14382.75
18820.16
27716.99
54269.26
56013.25
34240.48
采掘业
18752.5
20363.05
23615.5
25925.5
55050.1
28741.33
运输仓储
14321
19401
28889.5
28649.5
38111
25874.4
造纸印刷
20608.03
21544.99
22151.85
28731.87
30801.23
24775.59
信息技术
14396.8
17809.4
19954.8
25120.4
34368.93
22330.06
电子
14892.59
14334.68
18442.45
25346.32
28543.45
20311.89
金属非金属
13876.5
12988.19
17371.68
21662.3
26709.02
18521.54
纺织服装
9111.5
10250.83
14441.16
17489.5
23287.33
14916.06
医药生物
8940.98
11217.58
15358.42
14678.75
22959.17
14630.98
其他制造业
9124.13
23373.75
11314.12
12672.01
14107.5
14118.3
传播文化
12489
16712
11876
11958
13846
13376.2
石化塑胶
8313.76
8995.22
10925.69
13540.61
17950.39
11945.13
农林牧渔
2727.16
4765.66
4783.24
7816.13
14833.33
6985.1
木材家具
11401
8417
6616
1393
5384
6642.2
水电煤气
3772
9546
12803
3174
3898
6638.6
食品饮料
5208.25
5456.75
5728.01
5732.75
7356.02
5896.35
房地产业
2125.33
1181.66
1035.09
1722.33
2225.66
1658.01
由表4.2可以看出,不同行业应收账款的均值不同,建筑业业应收账款的均值最大,其均值为72572.75万元,其次是综合类、机械设备、批发零售、社会服务这四个行业。房地产业的应收账款均值最小,其均值为1658.01万元,其次是食品饮料、水电煤业、木材家具、农林牧渔这四个行业。
从最近五年应收账款均值的趋势来看,除了综合类、传播文化、房地产业这几个行业外,其他行业应收账款均值近五年都几乎呈上升趋势。传播文化和房地产业应收账款均值从2007-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2011年呈上升趋势,综合类2008年应收账款均值小于2007年外,2009-2011年的都呈上升趋势。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最近几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各行业应收账款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和赊销收入增加有关,说明应该加强应收账款质量管理,在增加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减少赊销收入比例 。
(2)各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的分析
该部分计算了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得出我国中小板不同行业的均值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3:
表4.3 2007-2011年各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机械设备
22.42%
22.36%
27.35%
28.03%
33.34%
26.70%
其他制造业
19.88%
49.51%
21.56%
21.82%
20.16%
26.59%
信息技术
22.26%
26.35%
24.85%
25.68%
30.95%
26.02%
电子
23.67%
23.59%
27.83%
27.27%
24.90%
25.45%
建筑业
28.27%
27.24%
23.66%
21.71%
23.69%
24.91%
综合类
26.52%
12.18%
30.44%
24.20%
25.61%
23.79%
采掘业
13.89%
17.26%
20.22%
17.58%
29.68%
19.73%
医药生物
20.41%
19.32%
23.74%
14.58%
17.88%
19.19%
造纸印刷
17.84%
17.43%
22.60%
20.13%
16.13%
18.83%
水电煤气
27.14%
18.94%
31.00%
2.48%
14.12%
18.74%
运输仓储
14.60%
17.28%
21.12%
16.68%
19.92%
17.92%
社会服务
10.15%
14.09%
14.14%
23.93%
16.45%
17.66%
传播文化
14.22%
21.93%
16.18%
15.39%
20.60%
17.66%
石化塑胶
14.89%
18.40%
17.73%
18.62%
16.49%
17.23%
金属非金属
16.88%
11.13%
20.36%
14.88%
17.92%
16.23%
纺织服装
12.50%
14.00%
13.48%
12.17%
13.65%
13.16%
木材家具
19.56%
13.94%
13.47%
2.62%
8.47%
11.61%
食品饮料
11.04%
12.62%
7.75%
5.93%
6.28%
8.72%
批发零售
2.06%
2.44%
2.40%
26.46%
5.12%
7.70%
农林牧渔
3.99%
4.93%
4.13%
4.99%
7.43%
5.09%
房地产业
0.71%
0.29%
0.35%
0.19%
0.62%
0.43%
从表4.3可以看出,行业不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也不同,即不同行业应收账款的规模不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的分别是机械设备、信息技术、电子、建筑业、综合类这五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6.70%、26.02%、25.45%、24.91%、23.79%,这五个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均高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17.10%。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小的分别为木材家具、食品饮料、批发零售、农林牧渔、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1.61%、8.72%、7.70%、5.09%、0.43%。结合表4.2可以看出批发零售行业虽然应收账款均值较大,但是应收账款所占流动资产比重较低,综合反映了批发零售行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小,应收账款的质量较高。
从近五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趋势看,除了医药生物、房地产业、木材家具、食品饮料这四个行业外,其他行业所占比重基本都呈上升趋势,说明流动资产中出应收账款外,其他资产占流动资产比重在逐年下降。
(3)各行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该部分计算了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得出不同行业该比重的均值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4:
表4.4 2007-2011年各行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传播文化
31.54%
36.02%
37.70%
35.27%
41.58%
36.42%
机械设备
25.14%
24.87%
34.69%
32.21%
38.76%
31.13%
综合类
22.03%
14.94%
42.84%
27.14%
34.54%
28.30%
信息技术
22.85%
25.32%
25.66%
29.22%
37.06%
28.02%
电子
25.23%
22.39%
29.80%
24.88%
25.34%
25.53%
建筑业
19.66%
23.60%
19.70%
19.35%
24.34%
21.33%
医药生物
19.42%
17.69%
22.93%
18.63%
25.86%
20.91%
社会服务
18.57%
17.30%
19.59%
26.53%
20.71%
20.54%
其他制造业
14.69%
33.67%
17.23%
15.66%
15.80%
19.41%
造纸印刷
13.74%
11.64%
13.68%
12.09%
11.55%
12.54%
纺织服装
11.97%
10.09%
10.77%
10.20%
11.40%
10.89%
运输仓储
9.18%
10.14%
13.29%
9.83%
10.35%
10.56%
水电煤气
12.29%
13.20%
15.67%
2.19%
3.99%
9.47%
石化塑胶
8.91%
8.40%
10.27%
9.18%
9.34%
9.22%
采掘业
9.31%
7.77%
7.29%
6.06%
10.41%
8.17%
金属非金属
7.31%
5.75%
9.08%
6.90%
8.01%
7.41%
农林牧渔
5.77%
7.20%
5.60%
6.14%
9.19%
6.78%
木材家具
11.07%
8.88%
7.48%
1.29%
4.64%
6.67%
食品饮料
4.41%
3.19%
2.51%
17.78%
2.99%
6.18%
批发零售
0.68%
0.82%
1.18%
1.89%
2.29%
1.37%
房地产业
2.07%
0.96%
0.60%
0.55%
0.56%
0.95%
从表4.4可以看出,不同行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不同,即不同行业应收账款的规模不同。该比重较大的分别是传播文化、机械设备、综合类、信息技术、电子这几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6.42%、31.13%、28.30%、28.02%、25.53%,远高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该比重的均值13.99%,结合表4.3,可以看出这几个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也较大,也都大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该比重的均值,说明了传播文化、机械设备、综合类、信息技术、电子这几个行业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应收账款质量一般。不同行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小的分别为农林牧渔、木材家具、食品饮料、批发零售、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78%、6.67%、6.18%、1.37%、0.95%,远小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该比重的均值13.99%,结合表4.3也可以看出,这几个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也是所有行业中相应比重最低的,由此可见,农林牧渔、木材家具、食品饮料、批发零售、房地产业这五个行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小,应收账款质量较好。
从不同行业近几年趋势分析可知,除了房地产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外,其他行业基本呈上升趋势,说明应该加强应收账款质量管理。
4.2.3各地区应收账款规模的分析
(1)各地区应收账款平均值的分析
该部分计算了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地区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均值,得出我国中小板不同地区的均值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5:
表4.5 2007-2011年各地区应收账款的平均值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东北
9056.00
15390.33
26610.33
35366.67
65401.12
30364.89
华北
8706.21
10109.29
15389.64
27957.57
40989.21
20630.38
华东
14858.30
17448.91
20615.66
26031.73
34870.11
22764.94
华南
17936.23
19833.70
23052.55
31789.98
34509.00
25424.29
华中
10052.92
13462.62
17860.62
24140.77
29064.62
18916.31
西北
17061.00
48136.67
52755.17
127407.20
182264.80
85524.97
西南
5565.20
6678.63
7649.89
8447.51
19503.50
14748.43
从表4.5可以看出,西北、东北、华南这三个地区的应收账款均值较大,其均值分别为85524.97万元、30364.89万元、25424.29万元,这三个地区的应收账款均值都高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均值24592.15万元。应收账款均值较小的分别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其应收账款均值分别为22764.94万元、20630.38万元、18916.31万元、14748.43万元,这几个地区应收账款均值低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均值。由此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应收账款的数额最大,西南地区的应收账款数额最小。
从最近五年的趋势可以看出,各地区应收账款数额总体在逐年增加,各地区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质量的管理。
(2)各地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
该部分计算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地区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得出不同地区该比重的均值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6:
表4.6 2007-2011年各地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东北
14.50%
20.80%
22.77%
15.81%
24.96%
19.77%
华北
9.60%
8.99%
16.59%
11.51%
20.89%
13.52%
华东
16.04%
16.09%
16.44%
18.53%
16.76%
16.77%
华南
13.69%
21.04%
23.77%
24.22%
23.48%
21.24%
华中
14.17%
17.41%
19.43%
19.09%
26.02%
19.22%
西北
12.01%
24.08%
20.22%
29.34%
33.24%
23.78%
西南
10.80%
12.17%
12.92%
11.60%
19.50%
13.40%
从表4.6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大的分别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23.78%、21.24%、19.77%、19.22%,远大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该比重的均值17.10%,说明这几个地区流动资产中除了应收账款外其他资产所占比重较小。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较小的分别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6.77%、13.52%、13.40%,低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均值,说明这几个地区应收账款规模较小。从最近五年的比重趋势可以看出,该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应收账款质量有所下降,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质量管理。
(3)各地区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该部分计算了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地区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得出不同地区该比重的均值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7:
表4.7 2007-2011年各地区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东北
23.04%
25.42%
29.70%
25.01%
35.69%
27.77%
华北
12.21%
10.15%
11.42%
14.76%
17.02%
13.11%
华东
9.94%
9.55%
10.83%
9.69%
11.19%
10.24%
华南
21.49%
20.85%
23.57%
24.80%
22.73%
22.69%
华中
15.39%
17.19%
18.68%
18.61%
19.45%
17.86%
西北
12.66%
21.75%
35.63%
27.81%
40.37%
27.64%
西南
9.00%
9.41%
10.61%
9.63%
18.46%
11.42%
从表4.7可以看出,各地区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的分别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27.77%、27.64%、22.69%、17.86%,均高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该比重的均值13.99%,结合表4.5可以看出这四个地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也较大,说明了这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应该加强这四个地区应收账款质量管理。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小的分别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3.11%、11.42%、10.24%,结合表4.5可以看出,这三个地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也较低,说明这三个地区应收账款规模较小,应收账款质量高于其他地区。
从最近五年趋势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应收账款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4.3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分析
4.3.1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整体回收速度的分析
该部分计算中小板上市公司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得出我国中小板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情况,统计结果见图4.3:
图4.2 2007-201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
从表图4.2可以看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最近五年呈下降趋势,而且2009年、2010年、201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低于均值,说明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不高且有下降趋势。从应收账款的周转率的均值为7.15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周转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收款力度,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4.3.2各行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分析
该部分计算了中小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2007-2011年每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得出我国中小板不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均值和最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4.8:
表4.8 2007-2011年各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年份
指标值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五年均值
房地产业
48.31
10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