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UL 1004 – 电动机 共34页 第36页
UL 1004
标 准
电 动 机
第1版-1972年12月
第2版-1977年2月
第3版-1984年5月
第4版-1989年5月
第5版
1994年6月3日
包括直接从以下确定要求的注解有效期是由UL公司订立的。
标准的修订本将带有出版修订和增加章节的出版日期。UL标准是唯一现行的体现最近适用的修订,所有逐条的信息都伴随着新的修订要求。
ISBN 1-55989-608-6
修订◎1997,2001UL公司
目 录
总则
1 范围 4
2 参考 4
2A 术语 4
3 部件 6
4 计量单位 6
5 电流/功率关系 6
结构
6 机座和壳体 9
7 机械装配 10
8 抗腐蚀防护 11
9 电源接线 11
9.1 固定接线的电动机 11
9.2 软线连接的电动机 15
10 工厂接线端和引线 16
11 载流零件 16
12 内部布线 16
13 绝缘支承 17
14 绝缘系统 18
15 绕组 19
16 刷握 19
17 非金属的功能零部件 20
18 电容器 20
18A 起动开关 21
18B 带控制器的电动机 21
19 间距 22
20 控制装置 24
21 接地连接 24
21.1 接地导体 24
21.2 连接 25
21.3 弹性橡胶安装 25
21A 接地 25
性能
22 概述 26
22A 接地线路的连续性试验 26
22B 额定 27
23 辅助开关试验 27
23.1 概述 27
23.2 过开试验 27
23.3 耐久性试验 27
23.4 介质耐压试验 27
23.5 温度试验 28
23A 起动开关试 28
23A.1 概述 28
23A.2 温度试验 28
23A.3 固态起动开关元件故障试验 28
23A.4 起动开关耐久性试验 29
24 弹性橡胶安装试验 29
24.1 概述 29
24.2 过电流试验 29
24.3 限定短路试验 30
24.4 潮湿处理试验 31
24.5 烘箱处理试验 31
24.6 臭氧处理试验 31
24.7 油处理试验 32
25 非金属功能性零件试验 32
25.1 模应力消除 32
25.2 堵转转子循环 32
26 拉力消除试验 32
26.1 电源电线 32
26.2 内部连接引线 33
26.3 线夹 33
27 导线管 33
27A 安装试验 33
27B 电介电容器过电压试验 33
制造和生产试验
28 绝缘耐电压试验 33
29 连续性 34
29A 接地连续性试验 35
标记
30 细则 35
总 则
1 范围
1.1 本标准所列要求适用于符合其各自要求的装置和设备中所使用的电动机。
1.2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为5马力(3.7千瓦)及以下、电压为250及以下的交、直流串励、并励、复励和永磁式换向器电动机。
1.3 除了在1.2节中规定的额定为7200伏或以下的电动机要求以外,只包括推斥式换向器电动机。
1.3节于2001年2月7日修订
1.4 本标准适用于开启式和封闭式电动机。
1.5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机的零件以及由这些零件组成的部件。
1.6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阻抗保护电动机的热保护器和阻抗要求,应由UL 2111-电动机过热保护标准来评定。
b) 其它符合安装在电动机的最终使用设备要求的电动机的保护器;或
c) 应由UL 984-气密制冷电动机-压缩机 标准评定的密封(气密型)电动机-压缩机零件。
1.6节于1997年12月26日修订
1.7 本标准不包括于根据NFPA 70国家电气法规规定于危险场所的电动机。
1.8 本标准不包括与最终使用设备应用有关的性能要求,诸如额定电流、在正常或不正常运行时的温升、电动机的保护、内部接线以及绝缘等,这些均在最终使用设备中给以评定。
1.8节于1997年12月26日修订
1.9 一产品含有新的或有别于本标准要求的特点、性能、元件、材料或系统,并涉及电振动或人身伤害,就要评估所使用的专用元件,从而使最终产品需要保持的安全程度达到本标准原预期的目的。一产品的特点、性能、元件、材料或系统与规定的要求或标准的条件相抵触,不能参加判定是否符合该标准。根据要求,可提出修订要求申请,建议采纳与使用一致的方法,来发展、修订、补充学具标准。
1.9节于2001年2月7日修订
2 参考
2.1 出现在标准要求中的任何未标明日期的参考应参考最新版本的代号或标准。
2.1节于2001年2月7日修订
2A 术语
2A.1 本标准的用途,以下解释适用。
2A.1于1999年11月24日增加
2A.1.1 芳族聚酰纸 — 芳族聚酰胺(如尼龙)。
2A.1.1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2 电枢—有绕组和旋转的电动机部件。
2A.1.2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3 电刷—通过换向器进行电气连接的电动机电枢的传导部件。
2A.1.3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4 刷握—一种支承电刷的结构,提供保持与电枢的换向器连接的方法。
2A.1.4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5 细麻布—使用电气等级树脂浸的油漆浸渍白色亚麻织物。
2A.1.5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6 换向器—与其它部件绝缘的传导性装配零件,以防止电刷架,带电连接至电枢回路。
2A.1.6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7 电气等级纸—用包含碱性溶液的钠硫酸盐煮沸的木质碎片做成纸浆,生产的纸。
2A.1.7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8 全封闭电动机—为防止对绕组外壳内外之间的空气自由交换的全封闭电动机,不可能十分
封闭到不透气。
2A.1.8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9 防护端板—用作保护电动机的绕组和支承轴承,但不包括其它部件。它固定于机座上,也
叫作端板或支架。
2A.1.9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10 现场接线端箱—接进的电源,连接到电动机现场安装位置且此连接是导线与接线的连接。
2A.1.10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11 现场配线箱—接进的电源,连接到电动机现场安装位置且此连接是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2A.1.11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12 现场设备—任何设备或装置想要永久地电气连接至导线系统。
2A.1.12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13 绝缘系统—绝缘材料的装配用作隔离通电部件对地和对极性相反的部件,所有与导线连接
的材料都看作系统的部件。
2A.1.13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2 主要元器件—绝缘系统的元器件用作防止火险或电击。这种类型的绝缘例如:包括接地、互
绕、旋转、密封剂、油漆。见UL1446—绝缘材料系统-概述标准表4.2。
2A.2于1999年11月24日增加
2A.3 云母—无机矿物的小碎片包括用电气等级树脂固定的白云母或金云母。
2A.3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4 小元件—典型的使用在机械或热传导电容器上的绝缘系统元件,并不依靠其防止火险或电击。
例如小元件平均的复合、交叉绝缘、和引线。见在UL1446—绝缘材料系统-概述标准表4.2。
2A.4于1999年11月24日增加
2A.5 开启式电动机—电动机有通风孔,允许空气在通道间,在其上和绕组的四周通过。
2A.5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6 可移动设备—设备方便携带或可用于搬运,并配有电源电缆连接至供电线路。
2A.6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7 转子—电动机旋转零件的一部分,且无绕组。
2A.7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8 伺服电动机—电动机使用反馈并具有产生机械功率导致伺服机械明显动作的特性。
2A.8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9 尺寸—电动机直径测量于定子机壳外接圆的叠片表面,不包括凸缘散热片、接线盒或类似物,
单独用于电机安装、冷却、装配或连接。
2A.9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0 金属片螺钉——带螺纹啮合的螺钉超过金属片厚度,设计成在金属上的孔不是挤压成形且无
螺纹。
2A.10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1固定设备—任何设备或装置打算固在某一位置或位于专用的地方,且配备电源电缆用作连接供电线路。
2A.11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2 定子—相对于电机转子或电枢旋转的固定部件。
2A.12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3 步进电机—使用接受改变电子电流的装置,从而改变实际步进运动的电机。
2A.13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4 接线端箱—电源进线连接到在工厂的电动机的地方,该连接是导线与接线端的连接。
2A.14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5 处理过的织物—用电气等级树脂浸渍漆的材料。
2A.15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6 通用电动机—串励或串励补偿性电动机,在规定的频率和在相同均方根值电压下,无论是直
流或是单相交流,设计运行在相同速度和输出功率。
2A.16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7 硫化纤维—在标准中使用的术语表明作为电气绝缘与常规材料,硫化纤维是用多层化学凝胶纸制成,在凝胶纸上使用的锌氯化物后经水溶介处理除去,通过压延变干燥和抛光后,合成产品,该产品是一种以变化度保持纤维构成的结构部分再生纤维素、细密的材料,且取决于刚性的等级。含纤维
素的纤维板、压制板、压槽板、或硬纸板不适用于相同的纤维。夹板普通指定用于商业关于电气等级
硫化刚纸的薄片。
2A.17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2A.18 配线箱—电源进线连接到工厂里电动机的地方,该连接是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2A.18于2001年2月7日增加
3部件
3.1 适用于本标准产品的一个部件应按照产品部件的要求,其使用应按所认可的额定值和使用其它限
制。
3.2 若制造厂对电动机的部件规定了额定值或特殊用途,如一个整体的辅助开关想要控制一个外部电路—该部件应按其额定值或用途,或按两面三刀者同时给以评定。
4 计量单位
4.1 无括号的值被需要时,则在括号内的值为说明性值或近似值。
4.1于2001年2月7日修订
5 电流/功率关系
5.1 本标准的目的和除了其它方面表示之外,电动机尺寸参考电动机直径,即直径在迭片、外接圆的
定子机座的平面上进行测量、不包括突缘、毛刺、接线盒、可类似独立进行电动机的安装、冷却、装置或连接。
5.2 于2001年2月7日删除。
5.3 于2001年2月27日删除。
5.4 要求的应用是基于电动机的功率而不是额定功率,应使用所制定的合适的表(表430-147~430-
150)ANSI/SFPA 70-1999国家电气法规,(本标准中的表5.1-5.4)所给的电动机功率与满载电流的关系,对一交直流两用电动机,该表适用于单相;当电动机标明仅用作交流时只用交流电动机;否则,
该表适用于直流电动机。
5.4于1999年11月24日修订
表5.1 直流电动机满载电流
表5.1于1996年3月26日增加 (以安培为单位)
马 力
电枢额定电压a(伏)
90
120
180
240
500
550
1/4
1/3
1/2
3/4
1
1-1/2
2
3
5
7-1/2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75
100
125
150
200
4.0
5.2
6.8
9.6
12.2
3.1
4.1
5.4
7.6
9.5
13.2
17
25
40
58
76
2.0
2.6
3.4
4.8
6.1
8.3
10.8
16
27
1.6
2.0
2.7
3.8
4.7
6.6
8.5
12.2
20
29
38
55
72
89
106
140
173
206
255
341
425
506
675
13.6
18
27
34
43
51
67
83
99
123
164
205
246
330
12.2
16
24
31
38
46
61
75
90
111
148
185
222
294
A这些是平均直流数
表5.2 单相交流电动机满载电流
表5.2于1996年3月26日增加 (以安培为单位)
马 力
115伏
200伏
208伏
230伏
1/6
1/4
1/3
1/2
3/4
1
1-1/2
2
3
5
7-1/2
10
4.4
5.8
7.2
9.8
13.8
16
20
24
34
56
80
100
2.5
3.3
4.1
5.6
7.9
9.2
11.5
13.8
19.6
32.2
46
57.5
2.4
3.2
4.0
5.4
7.6
8.8
11
13.2
18.7
30.8
44
55
2.2
2.9
3.6
4.9
6.9
8
10
12
17
28
40
50
注:表中值为电动机运行在正常速度和电动机正常转矩特性下的满载电流。对于特别是低转速或高转矩的电机会有
较高的满载电流,多速电动机将有随转速变化的满载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铭牌额定电流使用。所列电压是电
动机额定电压。所列电流应允许在系统电压为100~120、和220~240伏的范围。
表5.3 二相电动机满载电流(4线)
表5.3于1996年3月26日增加
马 力
感应型鼠笼和绕线转子(安)
115伏
230伏
460伏
575伏
2300伏
1/2
3/4
1
1-1/2
2
3
5
7-1/2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75
100
125
150
200
4
4.8
6.4
9
11.8
2
2.4
3.2
4.5
5.9
8.3
13.2
19
24
36
47
59
69
90
113
133
166
218
270
312
416
1
1.2
1.6
2.3
3
4.2
6.6
9
12
18
23
29
35
45
56
67
83
109
135
156
208
0.8
1.0
1.3
1.8
2.4
3.3
5.3
8
10
14
19
24
28
36
45
53
66
87
108
125
167
14
18
23
28
32
43
注:表中值为电动机运行在正常速度和电动机正常转矩特性下的带式电动机的满载电流。对于特别是低速或高转矩的电机会需要更大的运行电流,且多速电机将有随转速变化的满载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铭牌额定电流使用。一个2相3线系统总导体内的电流是给定值的1.41倍。所列电压是电动机额定电压。所列电流应允许在系统电压为110~120、和220~240、440~480V和550~~600伏的范围。
5.4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满载电流
表5.4于1997年2月14日修订
马力
感应型鼠笼和绕线转子(安)
同步功率因素a(安)
115伏
200伏
208伏
230伏
460伏
575伏
2300伏
230伏
460伏
575伏
2300伏
1/2
3/4
1
1-1/2
2
3
5
7-1/2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75
100
125
150
200
4.4
6.4
8.4
12.0
13.6
2.5
3.7
4.8
6.9
7.8
11.0
17.5
25.3
32.2
48.3
62.1
78.2
92
120
150
177
221
285
359
414
352
2.4
3.5
4.6
6.6
7.5
10.6
16.7
24.2
30.8
46.2
59.4
74.8
88
114
143
169
211
273
343
396
528
2.2
3.2
4.2
6.0
6.8
9.6
15.2
22
28
42
54
68
80
104
130
154
192
248
312
360
480
1.1
1.6
2.1
3.0
3.4
4.8
7.6
11
14
21
27
34
40
52
65
77
96
124
156
180
240
0.9
1.3
1.7
2.4
2.7
3.9
6.1
9
11
17
22
27
32
41
52
62
77
99
125
144
192
16
20
26
31
37
49
53
63
83
104
123
155
202
253
302
400
26
32
41
52
61
78
101
126
151
201
21
26
33
42
49
62
81
101
121
161
12
15
20
25
30
40
(续)5.4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满载电流
表5.4于1997年2月14日修订
马力
感应型鼠笼和绕线转子(安)
同步功率因素a(安)
115伏
200伏
208伏
230伏
460伏
575伏
2300伏
230伏
460伏
575伏
2300伏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302
361
414
477
515
590
242
289
336
382
412
472
60
72
83
95
103
118
a功率因素的80%和90%,上表数值相应乘以1.1和1.25
结 构
6 机座和壳体
6.1 电动机应根据用途采用材料,并在设备良好的工厂中以实用工艺一致性地进行加工。
6.2 电动机的制作和装配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经受可能发生的误用不致引起火灾和触电,或由
于间距的减小,零部件松动或移位而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坏从而导致人身伤害以及其它严重事故。
6.3 对无加固的平面部位,通常若为铸造金属,其厚度应不小于1/8英寸(3.2毫米)厚,除可锻铸铁的厚度不小于3/32英寸(2.4毫米),压铸金属可不小于5/64英寸(2.0毫米 )厚,见9.1.6节。如表面是曲面、带筋或有其它加固或是表面的形状和尺寸,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时,上述厚度可分别为不小于3/32、1/16和3/64英寸(2.4、1.6、1.2毫米)。
6.3节于1999年11月24日修订
6.4 用于电动机的金属薄板壳体要从其尺寸、形状、金属厚度以及专门用途来加以判定。
6.5 薄钢板壳体的厚度对无涂复层的不得小于0.026英寸(0.66毫米),带镀层的不小于0.029英寸(0.74毫米),有色金属板壳体的平均厚度不小于0.036英寸(0.91毫米),见9.1.7节。
例外1:相对较小的面积或弯曲表面,以及用其它方法增强的表面不需这样厚。
例外2:经试验表明,材料对于应用已有足够强度的话,壳体就不需上述的厚度。
6.6 在下列因素中考虑一个壳体的可接受性时的评定:
a) 机械强度;
b) 抗冲击性;
c) 吸湿性;
d) 可燃性;
e) 防腐蚀性;
f) 在正常或非正常使用条件下,壳体可经受其温度下的抗变形性;和
g) 抗电源起火。
6.7 对非金属壳体,6.6(a)~(g)都应考虑热老化。(见610节聚合外壳和外壳部件)
6.7节于1996年3月26日修订
6.8 作为最终使用设备壳体的一部分的壳体,应按该使用设备的要求来判定。
6.9 对壳体上通孔的尺寸、数量和位置的可接受性,应根据最终使用设备的要求而定,对该使用设备而言应考虑下列因素:
a) 环境条件;
b) 外露程度;
c) 对偶然触及带电部件,包括漆包线的防护;
d) 如果合适的话,防止熔化金属、燃烧的绝缘体、燃烧的粒子或其它类似可燃材料。
6.10 聚合的电气外壳和电气外壳聚合的零件应符合在UL746C—聚合材料-电气设备中的使用评
价标准中规定的应用要求,和在本标准中规定的特殊要求。见表6.1评定观点。
例外:材料分类,按照UL 94—装置和器具内零件所用塑料的可燃性试验 标准的聚合材料,其插
头或其它外壳的部件小于1英寸2(6.54厘米2),以及装配在金属片或铝机座上形成的部件,能够
用材料是最小额定为V-2或VTM-2,或额定HB和按UL 746C中规定的3/4英寸或12毫米火花试验
时使用。
6.10节于2001年2月7日修订
6.1 在聚合外壳上进行的试验
表6.1于1997年12月26日修订
设备类型
电动机设置-全封闭在产品
末端的外壳内
电动机设置-不全封闭在产品
末端的外壳内
可移动式
静止或固定式
机座:HB
堵转转子旋转按25.2节
机座:HB
堵转转子旋转按25.2节
机座:V-0、-1、-2;VTM-0、-1、-2
5000伏绝缘(第12章)
冲击(第24章)
堵转转子旋转按25.2
严格条件(29.1)
铸造压力(31.1)
应力消除按第26章
电阻率容量(第16章)
机座:5VA、5VB
5000伏绝缘(第12)
冲击(第24章)
压力(23.1)
堵转转子旋转按25.2
严格条件(29.1)
铸造压力(31.1)
导线连接(UL 508-工业控制设备标准)
电阻率容量(第16章)
UV压力(26.1)
水压(27.1~27.3)
除其它注释外,参考括号内章节,为UL 746C—聚合材料-电气设备中的使用评价。另外,材料应由以下HA1(第13
部分)性能水平。
机座额定
HA1性能水平
HB
V-2,VTM-2
V-1,VTM-1
V-0,VTM-0
5VA,5VB
1
2
2
3
3
7 机械装配
7.1 电动机的装配应在正常运行时的振动下不产生有害影响,电刷盖应旋紧或用其它方法来防止其松动。
7.2 未绝缘的带电零件必须紧固在底板或安装面上以防转动或移位,如果这种移位会使间距小于最小允许值。
7.3 不允许采用面间摩擦作为防止带电零件移动或转动的单一措施,但为此目的而使用合适的锁紧垫
圈是可以的。
7.4 开关、电动机的连接插头,连接插头的插座或类似部件必须可靠地安装并防止转动,见7.条。
例外:若下列条件都能符合,开关防止转动的要求就不需要。
a) 在使用时不会有旋转倾向的插棒式或其它型式的开关。摆动开关应认为在开关正常使用时需要扭力才能转动开关。
b) 安装开关的方法使得其在操作时不可能松动。
c) 如果开关转动时,其间距不会减少到小于最小允许值,而且其引线或接点不会受到应力。
d) 开关的操作是用机械方法而不是由人直接接触。
7.5 小型焊柄安装的开关或其它仅用一个孔安装的开关,为防止转动应合理使用锁紧垫圈。
8 抗腐蚀防护
8.1 若铁和钢零件在腐蚀可能导致起火、电击和伤害人身,它们应采用油漆、涂复、电镀或其它方法以防腐蚀。
例外1:在壳体内的钢板和铸铁零件,表面若外露于空气和湿气中的部分氧化不显著时,金属的厚度和温度也是因素。
例外2:轴承、迭片或诸如垫圈、螺钉等到铁或钢制小零件可不要求防腐。
9 电源接线
9.1 固定接线的电动机
9.1.1 在9.1.2~9.1.34和19.1条中要求的适用于这样的电动机,这类电动机的电源、控制装置或设备
接地的连接是在现场守成的。
9.1.2 电动机要想固定连接到电源上,应规定接线系统的连接。
9.1.3 连接电源线路的接线盒或箱应位于电动机安装后便于检查连接的部位。
9.1.4 装在电动机上用来连接电源电缆管道的接线盒应防止其转动。
9.1.5 装在电动机机身、端盖或机座睥接线接头或接线盒应是完整的,应将所有现场接线端和使用
场所的接头进行包封。
9.1.6 在现场连接接线系统的铸造金属外壳的厚度不得小于:在导线管的开口或分离端为1/8英寸(3.2
毫米);在导线管螺孔处为1/4英寸(6.4毫米)。
9.1.7 在使用场所连接的接线系统的金属板,若为未涂复钢板,其厚度不得小于0032英寸(0.81毫米),
若为镀锌钢板不得小于0.034英寸(0.86毫米),若为有色金属不得小于0.045英寸(1.14毫米)。
9.1.8 想要包封现场的电源回路线-线连接的接线盒盖孔的最小尺寸和最小可用体积应按表9.1、9.2或9.2A的规定,如适用。
9.1.8节于2001年2月7日修订
9.1.8.1 现场接线箱的可用体积能密封现场至电源回路的线-线连接,并应能方便地检验。当需要时,
试验样品应如9.1.8.2~9.1.8.5节来检验,当接线箱的外形不规则,并且接线箱能够提供所需要的现场电线导体不明显时,电动机应能随27A章节中的安装试验。
9.1.8.1节于2001年2月7日修订
9.8.1.2 所有电线夹头、固定螺栓、接地引出线、内部螺钉和其它内部附件是可移动的,伸出盒子打
开面的平面外部的任何凸出部,就如为安装一个盖或平的元件的环,是与盒子的表面齐平接地。
9.1.8.2节于1999年2月15日增加并生效
9.1.8.3 所有在的孔都靠近扁的,刚性金属板并通过孔夹紧在适当的孔道,一个金属板有2个小孔,其
中一个为测量液体的入口,另一个为空气出口。
9.1.8.3于1999年2月15日增加并生效
9.1.8.4 用模型粘土、油灰、上釉复合物或类似材料:
a) 一个通过样品的边缘或底部的孔和在样品与在9.1.8.3节中提到的金属板沟填满与内表面齐平的孔;
b) 另在内部衬套里面攻出螺纹必须填满与衬套端部齐平;
c) 衬套孔是必须填满与导线管止口齐平。
9.1.8.4节于1999年2月15日增加并生效
9.1.8.5 一洁净、有刻度的容器(吸液管或类似)的体积等于或大于在表9.1、表9.2或表9.3A中规定
的电动机体积的定额。如适用,可在室温下注水。水从容器中通过如9.1.8.3中规定的金属板上的孔
传到试验样品中,试验样品中容纳的水的体积等于或大于在表9.1、表9.2或表9.2A中规定的体积,
这样的结果是可接受的。
9.1.8.5节于1999年2月15日增加并生效
表9.1 机座直径11英寸(279毫米)或以下的电动机现场接线箱
表9.1于1999年7月6日修订
电动机额定功率
(千瓦)
接线盒
现场接线箱孔的最小尺寸,英寸(毫米)
最小可用体积,英寸3(厘米3)
1和以下a(0.75)
1-1/2、2和3a(1.1、1.5和2.2)
5和7-1/2(3.7和5.6)
10和15(7.5各11.2)
1.625 (41)
1.75 (44)
2 (50)
2.5 (64)
10.5 (172)
16.8 (275)
22.4 (367)
36.4 (597)
a对于现场接线盒部分或全部电动机的机座或端盖成一整体,则不规定盖孔的最小尺寸,接线盒的体积对每对导线的连接可不小于:额定功率为1马力及以下者为1.1英寸3(18厘米3),对额定值为1-1/2、2和3马力的电动机为1.4英寸3(23厘米3)
表9.2 机座直径11英寸(279毫米)或以上的电动机现场接线箱
表9.2于1999年7月6日修订
最多12根引线的三相
电动机最大满载电流a
现场接线箱孔的最小尺寸,英寸(毫米)
最小可用体积,英寸3(厘米3)
0-45
46-70
71-110
111-160
161-250
251-400
401-600
2.5 (64)
3.3 (84)
4.0 (102)
5.0 (127)
6.0 (152)
7.0 (178)
8.0 (203)
36.4 (597)
77 (1262)
140 (2295)
252 (4130)
450 (7376)
840 (13768)
1540 (25241)
a对诸如制动器、热动开关、空间加热器或励磁磁场等的附加引出线可不计在内,只要其总载流面积不超过电动机电源载流面积的25%即可。
表9.2A 直流电动机的现场接线箱
表9.2A于1999年7月6日修订
最多6根引线的三相
电动机最大满载电流a
现场接线箱孔的最小尺寸,英寸(毫米)
最小可用体积,英寸3(厘米3)
0-68
69-105
106-165
166-240
241-375
376-600
601-900
2.5 (64)
3.3 (84)
4.0 (102)
5.0 (127)
6.0 (152)
7.0 (178)
8.0 (203)
26 (426)
35 (901)
100 (1639)
180 (2950)
330 (5409)
600 (9834)
1100 (18029)
a对诸如制动器、热动开关、空间加热器或励磁磁场等的附加引出线可不计在内,只要其总载流面积不超过电动机电源载流面积的25%即可。
9.1.9 对于现场连接至电源回路的密封刚性安装电动机端的接线箱应按表19.1提供空间间距,可用体
积不小于表9.3的规定,当接线箱呈不规则形状且能适合现场接线导体的需要不明显时,电动机应能
承受17A的安装试验。
9.1.9节于1999年2月15日增加并生效
9.1.10 用于现场接线系统连接的金属板壳体的接口必须牢靠,但应能拆下而又不会使壳体产生不应有的变形。
9.1.11 在9.1.10节中规定的接口,其四周必须有一平整的表面以便适当地安放导线管衬套,接口位置必须使衬套安装在任何接口上都不会使未绝缘的带电零件和衬套间的间距小于允许的最小值。
9.1.12 在螺纹导线管开口的内端应有整体式导线管止口,或者在壳体内部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导线管衬套与有螺纹的导线管凸出端连接。
9.1.13 整体式导线管止口必须光滑倒圆角,其孔颈或内径按表9.4的规定。
表9.3 刚性安装电动机接线端的现场接线箱
表9.3于1999年7月6日修订
电源导线尺寸,AWGa(毫米2)_
每相电源导线最小可用体积,英寸3 (厘米3 )b
14(2.1)和以下
12和10(3.3各5.3)
8和6(8.4和13.3)
1 (16)
1-1/4 (20)
2-1/4 (27)
a如果接线端被允许用铝导线,要以额定温度为600C(1400F)的铜电源导线为基础,除采用铝电源导线连接之外。_
b 所规定体积不适用于额定值更高、引出数量更多,以及导线截面积更大的电动机,也不适用于工厂已接好线的设备上的部件,安装到电动机,这种设备安装时在电动机的接线箱中无需另外增加接线,但作为接线用的接线箱的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