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当代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2005年11月
第21卷第11期
学习论坛
砌吣UNEoFSTUDY
Nov.2005
VoL21No.11
当代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翟明清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哲学前沿问题需要人类的一种新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反过来,哲学也需要与前沿的当代问题结合起
来,使自己走出理论体系的象牙塔.哲学从自身体系和理论问题的研究走向现实问题的研究,这是当代哲学所发生
的最大的变化,它使哲学获得了活力,拓展了哲学思考和研究的领域,使哲学走向了时代和生活.
[关键词]当代哲学;研究热点;前沿问题
[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05)11—0010一O3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科技革命及全球化进程的加
快,迅速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
式,时代精神由革命和战争转向和平与发展,世界各种
文化在全球的平台上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冲突和融合,人
类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目.哲学
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必须应对时代最新的发展.正因
为如此,哲学前沿问题层出不穷.如果说在十多年前哲
学的前沿问题还是一个不确切的问题,那么在当代,各
种前沿问题却在不断地叩击哲学的大门——时代要求
哲学思考.因此,哲学的前沿问题成为这一阶段哲学研
究的显而易见的热点,它们也将成为21世纪哲学研究
的主要内容.依据我国哲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哲学的前
沿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对数字化时代的哲学思考.导致了虚拟哲学的产
生.也形成对数码鸿沟以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的新思考
我国哲学界第一次对”虚拟”进行了全面的哲学思
考,从而将信息和数字化问题真正纳入了哲学的视野.
哲学界不仅对虚拟的内涵,实质,特点进行了考察,考察
了人类虚拟的历程,即如何由行为虚拟到语言符号虚
拟,再到现时代的数字虚拟,考察了由数字化虚拟所导
致的虚拟经济,虚拟政治,虚拟教育,虚拟市场等内容,
并且进一步考察了虚拟实践,虚拟思维方式等新的内
容,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哲学上的争论,引出了
“真”与”假”,”虚”与”实”的新的哲学的讨论,从而大大
扩大了原有的哲学思考领域,从原有的物质与意识的基
本问题中超越了出来,使哲学有了一种全新的气象.
虚拟问题与原有的哲学框架有着不同的特点,因为
虚拟是用人化的形式来构建,合成和表达对象的,虚拟
若还只是停留在行为和语言符号范围内,那还是实践活
动中的虚拟,一种代码形式的虚拟.在数字化时代,虚
拟已经发展到用数字来合成对象,已经走出了语言符号
的思维空间,成为一种真实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虚拟从
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哲学思维框架,是原有框架所无法
概括的,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数字化时代的哲学革命.
数字化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产
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和不公正
的存在,数码鸿沟和话语霸权形成了数字化时代的新的
不平等,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人的发展之间产生了这样
或那样的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
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哲学所要体现的人文关怀.
二,对全球化的哲学思考.导致对全球平台上的经济,
政治,文化,民族,国家和人的发展的全方位的新思考
全球化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时代.全球化是由于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超越了原先区域性存在
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在全球范围内所形成的经济,
政治,文化一体化的过程.全球化将导致人类巨大的变
革,从一定意义上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
上的民族和国家将从现在的”显存在”而成为将来的”隐
[收稿日期]2005一l0一l8
[作者简介]翟明清(1962一),男,河南省鹿邑县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
10?
存在”,或者说,在一定时间会成为历史的陈迹.它对人
类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
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运动.一方面,全球化的重要
内容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对全球的控制达到国际化的
程度,因而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占有有利的地位
和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北差距.全球化也改变
着文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各种区域性的文化在全球化
进程中必然发生冲突,因而产生了世界性的跨文化问
题.在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化以传统的
“西方中心论”推进其文化霸权主义,使全球化成为”西
方化”.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人类前进和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历史进步的要求,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
球化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社会发展中面
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从哲学上看,所谓全球化,也就是形成了全球范围
内的矛盾统一体,换言之,我们以前的活动的统一体是
区域性的,而现在则产生了新的统一体.矛盾的统一性
与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新的世界性的人类活动平台,
自然会有新的矛盾产生,这里的关键是确立新的思维方
式和行为方式,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达到共存,共
赢.共存,就是我们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性的统一体和
平台上;共赢,就是矛盾的各个方面如何在相互交往的
过程中,每一方都从其他各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营
养和因子,从而相互得到发展.共存,共赢是新的全球
化时代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对发展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对全球问题的哲学
思考,导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生,导致关于人类生存
矛盾的新框架和新理念.导致从一种片面的”人类中心
论”向”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论”的转向
哲学历来是关注人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历来是哲学
思考的重点.在21世纪,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它
表征着人类由”人类中心论”进入到”生态中心论”,这
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向.”人类中心论”是以人为
出发点的,其核心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生态中心论”把
人纳入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中,人是这一系统中的一
部分,人的发展与这一系统的发展相同步.但在本质
上,人只能从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人永恒地只能从
人出发,人不可能从”人类中心论”进入到”非人类中心
论”,因此所谓”生态中心论”也就只能是一种”合理形
态的人类中心论”.从一种片面的”人类中心论”进入到
“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论”,这是人类在21世纪的世界
观的变革.
全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行为而导致的人口增长,
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
题,它引起了当代人类的广泛注意和思考.可持续发展
正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新的反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
种新思路,其中心是社会发展要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
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必须考虑到后代人的
需要,同时经济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和资源,从而使经济
发展能够持续下去.
对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表明哲学思考走
出了原先的小框架,而具有了新的21世纪的意义:(1)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
与人类史二者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
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2)社会发
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自己的发展
中,一方面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另一
方面,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把人
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
来,把人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
(3)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
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这就要求人们从更广阔的视
角和更深的层面去不断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
四,对当代科技革命的哲学思考,导致对一系列哲
学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探索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问题便是由
科技革命而导致的人类的生存革命.这一革命是全方
位的:科技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直接导致了生
产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管
理的深刻变化;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的生活节奏,全方位
地改变了人的作息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
式;N-技革命还引发了思维方式的革命,导致了思维主
体,中介和客体的变革.总之,由于科技革命,我们的时
代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时代,生物时
代,高科技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
力,对我们时代的巨大作用是其他因素无法相比的.
科技革命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前沿问题,比如,
机器思维,克隆,基因,转基因,网络,暗物质,反物质以
及一系列技术革命问题等,这些都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新
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思考成为哲学的热点.其中比
较典型的有:数字化和信息化,网络文化和网络伦理,基
因和基因伦理,生态和生态文化,技术与人类的命运,世
界跨文化比较,由全球化而形成的全球伦理和普适伦
理,虚拟和虚拟政治,虚拟经济,虚拟创造,一些基本的
物质现象,如”黑洞”,”暗物质”等问题.
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本身都具有负面效应,科技革
命如此重大的革命性的行为,当然也会伴随着一些负面
影响.比如,全球问题,科技对人的”物化”或者说”非人
化”的问题,对科技革命的不合理的运用而形成的”知识
陷阱”,”数码鸿沟”,”南北差距”,”话语霸权”问题等,
引起了哲学界的普遍重视.它表明科技发展有一个方
向问题,需要价值定向和人文关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
11.
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与人的生存和发
展相对立的一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涉及人与自然
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各种社会认
识和整体实践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里还特别涉及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我们在倡导科学精神的
同时,必须使其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和统一.一旦脱离人
文精神,人文关怀,科学就会走上片面发展的道路;人文
精神一旦脱离科学精神,同样也会产生各种片面性.因
此,科技革命提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与
价值理念,自然与社会,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的发展等
更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哲学思考的框架性转
移.这也就是说,必须从全人类的发展,从全球性的存
在的角度来重新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
五,对人的发展的哲学思考.导致对人的发展与社
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新思考.导致对人学理论的全
面整理
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人类
的活动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时代的信息文明,
人的实践方式的变革对人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内容,
诸如科技革命与人的自我认识,全球化与交往,价值观,
人权的关系,市场经济与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可持续
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现代化与人
的素质,人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性,
社会变革与人的精神世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以人为
本,道德建设与个人和集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关系等.
人学问题的深化,是时代发展在人的问题上的反
映.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和集中领导,在人的发展问题
上,我们以前更多强调的是社会和整体的发展,更多强
调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江泽民在纪念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把人的
发展与社会发展相提并论,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看做
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个方面,这就把人的发展问题的
重要意义凸显出来,从而也使个人,个性化,人的全面发
展问题凸显出来.
另外,对人的问题的重视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不
开的.市场经济要求独立的个人,要求人的权利和义务
的统一.市场经济在广泛的意义上培植了人类的主体
意识,孕育了人类的自由精神和平等精神,导致世俗社
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使人类由以前的英雄时代进入到
平民时代,使每一个人获得了独立的意义.尽管现代社
会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市场
经济是人的发展中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它全面开发了
人的需求和潜能,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大形态中
的第二个大的社会形态,因此,它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具
有某种必然的性质.
?
12?
六,对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推进了对社会发
展的哲学思索和研究.推进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
题的研究.使哲学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20世纪是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和曲折发展的世纪.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产生,发展和解体以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哲学界的沉思,也推进
了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定时
间和一定条件下曾起过重大作用,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国.但
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没
有提高,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不足,个人专断,
官员腐败,日益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最终导致了苏联的
解体.这一事件对哲学思考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也引发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思考.邓小平的
改革开放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
成,正是以当代世界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前提
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新的路
子,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使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
会主义实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整体,它表明中国共产
党只有在”三个代表”的实践中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的发
展.如果只代表先进生产力而不代表先进文化,那就没
有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就没有超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只有把三者
联系在一起,并落实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实践中,使
其成为行动着的思想,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的健康发
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引发了哲学界对中国现实
问题研究的高潮,这是近年中国哲学发展的特点之一.
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促进了我国应用哲学的繁荣
长期以来,哲学研究有着自身固定的模式和问题领
域,哲学研究往往只是从本身的理论体系出发,因而哲
学越来越脱离实际和生活.近年,哲学所发生的一个巨
大变革,就是哲学走向应用,走向具体领域,使应用哲学
得到新的繁荣.
在应用哲学中,比较引起人们关注的是:(1)各种具
体哲学的产生,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法哲
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行为哲学,文化哲学,道德哲学
等的兴起和形成.(2)与各种具体哲学的兴起相关,如
何使哲学的理念具体化到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行为
中,如何使哲学与体制和行为规则层次结合起来,对此
类问题的研究也形成了新的热点.(3)哲学理论研究和
表达的个性化,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它将会促成中国
新的哲学和具有个人特色,个人思维方式的哲学家的产
生,这是中国哲学走向成熟和发展的标志.
[责任编辑:陈晓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