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19277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谗( )邪 求木之长( )者 浚( )其泉源正身黜( )恶 皋陶( ) 载( )舟覆舟象箸( ) 仁者播( )其惠 壅( )蔽 董( )之以严刑懈怠( ) 垂拱( )而治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智者尽其谋 吾其还也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山峦为晴雪所洗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听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闻名)B.善始者实繁(确实) 春华秋实(果实)C.震之以威怒(震慑)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挥舞)D

2、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水流) 流水不腐(流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伐:残害。C.而况于明哲乎 明哲:明达的人。D.则思江海下百川下:流下、流入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6.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信者: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下司之职下

3、司:下属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必固其根本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居域中之大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择善而从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A.B.C.D.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魏徵这篇谏疏是规劝唐太宗李世民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B.疏,是文体,给皇帝上的奏章。这篇奏章,提出十条建议,劝谏太宗。C.全文在章节结构上形成正反对比,如“积德义”与“德不厚”的对比,以艰难“殷忧”与“得志乐逸”的对比等。D. 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创业容易守成难”的道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初,伍员(春秋楚人,父兄为楚平王所杀,投吴)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

4、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随:诸侯国名),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荐:多次。食:侵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指吴国)德(贪心)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左传申包胥如秦乞师)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为封豕

5、长蛇 封:大。 B.申包胥如秦乞师 如:往、到C.虐始于楚 虐:侵害。 D.我必复楚国 复:兴复。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包胥爱国赤诚的一组是()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 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 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 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A. B. C. D.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员和申包胥虽是朋友,但政治观点不一致。伍员出逃时立誓要颠覆楚国,而申包胥则志在楚国的复兴。B.申包胥假托昭王之命到秦国求救,对秦哀公申说吴灭楚之害和秦救楚之利,立于秦庭哭了七天七夜,对此,作者是持赞赏态度的。C.秦哀

6、公非常痛快地答应了申包胥的请求,并为他赋无衣这首诗。D.无衣选自诗秦风,诗中有“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诗句。秦哀公赋这首诗,意在答应申包胥出兵救楚。1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1)子姑就馆,将图而告。(2)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答案1、答案: 2.A 以:因为,介词。3. B提示:B项“春花秋实”中的“实”应是动词,结果实。4、D 解析:D项“下”是“处于之下”的意思。5、C 解析:A项中“根本”古义为“树木的根”;今义为“基础”。B项中“纵情”文中意为放

7、纵感情(骄傲);今多指“尽情”。C项中“骨肉”古今都指亲人(父母兄弟子女等)。D项中“耳目”在文中实指耳朵和眼睛,在现代汉语中,则指爪牙、帮凶。6.D“下司”,两个词,下:臣下、下属;司:管理7.D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稳固”“使安宁”“使空”;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乐”;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分别是“重大的地位”“好的意见,好的方面”。8.C “以历代帝王为例”错,而且其中的观点并不是作者要陈说的观点。9.D 复:颠覆。10. B 其中“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三句均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申包胥的爱国赤诚。“寡君

8、失守社稷,越在草莽”句是叙述楚昭王的困窘境遇。“秦哀公为之赋无衣”句则表明秦哀公出兵救楚。11.C。C项中“秦哀公非常痛快地答应了申包胥的请求”一说有误。文中“秦伯使辞焉”一句则说明申包胥如秦乞师不是一帆风顺的。“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一句的记叙更能说明这一点。12.(1)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将考虑一下再告诉您。(2)我们国君还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去客馆休息呢?(3)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4)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

9、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译文: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晋说:“努力吧!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了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猪,是条长蛇,已经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人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事奉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将考虑一下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申包胥站起来,靠著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著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