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敬鬼神而远之教学简案苏教版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17062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鬼神而远之教学简案苏教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敬鬼神而远之教学简案苏教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敬鬼神而远之教学简案苏教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敬鬼神而远之教学简案苏教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敬鬼神而远之教学简案苏教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敬鬼神而远之教学简案邵娟英一、 教学目标二、 教学重难点三、 教学设想四、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掌握“敢、与、语、务、归”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 理解“敬鬼神而远之”的含义3、 明确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初步理解孔子“在天道和人事之间,更重视人事”的天道观教学重点理解“敬鬼神而远之”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孔子“在天道和人事之间,更重视人事”的天道观教学设想朗读法、讨论法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题的导入由学生平常喜欢谈论的话题“鬼片”师:平时我常听到我们学生在谈论一些鬼片,我想问一下大家:你相信世间真有鬼神吗?生:有生:没有生:信则有,不信则无师:那大家对它又是什么态度呢?生:(

2、敬畏)害怕、诚惶诚恐生:不信、不屑师:那结合我们的预习来说一下,至圣孔夫子对鬼神又是怎样的态度呢?生:敬鬼神而远之(在学生明确的同时打出投影)师:请问:这句中的“鬼”跟我们刚才谈论的“鬼”含义一样吗?生:(稍作讨论)稍有不同,在此句中的“鬼”特指死去的祖先,即自己的先辈。师:嗯,答得非常好!此句中的“鬼”是特指。那我们要记住,在接下去的讨论中所涉及到的“鬼神”中的“鬼”是特指,而不是泛指。二、 课题探讨1、 孔子对鬼神的“敬”有哪些举动,对此我们如何理解?师:孔子对鬼神的“敬”有哪些举动呢?找出文本中相关的文字。生:(讨论后明确)“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慎终,追远”师:这“祭

3、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是什么意思呢?生:祭祀祖先的时候,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祀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那里。孔子说:“我不亲身参加祭祀,祭了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师:嗯,理解得不错!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孔子毕恭毕敬地事鬼敬神的模样。这里也请大家关注“与”字的读音及其意义。生:读“”,意为“参加”,作动词。师:好!完全正确!那“慎终,追远”又是什么意思呢?生;谨慎地对待丧礼,恭敬地追思远代祖先。师:理解得不错!请大家说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敬鬼神”的举动呢?生:清明扫墓、鬼节祭祀生:大年廿三夜的时候送灶神、正月初一的凌晨请菩萨师:看来大家对我们的一些传统习俗还了解得不少呢。那我想问问

4、大家,平常大家参与家里的祖先祭祀吗?大家对祖先的祭祀抱着怎样的态度呢?(举手示意:不参与的有三位同学。)师:看来参与的是大部分同学,那我们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态度怎样呢?是很庄重恭敬呢,还是随随便便的参与一下?(举手示意:庄重恭敬的有四位同学)师:看来咱们大多数的同学是参与了这个仪式,但是没有想到要以恭恭敬敬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仪式。虽然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讲孝道,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借此做一下反省。师:我们来讨论一下,孔子是否真的很在意这些形式呢?生:(讨论后)不是。师:从哪里找到依据呢?生:“吾不与祭,如不祭”,说明孔子非常重视自己亲自参加,而不仅仅只要有祭祀这个形式就可以了。师:说得非常好!孔子在另

5、外的篇章里也说过“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在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在孔子看来,丧葬的形式与内心的悲哀,内心的体悟更为重要。在此句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一样:祭祀这个形式如果失却了内心的虔诚,那也是有如同无了。丧葬之礼于死者没有实际的意义,于生者也没有实质性的好处,而且我们也从句子中体会到了孔子也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尽管如此,孔子还是讲究“慎终,追远”,这又是为什么呢?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生:可以。“民德归厚矣”师:什么意思呢?“归”作何解释?与“天下归仁焉。”中的“归”字意思一样吗?生:整句的意思是:百姓的道德就能趋于仁厚了。“归”:趋向,而后一句中的“归”字是赞许的意思。师:答

6、得不错!是的,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看作是一个人孝道的表现和继续,由此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投影评点:顾鸿安论语解读如果表面上装得诚敬,内心并不如此,这是言行不一的表现。孔子主张抱着虔诚的态度祭祀鬼神,就是要对祖先的忠孝在实际行动上下功夫。周朝本来就有这种对待鬼神的传统:“周人尊礼尚德,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孔子认为继承这些传统能够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同样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归纳:孔子“敬鬼神”是他崇尚遵守周礼的体现,跟他倡导的仁德礼治是一致的?生:是一致的

7、,孔子“敬鬼神”就是他遵礼尚德的体现。师:(板书)遵礼尚德2、 如何理解孔子对鬼神的“远之”。师:通常我们对于自己敬的对象常常挂在嘴边,可是孔子敬鬼神却不谈论鬼神。文本的哪一章节告诉我们这个信息的呢?生:第二章节。(齐读)子不语怪、力、乱、神。师:句中的“语”是什么意思呢?生:谈论的意思师:对!孔子不谈论怪异、强力、叛乱和鬼神。那这又是为什么呢?生:孔子认为只要心里有它们就好了,不需要多说。再说鬼神是虚无的,对于说不明,道不清的还是不说为妙。师:有一定的道理,就如孔子说的(学生同时说出)“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但我觉得这位同学的理解还只是抓住了句中的“鬼神”两字而已,大家说是不是啊?对于

8、怪异、强力和叛乱也不谈论又怎么理解呢?生:可能孔子认为多谈论这些会引起百姓的骚乱,社会的不安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不利于社会管理的,会引起老百姓恐惧的。师:我觉得这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的。我们来看看宋儒朱熹的注解(投影)“子不语怪,力,乱,神。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再用宋代经学家邢昺论语注疏的注解来解说(投影):“正义曰:此章记夫子为教,不道无益之事。怪,怪异也。力,谓若奡荡舟、乌获举千钧之属也。乱,谓臣弑君、子弑父也。神,谓鬼神之事。

9、或无益於教化,或所不忍言也。李充曰:“力不由理,斯怪力也。神不由正,斯乱神也。怪力乱神,有与於邪,无益於教,故不言也。” 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子不语”的理由生:(讨论后)有的不合正理,无益于教化;有的虚无,君子当存而不论。师:大家概括得非常好。现在你们明白了孔子对鬼神“远之”的的含义了吗?生:(会意地点头)师:(小结)孔子对鬼神“远之”在举动上表现为不谈论它,其实这也是孔子尊礼尚德的体现。3、 通过解读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初步探究孔子“在天道和人事之间,更重视人事”的天命观师:经过以上的分析讨论,我们明白了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体现了他尊礼尚德的思想主张。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孔子敬鬼神而

10、远之,那么他“敬而近之”呢?或者说他“近”的对象是什么呢?生:可以从刚才的分析中明白的,孔子“近”“常、德、治、人”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分析得怎么样?生:好!师:我觉得是非常的好,我们就是要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前后贯穿起来。当然,针对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这个“近”的范围要缩小一些,大家再仔细地思考一下。生:(讨论后)人师:对了!刚才的注释中我们应该理解“常、德、治、人”分别对应的是“怪、力、乱、神”师:这样我们可以把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可以理解为“敬人而近之”。那么请大家找一下,文本中哪一个章节就是体现了这个意思的?生:第一章师:对!那你是如何体会到这个意思的呢?下面我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这一

11、章。在读的时候要尽可能揣摩准这对师生的语气(生朗读)师:读得不错,“季路”比“孔子”读得更好,大家说我评得有道理吗?生:有。师、生一起:“季路”读出了学生问老师时那种恭敬的语气,“敢”是表示尊敬对方的谦词;而另外一位同学读出来的是一位儒雅的孔子,但这个情境中的孔子语气是强烈的。因为他说的两句话用的都是反问语气,特别是那个“焉”字加强了反问语气。下面再来体会一下这样强烈的语气,并且体味其中的含义。(学生齐读)师:读得不错!请问孔子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了吗?生:没有。师:是的。季路问的是怎样服事鬼神,死是怎么回事,而孔子都没有正面作出解答。那么孔子的回答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生:“事人”比“事鬼神

12、”重要,“知生”比“知死”重要。师:很好!此中的“人”是与“鬼”相对的,特指活着的长辈,由此引申为君、上级等,此中的“生”指活着的意义。师:孔子认为该怎样“事人”,怎样“知生”呢?我们试着用文本中孔子的原话来回答。生:(讨论后)“务民之义”“先难而后获”师:完全正确!其中“务”的意思是致力,要致力于民众之所宜。所谓“民之义”就是“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记)孔子认为首先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到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弟的职责,即要知礼守礼(板书)。师:你完全同意文本中对“先难而后获”解说吗?生:不同意。我认为“难”应该是经受磨难的意思,仁者应该是先经受磨

13、难,然后从磨难中有所收获的人。师:大家觉得这个理解怎么样?生:好,比文本的理解要好。师:我觉得也是。我们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面对磨难,主动去承担实践,当有收获之后,不去抢头功,享受在别人之后。能这样做的人才达到了仁的境界,能这样做的人也才真正地实现了“生”的价值,也就是做到了“知生”(板书)。师:大家再次朗读本节,体味其中的深意。(学生朗读)师:(小结)这一章是孔子就知、仁问题而作的回答,但它完全可以作为第一章孔子反问句的潜台词,让我们理解了怎样去“事人”,怎样做到“知生”。三、结题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对前五章的分析,明确了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正是他对人“敬而近之”的体现,在“鬼神

14、”与“人事”之间,他更强调“知生”与“事人”的重要性。四、再读章师:圣人的言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让我们通过虔诚地朗读来感受铭记圣人的教诲(师生齐读)五、作业:教学反思论语教材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文化论著的研读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原始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批判能力和联系实际阐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现在还初在论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所以我结合教学目标,把教学的第一步设计为对文本的意义的理解,通过对重要字词的理解,借助于学生熟知的事理来探知原始文本的意义。再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借助于与文本相关的其它章节和相关资料,试图正确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对于这一点,在这一堂课中,我觉得基

15、本上实现了。整堂课以“探知敬鬼神而远之的含义”为线索,同时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现问题之前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有效的朗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老师的启发,最后基本实现了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生动,师生交流和谐自然,学生思维被充分激发的预期目标。不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是第一课时,再加上铺垫得内容略显臃肿,以致结尾对文本思想的深度挖掘不够。虽有遗憾,但学生和我都觉得有所收获。这就是真实的课堂,不造作,自然而轻松,遗憾将在下一课时中消除。这也是一种动力和鞭策。五、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良言一句

16、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下面是板报网为大家分享的有关激励人的名言,激励人心的句子,希望能够在大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起到鼓励的作用。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的心作怪,这会令你思考发生短路。如果你不是步步踏实,学习确是件困难的事,但不怕不会,就怕不学,有谁生下来就是文学家,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学习同样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但如果不经历这样的磨练,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我长大有写东西我们无能为力于是最后躲避最后的最后面对也只能面对,因为我们要活着。活着就不能被打败。这个季节梧桐大片大片的飘落花渐渐的凋零,没有声音。好象在编织着一个诱人的梦。也许是金榜题名的美梦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