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14676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2019届高三3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潍坊一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校长的雨靴庞余亮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

2、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状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

3、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

4、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

5、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一二一”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

6、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广西文学2018年第5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着,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为了“身份”。B.“我”从不穿雨靴到穿上雨靴,既是现实环境需要,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C.小说围绕着“雨靴”来展开情节,雨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体现出与城市生活的不同。D.“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了校长的性格特点。7.B8.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8.“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

7、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象。“我”是参与者,是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我”是感受者,“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深化了小说的主题。(6分。每点2分)9.作品语言富有特色,极具表现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述。(6 分)9.语言风趣,看似一本正经的叙述,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质朴自然,善于运用口语,富有乡土气息。恰当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有画面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结尾语言优美含蓄,引人深思,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菏泽一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

8、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实疙瘩米好刘建超 老街把憨厚实在的人称为“老实疙瘩”,如果说某某人是个老实疙瘩,多有褒奖的意思。米好就是个老实疙瘩。米好有句口头禅:“又能怎样?”就因为这一句口头禅,米好在老家有了名声。 米好又瘦又高,走路时还左右摇摆,总让人担心他两条细细的腿能否支撑住晃动的脑袋。米好的单位不错,旱涝保收,这样的单位,混日子还行,个人要想上进发展,施展的空间就狭窄了。位置少,上头也不重视,米好五十多岁的人,还是个副主任。大学同学聚会,不少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个个慷慨陈词、牢骚满腹。好像天下所有的不公都落在自己的头上了。牢骚发完就猛劲喝酒。喝多了就又哭又闹。米好总是微笑着,把喝多的同

9、学挨个往家里送。有的人吐了米好一身,米好也从不计较。有人问:“米好,你怎么从来就不抱怨?”米好说:“抱怨又能怎样?有位哲人说过,磨难是笔财富。吾辈有如此经历如此财富,也不枉人世走一回啊!” 米好对自己的副主任位置感到很安心,主任交办的事情都做得很尽心。哪怕是些鸡毛蒜皮的事,米好也做得一丝不苟。部门主任初到办公室时,还是刚出校门时间不长的毛孩子。对米好是一口一个“米老师”地叫。当时米好是很有可能被提拔为主任的,后来不知啥原因被搁置了。有人劝米好找领导活动活动,米好笑笑说:“活动活动又能怎样?当不当主任都得干好工作。”再后来那个毛孩子当上了主任,大家纷纷为米好抱不平,米好微笑着说:“年轻人有精力,

10、有学历,发展快也是应该的,我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又能怎样?” 毛孩子当主任初还“米老师米老师”地叫。后来就叫老米了。同事说毛孩子是个白眼狼,要米老师在关键时刻撂个挑子,拿捏拿捏这个小神经蛋。米好说:“一则咱确实比人家老,二则咱也没教孩子点啥。干好工作吧,又能怎样?又不是为主任一个人做工作。” 同事们看人家米好都不计较,自己凑啥热闹啊?“你呀,真是个老实疙瘩!”同事说这话带有嘲讽意味,米好也不计较。 米好三十岁才成家,媳妇小他八岁,长得很一般,同事说:“米好媳妇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但米好对媳妇疼爱有加,张张罗罗地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羡慕得邻居女人直夸米好媳妇有福,便数落自己的丈夫:“也学学

11、人家米好呀!看把媳妇金贵的,跟伺候皇后一样。” 同事便对米好发难,要他维护点男子汉的面子:“连媳妇内衣内裤都包揽了,还美得跟屁花子似的,你累不累啊?” 米好微笑着:“要想好,大让小嘛。嘿嘿,媳妇不就是娶回来疼的吗?洗的内衣内裤也是自个媳妇的,又能怎样?” 同事们嫉妒得跟媳妇嚷:“有本事你也小个七八岁呀!我当宝玉一样捧着你,耐烦着你,稀罕着你。” 米好结婚没几年,媳妇下岗了。媳妇又哭又闹,让米好去找领导。米好的单位也正好能管着点媳妇的单位。米好就去找媳妇的领导,媳妇领导对米好摆了一大堆难处,希望米好理解。 米好就说:“真是各有各的难处啊,下岗就下岗吧,(1)又能怎样?”媳妇说米好是个窝囊废。几天

12、不给他好脸色,晚上也不让他上床。米好只是嘿嘿地笑,笑得还特别诚恳。媳妇也没辙了:“嫁给你算我倒霉,以后家务事都交给我,好好上你的班。” 米好长得干巴精瘦,一副刁刁的嘴脸,大家有事儿却都愿意同他交谈商量,碰上有人弄得脸红脖子粗,就说:“找米好给说道说道。”米好也就一本正经地陪上人家半天,还得泡着好茶,敬着好烟,到了饭点还留下吃饭。 媳妇有时都看出点名堂,说:“人家故意来蹭吃蹭喝,你傻呀?” 米好搂住媳妇说:“又能怎样?邻里关系越走越近,好事嘛!” 楼上邻居老王有个女儿,天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男人来往,常常唱歌跳舞喝酒折腾到半夜,闹得四邻不安,谁也管不了。老王享用着女儿带回的烟酒,睁只眼闭只眼,对邻

13、居的抗议不闻不问。 终于出事了,女儿被强暴,家财被洗劫。 老王对着米好哭诉,米好说:“养不教,父之过。你女儿天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出事也在情理之中。邻居好言相劝,你置之不理,还骂人家狗拿耗子。你女儿遭强暴,家中遭洗劫,又能怎样,报应呗。” 老王大恸,邻里暗笑,都觉得解气。 米好去世是个意外,一个愣头小伙子骑摩托车将米好撞在石墙上。 米好弥留之际,对媳妇说:别难为人家,他也不是故意的,事情发生了又能怎样? 同事邻居来看望米好,米好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早晚都是个走,只要活得快乐满足,又能怎样?” 米好的追悼会上,同事送的大大的横幅上写着:“米好走好,(2)又能怎样?” 老街邻居同事们再

14、次谈论起米好的时候,态度都是认认真真的。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8期,有删节)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标题“老实疙瘩米好”既点明了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征,又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赞美之意,同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第一处画线句子主要表现米好解决不了妻子工作问题的无奈;第二处表现了同事对米好意外去世的悲痛和对其为人的赞赏。 C小说结尾“老街邻居同事们再谈论起米好时,态度都是认认真真的”照应前文“你呀,真是个老实疙瘩”,写出了人们对米好态度的变化。 D小说语言风格明快风趣,率真不做作,尤其是口语化色彩浓郁,生活气息浓郁,如“也学学人家米

15、好呀。看把媳妇金贵的,跟伺候皇后一样”。8米好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9这篇小说是怎样塑造主人公米好形象的?请简要赏析。(6分)7B(“第一处画线句子主要表现米好解决不了妻子工作问题的无奈”理解不到位,这里的“又能怎样”看似无奈,实则主要为了表现主人公米好的豁达乐观,顾全大局,勇于牺牲、善解人意等。)8乐观豁达。同学聚会,别人牢骚满腹,他却很看得开;弥留之际,笑谈生死;胸怀宽广。对于年轻人当上自己领导且喊他老米,米好丝毫不计较。明白事理(或善解人意)。米好找媳妇的领导解决媳妇下岗问题时,对方摆出诸多困难,他能够理解,并善待生气的妻子。憨厚实在。他替妻子洗内衣内裤,不怕别人笑话。他

16、面对妻子的责难只是嘿嘿地笑,邻居有困难找他时,他总好茶好烟招待,甚至留下吃饭,哪怕是蹭吃蹭喝的也不计较。爱憎分明(或性情耿直)。对于因没有严格管教女儿而遭遇祸事的老王,他非但没有给予安慰,反而一番抢白。(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从正面表现主人公米好的思想性格。如,米好的口头禅“又能怎样?”,文中多次出现的米好的“微笑”等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人们对米好的评价和态度等从侧面表现米好的为人。结尾米好去世后,老街邻居同事们再次谈论起他的态度都是认认真真的,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他的为人。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

17、人公思想性格。大学同学聚会上别人的牢骚满腹和他的从不抱怨的对比;面对被提升为主任的“毛孩子”对米好的态度,他的同事的愤愤不平和米好自己的不计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的豁达大度。(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济宁一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最后的耕耘曹春雷宝山走进院里时,老奎正蹲在堂屋门前的石阶上,稀里呼噜喝面条,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爹,那事您考虑得咋样了?”宝山站在柿子树下,远远地问。“啥事?”老奎没抬头,鼓囊着嘴,专注于他的面条。“就是那块地的事啊。别人家都签了,就剩您没签。”“别人家签了我也不签,我就剩这块地了

18、,以后我上哪儿种地去?”老奎抬起头,停下忙碌的嘴,气气地抛出这么一句话。“爹,您干嘛非要种地呢?您看,现在咱们村发展得多好,引来好几个厂子,村里的男人妇女都进厂上班,一个月能拿不少钱。这些厂一年也给村里不少钱。村里有钱了,啥事都好办。”老奎将饭碗放在身旁的石阶上,抹了把嘴。儿子说的没错,如今村里人出了家门就能上班。就连他,也在一家厂子里看大门,工资不算低。村里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150元钱。宝山干村主任这几年,村子确实发展得挺不错。“爹啊,这次引来的是草帽厂,不污染,别的村子都抢这个项目,因为老板是我同学的同学,我抢来了。建成后,效益肯定不错,咱村的人都能跟着沾光。”看到老奎不言语,

19、宝山又说:“我是村主任,咱村就您不支持工作。您说,下一届村主任选举,您还打算继续让我干不?”老奎还是不言语,掏出烟来,点上。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来。屋檐下的一只麻雀扑棱一下,穿越其中一个烟圈,飞出了院子。宝山站在那里,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一支烟抽完,老奎闷闷地说:“我签。”宝山顿时喜眉笑眼起来。走近老奎,从怀里掏出软包烟,抽出一颗,给老奎。老奎不接,站起来,到牛栏前,看牛。牛卧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反刍。老奎对牛说:“老黑啊,好好吃,过了晌午,咱去西洼犁地。”老黑没搭腔。背后的宝山却说话了:“爹啊,您刚才都说答应签了,咋这会儿又说去犁地呢?”老奎扭过头来,梗着脖子:“我晚上签,没签之前,地还

20、是我的。我愿咋样就咋样。”宝山知道爹的脾气,不敢再说,转过身,溜溜地出了院门。老奎进了牛栏,蹲下来,抚摸牛。牛毛不光滑,肋骨鲜明地凸着。老奎说:“老了,老黑啊,你和我一样老了。”停顿了一会儿,老奎又说:“老黑啊,可我心里觉着没老,你觉着呢?”老黑扭过头来,看他。从老黑的眼里,老奎看到了自己皱纹纵横的脸。相对无言。很长时间后,老奎拍拍老黑的背,说:“这事咱就这么定了啊,下午去犁地。”说完后,站起来,去库房,拾掇盖满了灰尘的犁具。老黑是村里最后一头牛了。好几年前,就是最后一头牛了。现在,他要带着这最后一头牛,披挂上阵。吃过饭后,老奎用推车推着犁具,牵着老黑,一前一后出了院门。老黑很久没出院门了,走

21、得慢慢吞吞。一路上,很多人都和老奎打招呼,说:“您这是咋啦?都啥年代了,还牵着牛去犁地?再说,那地不是都租出去了么?”老奎却只是笑笑,并不答话。终于到了地边。老奎放下车,将犁具卸下来,放开老黑,让它自己找青草去。这时的太阳,已挪到西边去,将老奎和老黑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袋烟后,终于要下地了。老黑套上了犁具,老奎扶着。“驾!”老奎喊了。老黑缓缓地迈开步子。两趟过后,老奎拄着犁具,喘粗气。老黑也张大了嘴,喘粗气。老奎说:“老伙计啊,再坚持一会儿。你知道吗,犁完这块地,咱俩就正式从田里退休了。”老黑轻轻地甩了甩尾巴,算是回应。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越来越红,像是缀上了个秤砣,斜斜地缓慢地往下坠。老奎的

22、脸,和夕阳的脸差不多红。汗流浃背。他喘粗气的声音,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偌大的田野,一个人,一头牛,都披了夕阳的红。只剩下最后一趟了。老奎两股战战。老牛也是,有些站不稳了。老奎喊:“加把劲,老黑,最后一趟了。”终于到头了。老奎斜依着犁,摇晃了几下才站稳。老牛四条腿在打颤。老奎喊:“老黑”老黑回过头来。老奎看见,老黑的眼角慢慢凝聚了一滴泪。这滴泪缓缓落下去,砸疼了大地。(选自短篇小说2018年第3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儿子宝山从不同角度苦苦劝说父亲,最后老奎极不情愿地答应签字,这表明老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

23、和环境的意识。B儿子对犁地表示奇怪,老奎梗着脖子驳斥,其他人表示奇怪,老奎则笑而不答,运用映衬的表现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C文中写人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兼用比拟和比喻,凸显了人和牛的疲惫衰老。D小说结尾部分叙述老奎驾牛犁地时,穿插了多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悲凉的氛围,有力烘托了老人和老牛的形象。8老牛“老黑”的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6分)9在小说主人公老奎身上,作者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态度?(6分)淄博一模3(1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驴背上的“状元”丁宁 解放以前,当代的名作家中,怕很少有人像赵树理那

24、样引起那么多的议论和传说。 我在没有见过他以前,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黑黑的脸,头戴瓜皮破毡帽,身穿土布老棉袄,腰间还捆着一条一尺宽的布带子,每逢开会,必定一手握着旱烟袋,一手伸进胳肢窝逮虱子、如今的人,一听说虱子就害怕,可在战争年代,哪个人身上没有?那时,大家幽默地把虱子叫“革命虫”,意思是,要革命就免不了要生虱子。至于赵树理,成天价和农民泡在一起,而以前的农民,生活苦,条件差,哪有不生虱子的,所以传说老赵身上的“革命虫”就格外多。 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个传说:赵树理生下满一百天时,爹妈为他庆贺“百岁”,特地在他面前摆了十几样玩意儿,任他抓,其中,还向人借了块雪白的“大头洋”,专摆在孩

25、子的小手最容易触到的地方,可是赵树理偏不触它,张开两只小手,一手抓过一支笔,一手抓过一根赶驴的鞭子。他爹见此情景,长长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长大,本应“金榜题名”,可惜错投在咱们贫寒家,只能做个“驴背上的状元”了。果不其然,赵树理自小就和小驴子交上了朋友,识得几个庄户字,少年时,就坐在驴背上编唱本。 五十年代初期,在作家协会,我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赵树理。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闻名遐迩。令人奇怪,我觉得他和传说中的模样儿差不多,只不过脸不算太黑,可也不白,穿的是普通干部服,干干净净,显然藏不住虱子。旱烟袋,换上了烟斗,吸着自己烤制的烟丝儿,香喷喷,发出唧唧哝哝的声音。怎么看,都像个老实巴脚

26、的庄户人,只是那双饱鼓鼓的眼睛,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悲天悯人,深藏着智慧。 有一天,机关来了个看儿子的乡下老汉,坐在会客室等儿子,赵树理进来了,看见老汉,立即递过自己的烤烟,不到几分钟,就和老汉谈得十分投机,当然,话题都是关于农家和农业上的事。老汉说:“看你这老哥,也像是咱们庄稼人?”赵树理点点头。说着,老汉的儿子来了,老汉高兴地给儿子介绍:“看,你这位大叔,也是咱乡下人”儿子和在场的人都一齐大笑,把老汉笑得一楞一楞。赵树理说起话来,一口浓重的山西腔,带着嗡嗡的余韵。听时必须聚精会神,但词汇丰富,语言幽默,一开口,就必定引出别人的笑声。 有一次,我向他谈起那个“驴背上的状元”的传说,他自己竟从未

27、听说过,但也很赞赏这个故事,他说,虽然是胡编的,可是编的人有点才,因为抓住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自小到大,确实赶过小毛驴,也确实和小毛驴交过要好的朋友。 春日融融,他赶着小驴到山地里送粪,回来时,在崎岖的小路上,扯着驴子的尾巴,稍稍打个盹儿,然后高声背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再背百家姓千家诗,他最感兴味的是上党梆子,他常常手拿唱本,一会大嗓,一会小嗓,哦哦呀呀地高声唱着。 秋天到了,又赶上好年成,他和小毛驴穿行在散发着谷香的金色小路上,这时,他哼着动人的民间小曲,小驴在前面走着,四只蹄子踏出轻快的节奏,他两只手各握着一根削制得滑溜溜的短棍,当作锣鼓棰儿,在小驴屁股上那块三角形的护皮上,

28、欢快地敲击着: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敲到得意的时候,小驴子也兴奋得腾起后蹄跳跃起来。凡打击乐器,赵树理件件精通,这一整套本事,都是在小驴的屁股上练就的。 记不得哪一年,他被邀到一个文化馆,给业余作者作辅导写作的讲座,去时,人还没到齐,他发现室内摆着一套锣鼓,便情不自禁敲打起来,大鼓咚咚,小鼓哒哒,锣也响了,镲也响了,口中也在打着鼓点,只见他全身各个部分都在舞动,眉在飞,色在舞,满脸的肌肉,也在有节奏地颤动。他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激动人心的“交响乐”中。却不知,会议室里,早已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本来是二三十个人听讲,一下子变成几百个。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拉得一手好二胡,也会

29、弹三弦,那“工尺”符号的古乐谱,也很精通。这大约不会都是在驴屁股上练出来的,但可以想见,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据说,他在参加革命以前,家乡凡有红白喜事,他总是吹打乐器的首席演奏者。(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多次写到赵树理“像个老实巴脚的庄户人”“是咱们庄家人”“乡下人”,突出了赵树理农民作家的特点与情怀。B赵树理早年劳动时,赶驴送粪回来背诵论语百家姓千家诗以及“手拿唱本”高声唱戏,说明了他的勤奋与努力。C“这一整套本事,都是在小驴的屁股上练就的”,风趣地说明在早年的农村生活中赵树理学到了许多打击乐器方面的本事。D“我”所见到的赵树理与传说中有很多不同,

30、如“穿的是普通干部服”“干干净净”,说明赵树理的生活环境、写作方向有了变化。(2)结合全文谈谈“驴背上的状元”的意蕴。(3)这篇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色,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2)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文本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文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

31、文本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解答】(1)D“穿的是普通干部服”“干干净净”表现了赵树理的干练,没有表明其写作方向的变化。(2)从内容(表层意蕴)看:“驴背上”指他有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整天和农民泡在一起,自小和小驴子交上朋友;积极地反映农村生活,少年时就在驴背上编唱本,跟乡下老汉谈得十分投机,常常手拿唱本高声唱着,他的一套本事,都是驴屁股上练就的。“状元”指他大名鼎鼎,文学作品闻名遐

32、迩;特长拉弹唱样样精通,是吹拉弹唱的首席演奏者。从主题(深层意蕴)看:作家就要与人民打成一片,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才能写出好作品;做百姓的贴心人,有农民情怀,心与百姓相通。解答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倡导艺术家走入人民之中,写出有时代高度、时代温度的作品。(3)“成天价”“十几样玩意儿”“模样儿差不多”“老实巴交”这些句子接地气,通俗易懂,是老百姓口耳相传的一些话语,文本中运用这些地方性的语言,增添文本的生活气息。“香喷喷”“唧唧哝哝”“饱鼓鼓”“哦哦呀呀”这是一连串典型的叠音词,这些叠音词音乐感极强,富有感染力,读起来可以说是朗朗上口,增添文本的音乐特色之美。“大鼓咚咚,小鼓哒哒”“咚咚锵,

33、咚咚锵”“带着嗡嗡的余韵”是一连串的拟声词,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描绘,生动详实地写出了不同事物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传达出一种活泼有趣的艺术事物,增强文本的核心感染力。“眉在飞,色在舞”这些句子运用的是极为短小的语言,读起来短促有力度,使得文本的语言富有一种韵律之美。“在驴背上编唱本”“扯着驴子的尾巴”“都是小驴的屁股上练就的”,这些语言具有生活的幽默色彩,文本中大量使用这些具有幽默性的语言,增添文本风趣的语言幽默感。本题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当然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语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D(2)“驴背上”指他有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凸显出与农民为伴,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他的这些本事就

34、是在少年时期在驴背上练就而成的。“状元”突出的是与农民为伍,创作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作品可以说是闻名遐迩。拉弹唱可以说是样样精通,就是这样的一种最佳的体现。作家要与人民打成一片,从人民中寻找创作的素材。与百姓心连心,要有农民情怀,只有创作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够写出具有时代温情的作品。(3)“成天价”“十几样玩意儿”“模样儿差不多”“老实巴交”生活化、口语化。通俗易懂,接地气,生活气息浓郁。“香喷喷”“唧唧哝哝”“饱鼓鼓”“哦哦呀呀”运用叠音词,音乐感强,富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大鼓咚咚,小鼓哒哒”“咚咚锵,咚咚锵”“带着嗡嗡的余韵”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增强感染力。“眉在飞,色在舞”运

35、用了短句,短促有力,富有韵律。“在驴背上编唱本”“扯着驴子的尾巴”“都是小驴的屁股上练就的”,语言风趣幽默。【点评】语言特色类题目答题角度一般有:1、用词的角度: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句式选用的角度: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如:文中多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或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2、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判定文中有无使用某种修辞手法。如: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3、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如: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

36、、清新明快(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人称使用的角度,如: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聊城一中3月模拟(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火眼金睛侯发山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一般杂技演员都有绝招,否则,难以在这个行当里混,一招鲜,吃遍天嘛。可能大家都看过“口中喷火”的杂技,演员嘴里能喷出长长的火龙,或一团一团的火球。大高早就不玩这个了。按他的说法,这个是初级的,他玩的是眼中喷火,两股火苗从眼睛里喷出,像两条火蛇一样,而且,不是直线飞射,带拐弯的,像是舞蹈着的火龙。想想就很精彩,刺激。当初,这个杂技没名字,传得久了,大家就叫它“火眼金睛”。

37、大高有个徒弟叫阿三。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阿三一直想学习“火眼金晴”,这也是他当初拜大高为师的原因,大高没有答应。问的次数多了,大高就告诉阿三,说眼里喷火是所有火术表演中最危险的,演员必须具有高超的技艺,竭尽所能去保证自身和周围观众的安全。因为表演过程需要火焰、易燃物和有毒燃料的参与,一不小心非死即伤。这话说得语重心长,阿三却不以为然,以为大高自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跟老辈子那些师傅一样,都要留一手。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阿三耳濡目染,加上偷偷观看师傅练习,也学得八九不离十。私下里,阿三瞒着师傅训练。阿三练习的时候,没有使用燃料,他倒不是怕危险,怕被师傅

38、发现,就用水来替代燃料练习,练习的重点是如何控制喷射的方向和连贯性。这天,阿三的老父亲老树来看望阿三。阿三正在配燃料(这个配方大高倒没有隐瞒,每次表演都安排阿三配制),当晚有一场表演,阿三不敢怠慢。老树看到地上滚落的空酒瓶,顺嘴问道:“用酒代替燃料? 咋不用汽油和酒精呢?”阿三说:“师傅说过,汽油和酒精是最危险的,千万不能使用,一不小心就会烧伤演员。”老树问阿三:“你还没学会火眼金睛?”阿三哀怨地说:“师傅不教我。”老树叹口气,好久,才恨恨地说:“当年我送你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个独门绝技。”阿三说:“我偷偷学着呢。”“阿三,阿三。”前台大高在喊。“来了,师傅!”阿三应答着出去了。大高说:“阿

39、三,今天晚上你表演火眼金睛。”“师傅,我,我”阿三有点不自然,莫非师傅知道自己偷学的事儿?大高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拍了拍阿三的肩膀,说:“今天不是你老父亲来了吗? 你就好好给他老人家表演一番,我知道你能行的。不慌张,我给你当助手。”“师傅”阿三的不自然很快被感动代替。接下来,大高就给阿三讲解了几个要点,然后鼓励他上台表演。就这样,阿三几个跟头的热身之后,开始正式表演“火眼金睛”。没想到,两股火苗刚从阿三的眼里喷出,只听阿三“啊”地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不停地在大桌上翻滚阿三的两只眼睛着火了!大高明白过来后急忙扑火。后来,阿三被送往医院,性命无忧,两只眼睛给烧毁了。阿三的父亲老树要到官府告大高。大高

40、求情道:“阿三残废了,今后怎么生活? 不如让他跟着我,我保证一辈子照顾他,并教他几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杂技。”老树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后来,师傅两人无意中说起那次意外。大高说,那次燃料被人更换,添加了汽油。阿三大吃一惊,气愤地说:“师傅,果真如此? 您怎么不报官啊?”“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大高说罢,长叹一声。其实,大高已经猜测到,那次从中做手脚的是阿三的父亲老树,害怕自己吃官司,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大高知道,一旦猜测被证实,老树的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阿三呢? 他如何接受这个现实?所以,大高没有报官。有一次回家,阿三跟父亲老树说起这事。老树默了半天,才说:“阿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你要好好待

41、你的师傅!”阿三懵懂地点了点头,感觉这天父亲跟往常不一样,有点怪怪的。不过,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以致于到了今天,这门杂技也就失传了。(节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6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叙事巧妙,开篇入题,简单的一句“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B“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既暗示了阿三没学到“火眼金睛”绝技的原因,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大高认为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所以他虽然怀疑老树在燃料中做了手脚,却只好无奈地作出了不报官,自

42、己一辈子照顾阿三的选择。D小说的语言特色鲜明,巧用俗语,朴实无华而又极富表现力,像文中的“一招鲜,吃遍天”“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读来自然亲切。8小说开头描写杂技“火眼金睛”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9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为什么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7C(大高不报官不是出于无奈)8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杂技的精彩刺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通过对杂技逼真神妙的描绘,表现师父大高幻术技艺的高超;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阿三偷学杂技埋下伏笔。9大高对阿三眼睛失明心存愧疚,不愿再因这个绝技而联想到阿三的意外,所以他不再表演这门绝

43、技。阿三因这个绝技而失明,他怕再表演会引起阿三伤心,为了不再刺激阿三,他不再表演这门绝技。阿三眼睛失明使他意识到这门绝技的危险,为了不再让类似事件发生,他宁可让绝技失传也不再表演。火眼金睛在文中暗指大高心明眼亮,看透人性的黑暗,这些让他失望,使他放弃了绝技,回归内心的平静。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济钢高级中学3月模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小 米徐慧芬小米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从小就长得很丑,丑得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一张大嘴,嘴皮翻起,眼皮上有块跌伤后留下的疤,疤没长好,使眼皮有点吊起来,让人觉得两只眼睛大小很不一样。小米三年级转到我们班

44、,来后不多久,大家就发现,这样一个难看的女孩还喜欢说谎。她偷了家里藏着的糖果,带到学校分给同学吃,说是她妈妈专门买给她吃的,买了好多好多。可是,那天,她摇摇晃晃拎着一只大马桶走着,她妈妈迎面上来,伸手就是两记耳光,原因就是她偷了糖果还不承认。有一个同学看到了,全班也就知道了。大家都说小米骗了人,以后不吃她的糖果了。过了一个学期,班里来了两位实习老师,班主任让大家穿得干净点,迎接新老师。小米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漂亮的丝巾围在脖子上,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是她的小阿姨送她的生日礼物。后来她的小阿姨当着同学的面骂小米是贱骨头,偷了她的新丝巾。从那以后,没有一个同学相信她的话了。但是,她仍旧不断地说谎,又一

45、次一次地被别人戳穿。说谎是不老实的行为,当然不够资格当少先队员。所以到了五年级,小米还是入不了队。后来她又做出了一件更严重的不老实的事情。那次我们中队去少年宫搞活动,当然,不是少先队员,不戴红领巾,少年宫门口是不让进去的。这次,辅导员对小米说:“你也去吧,你候在门口,等我到了,带你进去。”可是等我们进了少年宫,发现她早已进来了。辅导员问她:“你怎么进来的?”她说是看门的老伯伯主动放她进去的。后来别班有个同学告诉辅导员说,他看见小米慌慌张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条红领巾往脖子上一系,进门后又赶紧扯了下来藏在口袋里。辅导员问小米,是不是这样?小米说是别人瞎说。有个同学就一伸手从她口袋里扯出了红领巾。这样

46、,大家便很气愤,气愤她竟敢冒充少先队员。之后大家经常骂她:不要脸!骗子!冒充少先队员! 山东中学联盟过了几年,碰到上山下乡,小米和她的弟弟为了实现“一片红”,就一起回到他们老家乡下插队落户干革命了。又过了几年,她妈妈退休了,有政策可以让子女顶替,小米的弟弟就上来顶替她的妈妈进了工厂。小米就在老家生了根,嫁给了当地一个驼了背的村办厂厂长。小米的乡亲告诉过小米的娘家人,那个驼背脾气很坏,喝醉了酒,常常骂小米是丑八怪。驼背还嫌小米乱花钱,把钱统统藏了起来。小米买布做一条短裤的钱也要向他讨。可是小米回娘家时,还是骗大家,说她的男人待她很好,很看得起她。她男人偶尔发发小脾气,她只要眼睛一瞪,男人就乖得一

47、声不响了。她说她很有威信,两个孩子也听她的话。又过了几年,又有政策,知青的孩子可以报一个户口回来。男人说:“两个丫头,弄一个回上海吧。”她就到娘家来和父母兄弟姐妹商量。大家说:“哪来的地方住?难办得很哪!”她回到乡下,又骗男人说,家里的兄弟姐妹抢着要她的孩子住他们家,可是她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让孩子离开爹娘。男人知道她说谎话,骂了她几声十三点只好罢了。前年,她的老娘风瘫了,家里写信叫她回来一次。兄弟姐妹说:“我们都要上班的,工作跑不开的,要么你来陪陪老娘,要么大家出点钱,请个人帮忙。”小米当即就摸出一千块钱,说是她男人叫她带上的。回到乡下,她男人一把揪住她的头发,问她家里的一千块钱哪儿去了,小米说:“我怎么知道?”男人要往死里打她,小米只好说拿了这钱是想到上海为男人买一套样子好点的西装,结果钱丢了。男人哪里信她。男人说他总要到上海去问个究竟。吓得小米赶紧跑到邮局打电话给娘家:“不要说我给了你们一千块钱。”这一次她自己戳穿了自己的谎话,气得她娘家人骂道:这辈子就没一句真话!看来,小米娘家人的话是对的。到死,小米仍在说着谎话。去年,我在火车站不期碰到小米,见她如此瘦削,不免诧异,她却告诉我无甚大病。其实,她是来上海查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