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儒家精神升华思想境界-共5页.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14034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儒家精神升华思想境界-共5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儒家精神升华思想境界-共5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儒家精神升华思想境界-共5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儒家精神升华思想境界-共5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儒家精神升华思想境界-共5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以儒家精神升以儒家精神升华华思想境界思想境界2015 年 06 月 29 日 第 A16 版:综合文化作者:沈小勇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6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价值资源,无论是对治国理政还是道德建设都具有独特的传承与借鉴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特别强调,儒家思想“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应当特别注重学习儒家人文精神的优秀价值内涵,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

2、情操,升华思想境界。“为仁由己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的人文精神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范畴是“仁”,孔子所言“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重在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实践。“仁”的道德实践既凸显了君子人格的主体自觉、社会担当,更彰显了儒家对于个体生命境界的永恒追求。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仁由己”的道德实践既关切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精进,又展现在践履笃实的为政与治事过程之中,这是一个由内而外、内外圆融的过2程,即儒家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儒家的“内圣外王”最简明的概括为“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3、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从心灵秩序到社会秩序的实践过程,从内在的修养过渡至外部实践的拓展过程。“为仁由己”的儒家精神既是一种对“孔颜之乐”的境界追求,也体现了如孟子所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历史使命感。“孔颜之乐”的精神,乃是不畏贫寒,不惧危难,追求自我生命境界,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安贫乐道”。“舍我其谁”的儒家精神更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践履与人生使命,天下为公,公而忘私,这乃是儒家为他人、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的担当与责任意识。“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彰显了“君子人格”的魅力,凸显了“社会担当”的责任,升华了个体的“生命境界”,塑造了儒家惠施于民,

4、匡世济众的为政观;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义利观;尽职尽责,严于律己的职责观;重名轻身,不义而富贵如浮云的富贵观;以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否论苦乐的苦乐观以及死生有命、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某种意义讲,“为仁由己”的儒家人文情怀乃是“修身”与“为政”的融合,“学问”与“事功”的融合,3“成己”与“成物”的融合,“修己”与“安人”的融合,“明体”与“达用”的融合。正是基于此点,“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后世儒家“三不朽”的追求,历史上如孔子、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等都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表率。“主敬为本主敬为本”的修身哲学的修身哲学在儒家哲学中,仁是“本心之全德”,“仁”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德。要

5、实现仁的境界、善的境界,必须克去私欲,主敬为本。在朱熹看来,“敬”乃是“圣门之纲领,教养之要法”。朱熹曾形象地指出:“仁与心本是一物。被私欲一隔,心便违仁去,却为二物。”儒家修身哲学的“敬”,乃是一种敬仰、敬畏、敬重,修身有敬,事天有敬,待人有敬,治事有敬。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强调了儒家主敬的内心状态,始终保持一种精进、持重、清廉、勤勉的实践品格。儒家的主敬哲学,不仅是一种慎独的人生智慧,更是一种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儒家看来,慎独最根本的乃是学会与自己相处,慎独使人心安,主敬使人身强,在修己安人中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实现儒家的践履功夫,诚如刘宗周所言,“慎独是学问第一义”,“慎独

6、之外,别无功夫”。从儒家主敬哲学来看,主张修身应“以克己为本”,这种修身本质上是一种克制、约束和反省,是对自我心性、4欲望的一种内在修炼。修身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生智性的实践自觉,这也是儒家修身哲学的精髓所在。儒家主张君子要笃实力行,扎扎实实干事,本本分分做人。诚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主敬哲学突出了“义”的重要性,主张“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某种意义上,儒家将“义”看得比“仁”更为重要,诚如文天祥所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所以君子在主敬修身之中,应当更加突出对于“义”的坚守和秉持。可以看出,儒家追求的学问乃

7、是入世的学问,道义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儒家修养理论启示我们,要特别注重内心精神的追求,无论什么人,无论处于何种地位,应当具备这样的“仁德之心”,化为笃实的行为,超越日常生活的困境,在不断的日常实践之中,不畏艰难,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勇于进取,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命境界追求。“治生为上治生为上”的为政理念的为政理念儒家哲学的君子人格理想,一方面是要修身养德,要求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另一方面就是主张经世济民,治国理政,注重政绩,要求做一个有事功的人。所谓“治生”,乃是“治理民生”,“治生为上”是儒家为政治国思想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子贡曾经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5济众,如何?可谓仁乎?”孔子这样回答:“

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可见,博施济众正是孔子所追求的儒家为政境界。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仁政思想的根据乃是“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不仅强调“为政以德”,更注重“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主张“仁者爱人”,恪尽职守,清廉从政,勤勉奉公,躬行实践。诚如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世上没个好做的官,才说做官好,便不是做好官的人。”可见,儒家治理民生之道,首先是职责的担当,强调是“刚健有为”“践履笃行”的实践行为,也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与执着。儒家为政理念的启示在于,仰望星空是美好的,脚踏实地是真实的,关键还是

9、要沉得下身、静得下心,提升实践与工作境界。荀子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领导干部为政治理始终要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始终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人民长久利益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个决策,用好手中的权力。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多一些“真功实招”,少一些“花拳秀腿”。诚如王阳明所言,“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千万不可做表面文章,政绩工程。因此,从儒家角度来看,谋事要实,创业要实,6做人要实,关键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立足现实发展,回应人民期待,力求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作者单位:杭州市委党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