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业整理
《管理运筹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解析(下)
第9章 目 标 规 划
1、解:
设工厂生产A产品件,生产B产品件。按照生产要求,建立如下目标规划模型。
由管理运筹学软件求解得
由图解法或进一步计算可知,本题在求解结果未要求整数解的情况下,满意解有无穷多个,为线段上的任一点。
2、解:
设该公司生产A型混凝土x1吨,生产B型混凝土x2吨,按照要求建立如下的目标规划模型。
由管理运筹学软件求解得
3、解:
设x1,x2分别表示购买两种基金的数量,按要求建立如下的目标规划模型。
用管理运筹学软件求解得,
所以,该人可以投资A基金113.636份,投资B基金159.091份。
4、解:
设食品厂商在电视上发布广告次,在报纸上发布广告次,在广播中发布广告次。目标规划模型为
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先求下述问题。
得,将其作为约束条件求解下述问题。
得最优值,将其作为约束条件计算下述问题。
得最优值,将其作为约束条件计算下述问题。
得
所以,食品厂商为了依次达到4个活动目标,需在电视上发布广告9.474次,报纸上发布广告20次,广播中发布广告2.105次。(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一次求解上述问题)
5、解:
(1)设该化工厂生产升粘合剂A和升粘合剂B。则根据工厂要求,建立以下目标规划模型。
(2)
图解法求解如图9-1所示,目标1,2可以达到,目标3达不到,所以有满意解为A点(150,120)。
6、解:
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量为x1,x2,建立数学规划模型如下。
用管理运筹学软件求解得:
所以,甲乙两种产品量分别为8.333吨,3.333吨,该计划内的总利润为250元。
7、解:
设该汽车装配厂为达到目标要求生产产品A件,生产产品B件。
(1)目标规划模型如下。
用图解法求解如图9-2所示。
图9-2
如图9-2所示,解为区域ABCD,有无穷多解。
(2)由图9-2可知,如果不考虑目标1和目标2,仅仅把它们加工时间的最大限度分别为60和180小时作为约束条件,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最优解为C点(360,0),即生产产品A360件,最大利润为1 420元。结果与(1)是不相同的,原因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仅仅是要求利润不少于1 300元。
(3)如果设目标3的优先权为P1,目标1和目标2的优先权为P2,则由图9-2可知,满意解的区域依然是ABCD,有无穷多解,与(1)的解是相同的,原因是(1)和(3)所设定的目标只是优先级别不同,但都能够依次达到。
8、解:
设该纸张制造厂需要生产一般类型纸张吨,生产特种纸张吨。
(1)目标规划模型如下。
图解法略,求解得。
(2)目标规划模型如下。
图解法略,求解得。
由此可见,所得结果与(1)中的解是不相同的。
(3)加权目标规划模型如下,
求解得。
9、解:
假设甲乙两种洗衣机的装配量分别是x1,x2,建立数学规划模型如下。
用管理运筹学软件解得:
所以,甲种洗衣机的装配量为10台,乙种洗衣机的装配量为25台,在此情况下其可获得的利润为3175元。
10、解:
假设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为x1,x2件,建立数学规划模型如下。
由管理运筹学软件求得:
所以,可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125件,利润为35000元。
第10章 动 态 规 划
1.解:
最优解为A―B2―C1―D1―E或A―B3―C1―D1―E或A―B3―C2―D2―E。
最优值为13。
2.解:
最短路线为A--B2--C1--D4--E,距离为13
3.解:
最优装入方案为(2,1,0),最大利润130元。
4.解:
最优解是项目A为300万元,项目B为0万元、项目C为100万元。
最优值z=71+49+70=190万元。
5.解:
设每个月的产量是xi百台(i=1, 2, 3, 4),
最优解:x1=4,x2=0,x3=4,x4=3。即第一个月生产4百台,第二个月生产0台,第三个月生产4百台,第四个月生产3百台。
最优值z=252 000元。
6.解:
(5,0,6,0)20500元
7.解:
最优解为运送第一种产品5件。
最优值z=500元。
8.解:
最大利润2 790万元。最优安排如表10-1所示。
表10-1
年 度
年初完好设备
高负荷工作设备数
低负荷工作设备数
1
2
3
4
5
125
100
80
64
32
0
0
0
64
32
125
100
80
0
0
9.解:
前两年生产乙,后三年生产甲,最大获利2372000元。
10.解:
最优解(0,200,300,100)或(200,100,200,100)或者(100,100,300,100)或(200,200,0,200)。总利润最大增长额为134万。
11.解:
在一区建3个分店,在二区建2个分店,不在三区建立分店。最大总利润为32。
12.解:
最优解为第一年继续使用,第二年继续使用,第三年更新,第四年继续使用,第五年继续使用,总成本=450 000元。
13.解:
最优采购策略为若第一、二、三周原料价格为500元,则立即采购设备,否则在以后的几周内再采购;若第四周原料价格为500元或550元,则立即采购设备,否则等第五周再采购;而第五周时无论当时价格为多少都必须采购。期望的采购价格为517元。
14.解:
第一周为16元时,立即采购;第二周为16或18元,立即采购;否则,第三周必须采购
15.解:
最优解为第一批投产3台,如果无合格品,第二批再投产3台,如果仍全部不合格,第三批投产4台。总研制费用最小为796元。
16.解:
表10-2
月 份
采 购 量
待销数量
1
900
200
2
900
900
3
900
900
4
0
900
最大利润为13 500。
17.解:
最优策略为(1,2,3)或者(2,1,3),即该厂应订购6套设备,可分别分给三个厂1,2,3套或者2,1,3套。每年利润最大为18万元。
第11章 图与网络模型
1、解:
破圈法的主要思想就是在图中找圈,同时去除圈中权值最大的边。因此有以下结果:
圈去除边;圈去除边;圈去除边;圈去除边;得到图(a1)。
圈去除边;圈去除边;圈去除边;得到图(a2)。
圈去除边;圈去除边;得到图(a3)。
圈去除边;得到图(a4)。即为最小生成树,权值之和为23。
同样按照上题的步骤得出最小生成树如图(b)所示,权值之和为18。
2.解:
这是一个最短路问题,要求我们求出从到配送的最短距离。用Dijkstra算法求解可得到该问题的解为27。我们也可以用管理运筹学软件进行计算而得出最终结果,计算而得出最终结果如下。
从节点1到节点7的最短路
*************************
起点 终点 距离
---- ---- ----
1 2 4
2 3 12
3 5 6
5 7 5
解为27,即配送路线为→→→→。
3.解:
求解有向最短路线。
从出发,给标号,。
从出发,有弧,,因,则给标号,,。
与相邻的弧有,,,==。
给标号,同理标号。得到最短路线为,最短时间为1.35小时。
4.解:
以为起始点,标号为;
,
边集为=
且有
所以,标号(4,1)。
则,
边集为
且有
所以,标号(5,1)。
则,
边集为
且有
所以,标号(7,2)。
则,
边集为
且有
所以,、标号(8,2)。
则,
边集为
且有
所以,标号(9,4)。
则,
边集为
且有
所以,标号(11.5,6)。
则,
边集为
且有
所以,标号(12,7)。
,为空集。
所以,最短路径为
5.解:
(1)从出发,令={},其余点为,给标号。的所有边为,
累计距离最小为,给标号为,令。
(2)的所有边为,累计距离最小为,令。
(3)按照标号规则,依次给未标号点标号,直到素有点均已标号,或者不存在有向边为止。标号顺序为
。则到各点的最短路线按照标号进行逆向追索。例如最短路为,权值和为19。
6.解:
(1)从出发,令={},其余点为,给标号(,0)。
(2)与相邻边有{(,),(,)}
累计距离=min{}=min{0+9,0+8}==,给标号(,8),令。
(3)按照以上规则,依次标号,直至所有的点均标号为止,到某点的最短距离为沿该点标号逆向追溯。
标号顺序为。到各点的最短路线按照标号进行逆向追索。
7.解:
这是一个最短路的问题,用Dijkstra算法求解可得到这问题的解为4.8,即在4年内购买、更换及运行维修最小的总费用为4.8万元。
最优更新策略为第一年末不更新,第二年末更新,第三年末不更新,第四年末处理机器。我们也可以用管理运筹学软件进行求解,结果也可以得出此问题的解为4.8。
8.解:
此题是一个求解最小生成树的问题,根据题意可知它要求出连接到的最小生成树,结果如下。
最小生成树
*************************
起点 终点 距离
---- ---- ----
1 2 4
1 3 2
2 5 2
3 4 2
5 7 3
6 7 3
7 8 2
解为18。
9.解:
此题是一个求解最大流的问题,根据题意可知它要求出连接到的最大流量。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结果如下。
从节点1到节点6的最大流
*************************
起点 终点 距离
---- ---- ----
1 2 6
1 4 6
1 3 10
2 5 6
2 4 0
3 4 5
3 6 5
4 5 5
4 6 6
5 6 11
解为22,即从到的最大流量为22。
10. 解:
此题是一个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的问题,根据题意可知它要求出连接到的最小费用最大流量。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结果如下。
从节点1到节点6的最大流
*************************
起点 终点 流量 费用
---- ---- ---- ----
1 2 1 3
1 3 4 1
2 4 2 4
3 2 1 1
3 5 3 3
4 3 0 2
4 5 0 2
4 6 2 4
5 6 3 2
此问题的最大流为5。
此问题的最小费用为39。
第12章 排序与统筹方法
1.正确 解:
各零件的平均停留时间为。
由此公式可知,要让停留的平均时间最短,应该让加工时间越少的零件排在越前面,加工时间越多的零件排在后面。所以,此题的加工顺序为3,7,6,4,1,2,5。
2.正确
解:
此题为两台机器,n个零件模型,这种模型加工思路为钻床上加工时间越短的零件越早加工,同时把在磨床上加工时间越短的零件越晚加工。
根据以上思路,则加工顺序为2,3,7,5,1,6,4。
图12-1
钻床的停工时间是0,磨床的停工时间是7.8。
3.解:
(1)正确。工序j在绘制上有错,应该加一个虚拟工序来避免和有两个直接相连的工序。
(2)正确。工序中出现了缺口,应在和之间加一个虚拟工序避免缺口,使得发点经任何路线都能到达收点。
(3)正确。工序、、和之间构成了闭合回路。
4.解:正确。
图12-2
5.解:
正确,和软件计算结果相符。
由管理运筹学软件可得出如下结果。
工 序 安 排
工序
最早开始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
时差
是否关键工序
--------------------------------------------------------------------------------------------------------------------------
A
0
2
2
4
2
—
B
0
0
4
4
0
YES
C
4
5
9
10
1
—
D
4
4
8
8
0
YES
E
4
5
7
8
1
—
F
9
10
11
12
1
—
G
8
8
12
12
0
YES
本问题关键路径是B—D—G。
本工程完成时间是12。
6.解:有点小错误。
由管理运筹学软件可得出如下结果。
工序 期望时间 方差
---- -------- -----
A 2.08 0.070.06
B 4.17 0.260.25
C 4.92 0.180.17
D 4.08 0.180.17
E 3.08 0.070.06
F 2.17 0.260.25
G 3.83 0.260.25
工 序 安 排
工序
最早开始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
时差
是否关键工序
--------------------------------------------------------------------------------------------------------------------------
A
0
2.09
2.08
4.17
2.09
—
B
0
0
4.17
4.17
0
YES
C
4.17
5
9.08
9.92
0.83
—
D
4.17
4.17
8.25
8.25
0
YES
E
4.17
5.17
7.25
8.25
1
—
F
9.08
9.92
11.25
12.08
0.83
—
G
8.25
8.25
12.08
12.08
0
YES
本问题关键路径是B—D—G。
本工程完成时间是12.08。
这个正态分布的均值=12.08。
其方差为=++=0.70 0.67 则=0.840.81。当以98%的概率来保证工作如期完成时,即,所以u=2.05。此时提前开始工作的时间T满足>=2.05,所以T>=13.813,7≈14
7.解:错。正确答案如下:
首先根据管理运筹学软件求得各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时差和关键工序,如图。
工序
最早开始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
时差
是否关键工序
--------------------------------------------------------------------------------------------------------------------------------------
A
0
0
1
1
1
—
B
0
2
3
5
2
—
C
0
7
3
10
7
—
D
0
0
4
4
0
YES
E
1
2
3
4
1
—
F
3
5
7
9
2
—
G
3
6
6
9
3
H
4
4
9
9
0
YES
I
3
10
8
15
7
—
J
7
9
13
15
2
—
K
9
9
15
15
0
YES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到如下表格:
工序
所需工人数
最早开始时间
所需时间
时差
A
7
0
1
1
B
4
0
3
2
C
5
7
3
7
D
5
0
4
0
E
6
1
2
1
F
5
3
4
2
G
4
3
3
3
H
3
4
5
0
I
5
10
5
7
J
4
7
6
2
K
4
9
6
0
根据计算,不同时期的人力数如表格所示:
时间段
所需人数
时间段
所需人数
[0,1]
16
[6,7]
8
[1,3]
15
[7,9]
12
[3,4]
14
[9,13]
13
[4,6]
12
[13,15]
9
上图可知,只有[0,1]时间段的人力数超过了15,个,所以,可以将C工序的开始时间调整到6开始,其他工序时间不变,这样就拉平了人力数需求的起点高峰,且最短工期为15。
8.解:正确。
此题的网络图如图12-3所示。
图12-3
设第i发生的时间为,工序(i, j)提前完工的时间为,
目标函数
s.t.
以上i=1,2,3,4; j=1,2,3,4。
用管理运筹学软件中的线性规划部分求解,得到如下结果。
f *=46.5, x1=0, x2=1, x3=5, x4=7, y12=2, y23=0, y24=1, y34=3。
9.解:
按照各零件在A流水线中加工时间越短越靠前,在B流水线中加工时间越短越靠后的原则,总时间最短的加工顺序为:3-4-2-6-5-1。
10.解:
11. 解:
根据管理运筹学软件可得到如下结果:
工序 最早开始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 时差 是否关键工序----------------------------------------------------------------------------------
A 0 0 62 62 0 YES
B 0 27 38 65 27 ---
C 62 62 76 76 0 YES
D 38 65 61 88 27 ---
E 76 76 124 124 0 YES
F 61 88 83 110 27 ---
G 83 110 113 140 27 ---
H 124 124 140 140 0 YES
I 140 140 169 169 0 YES
本问题关键路径是:A--C--E--H--I
本工程完成时间是:169。
12. 解:工序 期望时间 方差
---- -------- -----
a 60 11.1
b 35.8 6.3
c 15 2.8
d 25.8 6.3
e 41.7 11.1
f 20.8 6.3
g 24.2 6.3
h 20 2.8
i 26.7 11.1
由管理运筹学软件可得到如下结果:
工序 最早开始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 最迟完成时间 时差 是否关键工序
----------------------------------------------------------------------------------
A 0 0 60 60 0 YES
B 0 30.1 35.8 65.9 30.1 ---
C 60 60 75 75 0 YES
D 35.8 65.9 61.6 91.7 30.1 ---
E 75 75 116.7 116.7 0 YES
F 61.6 91.7 82.4 112.5 30.1 ---
G 82.4 112.5 106.6 136.7 30.1 ---
H 116.7 116.7 136.7 136.7 0 YES
I 136.7 136.7 163.4 163.4 0 YES
本问题关键路径是:A--C--E--H--I
本工程完成时间是:163.4
关键路径工序的方差为38.9。若要保证至少有95%的把握如期完成任务,T必须满足>=1.96,所以T>=175.6,远大于给定的提前期90天,所以目前的情况无法达到要求。
13. 解:
根据习题7的解答,不难发现,工序A和D的必须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均为0时刻开始,所以无法进行调整;对于工序B而言,符合可以调整的要求,但工序B的最迟开始时间为2,所以要实现工期最短,那么此时B必须在[0,2]开始,而[0,1]区间人数为16,超过15人的限制,从[1,2]中的某个时间开始,则[3,4]区间的人数多于15,不符合条件。
所以,综上来看,调整工序A、B、D都不具有可行性。
第13章 存 储 论
1、解:
运用经济定购批量存储模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① 经济订货批量(件)。
② 由于需要提前5天订货,因此仓库中需要留有5天的余量,故再订货点为96(件)。
③ 订货次数为(次),故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为(工作日)。
④ 每年订货与存储的总费用(元)。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2、解:
运用经济定购批量存储模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① 经济订货批量(吨)
② 由于需要提前7天订货,因此仓库中需要留有7天的余量,故再订货点为(吨)
③ 订货次数为(次),故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为(天)
④ 每年订货与存储的总费用(元)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3、解:
运用经济定购批量存储模型,可得如下结果。
① 经济订货批量,其中p为产品单价,变换可得,
当存储成本率为27%时,(箱)。
② 存储成本率为i时,经济订货批量,
其中p为产品单价,变换可得,当存储成本率变为i'时,
。
4、解:
运用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可得如下结果。
① 最优经济生产批量(套)。
② 每年生产次数为(次)。
③ 两次生产间隔时间为(工作日)。
④ 每次生产所需时间为(工作日)。
⑤ 最大存储水平为(套)。
⑥ 生产和存储的全年总成本为(元)。
⑦ 由于生产准备需要10天,因此仓库中需要留有10天的余量,故再订货点为(套)。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5、解:运用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可得如下结果:
①最优经济生产批量
②每年生产次数为
③两次生产间隔时间为
④每次生产所需时间为
⑤最大存储水平位
⑥生产和存储的全年总成本为
⑦再订货点为
6、解:
运用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可得如下结果。
① 最优经济生产批量(件)。
② 每年生产次数为(次)。
③ 两次生产间隔时间为(工作日)。
④ 每次生产所需时间为(工作日)。
⑤ 最大存储水平为(件)。
⑥ 生产和存储的全年总成本为(元)。
⑦ 由于生产准备需要5天,因此仓库中需要留有5天的余量,故再订货点为 (件)。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7、解:
运用允许缺货的经济定购批量模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① 最优订货批量(件)。
② 最大缺货量(件),
另外由于需要提前5天订货,因此仓库中需要留有5天的余量,即在习题1中所求出的96件,故再订货点为−195.96+96=−99.96(件)
③ 订货次数为(次),故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为(工作日)。
④ 每年订货、存储与缺货的总费用(元)。
⑤ 显然,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总花费最小。因为在允许缺货时,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宽松条件,支付一些缺货费,少付一些存储费和订货费,从而可以在总费用上有所节省。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8、解:
运用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①
②最大缺货量
由于需要提前10天订货,因此仓库中需要留有10天的余量,再订货点为
③生产次数为故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为
④每年需要的总费用
9、解:
运用允许缺货的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可得如下结果。
① 最优经济生产批量(件)。
② 最大缺货量(件),
另外由于需要5天来准备生产,因此要留有5天的余量,即在习题5中所求出的600件,故再生产点为−617.37+600=−17.37(件)
③ 生产次数为(次),故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为(工作日)。
④ 每年生产准备、存储与缺货的总费用(元)。
⑤ 显然,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总花费最小。因为在允许缺货时,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宽松条件,支付一些缺货费,少付一些存储费和生产准备费,从而可以在总费用上有所节省。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10、解:
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折扣模型,已知根据定购数量不同,有四种不同的价格。我们可以求得这四种情况的最优订货量如下。
当订货量Q为0~99双时,有
(个);
当订货量Q为100~199双时,有
(个);
当订货量Q为200~299双时,有
(个);
当订货量Q大于300双时,有
(个)。
可以注意到,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用订货量在0~99时的价格360元/双,计算出的最优订货批量却大于99个,为129个。为了得到360元/双的价格,又使得实际订货批量最接近计算所得的最优订货批量,我们调整其最优订货批量的值,得双。
同样我们调整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得最优订货批量和的值,得=200双,= 300双。
可以求得当Q1*=99双,Q2*=137双,Q3*=200双,Q4*=300双时的每年的总费用如表13-1所示。
表13-1
折扣等级
旅游鞋单价
最优订货
批量Q*
每年费用
存储费
订货费
购货费
DC
总费用
1
360
99
3 564
6 060.606
720 000
729 624.6
2
320
137
4 384
4 379.562
640 000
648 763.6
3
300
200
6 000
3 000
600 000
609 000
4
280
300
8 400
2 000
560 000
570 400
由表13-1可知,最小成本的订货批量为Q*=300双,
此时花费的总成本TC=++D·c=570 400(元),
若每次的订货量为500双,则此时的总成本TC=++D·c=575 200(元),
这时要比采取最小成本订货时多花费4 800元。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11、解:
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折扣模型,已知根据订购数量不同,有四种不同的价格。我们可以求得这四种情况的最优订货批量如下。
当定量Q为0~999本时,有
当定量Q为1000~1999本时,有
当定量Q为2000~2999本时,有
当定量Q大于3000本时,有
在第一种情况下,订货量在0~999时,最优订货量为792.82本;第二种情况下,订货量在1000~1999时,计算得到最优订货量为829.16小于1000本,调整为1000本;同样第三、四种情况,调整最优订货批量分别为2000本,3000本。
所以,可以求得当Q1*=792.82本,Q2*=1000本,Q3*=2000本,Q4*=3000本时每年的总费用如表所示。
折扣等级
单价
最优订货批量Q*
每年费用
存储费
订货费
购货费
DC
总费用TC
1
35
792.82
1664.92
1664.94
140000
143329.86
2
32
1000
1920
1320
128000
131240
3
25
2000
3000
660
100000
103660
4
22
3000
3960
440
88000
92400
由表可知,最小成本的订货批量为Q*=3000本,此时每年花费的最小成本费为92400元。
12、解:
① 在不允许缺货时,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知此时的最小成本
(元);
在允许缺货时,运用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知此时的最小成本为TC=++≈791.26(元)。
所以,在允许缺货时,可以节约费用57.27元。
(使用管理运筹学软件,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②
a.
b.补上的时间不得超过3周。
天≤21天
故现采用的允许缺货的政策满足补上的数量不超过总量的15%,补上的时间不超过3周的条件,故仍该采用允许缺货的政策。
由于每年的平均需求量为800件,可知每年平均订货次。
根据服务水平的要求,P(一个月的需求量≤r)=1–=1–0.15=0.85,其中r为再订货点。
由于需求量服从正态分布N(46,10),上式即为。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即得,故r=1.036s + m=1.036×10+46≈56.36件。
进而可以求得此时的总成本(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为879.64元,大于不允许缺货时的总成本848.53元。
故公司不应采取允许缺货的政策。
13、解:
运用需求为随机的单一周期的存储模型,已知k=16,h=22,有,
Q=11时,有,
。
此时满足。
故应定购11 000瓶,此时赚钱的期望值最大。
14、解:
运用需求为随机的单一周期的存储模型,已知k=150,h=30,有
Q属于3000~3900时,前三段区间的概率和为0.7,
前四段区间的概率和为0.88
此时满足0.7<0.8333<0.88.
故生产量在3000~3900时,赚钱的期望最大。
15、解:
① 运用需求为随机的单一周期的存储模型,已知k=1 400,h=1 300,有
,故有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