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潍坊商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04710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商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潍坊商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潍坊商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潍坊商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潍坊商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及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行动计划关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学校以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为建设依据,以“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为原则,结合职业院校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全面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研究起草了潍坊商业学校智能校园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一、背景分析(一)“十三五”时期的机遇与挑战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

2、方兴未艾,教育国际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极大地推进了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为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引进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从我国来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实施“一带一路” 、“全民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职业学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国家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强调:“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

3、、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职业教育理念变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环境下,荷兰、德国、北京、

4、上海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校园建设已初见成效,他们都建有统一开放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管理性的数据中心,为师生智能推送各取所需的数字化资源,师生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他们的大数据分析也为学校的自我诊断与改进提供了依据。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和开放共享。鼓励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推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提供支持,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加大师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开启智能教育新时代。(二)我们当前的优势与不足学校于2014年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5、、财政部三部委授牌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于201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验收,现在学校进入以创建“现代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学校为目标的后示范校建设的诊改时期,然而在当前新装备条件下,学校如何把握住“互联网+”思维,全面推动智能校园建设,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如何满足更多的师生期许,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创新我们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是我们商校人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学校现有学生用电脑1128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室5个,计算机机房21个,每个教室内安装了新型交互式大屏,其他专业综合实训室36个,校外实训基地86处,实验开出率95%以上,馆藏图书

6、16.15万册。学校互联网出口带宽千兆,校园骨干网络为万兆。信息化软件方面2012年启用成都依能综合数字平台,提供了学校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教学两方面的功能,如办公OA系统实现了科室文件的传递、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师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查询、资产查询、班级师生互动交流、网络教学、网上评教、教学资源库等多个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此外会计专业还部署了SPOC私有云网络教学平台、汽修专业建立了云立方虚拟仿真实训室、导游专业建立了三维虚拟仿真实训室等等。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示范校的建设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学生宿舍、

7、餐厅等生活区域网络没有开通,室外无线设备没有,教学用平板电脑只有129台,移动校园学习环境尚未建成;网络课程上网数量仅有41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尚需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学校现有的几个系统数据库互相独立,数据类型各异,导致大部分可共享的数据重复录入,分开独立维护,既浪费人力,又无法统一使用,而且还导致人员、机构等基本信息拥有多个版本,数据不一致,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教育管理信息化各软件平台有待整合和集成。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SPOC网络学习平台使用率不高、教师个人教学空间,图书资源严重匮乏,校内实训室工位太少,校园一卡通仅仅发挥了门

8、禁和餐卡的作用,师生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大幅度提升等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进智能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鼓足干劲,抢抓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调动全校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智能校园,使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带动山东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二、建设原则为加快我校智能校园建设进程,满足“新时代”师生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坚持以下原则,实现我校信息化的超越式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学校现在的网络基础环境和老师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坚持分层

9、次、分阶段,分应用逐步开展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完善智能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根据统一规划部署,促进全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领域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同时避免全面铺开,抓重点、抓数据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促进教学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提高有限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需求驱动,务求实效。立足学校主流业务需求,以提高教学的交互性和授课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改造课堂,以满足师生共同成长对智能校园的需求为根本导向,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以明显的效益为信息化建设注入持续动力,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互助合作,

10、共建共享。以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联合其他办学特色比较鲜明的学校以及技术力量雄厚的软件公司共同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本地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坚持育人为本,以创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以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突出教学科研信息化和管理服务信息化两条主线,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打造新的教学模式,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深化、跨平台移动接入建设为重点,以过程性数据挖掘和分析为提升依据,以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立足现实,科学规划,在构建

11、学习型校园和培养技能型人才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作用,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统一的标准体系、严密的安全体系,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坚持问题导向,有计划、分步骤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信息化生态校园。(二)具体目标通过建设智能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智能化”和“一站式服务”1. 智能环境。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

12、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智能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2. 智能教学。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网络学习环境,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建立师生互动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3. 智能管理。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

13、,降低管理成本。4. 智能生活。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智能生活学习环境和基于一卡通的服务平台。5. 一站式服务。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四、重点任务(一) 完善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智能校园基础。1. 完善和整合校园有线网、无线网、监控网,数字广播,实现网络与服务无缝融合,校园网对全校建筑的覆盖率保持100%,师生校园网入网认证率达到100%。校园网络出口实现联通和CERNET双出口,完善教育网、公网多链路的负载均衡、安全管理, 实行多种精确的带宽和流量控制策略,切实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的专业水平。无线网

14、覆盖全校全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的所有建筑,以及仓南校区主要室外空间。引入和逐步普及4G、5G、802.11ac 技术,扩大无线校园网容量,实现无线用户的应用快速漫游功能,使上网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适应多种智能终端自由接入, 实现普遍时段、普遍地点、多终端的移动上网。2. 基于CNGI网络的推广,探索基于5G技术、物联网技术校园网功能的拓展和新型实训室的建设,仓南校区新建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录播教室、一个校园咖啡休息阅览室、一个金融仿真综合实训室、一个计算机组装仿真实训室、一个网络安全实训室、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升级改造现在的校园一卡通,除了基本的门禁和售饭功能之外,实现集资产管理、

15、师生考勤、图书借阅、实训室管理、公寓用品自助领取等功能,最终通过一卡通平台数据的挖掘实现对校园资产、设备和能源调度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跟踪管理,打造一个绿色、低碳、智能的生态校园网络环境。3. 强化校园网安全,采购校园核心交换机一台,WAF、数据库审计、日志审计、堡垒机、流量控制、硬件病毒防护卡等网络安全设备,实现全方位的智能化校园安全监控,为智能校园应用提供高速、安全、稳定、全覆盖的校园网基础环境。(二)立足应用分类推进应用系统的建设,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1. 在学校智能校园的整体规划框架下,依托成都依能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以应用为目标,建立一套贯穿于教学、实训、管理与服务四大核心业务智能

16、化服务模式,基于碎片化理念开发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开发移动端应用,支持师生个性化订阅自己关注的服务与消息推送。开发实训室管理模块,升级图书流通管理平台,完善各项OA流程,开发校园地理信息服务系统。2. 坚持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后勤服务、人事管理、财务核算管理、毕业生管理等主要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业务应用系统基本覆盖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业务部门,为整合和共享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和资源提供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升我校管理效率和质量监控及决策水平。(三)建设软硬件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基于云计算的诊改大数据中心。1. 以云计算、云存储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条件,采用虚拟化、集群等技术和高性能计

17、算集群设备,建立个人云桌面和面向全校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和协同校园网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公共的运行支撑环境。2. 继续完善学校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十三五”期间,建立包括网络信息工程建设规范、信息系统开发及数据交换标准、信息编码标准等全校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各信息系统统一的授权机制及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解决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的问题, 使用户只要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授权访问的所有信息系统。3. 建立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协同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现有各部门数据来源不统一的问题,建设全校公共数据平台,构建数据交换平台,并通过对全

18、校的人、财、物、教、学、研,进行过程性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打造以数据为支撑决策的诊改数据中心。(四)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各专业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搭建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平台,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优质课程资源等建设,力争三年内建成20门数字精品课程,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条件。2. 建设科研创新支撑平台,推进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采购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充实到图书馆中,融合文化宣传、数字档案、科研校园等服务,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各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五)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专业高效的信息

19、技术管理服务体系。1. 信息技术对学校各项业务的全方位渗透,使师生对于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建立完善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十分重要。建立7*12小时网络和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体系和服务体系。成立一站式IT 服务台和呼叫中心,统一受理校园网、信息系统、一卡通、公共IT 设备、机房、数字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完善各职能部门、服务部门受理服务的联动机制。2.加强领导,明确行政部门、教学系、用户的责任机制,切实保证学校制各项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坚持做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的管理技术手段,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不断加强教育和

20、培训,提高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3. 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智能校园的使用主体是学校师生员工,师生的信息素养,决定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能否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也决定了我校能否形成丰富繁荣的智能校园文化。学校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整体文化的建设范畴,教学资源管理处联合教务处、教师发展处、校务办公室、学生发展处、组织人事处、招生就业处、培训处等业务主管部门,以开展培训、咨询、交流、课题立项等方式,普及智能校园使用技能和方法,促进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引导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研究数字化时代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混合式教学水平。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和培训,提高学生信

21、息技术使用能力。五、实施步骤智能校园建设具体围绕学校基础网络建设、信息化实训室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诊改数据中心建设、图书资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一)2018年度1仓南校园骨干网络设备升级及网络安全设备采购,崇文校区和其他新建楼宇增加汇聚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学生生活区域增加无线网络设备。2. 仓南校区建设一个多功能智慧录播教室。3. 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室、金融模拟演练实训室、校内网络布线综合实训基地、计算机组装维修仿真实训室。4. 搭建智能校园诊断与改进数据中心,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对学校的人,财,物,教,学,研所产生的过程性数据进行采集。5.

22、 成立专业级数字化资源制作室,引进专业资源建设团队,开展校内“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发5门校内示范性专业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6.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通过校本培训和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方式强化每位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实现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让全体教职工的信息化素养大幅提升。(二)2019年度1. 校园网络增加流量控制设备,防火墙增加硬件病毒防护卡,总出口和学校服务器端添加负载均衡设备、WebCache 缓存设备,服务器端杀毒软件等等,打造出一个绿色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2. 开展智能校园一卡通升级工程建设,全校师生启用校园CPU卡

23、,实现集校园考勤、实训室管理、图书借阅、消费、后勤服务及资源管理一体的管理数据中心。3. 购买两台虚拟化桌面刀片服务器, 增加光纤交换机,搭建学校私有云,实现办公桌面虚拟化。 4.升级图书馆现有图书流通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增加馆藏电子图书2万册,增加电子期刊5000册。5. 完成校园综合查询系统、移动服务中心平台、数据填报系统建设,老师利用移动端的教学平台随时随地的移动教学、参与学校管理,学生利用各类移动APP实时跟老师交流学习。6. 深入开展全体教职员工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使他们都能够熟练运用学校的综合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在网上处理日常事务,每位老师都能会运用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

24、资源,去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开展全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三)2020年度1. 升级学生用计算机和教师用移动终端,通过企业赞助或者学生自行购买的方式为全体师生配备移动学习终端。2. 建设潍柴集团、北汽福田集团、广潍集团等本地企业的远程教育培训中心,更好地为本地企业员工开展社会化培训,提供持续学习的网上学习平台。3. 完成校园地理信息服务系统(3D校园)建设,移动通讯平台建设,实现智能推送、个性化服务、即时服务。4. 搭建财务核算管理信息平台,开通完善部门经费查询功能,加强教学科研等课题经费项目管理,开展项目库建设,完善采购管理流程,及时公开有关财务信

25、息,提高财务工作透明度。5. 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科研网汇集了国内绝大部分教育和科研资源,可为我校广大师生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对我校的科研和教学也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为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6. 利用完善的4G、5G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搭建校园咖啡休息阅览室。 六、组织保障(一)组织领导校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建设,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的智能校园建设推进办公室,统筹协调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教学资源管理处负责智能校园的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师发展处负责老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工作,教务处负责信息化教学推进工作,学生发展处负责学生综合素

26、质评价工作,后勤服务处负责校园一卡通工作,校务办公室负责学校事务信息化管理工作,财务审计处负责资金保障及项目审计,各教学系负责专业、课程、学生等平台数据的建设,质量办负责学校各项数据的综合分析。(二)资金保障申请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必要的资金初期投入,2018年智能环境硬件投入200万元,智能化平台建设及资源开发投入100万元,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60万元。2019年智能环境硬件投入300万元,智能化平台建设发及资源建设100万元,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60万元。2020年智能环境硬件投入500万元,智能化平台建设发及资源建设100万元,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60万元。信息化经费纳入

27、学校年度预算,不低于学校整体预算的8%,并保持逐年增加。(三)政策支撑建立健全智能校园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引进高水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和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同时深度调研目前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服务提供商,对他们的产品理念、现有产品功能和研发实力做深度调研,选择最佳的合作共建单位。安排老师参加各级信息化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交流会,定期开展校内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智能校园建设中来,学习和借鉴南方职业学校比较好的做法,引入到我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来。【参考文件】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 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行动计划4.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执笔人:陈守家、槐彩昌、刘月海2017年12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