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_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模仿元谋人生活情景的演出活动中,符合史实的情节包括()烧烤食物用粗糙的石器砸坚果制作陶器缝制兽皮A B C D2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如果想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参观的遗址有()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半坡原始居民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A B C D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人们把汉字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秦朝开始的C汉字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D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汉字的传播4
2、下列哪些内容为研究我国商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A B C D5“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平王东迁发生在()A公元前771年 B公元前770年C770年 D公元前476年6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是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的,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7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君主专制统治 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学习前
3、人的治国经验8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指()A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9“秦朝大将”“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通过这些信息判断,“这位大将”可能是()A蒙恬 B庞涓 C赵括 D项羽10历史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编制的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诸侯 B丞相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1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两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A修筑万里长城 B焚书坑儒C
4、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推恩令”12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右面的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牧野大战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D楚汉之争13“我们新疆好地方啊,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 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这首民歌中“我们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甘英出使大秦C张骞出使西域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14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编著伤寒杂病论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创编出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 B C D15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其道
5、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错误的道具是()书桌上有纸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书桌上有史记一书书柜中摆放着齐民要术A B C D16中国古代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秦朝西汉东汉西晋A B C D17下列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A B C D18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正面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使北方趋于平静19“绘女史成箴图,赋洛神传佳画。”这是对下列哪一位人物成就的概括()A贾思勰 B锺繇 C胡昭 D顾恺之20中国很多文化成就都与宗教有关。
6、下列文化成就与宗教无关的是()A兰亭集序 B白马寺C云冈石窟 D龙门石窟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6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a) 图(b)(1) 请分别说出这两幅图片中工程的名称。分别说出这两大工程修筑的时间及主持修筑的人物。(6分)(2) 这两大工程的修筑目的是什么?它们又有着哪些共同点?(6分)(3) 在这两个重大工程中,你更支持哪一工程的兴建?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2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型歌剧张骞讲述了西汉探险家、旅行家、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张骞勇于开拓的凿空精神、爱国爱家的人格风范。材料二2017年4月7日,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美丽中国20
7、17丝绸之路旅游年”暨“沪昆高铁旅游之夜”活动在香港皇冠假日酒店精彩上演。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领导及内地24个省区市旅游委、局有关负责人,内地与香港100多家旅游企业、新闻媒体等共计200余人出席了活动。材料三中国石窟大约始凿于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这四大石窟可谓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宝藏,在宗教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 张骞生活在
8、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张骞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2) 材料二提到的“丝绸之路”开辟于何时?请写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并说一说它的开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今天举办丝绸之路的相关活动有何现实意义?(7分)(3) 材料三中提到的石窟艺术属于哪种宗教艺术?张骞通西域后,这一宗教传入中国。它的传入有何影响?(3分)(4) 材料三中提到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开凿于何时?我们分别可以到哪里去一睹这两大石窟的风采?(6分)2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
9、而死。商鞅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材料二魏主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1) 材料一中的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采取了哪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从他的治国思想上来看,他应该是战国时期哪个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8分)(2) 商鞅在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有人认为这说明商鞅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3) 材料二中的“魏主”指的是谁?材料二中内容反映的是这位皇帝实行改革的哪项具体措施?这次改革有
10、何影响?(6分)(4)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当今实际,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1A2D3B4A5B6B7C 8B9A10B11C12D 13D14B15D16D17A 18C19D20A21(1)图(a):长城。图(b):都江堰。长城修筑于秦朝秦始皇时,由蒙恬主持修筑;都江堰修筑于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筑。(2)抵御匈奴;防洪和灌溉。这两大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雄辩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奇迹的智慧和力量。(3)都江堰的兴建。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城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了,而都江堰却在22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造福于人类。
11、22(1)汉武帝。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汉朝。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中亚、西亚,到欧洲。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意义:丝绸之路至今仍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沿途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现实意义。(3)佛教。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4)南北朝时期。去河南洛阳看龙门石窟,去山西大同看云冈石窟。23(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不同意。商鞅虽死,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3)北魏孝文帝。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这次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社会才能继续向前发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