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288735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X-XX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中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01月50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总则15 技术设计46 仪器设备67 野外工作88 资料处理与解释129 成果报告编写13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测量方式与测量范围15附录B(资料性附录)均匀半空间表面水平电偶源的电磁场公式17附录C(资料性附录)CSAMT法的电磁噪声20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工作参数的选取21附录E(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曲线影响因素及特征24附录F(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仪器主要技术

2、指标要求28附录G(资料性附录)野外漏电、接地电阻、极差检测方法29附录H(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野外观测工作记录31附录I(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数据处理方法32附录J(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数据解释方法43附录K(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常用术语、符号及计量单位48主要参考文献49前 言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简称CSAMT法)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电磁测深技术。该方法采用人工场源,与天然源大地电磁测深法相比,具有信噪比高、快速高效等优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该方法已经在我国能源、金属与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勘查以及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调查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为规范CSAMT法在国内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应用水平,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及附录K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南大学等。本标准起草人:孙鸿雁、雷达、汤井田。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送审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设计、仪器使用与维护、野外施工、质量评价、资料处理、综合解释、成果报告编写等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则。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金属、非金属与能源等矿产资源勘查

4、,以及水文、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调查的电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的标准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4499-93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DZT 0069-93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 0153-95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D 2005-03 岩矿石物性调查技术规程3 缩略语CSAMT英文全称Controlled Source Audio-Magneto Telluric,简称CSAMT,中文称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4 总则4.1 方法原理电性CSAMT法

5、是通过人工接地场源(电偶源)向地下发送不同频率(范围120kHz)的交变电流,在地面一定区域内测量正交的电磁场分量,计算卡尼亚电阻率及阻抗相位,达到探测不同埋深的地质目标体的一种频率域电磁测深方法。4.2 应用范围4.2.1 用于立体地质填图,探测地下立体电性结构。4.2.2 用于固体矿产勘查,探测某些金属、非金属矿体。4.2.3 用于能源矿产勘查,探测与油气、煤炭、放射性矿产有关的地质构造。4.2.4 用于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调查,探测与其有关的地质目标体。4.2.5 探测其它有电性差异的目标体。4.3 应用条件4.3.1 测区内目标体与围岩存在电阻率差异。4.3.2 测区内目标体有足

6、够的规模可以分辨。4.3.3 测区内无强烈的电磁干扰。4.3.4 测区内地形地貌条件适合场源布设与野外实时观测。4.4 测量方式4.4.1 水平电偶源CSAMT有标量、矢量和张量三种测量方式(参见附录A),坐标系及测量的场分量见于图1a。各个场分量及常用计算公式参见附录B。本标准仅涉及电偶源CSAMT标量、矢量测量方式。4.4.2 标量方式利用单一场源观测两个分量ExHy或者EyHx,即一个电场和一个磁场分量(见图1b),也可测量多个电场和共用一个磁场分量(见图1c),具体所需测量的电场道与磁场道的比例数可根据测区地质情况和接收偶极MN设定,地质情况简单、MN小,比例数可大;地质情况复杂、MN

7、大,比例数可小。另外,一个完整排列不应跨越明显的地质界限。标量测量方式一般用于探测一维层状介质和走向已知的二维地质目标体,对于三维地质目标体,需要进行面积测量。a. 大地表面水平电偶极子、电磁场各分量及坐标系 b. 标量测量 c.标量共磁道测量图1 标量测量方式4.4.3 矢量方式利用单一场源测量四个(Ex、Ey、Hx、Hy)或五个分量(Ex、Ey、Hx、Hy、Hz,见图2)。矢量测量方式一般用于探测地下二维和三维地质目标体。图2 矢量测量方式4.5 装置形式4.5.1 旁侧ExHy装置:接收排列分布在发射偶极中垂线两侧各一定张角的扇形区域内(见图3a)。4.5.2 轴向ExHy装置:接收排列

8、分布在发射偶极轴向线两侧各一定张角的扇形区域内(见图3a)。4.5.3 斜向EyHx装置:接收排列分布在发射偶极轴向(或垂向)线两侧对称且相等扇形区域内(见图3b)。4.6 测量模式4.6.1 根据发射偶极AB、接收偶极MN和测线布设方向相对于地质构造走向的关系,CSAMT有TM(Transverse Magnetic)和TE(Transverse Electric)两种测量模式。4.6.2 TM模式发射偶极AB、接收偶极MN及测线方向垂直于地质构造走向布设。TM模式横向分辨能力较强,观测的电场受静态影响、地形影响较严重。4.6.3 TE模式发射偶极AB、接收偶极MN及测线方向平行于地质构造走

9、向布设。TE模式垂向分辨能力较高,观测的电场受静态影响、地形影响较小。4.7 测量范围4.7.1 依据电偶源电磁场分量分布特征和信噪比要求,标量ExHy、标量EyHx及矢量的测量范围各不相同。4.7.2 标量ExHy的测量范围旁侧装置:测量范围一般在发射偶极中垂线两侧各30张角、且的两个扇形区域(见图3a)。低频测量时张角适当减小。轴向装置:测量范围一般在发射偶极轴向线两侧各15张角、且的两个扇形区域(见图3a)。低频测量时张角适当减小。4.7.3 标量EyHx的测量范围测量范围一般为的四个扇形区域(见图3b)。低频测量时张角适当减小。 a. 标量ExHy的测量范围 b. 标量EyHx的测量范

10、围图3 电性CSAMT法远区标量测量范围(图中竖线方向为地质构造走向)在同样条件下,旁侧装置测量信号相比轴向、斜向装置测量信号强度大,生产效率高,通常选用旁侧装置测量。4.7.4 矢量Ex、Ey、Hx、Hy测量的范围,应为标量ExHy和EyHx测量范围的重叠区域(见图4a和图4b)。 a. 矢量测量范围(TM模式) b. 矢量测量范围(TE模式)图4 电性CSAMT法远区矢量测量范围(图中竖线方向为地质构造走向)5 技术设计5.1 资料收集5.1.1 编写设计前,应根据工作任务要求,收集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及测绘等资料。5.1.2 收集测区主要岩矿石电性参数资料。5.1.3 实

11、地踏勘测区地形、地貌、植被、交通、气象和居民点等条件,调查测区电磁干扰源并对电磁干扰情况进行估计(参见附录C)。核对已收集的地质、物化探及测绘等资料。5.1.4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方法有效性评估,确定测量方式、装置形式和工作参数、测网密度、压制电磁干扰的措施和工作总精度等,编写工作设计书。5.2 装置形式选择综合考虑地质任务、测区地质构造特征、地形地貌、噪声水平、仪器设备性能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装置形式。5.3 工作参数设计5.3.1 工作频段测量使用的工作频率范围依据勘查任务目标拟探测的最大深度和测区大地平均电阻率初步确定(参见附录D.3)。实际测量时,所使用的最低频率应比

12、计算的频率再低13个频点,并通过试验最终确定。5.3.2 收发距依据探测深度、测区大地电阻率、信噪比等因素确定(参见附录D.1)。在保证一定的信噪比前提下,收发距应尽可能满足远区测量条件。通常按目标体最大埋深的4倍以上设计。5.3.3 发射极距发射偶极距AB长度应保证足够的信噪比,尽量满足电偶极子的条件,通常按AB(1813)选择,一般13km。在探测较深的地质目标体时,AB可选择大些,在探测较浅的地质目标体时,AB可选择小一些。5.3.4 接收极距接收偶极距MN长度根据所勘查的地质目标体的规模和电信号的强弱确定。通常在20500m之间选择,在探测较深较大的地质目标体时,MN可选择大些,在探测

13、较浅较小的地质目标体时,MN可选择小一些。MN过大会降低分辨率,MN过小会降低观测质量。5.4 测网设计5.4.1 测网应根据地质任务和地形地貌合理选择。测线方向要尽可能垂直于所探测地质目标体的走向(TM测量模式时),点线距应能良好反映目标地质体。5.4.2 测线尽量与已有的地质、物化探勘探线和钻孔等重合。5.4.3 测线位置应尽量避开高压线等电力设施,以及大的村镇、厂矿区、山峰和狭窄的沟谷。5.4.4 测点、测线号编排规则:采用相同比例尺,左端为小号、右端为大号,通常应以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增大的顺序编排。5.4.5 测点的平面点位误差在工作比例尺成果图上应不大于2mm;高程误差应满足:当勘查

14、对象的最小埋深超过50m时不得超过最小埋深的2%;当勘查对象的最小埋深不足50m时应小于1m。5.5 工作总精度5.5.1 工作总精度应根据勘查地质任务目标、测区噪声水平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设计。5.5.2 工作总精度根据全区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检查观测结果,按照7.7.5条中公式(6)计算的均方相对误差来衡量。5.5.3 工作总精度分为2档,档为7.0、档为15.0。在电磁干扰很强的地区,可以分区设计总精度或适当放宽,并由设计书另行规定。5.6 生产试验在新区应用条件不明或测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时,开工初期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方法试验研究,在条件许可时,可在已知地质剖面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目

15、的:通过实测测区标志层或目标体的异常响应,了解地下介质或工作参数及场源对CSAMT测深曲线的影响及曲线分布特性(参见附录E),为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或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通过实测测区电磁干扰信号,判断电磁干扰源的类型、强度、频率分布范围和干扰时段等特征,为如何避开、减少或压制电磁干扰场的影响提供方法依据(参见附录C);与此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等。在生产试验基础上,依据试验结果对技术设计做进一步修改和补充。5.7 设计书主要内容设计书内容力求完整、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主要包括:a)任务与目的;b)测区概况,地质、地球物理特征;c)方法技术、技术指标、工作量及质量要求;d)安

16、全生产、组织与管理;e)提交成果内容及时间;f)经费概算;g)有关附图及附表。6 仪器设备6.1 基本要求6.1.1 仪器精度和主要性能指标应达到CSAMT方法技术的要求(参见附录F)或设计书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仪器不得用于生产。6.1.2 仪器及其附属设备等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建立专门档案并制定相关的操作使用规程。6.1.3 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存放场所应避开阳光直射,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和无腐蚀气体;运送、使用中应注意防尘、防雨、防冻、防震、防曝晒。6.1.4 仪器设备长时间存放应定期通电检查,有充电电池的仪器,要定期充、放电维护。6.1.5 供电电极A、B要坚固耐用,导电性能良好,可选用

17、铜板、铜丝网、铝箔或采用铁或钢制的金属棒电极,其规格和数量可根据工区接地条件及供电电流强度选定。金属棒电极一般长度为60cm100cm,直径为1.6cm2.2cm为宜。在接地电阻较大或需要较大供电电流工作的地区,宜用铜板等片状电极。水上施工时,常用铅电极。A、B供电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用途、电极距大小、供电电流强度和测区自然条件选择。一般供电线应选用内阻小、绝缘性能好、轻便、强度高的多芯全铜导线,其内阻小于8Km、绝缘电阻应大于2M500V 每公里。6.1.6 接收电极M、N宜采用铜、高炭钢或不极化电极,其电化学性能稳定,极差变化小。MN导线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M500V 每公里。6.2 检测

18、与标定6.2.1 每个测区工作前和工作期间应视工期长短定期对接收机、发射机及附属设备进行调节检测。接收机具有自检功能的,应定期进行自动校准检测。磁探头应定期进行标定(标定方法可依据各个仪器自带的说明书)。仪器设备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6.2.2 同一型号两台及两台以上接收机在同一测区野外工作前,应进行多台仪器一致性对比试验。6.2.2.1 仪器一致性应在野外条件下,选择电磁干扰小的地段进行单点全频段测定。6.2.2.2 仪器一致性对比结果由某测点台仪器观测的总均方相对误差来衡量,计算公式为:(1)式中:某仪器在某频点上之观测值与台仪器在第频点上的观测值的平均值的相对误差,;第台仪器在第频

19、点的观测值;台仪器在第频点上的观测值的平均值,;参加一致性观测的仪器台数;参与一致性试验的观测频点数;相对误差的总个数。一致性试验的应不大于设计的工作总精度,否则应从参加试验的台仪器中找出偏离大的某仪器不予使用,或经调节该仪器性能后达到一致性要求时方可使用。6.2.2.3 从参加一致性试验的台仪器中找出偏离均方误差大的仪器可采用以下公式:(2)式中:第台仪器在第频点的观测值;台仪器在第频点上的观测值的平均值,;参加一致性观测的仪器台数;参与一致性试验的观测频点数。6.3 使用与维护6.3.1 接收机、发射机、发电机组应配有专职操作员,野外工作期间严格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与维护。6

20、.3.2 每天工作前必须对发电机组、发射机进行预热除潮处理,特别是在潮湿、寒冷天气或发电机组、发射机长期未使用情况下务必进行预热除潮处理。发射机预热除潮要在发电机组运行约10分钟后再打开电源,一般低速运行预热除潮时间夏天约20分钟,冬天至少要30分钟。发射机的预热应在低电压、小电流下进行,确保可在大电流或高压条件能正常工作后才能开始大功率供电工作。6.3.3 发射机工作时最大工作电压和电流一般不应超过额定值的80%。6.3.4 发电机组要定期更换滤清器及机油,轴承部位要及时加注润滑油,工作期间应保持通风系统畅通。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工作不正常必须停止使用并进行检修,直至正常后再继续使用。6.3.

21、5 发射机供电结束后,发电机组、发射机冷却系统应继续运行足够的时间散热至冷却,以防损毁发射机。6.3.6 仪器及附属设备应定期保养检查。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检修,检修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6.3.7 仪器设备检修须由熟悉仪器设备性能的专业人员进行,应填写完整检修记录并存档。7 野外工作7.1 电性参数测定为了解释需要,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电性参数测定。可进行标本、露头测定或小极距测深,以及电测井和井旁测深。7.2 测网布设根据设计书布设测网,当设计的测点位置遇到陡崖、居民区、变电所及其他工业设施等障碍物时,可在12线距范围内将测点平移到适合的地方以避开障碍。7.3 场源布设7.3.1 A、B极点位的地理

22、位置既要尽可能满足远区观测的条件,AB场源要尽可能平行于测线方向布设,方位误差要求小于3。7.3.2 A、B极布置还要考虑交通情况和接地条件。A、B极应布置在交通较方便、土壤坚实且潮湿、接地条件好的地方。若采用铜板、铜丝网、铝箔等片状电极应平敷在接地点上,并用湿土或沙袋压实。采用多根金属电极时,可将电极布置成放射状、弧形或直线形,并将电极垂直打入接地点,使其与土壤密实接触,电极入土深度约为电极长度23,相邻两根电极间隔一般为12倍电极长度。若表层土壤干燥应采取浇盐水或洗衣粉水等措施减小接地电阻,以满足供电所需电流的要求。7.3.3 A、B极布置要尽量避开高压线、矿山(洞)上方、暗埋管道、溪流水

23、域、平行的断裂构造等以减少电磁干扰。7.3.4 在场源下或场源与测区间应尽量避开金属矿、煤矿、湖泊、岩溶和局部高阻隆起等可能引起场源效应的已知地质体。7.3.5 A、B极布设完毕后,应检查A、B极连接是否正确,各连接点是否牢固及接地连通是否良好,以及是否有漏电情况(检测方法参见附录G)。7.4 接收装置布设7.4.1 接收偶极MN沿测线方向布设;MN导线应贴地放置,避免因风吹使导线晃动产生电磁干扰。7.4.2 MN电极的接地电阻一般应低于2k,如遇基岩裸露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应大于10k。MN电极不允许埋设在流水、污水或废石堆上,极坑内不得留有砾石和杂物;地表干燥时,应提前向坑内浇水以减小接

24、地电阻;测点岩石裸露时,应填以湿土,并使电极底部与湿土有良好的接触。7.4.3 当遇到人文设施(如人工导体、金属栏杆、管道、供电线路、无线电塔、铁路、钻井、道路等)时,MN应适当平移,以减小干扰。7.4.4 磁探头应垂直于MN方向布设,采用森林罗盘仪定位,方位误差应小于2;磁探头应水平放置,为避免较大的误差,应使用长度大于40cm的水平尺校准;磁探头应紧贴地面或固定在专用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架上。风天为避免震动而产生噪声,应将磁探头埋入地面以下。若有能力做点位偏差校正(参见附录J.2.1)处理,磁探头应垂直于场源AB方向布设,当MN方向与AB不平行时,用这4个电极点的坐标将MN实际方向的实测值

25、校正到平行于AB方向上的应测值,这样可使共磁道CSAMT标量测量或折线测量更为方便。7.4.5 磁探头到接收机的距离应大于7m;磁探头布设应远离高压输电线、远离有车辆行驶的道路等干扰源,观测期间所有人员和车辆应远离磁探头并停止使用所有通讯设备。7.4.6 采用共磁道排列观测时,为施工方便,接收机、磁探头应尽可能布设在多道电极排列中间。7.4.7 MN电极和磁探头布设完毕后,应检查MN、磁探头连接是否正确,连接点是否牢固及接地连通是否良好,MN线漏电与否,持续测量M、N之间直流电位差1030秒,其值变化应10,如果变化太大要查明原因及时做原位处理,必要时挪动MN电极位置(检测方法参见附录G)。7

26、.5 安全施工7.5.1 出工前必须对供电导线进行漏电检查,任何损坏和开裂都必须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替换,接头处应使用高压绝缘胶布包裹。7.5.2 在山区收、放导线经过高压线时,严禁抛抖导线或手持长物,以防高压触电。在A、B电极和电缆经过的村庄、路口等障碍物的位置,应有明显清晰的高压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巡视看管。7.5.3 发射机操作员供电前必须仔细检测发射回路,确认接线正确、连通和接地情况良好后,明确发出供电指令,当确认所有工作人员已离开A、B电极,方可开始供电。7.5.4 供电期间,操作员应密切看护发射机及配套设备,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随时处置出现的故障;在改变发射机输出电压挡位、变换频点前

27、,必须退出发射状态;需手动调节发射机输出电流时,必须平稳缓慢调节;退出发射状态前,必须将输出电流调节钮旋至最小。7.5.5 发电机组运行期间,不得添加燃油。7.5.6 连接或断开供电导线、发射控制器电缆、发射机电源输入电缆时,必须确认发射机是处于停机状态。7.5.7 移动测站前或全天工作结束后,在尚未收到发射机操作员明确断电的指令前,为确保人身安全,不允许任何人接触供电线和供电电极。7.5.8 野外作业车辆应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野外人员应配齐可靠的通讯工具;供电系统人员必须使用绝缘胶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7.5.9 雷雨天气,应停止野外作业。突遇雷电,应迅速关机、断开连接仪器设备的所有电缆

28、。7.5.10 布线需要经过水域时,除处理好导线外,应保证过水安全、严禁徒手托拽导线涉水(或泅渡);水上或冰上作业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和应急措施。7.6 数据采集7.6.1 数据采集前,操作员应确保接收机与发射机的时钟处于同步状态;操作员应检测MN不极化电极和磁探头接地和连通情况,确保MN接地良好、MN之间的直流电位差稳定、磁探头工作正常。7.6.2 在供电之前,应观测噪声水平,根据噪声情况,设定叠加次数和重复观测次数。供电观测时,应停止无线电通信。当工频干扰较严重时,可选取陷波滤波器抑制噪声。强干扰条件下应选择避开干扰严重的时间段采集数据。当干扰较小时,单个频点一般至少取两次读数;在干扰较

29、强时,应增加观测次数,直到符合7.6.3条要求时,才可以移动到下一个测站。7.6.3 单频点重复观测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3)式中:重复观测读数中最大值;重复观测读数中最小值;参加平均的读数个数;设计的总精度。7.6.4 观测时要做野外观测现场工作记录(参见附录H的表H.1),应使用铅笔记录。除按规定记录点、线号等信息外,还应记录观测点附近影响观测结果的地质现象、地形地貌、可能引起噪声的干扰源等,要求字迹清晰。7.6.5 同一测线需改变场源位置时,应至少有13个覆盖观测点,且改变场源位置前后覆盖点的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形态应大体一致或基本重合。当曲线形态、数值差别较大时要调整场源,重新

30、观测。7.6.6 收工后应及时将当天采集的数据传入计算机,经检查确认无丢失遗漏数据后,另存盘备份并设定为唯一标识,直至确认所有数据无遗漏并备份成功后方可清除仪器内存储的数据。7.7 质量检查与评价7.7.1 检查观测点应在同一场源、不同操作员、重布接收排列、不同时间、不同供电电流进行,测量全部工作频段。7.7.2 检查观测点数不得少于全区观测点总数的3%,并在测区内大体均匀分布,在异常区段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检查点。7.7.3 在全区检查观测的数据中剔除明显畸变频点后,以单个物理点为单位,计算各个频点的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相对误差并编列统计表,必要时应绘制误差分布曲线了解误差分布情况。单频点的卡

31、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相对误差计算公式为: (4)式中:第i频点原始观测卡尼亚电阻率或阻抗相位;第i频点检查观测卡尼亚电阻率或阻抗相位。7.7.4 单个物理点的检查观测质量用均方相对误差衡量。根据各个频点的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相对误差,计算单个物理点的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均方相对误差。计算公式为:(5)式中:第个频点的卡尼亚电阻率或阻抗相位相对误差;检查观测的频点数。当同点质量检查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确定为质量不合格:a)超过5.5.3条精度的频点数目大于该物理点频点总数的13;b)超过5.5.3条2倍精度的频点数目大于该物理点频点总数的5%;c)超过5.5.3条精度的观测值在相邻的3

32、个频点上连续出现;d)均方相对误差大于5.5.3条精度(或设计要求的精度)。7.7.5 全区系统检查观测质量用总均方相对误差衡量,应在各个测深点质量评价基础上由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均方相对误差统计得出,统计时不得剔除单个物理点系统检查确定为质量不合格的检查点。全区数据质量合格应满足的条件是:质量不合格的检查点数不超过被评价区域内检查点总数的13;全区应满足5.5.3条关于精度的规定或设计要求的精度。的计算公式为:(6)式中:第个物理点的均方相对误差;全区系统检查观测的全部物理点数。7.7.6 当质量不合格的检查点数超过被评价区域内检查点总数的13时,可增加系统检查工作量(可直至总工作量的20

33、%)后进一步统计,但系统检查观测精度仍旧达不到合格标准时,不得再增加检查工作量,确定为此测区全部观测资料作废。7.8 野外资料验收7.8.1 资料验收内容7.8.1.1 原始资料a)野外观测记录;b)测地数据(电子文档);c)电性参数测定记录;d)原始和检查数据(电子文档);e)仪器设备检测记录(电子文档)。7.8.1.2 基础资料a)电性参数统计表;b)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拟断面图;c)质量检查点误差统计表;d)实际材料图(测网位置、检查点位置、场源位置、物性测定点位等);e)野外工作小结;f)其它相关资料。7.8.2 野外资料验收7.8.2.1 承担单位先行验收合格后,应提前向项目委托单

34、位提交验收申请,委托单位组织验收组对野外资料进行验收。7.8.2.2 验收组根据承担单位提交的任务完成情况、原始资料、基础资料等相关资料,依据任务书(合同书)、设计书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等进行检查验收,形成书面验收意见。8 资料处理与解释8.1 资料处理8.1.1 资料处理的目的是消除CSAMT数据中的各种噪声的影响,如仪器噪声、天然电磁噪声、人文噪声和地质噪声(静态位移、地形影响)以及非平面波引起的过渡区畸变影响等,从各种叠加场中分离或突出地质目标体的场信息,并使其信息形式或趋势得到增强,以便更易于识别和定量解释。8.1.2 根据地质目标体的模型特点和任务要求,在一个测区内往往要进行不同的数据

35、处理,具体什么处理方法有效应该通过试验选择,应选择更加符合测区的地质条件或先验模型的特点、更有利解决测区问题的最佳方法。一般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编辑、静态校正、地形校正及过渡区校正等。8.1.2.1 数据编辑是消除仪器噪声、风噪声、天然电磁噪声和人文噪声引起的明显畸变。可根据野外观测工作原始记录的信息、视电阻率曲线趋势特征、误差统计表或分布曲线,对受干扰大、噪声强的数据做合理的编辑(剔除或圆滑)处理。曲线出现7.7.4条所述的严重畸变,经过处理后,仍不能使用的物理点应报废。8.1.2.2 静态校正主要用于消除近地表局部导电性不均匀体引起的静态位移。首先需要识别数据中是否含有静态位移,可依据地质

36、构造和地形起伏情况参考阻抗相位资料等进行判断;其次是若含有静态位移应注意与异常响应区分;第三是结合测区已知资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谨慎地静校正,例如相位数据转换法、磁场数据转换法、空间滤波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等(参见附录I.1)8.1.2.3 地形校正是用于消除由地形起伏引起的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的畸变。在地形影响严重的地区,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做地形校正,例如比值法(参见附录I.2),或者选取带起伏地形反演的二维、三维软件(参见附录J.1.3、J.2.2.4、J.3、J.4、J.5)进行反演直接消除地形影响。8.1.2.4 过渡区校正主要用于消除卡尼亚电阻率在过渡区由于非平面波效应产生

37、的畸变。可根据解释工作需要,选用有效方法校正。可利用全区视电阻率近场校正方法、分段逼近全频域视电阻率的近场校正方法等(参见附录I.3)对过渡区数据进行校正,从而提取出过渡区数据中“隐藏”的有用频率测深信息,使其得到有效利用。8.1.3 为判别多重资料处理过程的真实可靠性,应检查处理过程正确与否,并将处理结果与原始资料进行比较,还应对多重处理引进的误差进行评估。正确可靠的处理结果应是去伪存真,确保原始数据中的固有真实信息或趋势不但没有丢失,而是得到保留或增强。8.2 资料解释8.2.1 在资料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资料解释。资料解释的目的是对电磁场包含的固有真实信息作出客观合理的地质推断,使工作目标任

38、务得以较好地实现。解释工作的主要步骤是定性解释、定量解释和综合地质解释。实际的解释工作中,资料处理、定性解释、定量解释和综合地质解释需要交叉或穿插进行,从而使资料解释逐步深化。8.2.2 定性解释的任务是根据初步建立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和标志,对电磁异常的性质、规模及起因进行分析判定,是解释工作最重要的步骤,也是定量解释和综合地质解释的基础。定性解释通常采用从已知到未知的类比法和模型对比法等,有时还需运用定量计算的结果来支持定性的结论,定性解释要经过多次反复,使解释更加深化和可信。8.2.2.1 根据本测区或其他地区在已知各类地质目标体上建立的地质地球物理概念模型显示的标志(异常强度、形态、走向

39、、规模、展布特点等)来判断异常的起因。8.2.2.2 根据测区地质图标出的岩性、本区实测物性或邻区的物性,进行半定量正演估算,判断异常的起因。8.2.2.3 对某些可以定量反演的异常进行定量反演,求取异常体的埋深形态和物性参数,与已知地质体的相应参数进行对比,来判断异常的起因。8.2.2.4 与收集到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相关资料和测区异常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与对比分析,判断异常的起因。8.2.3 定量解释的任务是在定性解释基础上,运用各种定量反演方法求取有关电性异常体的物性参数和几何参数。8.2.3.1 定量解释要尽可能利用测区内实测的物性参数、已有地质勘探控制的地下地质情况以及其他物

40、探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和先验控制信息,并利用定性解释对目标体的形态、产状、物性参数的分析结论或认识建立反演初始模型,以减少定量反演的多解性。初始模型参数选取不当或约束条件不足将影响定量反演结果的正确性;另外在定量解释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反演方法相互佐证,提高综合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8.2.3.2 可根据电性异常体的走向长度、规模和形态,选取已有的、成熟的相关软件,例如Bostick、一维(圆滑)和二维(圆滑)反演方法软件(参考附录J),以及国内已有的、成熟的大地电磁二维或三维反演解释方法(参考附录J)求取异常源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在地形平缓、简单层状或横向电阻率变化不太大的地电条件下,一般选

41、用一维反演解释方法。8.2.3.3对地形起伏较大或横向电阻率变化较大的地电条件,应选取带地形的二维或三维反演解释方法。利用电阻率深度断面图或不同深度电阻率平面图、电阻率立体图等,结合钻探、硐探等地质勘探资料,进一步分析并最终确定电性异常体的性质和地质起因,定量推断电性异常体的埋深、规模、形态及产状。8.2.4 综合地质解释的任务是在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的基础上,依照勘查目标任务要求,根据各种地质体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特征,结合测区的综合信息深入分析解释,运用现代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将地球物理解释成果客观合理地转变成推断的地质体或现象,最终确定地质体或现象的深度、规模、形态、产状及其相互关系。8.2.5

42、 根据定性、定量和综合地质解释结果编绘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成果图。与此同时要对资料解释成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说明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9 成果报告编写9.1 编写要求9.1.1 报告要实事求是,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论述及推断有据且充分,文字简练,逻辑严密,结论客观明确。9.1.2 报告附图、附表、附件要规范、合理、美观,文字说明简练、清楚。9.1.3 勘查工作若是分阶段完成的,要提交阶段性成果报告;全面完成后,提交最终成果报告。9.2 报告主要内容a)地质任务及完成情况;b)工作区概况及以往工作评价;c)工作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d)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质量评述;e)资料处理;f)解释推断;g

43、)结论和建议。9.3 主要图件a)实际材料图(测网位置、检查点位置、场源位置、物性测定点位等);b)典型测深曲线、拟断面图;c)电阻率深度断面图,对面积性工作,可根据需要加附不同深度电阻率平面图、电阻率立体图;d)推断地质断面图;e)推断地质平面图;f)其它推断的图件。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性CSAMT法测量方式与测量范围A.1 标量方式利用单一场源观测两个分量(ExHy或者EyHx),即一个电场和一个磁场分量(见图A.1a),也可测量多个电场和共用一个磁场分量(见图A.1b),具体所需测量的电场道与磁场道的比例数可根据测区地质情况和接收偶极MN设定,地质情况简单、MN小,比例数可大;反之地质

44、情况复杂、MN大,比例数可小,另外,一个完整测量排列不应跨越明显的地质界限。标量测量方式一般用于探测一维层状介质和走向已知的二维地质目标体,对于三维地质目标体,需要进行面积测量。标量测量方式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是在野外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量方式。 a. 标量测量 b.标量共磁道测量图A.1 标量测量方式电性CSAMT法标量ExHy与标量EyHx的测量范围分别见4.7.3条的图3a和图3b。A.2 矢量方式利用单一场源测量四个(Ex、Ey、Hx、Hy)或五个分量(Ex、Ey、Hx、Hy、Hz,见图A.2)。矢量测量方式一般用于探测地下二维和三维地质目标体。图A.2 矢量测量方式电性CSAMT法TM模式矢量测量范围和TE模式矢量测量范围分别见4.7.4条的图4a和图4b。A.3 张量方式利用两个分开(见图A.3a)或重叠的场源(见图A.3b)测量十个分量(Ex1、Ex2、Ey1、Ey2、Hx1、Hx2、Hy1、Hy2、Hz1、Hz2)。张量测量方式可提供更多地下的信息,一般用于探测地下复杂(二维、三维)或各向异性的地质目标体。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和生产效率很低,实际工作中很少使用,往往用较快捷、经济的标量或矢量测量代替。 a. 分离场源张量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