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整理汇总结.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286226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整理汇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整理汇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整理汇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整理汇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整理汇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整理汇总结一、知识1、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2、先进的文化必然战胜落后的文化。3、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斗争。4、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所同化。5、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7、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二、方法1、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去考虑。2、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都带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是破坏性的,另一方面是建设性的。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而近代中

2、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5、近代农民的小生产者属性,决定了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新时代的革命纲领,不可能领导革命胜利。6、近代中国军阀割据时军阀之间的争夺实质上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7、列强对外活动的目的是掠夺市场,不可能希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强大。8、整个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封建反侵略。以五四运动为界的新、旧民族革命的主要是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的不同,而革命的性质是一致的。9、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会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

3、中国人民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应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则就会犯“左”倾错误,会给中国建设事业带来不利影响。1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12、政治经济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这种不平衡是导致帝国主义之间争夺的根源。13、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阶段,商业资本控制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家-大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占领导地位,革命的果实也基本为其享用。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标准是评价事物的标准尺度。15、阶级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阶级或国家政策的出发点。16、生产关系的调整如果适应生产力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发展。不同角度突破高中历史解题方法(

4、一)、历史原因部分1、根本原因(原因的原因、条件的条件)指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且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与主要原因比较,远因是根本原因,近因是主要原因,有时等于最基本的条件。)根本原因通常以“根本原因”、“历史根源”、“社会根源”、“从根本上说”等类型出现,判断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势造就英雄;阶级本质、立场等方面的原因或者历史事物发

5、展的主观因素(内因)。根据以上的原理,我们可以把历史原因中的根本原因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经济现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一般是由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者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决定的。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即生产关系的调整。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第二类是政治现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决定政治,因此政治活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原因。如: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第三类是思想文化现象。思想文化现象社会意识,

6、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如:14至16世纪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要求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这种愿望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就形成了文艺复兴。第四类历史活动的根本原因。是由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与要求或代表历史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如:拿破仑之所以能上台其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形势所造成的,即时势造英雄。2、主要原因一般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的,起主导、决定作用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一定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往往还不止一种,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又称为主要原因或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部与外部、自然与人为等因素中,内部的、人为的是事物发

7、展变化的原因,而外部的、自然的则是变化条件。原因:已经存在,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因素。条件:已经存在,不一定导致结果的因素。(二)目的部分目的:指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和要得到的结果。它反映一定阶级、团体、个人等的主观愿望。1、根本目的-终极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2、主要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3、直接目的-无中介的目的一般是指与某一历史事件有较为明显的、直接的联系,并直接促使其发生的目的,有时也称为手段。(三)特点部分(由内容决定)特点是

8、指人和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是与同类事物相比较或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点。它既体现事物内在的性质,又体现事物外在的表现形式。1、根本特点指事物最本质、最重要的独特表现。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反映这一不同点。2、主要特点指事物类比过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中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分析事物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从历史的基本要素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性质、目的、内容、结果和影响等诸多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区别,以准确把握其不同点。(四)实质和本质部分实质就是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本质隐藏于事物内部,比较稳定而深刻,不能为人的感官直

9、接感知,它是通过现象,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来体现的。命题用语中,多采用“实质”、“本质”、“从根本上反映了”“本质含义”、“本质体现”等词语。性质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抛开事物表面现象看它的特征,是一种定论性的表述,回答了事物或人“是的”,往往是指其阶级属性。如何区分历史背景、原因和条件 “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

10、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示例一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解析: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社会根源,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透过此题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背景”与“条件”、“原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领悟到“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

11、”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示例二 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解析:本题为年全国高考题。对于选项中的绝大多数考生可以选出,但对于选项中的,许多考生由于对“条件”这一用语的内涵不理解而漏选,所以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所以选项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然出自引言部分,但符合题干的要求,也应当入选,此题正确答案为。 高中历史概念术语

12、辨析汇编一、历史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和目的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

13、+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腐败:官场+军队+财政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

14、、力量对比变化等。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3、原 因 (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

15、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内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外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启蒙思想的影响等。(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根本原因 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

16、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 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直接原因 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

17、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4、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尼

18、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5、目的、动机: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二 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

19、特点与特征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事件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其一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其二是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再如:黄巢起义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性质、实质 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点,看它的特征,看它的实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

20、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倘若是指一本书的性质,这就是具体说明它是属于哪一方面(或哪一类),以什么体例写出来的著作。是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如果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实质,也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

21、本质。如: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其性质还是其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不过,性质偏重于军事侵略,实质偏重于帝国主义。三、经过 内容经过 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

22、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

23、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

24、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三、效果、结果、后果、意义、影响、作用、教训、启示:效果、结果、后果效果 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

25、(多指好的)。结果 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后果 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例如,简述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在这一道题中就不能用后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如何?后果怎样?在这一题中用“后果”好。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作用、影响、意义 作用 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 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 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

26、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经验、教训、启示:经验 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教训 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启示 则二者兼而有之。四、其他常用术语:1、情况、状况 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

27、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2、简述、综述、概述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 “综述”作提示语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

28、不用提示语。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方法。综述题和简述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

29、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3、评述、评价 、评论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在问答题中常用 “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不赘。4、联系、结合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

30、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

31、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5、说明、表明 “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22、24、30、32题);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

32、,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6、体现、反映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

33、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7、指出、举出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此)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列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但当年有的考生却是想到哪件事就把前因后果都阐述一遍,最终却未能归纳出什么潮流,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因为没掌握解题要领,尤其是没搞清楚题目要求的缘故。8、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 “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以

34、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节性的原因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则”则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选A项“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如果选“基本原因”,则还要加上B项“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了人民强烈愤怒和C项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这两点。9、主要、简要 “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关键在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如:分别指出30年

35、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有许多特点,而要求答“主要特点”,每个人三五句话就概括了。如此精炼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达到,教师要将其训练到此程度,又何容易!10、现象、表现 “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11、是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怎样 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如中

36、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怎样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子中间时,

37、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一题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结果。12、谁、几谁一般指人,而且仅指一个人。几,一般专指问人物或事件的数目,比如,几人(几位)、几件、几次等。13、哪、哪些 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哪一般专指地名,如,西汉建都在哪里?在历史问答题中,哪些常用于句子中间或末尾,只用于疑问,并且一般不必答出它的总数。例如,日本古代和近代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再者,“哪”如果和“几”相结

38、合,出现在一个疑问句里,那就不仅要答出数目,而且还得把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名称写清楚,例如,世界近代史上哪几个国家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这就应该答英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探究学法思维篇之二 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试说明规定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根据和基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水平的把握。第一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

39、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第一、对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劳动对象是猪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或,物质条件,其中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智能和知识、智力的人。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往往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重大变化,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此,在分析某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时,就应该从劳动对象、

40、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战国为例:劳动对象方面表现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劳动资料方面表现为铁器、牛耕的推广,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劳动者方面表现为百家争鸣解放思想,天文、历法等知识被劳动者所掌握;科技方面表现为农耕、冶铁、煮盐、建筑等技术的进步。第二、对生产关系观点的认识和理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定的物质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是构成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的因素,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

41、两个方面。如按照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理解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还直接占有奴隶;奴隶主役使奴隶集体劳动;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革命和改革两条途径。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

42、;商鞍变法使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形态。量变型,即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如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质变型,即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如日本的明治维新。1995年高考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本题理论思维应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回答第一问要结合生产关系三要素,才能理清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回答第二问的原因时,着重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适应,内容即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果即调整后的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回答第三问的

43、制定经济政策的原则在本题即指调整生产关系的原则。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第一、对经济基础的理解和认识: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是有区别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物质关系的总和,而经济基础是指各种关系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如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经济基础则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又是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构成经济基础的基本因素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经济基础中最基本的因素。经济

44、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如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仍有奴隶制残余,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故改变不了其封建性质。第二、对上层建筑的理解和认识: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即思想上层建筑)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即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如秦始皇在法家思想影响下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点。如随着溶人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的日益完善,儒家思想日益成为封建时代占

45、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它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表现为它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则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它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则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基础的形成,上层建筑领域出现封建改革和百家争鸣,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取代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取代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封建地主阶

46、级专政取代奴隶主阶级专政,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质变。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唐代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传奇”,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量变。从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到“文景之治”的出现,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隋朝的暴政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反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阻碍作用。4、阶级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阶级是指在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所组成的不同经济地位,如奴隶主、地主、资本家等都是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都是剥削阶级。阶级斗争即对抗阶级间的斗争,如西周国人暴动、秦末农民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第一、对阶级斗争的理解和认识:阶级斗争分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与思想斗争三种形式。一是以争取和捍卫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的经济斗争,如芝加哥工人1886年的罢工斗争。二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政治斗争,如1871年巴黎公社的斗争,三是清除旧思想,传播新思想的思想斗争,如法国启蒙运动。第二、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