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章经络详解.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208603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经络详解.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四章经络详解.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四章经络详解.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四章经络详解.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四章经络详解.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第八章 经经 络络【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1、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布规律、走向交接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名称、分布规律、走向交接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奇经八脉的概念、生理功能。奇经八脉的概念、生理功能。2 2、熟悉十二经脉的循行及常用腧穴;督脉、任脉、冲脉、熟悉十二经脉的循行及常用腧穴;督脉、任脉、冲脉 的循行和基本功能的循行和基本功能。3 3、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概概 说说 一、一、经络学说的含义经络学说的含义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

2、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等相互联系的学说。体官窍等相互联系的学说。二、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二、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1经络发于四肢腧穴说经络发于四肢腧穴说(1)经络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传导感应现象的归纳。)经络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传导感应现象的归纳。体表反应点:体表反应点:传导感应现象传导感应现象(2)经络是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经络是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点点”“线线”经络经络2先经络后腧穴说先经络后腧穴说(1)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中只有脉名而无经名,且没有中只有脉名而无经名,且没有一个穴位。一个穴位。(2)内经内

3、经详于经络,略于腧穴。详于经络,略于腧穴。三、经络的实质三、经络的实质1、现代科学的证实、现代科学的证实2、现代科学对经络实质的探讨、现代科学对经络实质的探讨3、经络的实质、经络的实质-似乎包括了脉管系统、神似乎包括了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部分形态和体液调节系统的部分形态和生理功能及病理现象。生理功能及病理现象。第一节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内容经络系统的内容一、一、经络的概念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经”,路径;,路径;“络络”,网络。,网络。经络是遍布周身,联络脏腑肢节,沟通经络是遍布周身,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上下内外,全

4、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系统系统)经经:为主干:为主干,大多直行大多直行,位置相对较深位置相对较深,数量少。数量少。络络:为分支,纵横交错,位置相对较浅,:为分支,纵横交错,位置相对较浅,数数量较多。量较多。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等组成。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灵枢灵枢海论海论说:说:“内属于脏腑、外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于肢节”。经络经络经络经络经经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手足三

5、阴三阳: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阳维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络络十五别络十五别络:列缺、通里、内关、支正、偏历、外关、:列缺、通里、内关、支正、偏历、外关、飞阳、光明、丰隆、公孙、大钟、蠡沟、长强、鸠飞阳、光明、丰隆、公孙、大钟、蠡沟、长强、鸠尾、大包尾、大包孙络孙络:最细小之络脉:最细小之络脉浮络浮络:浮现于体表之络:浮现于体表之络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络作用运输气血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功能平衡作用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指导疾病治疗:指导

6、针灸和按摩治疗 指导用药第二节第二节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一、十二经脉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阳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阳经手三阴经手三阴经足三阴经足三阴经手足阴经手足阴经手足阳经手足阳经(3)四肢分布)四肢分布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 前缘前缘阳明阳明 中线中线少阳少阳 后缘后缘太阳太阳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阴经分布于四肢内

7、侧面 前缘前缘太阴太阴 中线中线厥阴厥阴 后缘后缘少阴少阴 2、外行部分、外行部分手、足阳明经手、足阳明经面额部面额部手太阳经手太阳经面颊部面颊部足太阳经足太阳经头顶、枕项部头顶、枕项部手、足少阳经手、足少阳经头两侧部头两侧部(1 1)头面的分布)头面的分布(2)躯干的分布)躯干的分布阳经:阳经:手三阳手三阳行于肩胛部行于肩胛部 足三阳足三阳行于躯干行于躯干 前前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侧侧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 后后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阴经:阴经:手三阴手三阴均从胸腋部走出均从胸腋部走出 足三阴足三阴均行于腹面均行于腹面 自脐向外的顺序为:自脐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

8、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二、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二、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表表里里表表里里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属肺属肺 络大肠络大肠 还循胃口还循胃口 喉咙喉咙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属脾络胃 挟咽挟咽 连舌本连舌本 散舌下散舌下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

9、心经手少阴心经 属心属心 络小肠络小肠 上肺上肺 挟咽系目挟咽系目 循喉循喉 至目至目 内内 外外 皉皉 入入 耳耳 中抵鼻中抵鼻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属胃络脾 起于鼻入上齿起于鼻入上齿 环口挟唇循喉咙环口挟唇循喉咙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属大肠 络肺络肺 入下齿中入下齿中 挟口挟口 鼻鼻 属小肠属小肠 络心络心 抵胃抵胃循喉循喉 至目内至目内 外皉外皉 入耳中入耳中 抵鼻抵鼻属膀胱属膀胱 络肾络肾起于目内皉起于目内皉 至耳上角至耳上角 入络脑入络脑属肾属肾 络膀胱络膀胱 上贯肝上贯肝 入入肺中肺中 络心络心

10、循喉咙循喉咙 挟舌本挟舌本属心包属心包 络三焦络三焦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属三焦属三焦 络心包络心包系耳后系耳后 出耳上角出耳上角 入入耳中耳中 至目锐皉至目锐皉属胆属胆 络肝络肝起于目锐皉起于目锐皉 下耳后下耳后 入入耳中耳中 出耳前出耳前属肝属肝 络胆络胆 挟胃挟胃 注肺注肺环阴器环阴器 连目系连目系 环唇内环唇内五、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五、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手三阴手三阴手三阴手三阴胸胸胸胸腹腹腹腹手手手手手三阳手三阳手三阳手三阳头头头头足三阳足三阳足三阳足三阳足足足足足三阴足三阴足三阴足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

11、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六、十二经脉的循行流注次序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特点:()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又往复传至于是手太阴肺经

12、。“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每两条阴经分别与相表里的两条阳经交替相传。()阳经之间是手足同名经相传,且从手经传至足经。()阴经之间是依太阴 少阴 厥阴太阴相传且从足经传手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心中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小指端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足小趾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

13、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无名指端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大趾 肺中 目内眦七、十二经脉循行及常用腧穴七、十二经脉循行及常用腧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穴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穴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穴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穴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穴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穴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穴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穴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穴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穴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是异于十二正经的经脉,它包括:奇经八脉是异于十二正经的经脉,它包括:督脉、任脉、冲脉、督脉、

14、任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阴维脉、阳维脉阳维脉。奇、异:奇、异:1、无特定的阴阳属性;、无特定的阴阳属性;2、无直接的脏腑络属关系;、无直接的脏腑络属关系;3、无总体循行分部规律,无手足表里相、无总体循行分部规律,无手足表里相配关系;配关系;4、除督、任二脉之外,其余六条经均无、除督、任二脉之外,其余六条经均无本经腧穴。本经腧穴。(一)(一)循行分布规律循行分布规律 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然后别道而行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等处分布于腰背胸腹等处,“一源而三歧一源而三歧”。督脉从会阴向后再向上,分布于腰、背正中线,

15、再督脉从会阴向后再向上,分布于腰、背正中线,再经项、头顶、额到口唇;任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分布经项、头顶、额到口唇;任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分布于腹、胸正中线,经咽喉、口唇以至目眶下。督任二脉于腹、胸正中线,经咽喉、口唇以至目眶下。督任二脉不仅是同一起点,而且在口唇部位相连接。不仅是同一起点,而且在口唇部位相连接。冲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夹脐而行,直冲而上,主冲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夹脐而行,直冲而上,主要分布于腹、胸。带脉横围于腰腹,绕身一周,状如束要分布于腹、胸。带脉横围于腰腹,绕身一周,状如束带。带。跷脉与维脉均分阴阳,左右对称(略)。跷脉与维脉均分阴阳,左右对称(略)。二、奇经八脉的功能二、

16、奇经八脉的功能(一)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络与沟通(一)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络与沟通(二)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阴(二)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阴(三)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功能的调节(三)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功能的调节-冲任督带冲任督带(二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功能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功能特点及常用腧穴特点及常用腧穴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3)主生殖功能督 脉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

17、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1循行部位:起于胞宫,下出于会阴,并在此分为二支。2生理功能:(1)调节十二经气血: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2)主生殖功能: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3)调节气机升降: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冲 脉带脉的循行及其带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2生理功能: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的带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