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标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
2、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教材,有效提升。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及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转化思想”和“类推能力”。在展开研究中,学生分组操作时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的这一条件,这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盲点。为凸现这一条件,可借助体积关系不是3倍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层层递
3、近地进行深度信息加工,从而获得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猜测、实验、验证、归纳、总结获得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正确地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法学法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为“每一位学生发
4、展”的教育观,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全员性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学法上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和认知水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通过学生具体实践、操作、讨论、验证、总结、归纳,从而推导出圆锥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而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不具备这种稳定的关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按照“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理念,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从中提取数学
5、问题,再通过操作验证,总结归纳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操作实验,探究公式 公式运用,解决问题拓展思维,延伸新知你有办法知道铅锤的体积?通过排水法可以得到铅锤的体积。但是,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思考:计算圆锥的体积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思考:计算圆锥的体积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实验步骤:1.出示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观察底面积和高的联系2.提出问题: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3.演示 (1)教具演示
6、(2)课件演示4.汇报结论,导出公式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例:工地上有一堆沙子,堆起来近似一个圆锥,这堆沙子大概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提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沙堆底面积:3.14 x(42)2 =3.14 x 4 =12.56(平方米)(2)沙堆体积:12.56 x 1.2 x 1/3 =5.024(立方米)5.02 (立方米)答:这堆沙子大约5.02立方米。填空:(1)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是()的3倍,()是()的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6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14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判断:(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2)圆柱的体积大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3)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4)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他们的体积一定相等。()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