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科学(一)名词解释集锦说明:此份名解由12级临二(11)班根据09级周梦学姐的手写笔记整理而成,由于只有90几个名解,所以不一定能在期末考中命中所有名解,仅供大家参考。考过的部分名解用括号的形式加以标注。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2.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支气管扩张症。(09级)3. 支气管扩张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
2、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4. “干性”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拉,可导致支气管变形而扩张,由于多发生在上叶,引流较好,痰量不多或无痰,故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5. Koch现象:即科赫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6. 结核性风湿症:少数结核病患者可以有类似风湿热样的表现,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常累及四肢大关节,关节附近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间歇出现。7. DOTS(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策略):指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因故未用药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按医嘱规律用药8. MDR-
3、TB(耐多药结核病):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9.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可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是可以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1. 支气管哮喘(哮喘):石油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炎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大多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12. 哮喘持续状态:(08级)1
4、3. 气道高反应性(AHR):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对多种刺激,包括抗原刺激和非抗原刺激平滑肌收缩增强和黏膜腺体分泌亢进。14.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以测定气道反应。给予吸入激发剂,其通气功能下降,气道阻力增加,一般适用于通气功能在正常预计值的70%以上的患者,如 PEF 下降 20% ,可诊断为激发试验阳性。(07级)15. 支气管舒张试验(BDT):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给予支气管舒张药如受体激动剂后,FEV1较用药前增加12%或以上,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或以上;或PEF叫治疗前增加60L/min或增加20%,即认为舒张实验阳性。16.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
5、血栓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09级、11级)17. 肺源性心脏病:指肺部、胸廓、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负荷过重,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右心衰。18. 胸腔积液(胸水):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它的滤出和呼吸处于动态平衡。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19.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指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等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如积液呈脓性则称脓胸。20. 胸膜反应:指抽液时发生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表现,处理:应该立即停止抽液,使
6、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防止休克。21. Hamman征:纵隔气肿时、心尖部可听到与心跳同步的“咔嗒”声,称为Hamman征。22.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是肿瘤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或其他原因致头部和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及前胸部淤血和静脉曲张。23. Horner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肺上沟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01级、08级、10级)24. 类癌综合症:在燕麦细胞和腺癌中可见到5-羟色胺分泌过多引起的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症状。25. 副癌
7、综合征:指肺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包括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垂体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并不是肺癌转移导致。26.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统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在海平面大气压下(1分),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下(1分),动脉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PaCO2)高于6.25 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1分)。(98级、02级)
8、I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27. 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肺、胸疾病伴呼吸功能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的综合症。(01级) 28. ALI/ARDS29. 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少数情况心肌收缩力正常,而是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循环瘀血。(09级)30. 心功能级:31. 舒张性心力衰竭:(00级)32. 心室重塑:在心腔扩大,心室肥厚的过程中,由于NE、AngII、醛固酮等的作用,使心
9、肌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心室重塑过程。33. 心源性哮喘:左心衰患者已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喘音,大多于端坐休息后自行缓解。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平卧使肺流量增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小支气管收缩,肺活量减少有关。34. 端坐呼吸:左心衰竭严重时患者在安静情况下也有呼吸困难(1分),甚至不能平卧(1分),必须采取坐位才能减轻呼吸困难,这就是端坐呼吸(1分)(02级)35. 顽固性心力衰竭:指经过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以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这类患者往往在潜在病因如风湿活动、甲亢等,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36. 急
10、性心力衰竭(AHP):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出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37. 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38. 触发活动:心房、心室、希氏束-普肯耶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被称为后除极。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达到阈值,便可引起反复激动,持续的反复激动即构成快速性心律失常。它可见于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心肌缺血-再灌注、低血钾、高血钙、洋地黄中毒时。39. 窦性停搏:当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中有一段停顿,停顿的P-P间歇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
11、常德PP间期与基本的PP间期无倍数关系。40.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表现。41. 预激综合症(WPW综合症):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即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42. Adms-Strokes综合征:各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使心脏泵血不足,导致脑部缺血缺氧,患者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Adams-Strokes综合征。43. 胰岛素抵抗(IR):44. 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我国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
12、mHg为高血压。45. 高血压危象: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机症状,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危象发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恶心、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46. 高血压脑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过多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局灶性或全身抽搐。(10级)4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本症有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临床以长期高血压伴低血钾为特征,可有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等症状。48.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等,临床典型的发作表现为阵法性血压升高伴心动过速、
13、头痛、出汗、面色苍白。49. Cushing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由于ACTH分泌过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高血压同时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等表现。50. 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1.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冠心病由于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和慢性冠脉病。急性冠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2. 稳定性心绞痛:又称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地缺血、暂时缺
14、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症。53. 心肌梗死(MI):是心肌缺血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54. 心梗后综合症: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数周数月,由于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出现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表现。(08级)55. Graham-steel杂音:二尖瓣狭窄的患者,肺动脉扩张可致该区出现收缩期杂音,中度扩张可出现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并可传导三尖瓣。56. Austin-Flint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返流者。常在心尖区听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即Austin-Flint杂音,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杂音鉴别
15、要点是Austin-Flint杂音不伴有开瓣第一心音亢进和心尖区舒张期震颤。5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58. 非糜烂性返流病(NERD):对于相当部分GERD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炎表现,这类胃食管反流病又称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59. TLESR (一过性LES松弛):指非吞咽情况下,LES自发性松弛,其松弛时间明显长于吞咽时LES松弛时间,是正常人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60. Barrett食管:指在食管黏膜的修复过程中,食管与胃交界的齿状线2cm以上出现柱状上皮替代鳞
16、状上皮,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61. 癔球症:一些患者诉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但无真正吐咽困难,其中部分患者可能与酸反流引起食管上端括约肌压力升高有关。62.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指不伴有胃粘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是其主要原因。63.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及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09级)64. 复合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DU往往先于GU出现,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65. 球后溃疡:DU大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发生
17、于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溃疡称球后溃疡,夜间痛和背部发射性痛多件,具有DU的临床特点。66.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是胰腺非BC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肿瘤往往很小1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胃泌素大可刺激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消化道经常处于高酸环境,可发生多发性溃疡。67. 穿透性溃疡(慢性穿孔):十二指肠或胃后壁的溃疡深至浆膜层时以与领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穿孔时胃肠内容物而不流入腹腔,成为慢性穿孔,又称穿透性溃疡。68. 癌前病变: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包括肠型化生和异型增生。69. 癌前疾病:指和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
18、肉、胃溃疡、残胃炎。70. 早期胃癌: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胃癌,不伦有无局限性淋巴结转移。(08级)71. Krukenberg瘤:胃、肠道的粘液性腺癌种植性转移至卵巢72. X线钡剂跳跃征:是指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段肠段则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跳跃征象。7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74. 中毒性巨结肠:多发生在暴发型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累
19、及肌层与肠肌神经丛,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引起急性结肠扩张,一般以横结肠最为严重。常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制剂诱发。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骨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07级)75. 克罗恩病(Crohn病):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临床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部肿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表现。7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
20、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77.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78. 门脉高血压性胃病:肝硬化时胃粘膜可见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样改变。7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指在无任何邻近组织炎症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和(或)腹水的细菌性感染,是肝硬化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80. 肝肾综合征(HRS):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
21、害,又称功能性肾衰竭。其特征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10级、11级)81. 肝肺综合征(HPS):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低血氧症,主要与肺内血管扩张相关而过去无心肺疾病基础。临床特征为严重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血氧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的“三联征”。82. 难治性腹水:使用最大剂量的利尿剂而腹水仍无消退。对利尿剂的使用虽未达到最大剂量,腹水无减退且反复诱发肝性脑病、低钠血症、高钾血症、或高氮质血症者亦被称为难治性腹水。83. 肝性脑病(HE):肝性脑病: 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1分)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1分)。
22、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等(1分)。(02级)84. 亚临床肝性脑病:又称轻微肝性脑病,指无明显肝性脑病的 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而用精细的智力测量和(或)电生理检测发现异常的情况。85.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为特点。86. 钙兜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以及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87. GreyTurner征:少数胰腺炎患者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膜壁下,致两侧肋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
23、08级)Cullen征:脐周围皮肤青紫。88. EST:即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或胆道感染者。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及(或)放置鼻胆管引流。89. 肠源性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的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90. 急诊胃镜: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的检查称为急诊胃镜。91.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92. 中毒: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达到中毒量产生组织和器官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急性中毒慢性中毒93. 毒蕈碱样症状:副交感末梢过度兴奋引起,平滑肌痉挛表现为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腺体分泌增加、大汗流涎、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08级)94. 烟碱样症状:N1样作用:神经节兴奋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N2样作用:骨骼肌收缩,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制性痉挛。95. 阿托品化:(98级)96. 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97. 中间型综合症:急性有机磷中毒经足量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后,其胆碱能危象基本消失后,又出现以呼吸肌麻痹或并发颅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病理过程(症候群)。发病时间在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和迟发性神经病出现之前。(07级、1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