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四篇模拟训练03试题.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98523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四篇模拟训练03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四篇模拟训练03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三) 说明:本试卷共有四大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1分) 1. 最早发现“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科学家是    ;无论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还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它们都是有    性的。  2. 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里写道:“去年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如图M3-1所示。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大风前是以    为参照物的,在大风后又以     为参照物。  图M3-1 3. 如图M3-2所示,“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小偷既没有阻止声源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图M3-2 4. 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M3-3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模型。由甲图变成丙图的物态变化过程叫    ,由乙图状态变成丙图状态的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图M3-3 5. 如图M3-4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运动。(均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图M3-4 6. 如图M3-5所示,林红同学买来一满桶酱油,她用小铁钉在密闭口A处扎了一个小洞,发现酱油倒不出来,原因是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解决措施是在瓶身处再扎个小孔,使瓶身和瓶嘴构成     。  图M3-5 7. 如图M3-6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选填“L1”或“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若电源电压为6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  图M3-6 8. 如图M3-7所示,是利用被磁化的缝衣针制成的简易指南针,若静止时针尖指向地理位置的北方,则针尖是简易指南针的    极。此时,将指南针底座逆时针旋转90°,针尖静止时将指向地理位置的    方。  图M3-7 9. 如图M3-8所示,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条形磁铁,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小灯泡亮度    (选填“增强”或“减弱”),弹簧长度    (选填“变长”或“缩短”)。  图M3-8 10. 电影《流浪地球》中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例如: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为了使地球刹车,地球发动机喷射的“火焰”应偏向    (选填“东”或“西”)方。在太阳内部是通过发生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来产生巨大能量从而产生光和热的。  二、选择题 (共26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 g B.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C. 一盏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为1 A D. 适合人饮用的温水的温度大约是70 ℃ 12. 如图M3-9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 cm,该凸透镜的焦距f可能是 (  ) 图M3-9 A. f=10 cm B. f=5 cm C. f=8 cm D. f=12 cm 13. 赣南脐橙享誉全国,在脐橙采摘的季节,林红同学在果园里摘下一个脐橙托在手上,如图M3-10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M3-10 A. 脐橙受到的重力与手对脐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脐橙受到的重力与脐橙对手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脐橙对手的压力与手对脐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脐橙对手的压力与手对脐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 如图M3-1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盛水容器中漂浮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若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并取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图M3-11 A. 木块余下部分下沉,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增大 B. 木材余下部分上浮,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 C. 木块余下部分上浮,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 木块余下部分不上浮也不下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15. 林红同学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片张开,B的金属箔片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如图M3-12甲、乙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图M3-12 A. 金属杆是导体 B. 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 D.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片带上了负电荷 16. 如图M3-1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M3-13 A. 开关闭合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B.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 D. 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17. 图像法是利用图像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M3-14的图像中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图M3-14 A. 若纵坐标是电流,横坐标是电压,则RA>RB B. 若纵坐标是质量,横坐标是体积,则ρA>ρB C. 若用相同热源加热时,纵坐标是温度,横坐标是时间,则cA>cB D. 若纵坐标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横坐标是质量,则qA>qB 18. 如图M3-15所示,是林红同学所画的几种情景下的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 图M3-15 A. 甲图表示该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 B. 乙图表示上浮的物体受力示意图 C. 丙图这种情况下人不会触电 D. 丁图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 三、简答与计算题 (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 生活处处有物理,一个小小的体温计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请回答: (1)体温计横截面如图M3-16所示,读数时应该从A、B、C哪个方向观察,才能看见玻璃管内有一条宽宽的水银柱?这一侧的玻璃相当于生活中的哪种光学元件? (2)每次测量后甩一甩,水银就能回到感温泡,请从惯性角度解释原因。 图M3-16 20. 如图M3-17所示,一个容积V0=500 cm3、质量 m0=0. 5 kg的瓶子里装有水,瓶内装有水的质量m1=0. 3 kg。一只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投入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水的密度ρ水=1. 0×103 kg/m3,石块密度ρ石=2. 6×103 kg/m3)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水和石块的总质量m总。 图M3-17 21. 在如图M3-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2 V,且保持不变,灯L上标有“10 V 5 W”字样,R1=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灯L的电阻值是多少? (2)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各是多少? (3)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化范围是多大? 图M3-18 22. 如图M3-19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电热水袋,图乙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其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额定电压 额定加热功率 指示功率 袋内充水 自动断电温度 220 V 500 W ≤0. 2 W 1 L 65 ℃ (1)发热体R的电阻为多少? (2)当热水袋的实际电压为110 V时,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大?(假设发热体的电阻不变) (3)当热水袋原来的温度是15 ℃时,在额定电压下加热10 min指示灯就熄灭了,求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和电热水袋的发热效率。[c水=4. 2×103 J/(kg·℃)] 图M3-19 四、实验与探究题 (共28分,每小题7分) 23. (1)如图M3-20甲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中停表的示数为    s。  图M3-20 (2)林红同学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拉力与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是本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器材,以下探究实验,在课本中也用到弹簧测力计的是    (选填字母)。  A. 探究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B.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C.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D.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林红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分别如图M3-21甲、乙所示。这个实验可以改进的地方是      ,你这样改的理由是        。  图M3-21 24. 林红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  (2)林红用托盘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M3-22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①             ;②            。  图M3-22 (3)林红同学先用托盘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步骤如下: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把金属块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  (4)接下来林红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金属块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金属块的体积V=    cm3。  (5)林红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25. 林红同学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她设计了如图M3-23甲所示的实验。 图M3-23 (1)林红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由静止下滑,能够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根据小车三次滑行通过的距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       。  (3)完成上述实验后,林红同学又取来一个小球和一个木块进行实验: ①将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小球推动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如图M3-23乙所示; ②保持木块在B位置不动,取回小球置于斜面    ,重复上面的操作,如图丙所示。在这两次实验中,    (选填“乙”或“丙”)图中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更大一些;  ③由此可得出关于影响物体动能大小因素的结论是  。  26. 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林红同学去江西南昌旅游,爱思考的她发现了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1)高铁站台上的安全黄线与站台边缘的距离要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普通列车站台安全黄线与站台边缘的距离。图M3-24甲是车上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使用时,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到手上发生了光的    现象,使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  图M3-24 (2)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即车到站前,车速从200 km/h减到90 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组具有    ,继续前进,此时磁场中的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使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    ,即车轮带动发电机(电机逆转)发电,给蓄电池充电。把动车组的       能转化为电能。  (3)通过隧道时,每个车厢的照明灯都会亮起,而且亮度相同。林红同学想:车厢的照明灯是并联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规律呢?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林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通过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电流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I1/A 0. 18 0. 22 0. 24 1. 4 I2/A 0. 18 0. 22 0. 24 0. 28 I/A 0. 36 0. 44 0. 48 0. 56 【分析与论证】 ①林红分析数据时,发现表格中数据有一个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       。  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交流与合作】 ②林红与同学讨论交流后,发现她的实验设计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  【参考答案】 1. 阿基米德 方向 2. 篱笆 篱笆 3. 振动 传播 4. 升华 吸收 5. 匀速 减速 6. 小于 连通器 7. L2 3. 6 8. N 北 9. 增强 变长 10. 东 核聚变 11. A 12. C 13. D 14. B 15. C 16. D 17. BD 18. ACD 19. (1)A 凸透镜 (2)水银和温度计原来是随手一起运动的,当温度计甩到一边,手用力使温度计静止下来,而水银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水银就甩回感温泡里。 20. 解:(1)由ρ=mV得瓶内水的体积: V1= m1ρ水=0. 3kg1. 0×103 kg/m3=3×10-4 m3=300 cm3。 (2)由题意可知,石块的总体积: V2=V0- V1=500 cm3-300 cm3=200 cm3。 (3)由ρ=mV得石块的质量: m石=ρ石V2=2. 6 g/cm3×200 cm3=520 g=0. 52 kg,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水和石块的总质量: m总= m0+ m1+ m石=0. 5 kg+0. 3 kg+0. 52 kg=1. 32 kg=1320 g。 21. 解:(1)由P=U2R得灯L的电阻值: RL=U额2P额=(10V)25W=20 Ω。 (2)S、S1均闭合,L和R2串联,再与R1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12 V,电压表应选量程0~15 V。 R1支路电流:I1=UR1=12V10Ω=1. 2 A, 灯泡所在支路最大电流I正=P额U额=5W10V=0. 5 A, 则干路最大电流I干=I1+I正=1. 2 A+0. 5 A=1. 7 A, 故电流表应选量程0~3 A。 (3)S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灯L正常发光时,电流为 I正=P额U额=5W10V=0. 5 A,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P正=U变×I正=(12 V-10 V)×0. 5 A=1 W, S闭合,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为 I右=URL+R2=12V20Ω+20Ω=0. 3 A,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P右=I右2×R2=(0. 3 A)2×20 Ω=1. 8 W,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变化范围是1~1. 8 W。 22. 解:(1)R=U2P=(220V)2500W=96. 8 Ω。 (2)P实=U实2R=(110V)296. 8Ω=125 W。 (3)t=10 min=600 s,m=ρV=1×103 kg/m3×1×10-3 m3=1 kg, Q吸=cm(t-t0)=4. 2×103 J/(kg·℃)×1 kg×(65 ℃-15 ℃)=2. 1×105 J, W=Pt=500 W×600 s=3×105 J, η=Q吸W×100%=2. 1×105 J3×105 J×100%=70%。 23. (1)4. 00 337. 5 (2)不是 变大 A (3)电流表改用小量程 减小测量时的误差 24. (1)ρ=mV (2)用手直接拿了砝码 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3)取下最小砝码,用镊子向右移动游码 47. 4 (4)20 (5)2. 37×103 25. (1)同一高度 相同 控制变量法 (2)匀速直线运动 (3)同一位置 乙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6. (1)大于 反射 (2)惯性 感应电流 机械 (3)[分析论证]①接的是0~0. 6 A量程,而读数是按0~3 A量程(或读数时看错量程) [交流与合作]②灯泡的规格相同,没有使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