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梳理课时训练13分子热运动内能试题.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98465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4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梳理课时训练13分子热运动内能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梳理课时训练13分子热运动内能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十三) 分子热运动 内能 (限时:15分钟) |对点训练| 【考点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能大致描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绕核运动的核外电子所组成)。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A) [2019·广东]图K13-1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13-1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锂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 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考点2】 能准确表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A) 1.[2019·武威]“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            。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2.[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           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             。  3.如图K13-2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    。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    。(均选填汽化的方式)  图K13-2 4.[2019·盐城]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 (  )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水分了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5.[2019·娄底]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合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6.[2019·绵阳]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K13-3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  ) 图K13-3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考点3】 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知道物体的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质量一定的物体(同时不考虑体积的变化),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能结合具体热现象说明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能举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能运用做功和热传递的观点解释物体内能的变化。(A) 1.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K13-4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图K13-4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2.[2019·湘西州]如图K13-5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结果观察到硝化棉燃烧。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    。  图K13-5 3.[2019·绵阳]如图K13-6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13-6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4.[2019·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2019·云南]云南是爨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存于云南某校的爨宝子碑被誉为“南碑瑰宝”,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焐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2.大气压强产生的实质微观上是由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导致气体分子对物体表面撞击而产生的。 ①根据大气压强产生的实质,可推测:微观上同一时刻物体上下表面各处受到的大气压强是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理由是                       。  ②以下关于影响大气压强大小的因素推测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空气分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B.物体表面与空气分子的接触面积 C.温度的高低 二、选择题 3.[2019·益阳]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 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 4.[2019·成都]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 ℃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 ℃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的 5.[2019·台州]下列是关于水蒸发致冷现象的解释: 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 ②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 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此解释的合理顺序是 (  )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对点训练 考点1   B 考点2 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蒸发 沸腾 4.C [解析]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C选项符合题意。 5.C [解析]花气袭人说明扩散现象很明显,这是由于分子运动更剧烈导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黏合剂中的甲醛也会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用胶带揭下纸上的错字,是因为胶带与错字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已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由图像知,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考点3 1.D [解析]由题图可知,a与b烧杯中水的质量相同,c与d烧杯中水的质量相同,a与c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b与d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d烧杯中水的内能比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d烧杯中水的内能比b烧杯中水的内能大,c烧杯中水的内能比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b烧杯中水的内能比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故选D。 2.做功 3.C [解析]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塞子从瓶口冲出,此时气体对塞子做功(即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 4.D [解析]因为物体的内能大小跟质量、温度等有关,因此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所具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热传递的过程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甲物体自发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但内能大小无法确定,故C错误。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故D正确。 综合训练 1.扩散 热传递 2.①不相等 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上下表面各处分子撞击的程度不一样 ②C 3.D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故A错误;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故B错误;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C错误;向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运动到水里面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4.B [解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A错误;冰熔化成水要吸热,内能增加,C错误;用力搓手,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手的内能,D错误。 5.A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