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题型03简答及阅读题试题.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98439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题型03简答及阅读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题型03简答及阅读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型(三) 简答及阅读题 类型一 简答题 1.答题思路: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弄清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和要回答的问题。 (2)找准关键词:根据问题找出与解答相关的关键词、句,并做好标记。 (3)找准联系:联系关键词所对应的物理知识。如花纹——增大摩擦;较宽——减小压强;身体前倾——惯性。 (4)规范答题:必须用物理语言准确答题,不能出现错别字。 2.答题规范: (1)简答题要用物理语言回答,物理语言包括物理概念、公式、原理、规律和思想方法。 (2)简答题分三大步:条件——原理——结论(无结论要补全),如图T3-1所示。 图T3-1 (3)文字精练,语句通顺,因果关系正确。 (4)有原始公式或原始公式得出的变形式(导出式)。 (5)由公式的回答要控制变量。 1.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比甲、丙两车开得快。说明乙、丙相对于甲的运动情况,并做出解释。 [答题模板]答:甲、乙、丙三辆车向北行驶,由于乙车比甲、丙两车开得    ,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由于甲、丙两车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    的。  2.小陆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他在车上站立时,司机突然将车启动,他的身体向车后倾倒。对这种情景,请你用惯性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题模板]答:当公交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脚由于受    力的作用随车一起向前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具有     仍保持相对于地面    的状态,所以人会    。  3.乘车时,许多家长会坐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带,然后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双手环抱孩子。有关实验研究表明,一辆以50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如果与另一辆汽车发生相向碰撞,一个9 kg的婴儿模型会瞬时受到2700 N的冲力;这样的事故发生时,任何一位家长都无法抱住孩子,孩子会飞出家长的怀抱。急驶的车相向碰撞时,为什么家长怀中的孩子会飞出? [答题模板]答:在系有安全带的家长怀中的孩子和急驶的车原始是以相同速度一起    的,当发生相向碰撞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家长和车一同    ,而家长怀中的孩子由于具有    还要继续    ,所以孩子就会从系有安全带的家长怀中飞出。  4.加工金属元件时,有时需要将金属元件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迅速浸在冷水中冷却,以增加元件的硬度,而在元件浸入水中时,水面上方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请分析说明“白气”的形成原因。 [答题模板]答:将金属元件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迅速浸在冷水中,水的温度会    ,发生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    形成    ,从而形成看到的“白气”。  5.如图T3-2所示是一种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保安室里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关即可控制安全门锁的开闭。请你根据示意图,分析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 图T3-2 [答题模板]答:闭合开关后,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具有    ,能吸引铁质插销使门锁    ,并且弹簧被拉长;断开开关后,电磁铁中无电流通过,电磁铁会失去    ,铁质插销会在      的作用下插入插槽,门锁关闭。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T3-3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是否会沸腾?简要叙述原因。 图T3-3 7.如图T3-4所示是我们夏天常用的电蚊香器,接通电源后发热体就会给固体药片加热,我们就可以安稳地睡觉了。根据上面的描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蚊香器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 (2)为什么导线温度不高,而只有发热体温度高? (3)为什么蚊子离电蚊香器一段距离也会死掉? 图T3-4 8.如图T3-5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乒乓球。 图T3-5 (1)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  (2)此现象说明  。  (3)乒乓球的作用是  。  (4)本实验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9.如图T3-6所示是即将问世的新运输工具:圣甲虫。这种概念车光滑而且呈流线型,有点类似于摩托车。但是它是封闭的,而且拥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行李,它将由蓄电池或者生物燃料电池提供能量。你能够手动驾驶,也可以让它在特定的道路上自动驾驶。这种车以四轮行驶,但是停车时是以两轮倾斜停靠,它的使用将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活。 图T3-6 请参照示例写出这个圣甲虫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这种车光滑而且呈流线型; 物理知识: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物理信息:  ;  物理知识:  。  10.学习惯性的一节课上,老师利用如图T3-7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演示:将小钢球放在支柱上面的塑料片上,拨动左边的弹性钢片,请你根据惯性知识分析塑料片和小钢球可能的运动情况。 图T3-7 11.如图T3-8所示,将一个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请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分析其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可画受力示意图辅助说明) 图T3-8 12.[2018·江西]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 ℃,沸点约为184.4 ℃。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热水加热;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为400~600 ℃)。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方式A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方式A的合理之处。 类型二 阅读题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某探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的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小球编号 1 2 3 小球质量/g 2 5 45 小球半径/(10-3 m) 5 5 15 小球的收尾速度/(m·s-1) 16 40 40 (1)下列    (选填字母)实验,可以验证“流体阻力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  A.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B.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C.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实验中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为    m/s,此时空气阻力为    ,依据为    原理。  (3)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    (选填“大”或“小”)的收尾速度大。  (4)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20 m/s时,空气阻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14.[2019·呼和浩特一模]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我们已经学过杠杆的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如果把这些知识稍加拓宽和延伸,就可尝试用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称为力矩平衡状态。物理学中把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力对转动轴的力矩。力矩用M表示,即M=Fl,式中l为力臂,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符号为N·m。引入力矩概念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叙述为: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的力矩与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的力矩相等。用公式表示为M顺=M逆。 (1)力矩的表达式为M=    。  (2)用垂直于门的力推门,推力F=80 N,手到门轴的距离为0.3 m,则F对门轴的力矩M为    N·m。  (3)如图T3-9所示,一根均匀木棒OA可绕O点自由转动,现有一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作用于该棒的A点,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到偏角θ<90°的某一位置(缓慢转动可视为匀速转动),设M为力F对木棒的力矩,下列对此过程中M和F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T3-9 A.M不断变大,F不断变大 B.M不断变大,F不断变小 C.M不断变小,F不断变大 D.M不断变小,F不断变小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某班的一些学生进行了以下猜想: 猜想A: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 猜想B: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 猜想C:电阻可能跟电压成正比。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按图T3-10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进行了实验探究(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并设计以下探究方案: 步骤1:保持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成整数倍地变化(例如:2 V、4 V、6 V等),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电流表的示数是否成整数倍地变化。 步骤2: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例如:5 Ω、10 Ω、15 Ω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的电阻值与电流值的乘积是否相等。 图T3-10 (1)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2)“步骤1”的设计目的是检验上述A、B、C猜想中的猜想    是否正确。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采用的探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初中物理在探究哪些问题时用到这种方法?至少举出一例。 【参考答案】 1.快 北 静止 2.摩擦 惯性 静止 向后倾倒 3.运动 停止 惯性 运动 4.升高 汽化 液化 小水珠 5.磁性 打开 磁性 弹簧弹力 6.不会沸腾。因为沸腾需要达到沸点且能够继续吸热,碗内水能够达到沸腾温度,但与周围(或锅里的水)温度相同,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7.(1)电蚊香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2)电蚊香器在使用时,电蚊香器的发热体和导线串联,则I发热体=I导线,因R发热体>R导线,通电时间t相同时,根据Q=I2Rt知,电流产生的热量为Q发热体>Q导线,所以会出现导线温度不高,而只有发热体温度高的现象。 (3)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是蚊香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因此蚊子离电蚊香器一段距离也会死掉。 8.(1)乒乓球被弹开 (2)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把微小振动放大 (4)转换法(合理即可) 9.它将由蓄电池或者生物燃料电池提供能量 电池储存的化学能或生物能转化为车运动的机械能 10.原来小钢球和塑料片在支柱上面静止,塑料片会被弹性钢片快速弹走,而小钢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留在支柱上。 11.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小球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小球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小球向下运动,最终沉在底部。 12.方式A,碘在热水中加热,标准气压下热水的最高温度为100 ℃,碘的熔点为113.7 ℃,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过程为升华,故方式A更好。方式B中,酒精灯外焰温度为400~600 ℃,高于碘的熔点113.7 ℃,碘吸热可能先熔化再汽化,故不能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 13.(1)A (2)16 0.02 N 二力平衡 (3)大 (4)小于 14.(1)Fl (2)24 (3)A 15.(1)最右端 (2)A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或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