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19406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9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高清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JJF(京)(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artWearable Radiation Dosimeter2019122 发布2019222 实施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JJF(京)70-2019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JJF(京)702019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artWearable Radiation Dosimeter归口单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本规范由

2、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JJF(京)70-2019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罗琛(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范耀东(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赵贵坤(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王焕宁(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鲁向(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黄新生(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JJF(京)70-2019目录目录引言 II1 范围12 引用文献 13 术语 24概 述 25 计量性能要求36 校准条件 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8 校准结果的表达 99 复校时间间隔 10附 录 A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11附录 B 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15附录 C 校准证书内页信息及格式17JJF(京

3、)70-2019引言本规范的编制基于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的主要计量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参考相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范和国家标准等文件,依据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制定。本规范中对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的通用要求、计量性能、校准方法主要参照 JJG1009-2016 及 GB/T13161-2015;所使用的个人剂量当量 Hp(10)约定值的测定方法及其不确定度评估主要参照 GB/T 12162.2-2004 和 GB/T 12162.3-2004;所使用的

4、参考辐射取自 GB/T 12162.1-2000,部分参照 ICRU Report 47;各种辐射质的 Hp(10)的转换系数采用 GB/T 12162.3-2004 中提供的数据。本规范增加了在运动状态下,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的相对固有误差技术指标,并给出科学的检测方法,实现了更全面的评价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计量性能。本规范为首次制定。JJF(京)70-20191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佩带在人体躯干、四肢,用来测量、记录并警示由外照射 X、辐射作用于佩戴者的个人剂量当量 Hp(10)的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以下简称监测仪)的静止及运动状态下计

5、量校准。所适用的 X、辐射能量范围为 48keV1.5MeV。本规范所适用的监测仪应为小型一体化的可佩戴仪器,外形(不包括腕带等夹具)不超过:长 15cm/宽 8cm/厚 3cm,体积 250cm3。本规范不适用于弱贯穿 X、辐射个人剂量当量 Hp(0.07)监测仪的校准。本规范不适用于中子和辐射个人监测仪的校准。本规范不适用于诸如胶片剂量计、热释光剂量计或石英丝静电计等无源测量装置的校准。2 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1009-2016 X、辐射个人剂量当量 Hp(10)监测仪GB/T 12162.1 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 X 和参考辐射第1 部分:辐射特性及

6、产生方法GB/T 12162.2 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 X 和参考辐射第2 部分:辐射防护用的能量范围为 8 keV1.3 MeV 和 4 MeV9 MeV 的参考辐射的剂量测定GB/T 12162.3 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 X 和参考辐射第3 部分:场所剂量仪和个人剂量计的校准及其能量响应和角响应的测定GB/T 13161-2015 辐射防护仪器测量 X、中子和辐射个人剂量当量 Hp(10)和Hp(0.07)的直读式个人剂量当量仪IEC 61526-2010 辐射防护仪器-用于 X、中子和辐射的个人剂量当量 Hp(10)和Hp(0.07)的 测 量

7、-直 读 式 个 人 剂 量 当 量 仪(Radiationprotectioninstrumentation-Measurement of personal dose equivalent Hp(10)and Hp(0.07)for X,gamma,neutron and beta radiation-Direct reading personal dose equivalent meters)ICRU Report 47 外照射光子和电子辐射剂量当量的测量(Measurement of doseequivalent from external photon and electron rad

8、iations)(1992)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JJF(京)70-20192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3.1 个人剂量当量 Hp(d)personal dose equivalentHp(d)在人体中软组织内深度为 d 的一指定点处的剂量当量,对于强贯穿辐射推荐的深度d 为 10mm,Hp(d)可写为 Hp(10)。3.2 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 smart wearable radiation dosimeter佩带在人体躯干、四肢,通常集成时间、定位、数据传输、蓝牙等智能功能,并多工作于运动状态下,用来测量

9、、记录并警示由外照射 X、辐射作用于佩戴者的个人剂量当量 Hp(10)的智能可穿戴辐射剂量检测设备。3.3 约定值 conventional quantity value为特定目的而按一定规范赋予某一量的(量)值。3.4 参考值 reference value用作与同类量的值进行比较的基础的量值。3.5 探测器装置 detector assembly由一个辐射探测器和校准或确定响应所需的相关部件组成的装置。注:在此条件下校准结果只对该组合整体有效。在本规范中,所需使用的体模、已安置的被检个人监测仪及可能的测读配件电缆等即构成一探测器组合。3.6 测量点 pointoftest辐射场中剂量当量率

10、?P?10?约定值(或参考值)已测定的一特定点,校准时探测器装置的参考点必须被准确定位于该点。3.7 参考点 reference point of an assembly为校准目的对装置的整体定位而设定的标记点。3.8 参考取向与校准方向 reference orientation and calibration direction参考取向是由制造商指定的探测器装置关于辐射入射方向的取向,除了进行入射角响应变化的检测之外,在所有其他辐射检测项目中应采用该取向。上述辐射入射方向即校准方向。4概述本规范涉及的监测仪指佩带于人体躯干、四肢,并多工作于运动状态下,能测量并记录由外照射 X、辐射作用于佩

11、带者的个人剂量当量 Hp(10)并同时具有个人剂量当量率?P?10?声光报警功能的数显仪器(部分监测仪亦兼有个人剂量当量率?P?10?测量功JJF(京)70-20193能或累积剂量当量 Hp(10)报警功能)。监测仪的报警阈值可预置调整。除上述功能外,监测仪还可能集成如时间、定位、数据传输、蓝牙等功能,这些功能的检测不包含在本规范中。本规范涉及的监测仪的探测部件主要采用 GM 计数管、闪烁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等。其在光子的作用下产生某种形式的电信号,由测量部件测量处理并显示出来。这类监测仪外形设计均为小型一体化的,其设计和功能专为佩带于人体躯干、四肢使用,其一大特点是可以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监测

12、,评价其运动状态下的计量性能至关重要。5 计量性能要求监测仪的辐射计量性能必须满足表 1 的要求。表 1 辐射计量性能推荐性要求性能影响量的变化范围技术要求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有效测量范围内 3 个数量级-17%+25%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有效测量范围内-23%+43%统计涨落1SvH11Sv(16-H/1Sv)%10Svh-1?60Svh-121-?/(10Svh-1)%能量/入射角响应80keV1.5MeV/060-29%+67%报警阈值?偏差10Svh-1?60Svh-1-17%+25%,td10s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校准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应符合表 2 的要求。表 2 实验室环

13、境条件的要求环境参量要求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0%RH大气压力86kPa106kPa辐射本底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 0.25Svh-16.2 标准器及其他设备测量点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值由防护水平电离室型剂量仪测量,其最值应可溯源JJF(京)70-20194至国家空气比释动能基准。6.2.1 参考辐射需采用的 X、参考辐射见表 3。辐射场条件应满足 GB12162.1-2000 规定的要求,推荐采用137Cs 辐射质进行校准。137Cs参考辐射在各测量点产生的 Hp(10)的范围至少须覆盖 10Sv/h10mSv/h,在校准中可能需使用多个137Cs 辐射源以覆盖被检监测仪的全部测量范围,在

14、此情况下,从每个源所能获得的所有测量点的 Hp(10)可用范围(可通过改变辐射源与仪器探头距离的方法获得)必须至少与由另一个源所能得到的可甩范围相衔接,以使仪器对所有源的校准可等同于使用同一个特定辐射源校准。在测量点的辐射束的均匀区域应能完全覆盖计量标准仪器和受检监测仪装置(包括体模),该区域内的不均匀性应不超过 5%。散射辐射对各测量点剂量当量率的贡献应小于总值的 5%。表 3X、参考辐射辐射质N60N80N100N150N200N250137Cs60Co平均能量 keV4865831181642086621.25MeV6.2.2 板模本规程使用 ISO 标准板模水箱:外部尺寸为 30cm3

15、0cm15cm(髙宽厚)有机玻璃,前壁部分的厚度不大于 2.5mm,其他部分厚度为 10mm。6.2.3 定位装置用于安置标准测量仪器或受检监测仪,使其能在辐射场中一定范围内移动并能精确定位于某一测量点。定位状况用光学准直系统观测,源至探测器距离用尺或其他测距装置测量。平台可在导轨上 X 轴移动,可通过控制软件设置目标位置、移动距离,可实时显示当前位置,并与快门开关实现联动。平台多次从同一起始点向同一终止点运动,2 次重复运动后平台的位置偏差应小于 1mm。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项目监测仪的外观检查、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统计涨落、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能量/入射角响应、报警阈

16、值?偏差为校准项目。7.2 校准方法7.2.1 外观检查监测仪开机可正常工作,外观应完好无损,附件应配套齐全。其型号、编号、制造JJF(京)70-20195商等必要的标记应清晰可辨,在机身上或所附技术文件中明确注明监测仪的有效测量(报警)范围。监测仪的外形、重量及配件应便于佩戴(附有腕带或系绳)且不妨碍操作和测量的准确;如监测仪附带专用的保护套,则必须在戴套的条件下满足本规程的所有校准项目,且在佩戴时其报警声响和灯光信号不受影响。监测仪须为数显式,显示单位须为剂量当量单位 Sv(或兼有剂量当量率 Sv/h 显示)。个人剂量当量有效测量范围和剂最当量率报警范围至少覆盖 3 个十进位量级,且其有效

17、测量(报警)范围必须覆盖表 1 中统计涨落的校准范围。7.2.2 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统计涨落7.2.2.1 监测仪相对固有误差和统计涨落项目的校准应尽量使用137Cs参考辐射场。如137Cs 辐射场无法覆盖监测仪的全部有效测量范围,亦可采用60Co辐射场,但需对采用60Co 的相对误差数据按其能量响应特性进行修正。相对固有误差、统计涨落项目可使用相同的测量数据。校准时使用合适的不同剂量当量率在监测仪剂量当量有效范围的每个十进量级内至少选取一点,且相邻两点间相差应不大于 10 倍。这些剂量当量率须在监测仪的剂量当量率有效范围内。如能确定监测仪在相同剂量当量率条件下其累积剂量当量不存在非线性

18、响应问题(如使用计数管探头的监测仪等),则上述测量点可适当减少,只需检测不同剂量当量率的测量点。7.2.2.2将被检监测仪组合置于ISO标准板模上,使该组合的参考点(即模体表面下10mm点)位于辐射场中剂量当量约定值 HC已知的测量点上,其中统计涨落的测量点约定值应取在表 1 的统计涨落校准范围内。测出监测仪剂量当量的测得值 Hi,各测量点的重复测量次数不少于 4 次,最低十进量级内及统计涨落的测量点重复测量不少于 7 次。按下式计算出各个测量点的相对偏差?:?100%?1?1?静止状态下校准因子 N:?1?2?参照所提供的监测仪的有效测量范围,在表 1 的统计涨落校准范围(111)Sv 内选

19、择合适的测量点按下式测定变异系数 V:JJF(京)70-20196?1?1?1?1?2?1?,?10?3?其中 w 为测量点的总数,n 为该测量点的重复测量次数。7.2.2.3w 个测量点中任一个的相对误差 I 值均不超出-17%-Urel+25%+Urel的范围,且任二个 I 值之差不超过 42,则认为监测仪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满足表 1 的要求。校准结果按实际测量值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表述(若超过表 1 中的相应限值,就用该限值表述)。若任一个 I 值均不超出-17%-Urel+25%+Urel的范围,但有二个 I 值之差超过42,则认为监测仪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不满足表 1 的要求,校

20、准结果取距-17%+25%范 围 相 差 最 大 的 一 个 表 述。若 有 一 个 点 的 相 对 误 差 I 值 超 出-17%-Urel+25%+Urel的范围,则认为监测仪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不满足表 1 的要求,校准结果按距-17%+25%范围相差最大的一个表述。其中 Urel为约定值 HC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k=2)。如监测仪的测量灵敏系数可通过独立的加密系统进行调整,且在相对固有误差校准数据不满足表 1 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对灵敏系数的简单调整可显著改善其相对偏差,则应对其灵敏系数加以调整,并将调整后的相对固有误差测量结果最为校准结果。7.2.2.4 从表 4 中按 w、n 值找出

21、该测量点相应的系数 c1和 c2,如该统计涨落测量点的变异系数 V 值不超过表 1 中的相应限值与表 4 中 c1值的乘积,认为监测仪的统计涨落满足表 1 的要求,校准结果用实际测量值表述(若实际值超过相应限值,按合格的限值表述),同时注明该测量点的约定值。若该 V 值超过表 1 中的相应限值与 c1值的乘积,但不超过相应限值与 c2值的乘积,则还需在统计涨落校准范围内另选一测量点按相同方法测定其统计涨落,如另一测量点的 V 值不超过相应限值与 c1值的乘积,则认为该监测仪的统计涨落项目满足表 1 的要求,按合格测量点的限值表述。否则认为该项目结果不满足表 1 的要求,按较大的一个实测 V 值

22、表述。若该 V 值超过表 1 中的相应限值与 c2值的乘积,则认为该项目结果不符合表 1 的要求,按该实测 V 值表述其统计涨落。表 4w 个不同测量点和每个测量点 n 次测量的 c1和 c2值wn次测量的c1值n次测量的c2值4710162025471016202551.000 1.007 1.009 1.009 1.009 1.00911.499 1.400 1.344 1.290 1.255 1.231161.058 1.051 1.046 1.039 1.035 1.03211.572 1.454 1.389 1.326 1.287 1.2611JJF(京)70-2019781.147

23、 1.117 1.100 1.084 1.074 1.06711.687 1.536 1.458 1.383 1.336 1.3041101.215 1.166 1.141 1.117 1.102 1.09211.772 1.597 1.508 1.423 1.372 1.3351121.269 1.205 1.173 1.143 1.124 1.11211.840 1.645 1.548 1.455 1.399 1.3601141.315 1.238 1.200 1.164 1.142 1.12811.895 1.684 1.578 1.480 1.421 1.3791161.351 1.2

24、65 1.222 1.182 1.158 1.14211.940 1.716 1.605 1.502 1.440 1.3961181.388 1.289 1.242 1.211 1.171 1.15311.980 1.743 1.628 1.409 1.453 1.4091201.418 1.311 1.259 1.233 1.183 1.16412.015 1.767 1.646 1.394 1.466 1.4211251.483 1.355 1.295 1.240 1.210 1.18612.081 1.812 1.683 1.563 1.445 1.4441501.683 1.494 1

25、.407 1.328 1.283 1.25212.275 1.945 1.789 1.646 1.561 1.50417.2.2.5 对兼具累积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测量功能且其剂量当量率测量功能可持续保持的监测仪,并确定监测仪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是由同一套测量体系得出,其量值等效一致,可用剂量当量率的测量值来校准该监测仪的静止状态相对固有误差和统计涨落项目,并按 7.2.2.3 条中的相同的方法对该项目进行最终的判定。在以剂量当量率测量功能校准时,应在监测仪的有效范围内每个十进量级上至少选取一点,且相邻两点间相差应不大于 10 倍,按 7.2.2.2 条类似方法测定其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和

26、统计涨落并判定。此外,还必须选择一合适的测量点(有效测量范围的中点附近)来验证其量值的一致性:在一次辐照中同时测得其剂量当量值 HD和剂量当量率平均值?,两者须满足:?31?1?1?2?4?式中:t总辐照时间;m剂量当量率的重复测量次数。若实际测量结果不满足(4)式,则还需按累积剂量当量的方法进行校准。在此情况下,两种测量模式的相对固有误差均需满足表 1 的要求。用剂量当量率测量值来校准该监测仪的统计涨落时,在表 1 的统计涨落校准范围(1060)Sv/h 内选择合适的测量点按 7.2.2.2 类似的方法测定变异系数 V,测量次数取为20 次,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在此情况下若统计涨落校准结果

27、不符合表 1 的要求,还需再按累积剂量当量测量模式进行校准,并以剂量当量功能的测量值作为最终的校准结果,并须在校准证书中注明测量模式。7.2.3 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JJF(京)70-201987.2.3.1 将被检监测仪组合置于 ISO 标准板模上,使该组合的参考点位于辐射场中剂量当量约定值已知的测量点上。运动状态下只通过测量累计剂量对监测仪进行校准,累计剂量测得值应尽量选择被检监测仪累计剂量测量范围中值附近。打开快门进行照射,经过时间 t1后,通过控制软件控制平台由起始点向目标终止点运动,经过时间 t2后到达终止点,再经过时间 t3后,关闭快门停止照射。该累计剂量标准值为 Ht,测出监测

28、仪剂量当量的测得值 Hj,重复测量次数不少于 4次。按下式计算出运动状态下的相对固有误差?:?100%?1?,?4?5?7.2.3.2 测量值的相对误差 J 值均不超出-23%-Urel+43%+Urel的范围,则认为监测仪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满足表 1 的要求。校准结果按实际测量值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表述(若 超 过 表 1 中 的 相 应 限 值,就 用 该 限 值 表 述)。若 相 对 误 差 J 值超出-23%-Urel+43%+Urel的范围,则认为监测仪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不满足表 1 的要求,校准结果按距-23%+43%范围相差最大的一个表述。其中 Urel为约定值 Ht的相对

29、测量不确定度(k=2)。7.2.4 报警阈值偏差参照所提供的监测仪的有效测量(报警)范围,选取(150)Sv/h 的测量点进行本项目校准,将报警阈设定值为?的监测仪装置按 7.2.2.2 的方法置于137Cs辐射场中个人剂量当量率约定值为(1-20%-2?-?)?的位置辐照 5min,监测仪应不报警;将监测仪装置置于(1+20%+2?+?)?的位置,监测仪需在 10s 内报警,且在之后 5min内连续报警,如测量结果符合上述 2 条,判定该监测仪符合表 1 中的要求,校准结果表述为报警阈值偏差不超过-17%+25%并注明报警响应时间小于 10s。其中?指表 1统计涨落项目中剂量当量率等于?时的

30、变异系数允许值。如监测仪兼具累积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测量功能,且监测仪的报警指示与其显示值是一致的,本项目免做,只需验证其声光报替功能有效正常和报警响应时间不超过10s(可在相对固有误差或重复性项目校准时,在剂量当量率有效测量范围的次最灵敏量级中点附近恰当设置?值获得验证),直接用 7.2.2 中测得的剂量当量率的相对固有误差来作为其报警阈值的偏差。其表述方法与相对固有误差的相同。并证书中注明报警响应时间小于 10s。7.2.5 能量/入射角响应JJF(京)70-20199应使用本规程 6.2.1 条所推荐的 X、参考辐射。对于不同的辐射能量,原则上应使用相同的剂量当量率。如果这一点无法做到,

31、应利用相对固有误差的测量数据对各能量的剂量当量的差别进行修正(如果需要,可使用内插法)。对于表 3 中每一特定能量 E 的参考辐射,按 7.2.2.2 的方法将被检监测仪组合置于已知剂量当量约定值 HEC的测量点上,读出仪器的测得值 HE,0,作为 0入射角的测量值,两者的比值 HE,0/HEC即其对该辐射能量 E 的响应值 RE,0,监测仪对该辐射能量 E 的相对响应为:?,0?,0?6?如0的相对响应?,0在80keV1.5MeV的能量范围内都能满足0.71?,0?1.67,且相对响应值 RE,0的变化趋势是随能量增加单向变好,则选择能量范围低端的 2 种 X辐射(65keV、83keV)

32、,将上述测量组合在通过其参考点并包含参考方向的两个垂直平面内改变至角度,=45、60,分别测出仪器的相对响应:?,?,0?7?使用内插法来判定当能量为 80keV、入射角为60时的响应是否满足 0.71?,?1.67,如?,0在所要求的能量范围内能满足 0.71?,0?1.67,但随能量增加在某个能量处有超出上述范围的趋势,则需增加此能量的入射角变化响应的测量,以确定此能量下60范围内是否能同样满足 0.71?,?1.67。如在 65keV1.5MeV 能量范围内 0的响应值?,0都能满足:0.77?,0?1.43?8?则无需再测定其在45、60条件下的响应值,直接判该仪器的能量/入射角响应满

33、足表 1 的要求。8 校准结果的表达经校准的监测仪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如“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证书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JJF(京)70-201910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校准环境的描述;l)校准结

34、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n)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9 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 1 年,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确定,用户可自行确定仪器复校时间间隔。JJF(京)70-201911附录 A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A。1、校准因子1、测量模型:?10?9?式中:NK电离室型参考剂量仪的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Gydiv-1;M参考剂量仪的测量读数,div;hPK(10)空气比释动能-深部个剂量当量的转换系数,Sv/Gy;K由空气密度修正、场的非均匀性修正等决定的修正系数Hi被测仪器的指示值,Sv。假定各输入量是相互独立的,则校准因子?

35、的相对不确定度可用下式表示:?2?2?10?10?2?2?212?10?各项灵敏度系数的绝对值均等于 1,即 C1=C2=C3=1,C4=-1。2、标准不确定度将各分量来源与不确定度列于表 5,其中的误差或不确定度均指相对值。表中:i误差或不确定度来源的序号,i=15;xi测量模型中第 i 个自变量或输入估计值;aixi的误差分散区间半宽、最大允许误差、误差限、极限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ki覆盖因子;u(xi)/xi=ai/ki输入估计值的标准不确定度;Ci灵敏度系数;ui(y)/yi=?:u(xi)/xi输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i自由度。表 5 列出的值有的是估计值(a3),有些是检定证书得到的

36、(a1,k1和1),、k3=3适用于均匀分布,u(x2)/x2和 u(x4)/x4从 10 次重复测量的数据得出。对于 i=1、3 二项,u(xi)/xi=ai/ki。2和4根据测量次数得出。JJF(京)70-201912表 5 误差分析表iXiaikiu(xi)/xiCiui(y)/yi1校准因子 NK0.03620.01810.018(B)302标准剂量仪读数M/0.00410.004(A)93转换系数(10)h*K0.0203.010.00710.007(B)134修正系数 K0.01530.00910.009(B)125被测仪器读数Ki/0.012-10.012(A)93、合成不确定度

37、各 Xi的误差彼此独立,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15?21/2?0.0248,而?的有效自由度eff=61。4、扩展不确定度给定置信水平 95%和算得的自由度为 61 的条件下,查 t 分布表得覆盖因子k=t0.95(61)=2.00,于是扩展相对不确定度 U=kuC(y)/y=2.000.0248=5.0%5、结论Cf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 5.0%。此值适用于约 1Gy/h10Gy/h 的137Cs 参考辐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对于10Gy/h 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确定度明显增大。A。2、静止状态下、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及能量/入射角响应1、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本规范规定对监测仪静止状态下相

38、对固有误差 I 的要求是:-17%25%,这种不对称的表述方式其实是要求监测仪的校准因子 Cf满足:0.8Cf1.2。在实际检定中考虑到个人剂量当量 HP(10)参考值不确定度的存在,具体要求是-17%-UHI25%+UH,这里 UH是个人剂量当量 HP(10)参考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K(10)hMNHPKKC,HC的相对不确定度只包含了(10)式中前面 4 项,由表 5 可算出:uC(Ht)/Ht=0.0217,UH=0.0434=4.34%,即 I 的允差要求是:-21%I29%,换算成对校准因子的要求是:0.773Cf1.271,即:要满足规程对相对固有误差的要求,校准因子须

39、在 0.771.27 之间。JJF(京)70-201913为便于判断,上式可按最高的要求简化为Cf-122.7,Cf-1的不确定度就是Cf的不确定度,可直接由上节得:uC(Cf)/Cf=0.0248,3?22.7%?32.48%22.7%?0.328?132、能量/入射角响应本规范规定对监测仪能量/入射角响应 RE,0的要求是 0.71RE,01.67,即要求在各种能量/入射角条件下监测仪的校准因子 Cf满足 0.6Cf1.4,为便于判断,可简化为:Cf-140。Cf-1的不确定度等于 Cf的不确定度,在此情况下上述(9)式和(10)式依然成立,其中的差异只在于(9)式中的几个不确定度分量略有

40、不同,可简单分析如下:NK:参考剂量仪的特定能量校准因子,与(9)式相比其不确定度有所增加;M:参考剂量仪的测量读数,不确定度不变;hPK(10):转换系数,不确定度不变;K:各种因素的修正系数,其中应加上辐射能谱差异所引入的不确定度;Hi:被测仪器的指示值,其中应再加上入射角偏差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可以粗略认为上述因能量和入射角变化所引入的的 3 项不确定度均为 1.0%,且与(10)式中的各分量无关联,以方和根合成:uC(Cf)/Cf=(0.02482+0.012+0.012+0.012)1/2=0.030,3?40%?33%40%?0.225?133、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本规范规定对监测

41、仪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 I 的要求是:-23%43%,这种不对称的表述方式其实是要求监测仪的校准因子 Cf满足 0.7Cf1.3,为便于判断,可简化为:Cf-130,Cf-1的不确定度等于 Cf的不确定度,在此情况下上述(9)式和(10)式依然成立,其中的差异只在于(9)式中的几个不确定度分量略有不同,可简单分析如下:NK:电离室型参考剂量仪的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不确定度不变;M:参考剂量仪的测量读数,不确定度不变;hPK(10):转换系数,不确定度不变;K:各种因素的修正系数,其中应加上运动检测所引入的不确定度;JJF(京)70-201914Hi:被测仪器的指示值,其中应再加上运动检测所

42、引入的不确定度;可以粗略认为上述因运动检测所引入的的 2 项不确定度均为 1.5%,且与(10)式中的各分量无关联,以方和根合成:uC(Cf)/Cf=(0.02482+0.0152+0.0152)1/2=0.033,3?30%?33.3%30%?0.33?134、结论从上式可看出,按规范的校准方法得出的结果能满足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能量/入射角响应、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的允差要求,从所作实验也验证了校准方法的可行性,在遇到某些测量性能较差的仪器时,必须增加测量次数以缩小其测量不确定度,同样也能达到要求。JJF(京)70-201915附录 B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原始记录编号:被校仪器信息委

43、托单位名称委托单位地址委托仪器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仪器编号标准设备信息标准器名称型号编号准确度等级、最大 允 许 误 差 或不确定度证书编号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说明:技术依据: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校准地点:备注: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核验人员:JJF(京)70-201916一、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统计涨落(测量模式:)条件(距离)约定值 Hs(Sv/h)Hi(Sv/h)?(Sv/h)I(%)C Cf()相对固有误差:统计涨落/%:二、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测量模式:累积剂量)t1、t2、t3运动位移标准值(Sv)Hi(Sv)?(Sv)相对固有误差Cf()三、能量/入射角响

44、应(测量模式:)X(kV/mA)Hs()/t()Hi(Sv/h)?(Sv/h)REC Cf()R:四、报警阈值偏差?、响应时间 t?(1-17%-2max-Urel)(1+25%+2max+Urel)tJJF(京)70-201917附录 C校准证书内页信息及格式证书编号 XXXXXX-XXXX校准机构授权说明: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温度地点相对湿度%其它校准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代号、名称):溯源性声明:校准所使用的主要测量标准: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检定/校准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至注:1.XXXXX 仅对加盖“XXXXX 校准专用章”的完整证书负责。2.本证书的校准结果仅对所校准的对象有效。3.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印证书。JJF(京)70-201918一、校准结果:序号校准项结果1外观检查2静止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3统计涨落4运动状态下相对固有误差5能量/入射角响应6报警阈值?偏差二、不确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设备/水电安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