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第1页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习作习作二二第2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示流利。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方法。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第3页交流主题: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衣饰、特色饮节日习俗、地方衣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交流提醒以下:交流提醒以下: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内容是什么,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内容是什么,你资料从哪得来?资料从哪得来?把民俗主要特点讲清楚,还能够谈谈把民俗主要特点讲清楚,还能够谈谈自己感受。自己感受。认真倾听组员讲述
2、,把不清楚地方记认真倾听组员讲述,把不清楚地方记下来及时问询。下来及时问询。要求: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详细充实;表示是否流畅;要求: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详细充实;表示是否流畅;语言是否简练。语言是否简练。第4页习作要求习作要求“百里不通风,千里不通俗。百里不通风,千里不通俗。”,经过本组课文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经过本组课文学习,你对一些地方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了解?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了解?你将调查了解到民风民俗加以整理,你将调查了解到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写成一篇习作。第5页你能够写你能够写:民风民俗民风民俗节日习俗节日习俗地方特色衣饰、饮食、民居地方
3、特色衣饰、饮食、民居别致民间工艺品别致民间工艺品能够调察访问能够调察访问能够亲身经历能够亲身经历民风:一个民族风土人情民风:一个民族风土人情民俗:一个民俗风俗习惯民俗:一个民俗风俗习惯第6页思绪点拨思绪点拨这种民风民族特点是什么,经过你描述,让读者对这种民风民俗有一个清楚了解。这种民风民俗是怎样由来,又是怎样发展到现在。谈谈你对这种民风民族感受。(找到侧重点,详略得当。)(找到侧重点,详略得当。)第7页一、编写提要一、编写提要1学生依据提醒编写习作提要。学生依据提醒编写习作提要。提醒:提醒:要介绍民俗是什么?要介绍民俗是什么?它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它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
4、几方面加以介绍?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详细介绍?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详细介绍?依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依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2学生自由编写提要,互提提议,修改提要。学生自由编写提要,互提提议,修改提要。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三、初步修改。三、初步修改。1大声朗诵自己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地方和错别字大声朗诵自己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修改过来。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示不够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示不够清楚和不够详细地方,并提出修改提议。清楚和不够详细地方,并提出修改提议。3依据同学提议修改、完
5、善习作。依据同学提议修改、完善习作。第8页回顾 拓展二第9页教学目标能够读懂诗歌,了解诗歌大意,并背诵诗歌。能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加强语文知识积累。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赏析,大致了解诗歌基调与意境。第10页 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把新桃换旧符。第11页 1、这里“元”是什么意思?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2、“元日”是什么意思?元:第一、起始。元:第一、起始。解题解题第12页王安石王安石北宋北宋政治家政治家文学家文学家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第13页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岁以前,随父
6、游历祖国大江南北,了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不顾大官僚地主反对,推行新政,后受保守派攻击,被迫辞职,新法随即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王安石变法”。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新政时写,寄托着他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理想和乐观自信情感。第14页“爆竹声中一岁爆竹声中一岁除除”译文:在阵阵“噼里啪啦”爆竹声中,人们送走旧一年,迎来新一年。学习第一句学习第一句除:去掉。读好这一行:让人感受到过年时那种热闹欢乐气氛。第15页“春风送暖春风送暖入入屠苏屠苏”译文:春风把暖气吹入屠苏酒。翻译得更美一点:人们迎着和煦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人们心情是多么得高兴
7、啊!学习第二句学习第二句入:吹入。屠苏: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屠苏: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正月初一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这么正月初一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这么能够避瘟疫。能够避瘟疫。读出人们喜悦心情。第16页“千门万户千门万户曈曈曈曈日日”译文:译文:旭日光芒普照着千家万户。旭日光芒普照着千家万户。学习第三句学习第三句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刺眼样子。“曈”这个字和太阳相关,所以是“日”旁。读出:无限光明美好前途。读出:无限光明美好前途。第17页“总把新总把新桃换旧符桃换旧符”译文:译文: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
8、掉旧春联。学习第四句学习第四句桃换旧符:现指春联桃换旧符:现指春联这既是写当初民间风俗,也寓含着除旧布这既是写当初民间风俗,也寓含着除旧布新意思。新意思。这句与首句这句与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意思呼应,意思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景象。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景象。第18页本诗既是写景诗,也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景:放爆竹、春风吹、喝屠苏酒、曈曈日、换桃符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经过描写人们过春节热闹欢乐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景象,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理想和乐观自信情感。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作者远大志向和忧国忧民理想并没有在诗中直接
9、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第19页齐读本诗齐读本诗请同学们想象过年画面,带者辞旧迎新、欢度新年喜庆氛,读出作者乐观自信情感。第20页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应是嫦娥掷与人。第21页天竺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桂子解题解题时间时间地点地点描写事物描写事物第22页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生于生于834至至839年,卒于年,卒于9以后。唐代文学家。字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袭美,一字逸少
10、。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鹿门子,又号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今属湖北天门市)人。门市)人。公元公元867年(唐懿宗咸通八年)登进年(唐懿宗咸通八年)登进士第。登第第二年东游,为苏州刺史从事,与士第。登第第二年东游,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陆龟蒙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并称相识,并与之唱和,并称“皮陆皮陆”并属皮陆并属皮陆派。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黄派。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黄巢军下江浙,皮为黄巢所。黄巢入长安称帝,皮巢军下江浙,皮为黄巢所。黄巢入长安称帝,皮任翰林学士。皮日休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任翰林学士。皮日休死,
11、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或说为巢所杀,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后至浙江依钱,或说流寓宿州以终。,或说流寓宿州以终。第23页“玉颗珊珊下月轮玉颗珊珊下月轮”译文:译文:(零落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零落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上面边撒落下来。上面边撒落下来。学习第一句学习第一句第24页“殿前拾得殿前拾得露华露华新新”译文:译文: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觉花瓣上边还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觉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露珠露珠。学习第二句学习第二句第25页“至今不至今不会会天中事天中事”译文:译文:到现在,我
12、还不到现在,我还不知道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习第三句学习第三句第26页“应是嫦娥掷与人应是嫦娥掷与人”译文:译文:(这些桂花和桂花上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吧!学习第四句学习第四句第27页赏析:赏析:这首诗描写桂花,写出了一副这首诗描写桂花,写出了一副“夜赏月桂图夜赏月桂图”。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普通凄凉,凋零,或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普通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络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是惆怅、哀绵。联络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轻松自在,毫无忧愁。轻松自在,毫无忧愁。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一件事表示了中秋佳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一件事表示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有节赏月之情,有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之妙。之妙。诗中一大部分是诗人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诗中一大部分是诗人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以为有空虚之意。巧妙联想反而为以为有空虚之意。巧妙联想反而为“寂静寂静”诗作平诗作平添了几分添了几分“俏皮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同时还利,也可谓是恰到好处。同时还利用了用了想象想象手法。手法。第28页教学反思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