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回顾回顾拓展拓展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2积累并背诵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语句。学习“趣味语文”,了解祖国语言额美妙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百日斜,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
2、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
3、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