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产科教协同创新”课题项目()。作者简介:黄宇婷(),女,安徽淮南人,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和高职教育。“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策略探究黄宇婷牛小铁李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处,北京 )摘要:“双高计划”是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高职院校学报应当牢牢抓住“双高计划”给高职院校提供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学报编辑团队、审稿专家业务能力,围绕“双高计划”中院校与专业群建设的成果开办特色栏目,吸引优质稿源,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科教融汇,在展示优秀学术与科研成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
2、院校学报;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引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是国家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工程,也是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双高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学报作为高职院校学术交流和成果传播的重要平第 卷第 期 年 月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台,对于推动“双高计划”的实施,展示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
3、取得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报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学报,用于服务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传播高质量的科研学术成果。但是在办刊过程中,高职院校学报普遍存在学校重视不够、稿源不足、来稿质量不高、审稿专家评价标准不统一、数字化出版发展缓慢等问题。学校重视不够,专职编辑较少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报编辑部一般不独立存在,隶属于学校科技处、图书馆、教务处等某个部门。学校对学报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老师对学报工作认识也有误区,如有人认为学报就是审几篇稿件,工作比较轻松、没有压力;但实际工作中,对编辑的政治素质、文字功底、专业知识、科研水平、审校标准、沟通协调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
4、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负责学报工作的专职编辑人数较少,有的编辑在完成学报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完成部门交付的其他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约稿、校稿、审稿等学报编辑工作中,参加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也较少。学报稿源不足,稿件质量不高稿件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期刊的质量高低。参与职称评审的论文是期刊的重要稿件来源,但由于评审制度对发表刊物的级别要求相对较高,而高职院校学报大多属于一般期刊,影响因子较低,对这部分高质量的稿源吸引力就较弱。学报的投稿者大多是高职院校的老师或在读研究生,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投稿较少;刊发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研究类的论文较多,科技研究类的论文相对较少,专业性不强;与本科
5、院校的学报或其他核心期刊相比,稿件的整体质量相对不高,致使学报无法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刊物。栏目多而杂,评审标准不统一高职院校学报大多数都是综合性期刊,栏目多而杂,刊发稿件领域五花八门,需要众多相应专业的审稿专家 。但不同的专家,把握审稿质量的尺度也不同。编辑部在对稿件进行复审时,经常会发现质量相差不多的论文,有的专家给出的审稿意见是“退稿”,有的则是“修后再审”或“修后发表”。专家们对稿件质量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有的专家过于严格,有的专家则较为宽松,容易使作者质疑学报审稿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学报产生不利影响。出版方式落后,数字化转型缓慢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出版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化出版,不是简
6、单机械地将纸质学术刊物转化为数字内容的方式和过程,而是包含了学术期刊生产内容的数字化、产品形态的数字化、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传播渠道的数字化等内容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报目前数字化出版采用的多是和数据库或出版平台合作,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超星期刊等,只是处于期刊内容检索、论文浏览及下载等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字化出版流程,数字化转型缓慢。其次,由于与上述数据库及平台合作的期刊较多,也较难改变高职院校学报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的问题。“双高计划”给高职院校学报发展带来的机遇“双高计划”是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对入选“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国家都加大了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7、力度,希望这些高职院校为职业教育改革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的实施,不仅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职院校学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学报是反映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学术刊物,也是反映学校综合实力和展示学校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担负着传播最新科研成果的任务,还肩负着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和搭建科研创新团队的重任 。高职院校在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团队建设等方面成果突出,科研实力日益增强,专业特色日益凸显,产生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和教改成果。这些成果为高职院校学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
8、学报拓展优质稿源、提升稿件质量、提高整体水平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学报一方面时刻关注最新的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动态,积极挖掘职教领域的最新资源,为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以及学术借鉴;另一方面,积极了解技术创新与服务建设团队的项目进展与取得成果,及时提供传播平台,保证各项成果的时效性,提高学校及学报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学报要紧跟“双高计划”的建设步伐,抓住学校发展的机遇,深入研究政策导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围绕“双高计划”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进行改革。如围绕“打造技术技能服务创新平台”任务,学报可以依托该平台,在各个栏目的选题、策划中,科学定位、精准定位,
9、打造特色栏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 卷目、精品栏目,突出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围绕“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任务,学报可以结合稿件的“三审三校”,加强对老师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指导,提升他们学术研究水平的同时,也提升稿件的质量;围绕“提升信息化水平”任务,学报将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全面融入学报出版全过程,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完成“双高计划”的各项建设任务,高职院校学报在提升学报影响力的同时,充分展示、传播学校在推进“双高计划”过程中取得的各项高水平科研与教改成果,促进学校与学报的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策略高职院校学报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双高计划”,实现高质量的人
10、员配置与高质量的服务供给,为高职院校的学术繁荣、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实现高质量的人员配置 提升学报编辑团队的业务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强学报编辑团队建设,提高编辑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确保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一是高职院校要聘用专职的、高水平的学术编辑和专业编辑,加强对编辑团队考核,确保他们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在审稿、校稿、出版等环节严格把关,避免“人情稿”“关系稿”;二是编辑团队要严格“三审三校”制度,严把意识形态关,实行意识形态一票否决制,确保学报在舆论与意识形态方面不出问题,定期对学报进行自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学报的整体质量水平;三是编辑团队要深入走访相关
11、科研单位、实验室进行调研,了解专业与行业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平台,使高职院校学报成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重要桥梁;四是编辑人员要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主动接触和认识有关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约一些双高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稿件,同时留意或征集高品质的学术论文以拓宽稿源;五是编辑人员要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对优秀审稿专家的甄选高职院校学报在选用审稿专家时,既要考虑专家的学术研究能力,也要考虑专家的审稿质量水平,以提高学报论文的审校水平。一是邀请专业、行业内有名的专家和学者担任特约审稿专家,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与其他院校的学报建立合作关系,共
12、享优质资源;二是做到审稿专家与所审稿件专业方向的精确匹配;三是在合作过程中遴选专业能力强、审稿要求严格、审稿质量和效率高的专家;四是不定期召开审稿专家学术会议,通过沟通交流,让专家明晰学报的选稿要求,统一审稿的标准,提高审稿意见的撰写质量;五是严格实施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切实保证审稿的公平公正。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供给 围绕“双高计划”,开设特色栏目高职院校学报作为最好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可以通过开设“双高计划”特色专栏,及时展示与传播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各项优秀成果。高职院校发掘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学报获取优秀科技资源,二者实现“双赢”,促进学校与学报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有不少高职院校学报都
13、围绕“双高计划”开设了专栏,如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开设“双高建设研究”栏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开设“双高建设产教融合”栏目,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开展“高水平建设”栏目 ;有的学报则是依托双高专业群建设开设专栏,如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开设“城市建设与运行”栏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开设“机电与信息工程”栏目,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开设“水利与土木工程”栏目 。开设具有专业特点、突出专业发展的特色栏目,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广大教师、一线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及时传播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成果和建设经验,突出专业群在职教领域发展的前沿性和前瞻性;
14、另一方面,可以彰显学校的办校特色,打造学报的办刊亮点,实现与其他学报的差异化发展。此外,将特色栏目建设融入“双高计划”的建设任务,能够为专业建设提供学术支持,吸引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群的作者投稿,扩大学报的影响力。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科教融汇“双高计划”的实施,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高职院校聚焦行业企业发展,创新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通过科研与技术创新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 个科技攻关平台,坚持把课题立在行业企业,把成果用在生产和学习,把论文写在田间车间,促进产业聚优成势,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发展
15、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体系,通过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学校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生产示范、技术服务、文化融合、国际交流“五位第 期黄宇婷,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策略探究落实一体”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集成大平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将科学研究融入教师成长全过程,除了通过选派教师到科研机构、高精尖企业挂职锻炼,还建设了一批紧跟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专业群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高职院校学报要充分发挥学术传播的作用,搭建教学科研创新交流平台,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一是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团队
16、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向企业科研人员说明期刊的办刊定位和稿件要求,为他们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二是主动与行业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时刻关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学报争取优质稿源;三是通过组织项目论证会、产学研论坛等方式,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促进学术成果转化,强化学报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学报的实用性和影响力。高职院校学报应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和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既为专业建设服务,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推动数字化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纸质传播介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对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
17、、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学报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和科研水平的展示平台,在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双高计划”背景下,更应该加强对数字化出版模式的研究,变传统纸质出版为数字出版,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数字化正成为提升我国传统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读者群的需求,国家也鼓励发展数字化出版模式。年 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发布的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 指出,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多次提出“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的任务和“运
18、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从政策的高度为数字出版的发展保驾护航。实现高职院校学报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建立学报网站和移动端 并进行推广,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投稿;二是可以与机制比较成熟的平台合作,实现数字传播,如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通过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生成专属二维码,读者通过手机扫码即可直接阅读当刊或过刊内容;三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的宣传平台,拓宽学报的传播渠道;四是在网站与平台利用视频、音频等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五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排版、印刷和发行,提高学报的出版效率和质
19、量,实现学报的快速传播。结束语高职院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双高计划”的实施,为高职院校和学报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学报应科学把握学报的办刊宗旨与定位,紧紧围绕学校的重点发展战略,优质办刊、特色办刊,不断提升编审团队的业务能力,加快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学报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张雪梅“三审制”视域下提高高职学报稿件复审质量的思考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吴晶 新时期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王丽婷 高职院校学报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中的发展策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秦锦文“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报质量提升探究 船舶职业教育,():段艳,马仁听,欧阳恩剑 广东“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学报建设研究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科技日报 科教融汇化教学科研“两张皮”为“一条链”():新华网 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 ():(责任编辑:李林琛)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第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