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总第244期/2023/11视觉新语表 1 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师德要求师德要求说明诚实守信对教育工作必须保持真实、诚信和守信的态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关注学生发展,充分尊重学生权益,提供专业、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调适教育关系建立积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关心学生差异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法律法规,坚持教育伦理道德的规范行为维护教育公平与公正坚持公平评价和公正待遇原则,不偏袒,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尊重和理解教
2、育多元化和文化差异尊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促进跨文化教育,创造包容和谐的教育环境忠诚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忠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关注教育教学的前沿动态专业认证标准下师范大学生师德培养策略研究蒋 聂1 陆 芳2(1.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199;2.桂林市榕湖小学,广西 桂林 541100)摘要:作为未来的教育从业者,师范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他们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诠释教师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该文中,相关工作人员基于专业认证标准与师德
3、培养的内在联系,深入剖析师范大学生师德培养问题,从知识技能培养、个人发展等方面,提升师德整体水平,以期提高师范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教育责任感,为教育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关键词:专业认证标准;师范大学生;师德培育师范大学生的师德培养,被认为是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关键环节。尽管有关师德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但如何培养师范大学生的师德,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专业认证标准视域下的师范大学生师德培养策略,可以为高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培养更多具备优秀师德的教育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专业认证标准与师德培养的关联(一)师德培养要求的明确性专业认证标准作为
4、一项权威性的评估指标,为师范教育带来了明确的师德要求。这些标准具体涵盖教师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差异等。在师范大学生接受专业认证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深入了解并遵守这些要求,通过自身言行展现出良好的师德行为。(二)课程设计与师德培养的整合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在师范教育课程中,将师德培养的内容有机融入。师范教育课程包括师德教育相关的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伦理道德讨论等,以帮助师范大学生深入理解师德的内涵与重要性1。通过具体的课程设计,师范大学生将接触到师德相关的实例,并通过思考与交流来提高对师德的认知水平,塑造正确的师德观念(表 1)。二、师范
5、大学生师德培养遇到的问题(一)实践与理论脱节师范大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之间,可能存在脱节的现象。这种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会导致师德行为不一致,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习惯,无法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无法成为学生们模仿的优秀榜样。(二)师范生心理压力师范大学生常常面临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他们承担着将来担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要求拥有优良的师德行为。同时,他们还需要应对学业压力、实习压力和与学生、家长等各方的关系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影响师范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对师德培养构成一定的挑战。(三)倡导与实践差距一些师范大学生接受的师德培养,仅存在于纸面上,而在实践中却存在差距
6、。虽然高校和师范教育课程强调师德的重要性,但现实教学环境中,一些师范大学生可能面临挑战和诱惑,17总第244期/2023/11/视觉新语无法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行为2。这可能涉及职业操守的纠葛、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等问题。三、专业认证标准与师德培养融合策略(一)师德培养策略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对接1.制定明确的师德培养目标制定明确的师德培养目标,是师范教育中确保师德培养策略与专业认证标准对接的关键一步(表 2)。表 2 师德培养阶段目标及关键指标阶段师德目标关键师德指标初级阶段培养基本的伦理和道德意识诚实守信:诚实、正直和守信,恪守职业道德尊重他人多样性:尊重学生和同事的个体差异,包括文化、语言和背景
7、差异 责任心和公正行为:承担起对学生的责任,公平对待学生,避免偏袒和不公正行为中级阶段强调专业教师职业操守与道德素养诚信和敬业精神:以诚信为基础,认真履行职业职责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持续学习,增长学科知识,提高教育技能和专业能力平等和公正对待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提供公正的评价和支持高级阶段强调师德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关心他们的学术、职业、身心健康和品德培养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变革:对教育改革和社会问题持有积极的参与态度,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实践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注重弱势群体的权益,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教育服务其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分阶段
8、的师德目标。将师德培养目标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确保学生在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中逐步发展师德。例如,在初级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伦理和道德意识,而在高级阶段,则可以强调更复杂的师德挑战和责任。(2)明确关键师德指标。针对每个师德目标,明确关键的师德指标或行为表现。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衡量学生的师德发展。例如,为了培养职业操守,可以设定指标包括诚实守信、承诺兑现、保守学生隐私等方面的行为。(3)整合跨学科师德教育。师德培养应该贯穿整个教育课程,不仅限于教育学科。高校可以促进跨学科的师德教育,确保所有学生都接受师德培养,不论其专业领域如何。这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师德研讨会、课程合作和活动组织来实现3。2.构建
9、师德培养总框架学校在建立师德培养总框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具体的措施,确保师德培养全面有效(图 1)。(1)校长:树立明确的师德培养目标,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师德培训和研讨会,帮助教师了解师德要求并提升师德意识。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榜样形象,成为学生的模范。(2)德育副校长:负责制定学校的师德培养策略和行动计划。组织和开展教师师德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协助校长监督师德的执行,并及时给予教师师德方面的指导和支持。(3)上级德育机构: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学校的师德培养与上级要求相一致。定期检查、评估学校的师德培养工作,提供指导和改进意见。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加
10、强师德监督管理。(4)党支部:加强师德教育与党员教师的党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党日活动、党课等方式推动教师师德的提升4。建设一支高尚的党员教师队伍,并为其提供师德培训以及发展机会。(5)政教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包括师德培育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定师德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师德培训活动,包括案例讨论、行为规范解读等。负责师德评估和考核,并对师德表现出色的教师进行表彰和激励。(6)实践基地和社会机构:与实践基地和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师德培训和实践活动,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提供师德实践案例,让教师通过实际经验来理解和反思师德要求。(7)家长委员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和师德
11、培育。组织家长参与师德活动,如讲座、座谈会等,促进家校合作共育。(8)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培训和研讨会,提升师德意识和教育专业素养。承担师德的责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9)学生:开展学生师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与师德评价和反馈,提供对教师的师德评估和改进建议。(二)知识、态度和技能的综合培养1.知识培养高校设计并提供多元化的师德教育课程,涵盖伦理学、教图 1 德育培养总体框架18/总第244期/2023/11视觉新语育伦理、师德法规等学科知识。这样的课程可以帮助师范大学生全面了解师德的概念、理论基础和
12、实践要求。实际工作中,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到最新的师德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有助于拓宽视野、深化理解,并促进学生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表 3)。表 3 师范大学生德育培养相关知识学科领域知识内容伦理学伦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伦理决策的方法与道德价值观教育伦理教育伦理的概念、原则和规则,教育伦理决策的道德理据师德法规师德法规体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责与权利的法律依据教育心理学师德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在师德培养中的应用教学伦理教学伦理的核心原则和规范,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行为要求教育法律教育法律的基本法规和条约,教育法律与师德行为的关联教育政策
13、教育政策对师德要求的影响,政策背景下的师德决策与行为教育历史与哲学教育思想史中的师德观念与实践,教育哲学对师德的思考与解析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对师德的社会文化解读与影响分析师范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学科知识,了解师德的理论基础,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塑造并践行良好的师德行为。2.态度培养高校相关教职人员将师德的重要性,真实而生动地传达给师范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将师德纳入核心培养内容,使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其思考和讨论能力,借助这些教学方法,师范大学生可以有机会思考和讨论师德问题,并从多视角、多样化案例中学习。这有助于
14、他们认识到师德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培养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思维方式5。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导师引导他们进行个人反思和自我评估,从而加深对师德意识和行为的理解。3.技能培养高校依托教育实训基地,确保师范大学生参与真实的教学实践,并接受实地指导。通过实践,师范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师德行为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实践技能。通过观摩和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师范大学生可以观察并模仿优秀的师德行为。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将抽象的师德概念,与实际教育场景相结合。(三)个体发展与自我反思1.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个体应明确希望在师德方面达到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切实可行。
15、例如,长期目标可以是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教育专家,而短期目标可以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管理技能。在制定计划之前,个体应该进行自我评估,识别出自己的强项和待改进之处。包括思考过去的教育经验、接受同事和学生的反馈,以及对教育伦理和师德规范的理解。一旦目标明确且自我评估完成,接下来就是制定具体的行动步骤。这些步骤详细描述了个体计划采取的措施,以实现他们的师德目标。例如,如果目标是提高课堂管理技能,相应的行动步骤可以包括参加课堂管理培训、阅读相关文献、观察其他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等。2.参与师德研讨师范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师德研讨会和讲座,这些活动通常由学校、高校或专业机构组织。在这些活动中,专家学者会分享
16、最新的师德研究成果、经验和观点,师范大学生可以通过倾听和参与讨论,深入了解师德领域的前沿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小组讨论和研讨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以特定的师德议题为核心,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互动,探索不同的观点并制定解决方案。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并从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中汲取灵感。具体实践中,加入师范大学的专业社团或者学术团体,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教育专业人士建立联系。这些团体通常会举办内部讨论会、分享会以及研讨活动,为成员提供一个专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师范大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机会,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思考,同时从他们的分享中获取启发。四、结语在专业认证标
17、准视域下对师范大学生师德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意味着教育界需要更加重视并持续深化师德培养工作。师范大学生作为未来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其师德水平的提高不仅关乎个体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还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之基石。有效的师德培养策略应当立足于认证标准,结合现实教育场景,多层次、全方位地引导师范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师德观念、坚定的教育信仰。希望本研究能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份贡献,为师范大学生师德培养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和借鉴。参考文献:1 曾妮.高校师德建设应厘清学生权利边界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9):15-19.2 王磊.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
18、(5):87.3 戴云.高校辅导员师德评价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6):130-134.4 董耀金,冯占辉.论师范类大学生的师德教育 J.中国成人教育,2011(5):45-46.5 曾天德.师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及量表编制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32-138.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专项课题+专业认证视域下广西高师院校师德培育研究以“桂师红色教育为例”(2023ZJY074)。作者简介:1.蒋聂,男,广西桂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打击乐、音乐教育;2.陆芳,女,广西桂林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